Ⅰ 養老產業中支柱產業有哪些
1、基本養老保險基金
目前,我國養老金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佔主導地位。據人社部介紹,作為第一個層次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健全,職工養老保險加上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兩個平台,目前已覆蓋近十億人。
2、第二支柱:年金基金
近年來,作為我國養老金第二支柱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發展迅速。據人社部介紹,我國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制度初步建立,並在逐步完善,目前已經覆蓋5800多萬人。
(1)老年人口基數大
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2億,是世界老年人口總量的1/5,是亞洲老年人口總量的1/2。
(2)老年人口增長速度快
到2045年左右,中國60歲以上人口將佔到總人口的30%。該過程發達國家用了100年。
(3)高齡化趨勢明顯
8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1300萬,約佔全國老年總人口的9.7%,而且每年增加4.7%。人口老齡化已成為我國面臨的最重要的民生問題之一。
(4)養老服務相對滯後
我國養老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絕大部分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不足,醫療、文化、體育等服務設施綜合利用率較低,服務覆蓋區域和服務人群有限,服務內容單一,社會化專業水平不高。總體上與中央要求和老年人日益增長的需求存在較大差距。
Ⅱ 養老產業有哪些項目
家庭養老模式為主要模式
目前,我國養老模式主要分為三類,家庭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家庭養老是老年人在家中居住,並由社會提供養老服務的一種方式。社區養老模式則是社區引入養老機構,老人能夠享受社區的專業服務機構和人士上門服務。機構養老模式是以設施建設為重點,通過設施建設實現其基本養老服務功能。根據我國「十三五」規劃,家庭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占老齡人口比重分別約為90%、7%和3%。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養老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Ⅲ 老年健康產業項目有哪些
目前我比較認可的是養老產業,這個產業也是眾多前輩,提高最多次的產業,養老產業非常巨大,前景也非常可觀,具體有多少產值,我沒有挖掘過,保守估計應該有萬億的市場規模。
當然這個萬億的市場規模,也只是我想像推測的,推測也要有依據,我大概是這樣推測的。
在養老產業裡面,還包括房地產(養老院、老年公寓、老年社區)、家政服務、智能機器人、康復理療、醫療器械、老人尿片、老人拖鞋(老年痴呆症)、特殊餐具、老人大學、候鳥旅遊服務、養生等產業,在這些產業裡面保守估計應該會在萬億市場規模以上。
不過養老產業會讓很多人想到,是把老人送到養老院去生活,這肯定是沒錯的,十年後想要去養老院養老的,都是條件比較好的家庭,也許就是現在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一樣普片。
當然這也會和中國的儒家文化有所沖突,畢竟儒家文化崇尚的是「百善孝為先」的理念,把自己的父母送去養老院,會被親朋好友左右鄰居,指罵為不孝。
這是文化上的沖突,但現實上的沖突,會改變文化上的沖突,生活壓力就是這么大,不送也是沒辦法的。
最近我了解到這個產業,在英國、加拿大、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養老系統非常健全,在養老他們有一套非常科學的管理系統,包括飲食、作息、娛樂等等。
在這些國家,國家的養老制度也比較健全,費用基本由政府承擔,但不是全部費用,比如在加拿大需要上繳養老金的80%,無論養老金多少都要上繳80%,少了政府補貼,多了算繳納給政府,總之一口價養老金的80%。
在這些國家進養老院的人年齡基本都是比較大的,基本上都超過80歲,或者完全喪失自理能力,孩子又忙於工作無法照顧。
比如在加拿大,你想進公立養老院也包括一些好的私立養老院還需要登記排隊,抬出來一個,才進去一個。
在中國養老系統非常落後,而已很多系統都不健全,在加上觀念沖突問題,養老產業應該算上是一個較為空白的市場。
如果有能力的,現在開始布局,十年後真的可以躺著收錢。
現在的養老產業肯定沒有那麼賺錢,當下65以上的老人,大多數都是30後和40後的老人,這一代老人吃了很多苦,在用錢方面是非常克制的,所以養老產業很難發展。
當60後的人有65歲以上了,養老產業才開始真正的發展起來,這一代人的孩子基本上都是80後出生的,對於花錢買時間方面他們是非常願意的。
因為這一代在生活壓力方面非常大,他們需要不停的忙於工作賺錢,才能滿足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條件。
還有另外一個重點因素,這股80後中堅力量的家庭結構,大多數都是4-2-1的家庭結構,4個老人,2個中堅力量,1個孩子,2個中堅力量需要忙於工作和生活,還需要照顧4個老人和一個孩子,壓力是非常巨大的。
最後被迫無奈選擇去養老院,養老。
這個養老產業,最後的完善一定會被國家納入戰略規劃和法律法規的,所以現在布局是剛剛好。
居然是養老,肯定會選擇一個空氣良好,環境舒適的地方,海南是個首選。
Ⅳ 養老產業鏈包括哪些內容
養老產業鏈主要包括以下七個方面:
1、老年療養,包括:老年康復醫療,保健醫療,養生保健等。
2、老年用品,包括代步車、老年手機、助聽器等。
3、老年服務,包括生活料理、養老保險和心理輔導等。
4、養老地產,包括養老公寓和養老社區等。
5、老年文化,包括老年人的教育和精神文化生活等。
6、老年出行,包括老年旅遊等。
7、老年餐飲。
如何利用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助力健康老齡化
應對老齡化不僅需要加強醫療衛生和生活照料制度體系建設,也需要技術進步和產業支撐,這是解決老齡化背景下服務人力資源不足,提升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的重要手段,是已經進入老齡化國家普遍的努力方向。健康養老產業涉及很多內容,本研究主要關注醫葯產品、健康保險、智慧醫養、基礎設施適老化改造、康輔器具等產業,這是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的關鍵領域。中國相關產業已有了一定的發展基礎,但相比老齡化需求並對照先進國家的水平,差距仍然很大。未來一個時期,需要借鑒國際經驗,完善產業政策體系,加速推進發展。
一、提升供給和保障水平,滿足日益增大的老年醫葯產品和服務需求
1.老年疾病用葯及治療手段不足問題十分突出
基於既有的疾病譜及其變化規律,中國老年人群腫瘤患病率仍會繼續走高,心腦血管疾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會維持高位,阿爾茨海默病、罕見病等新的疾病負擔上升,新的感染風險和問題不容忽視,導致傷殘影響自主生活能力的疾病也需關注。從這些臨床需求看,老年人的葯物及治療手段的可及性仍然不足。主要問題表現為:
●對於阿爾茨海默病、部分罕見病等,迄今為止國際上尚未研發出有效的葯物和治療手段;
●針對部分惡性腫瘤,雖已有葯物和治療手段,但有效性不足;
●針對部分疾病,國際上已開發出較為有效的葯物,但價格高昂,患者負擔較重,如針對部分腫瘤的靶向葯物和生物製品;
●針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葯物給葯途徑、作用機制有待優化,便利性、安全性有待提升;
●由於疾病譜差異,部分中國特有高發疾病如肝癌、食管癌、胃癌等葯物和治療手段研發不足。
●預防性產品如針對各類感染的疫苗、早期診斷性產品如各類試劑、功能恢復性產品如人工髖關節等耗材、生活質量提升葯品如疼痛管理等,存在短缺、質量不高及價格高昂等問題。
圖1 中國疾病臨床需求滿足情況及葯物貢獻度
2.提升老年用葯及治療手段可及性需重點解決的若干問題
●鼓勵創新,加強重點領域新葯和技術手段的研發。綜合運用稅收和金融支持措施,強化對企業創新激勵;強化知識產權和專利保護,加大對侵權行為的處罰;結合老年人疾病需求變化,確定重點領域,制定更加明確的醫葯產業發展戰略。推進醫葯領域產學研深度融合,加快成果轉化。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體系,鼓勵中外企業及研究機構在醫葯研發領域深度合作。
●進一步完善審評審批制度,加快創新葯物及新的治療手段的引進。在葯物審批特殊通道建設中更多考慮老年人急需的葯品和治療手段。積極總結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的有關經驗,並適時加以推廣。
●完善仿製葯政策。在進一步強化對專利葯保護的同時,完善對仿製葯研發的支持政策,加快仿製葯對專利過期的原研葯的替代速度;提高仿製葯企業產業集中度,規范市場競爭秩序,進一步加強監管和一致性評價,確保仿製葯質量。
Ⅳ 什麼養老產業比較好
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智能養老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延華智能(002178)、萬達信息(300168)、易華錄(300212)、康泰醫學(300869)、九安醫療(002432)、愛儂養老(870925)、冠新軟體(834376)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智能養老企業數量、中國智能養老企業區域分布、中國智能養老企業投融資、中國智能養老風險分布
全文統計口徑說明:1)上述數據均來源於中國企業資料庫(企查貓),存在一定的統計誤差。2)搜索相關關鍵詞為「智能養老;3)企業篩選邏輯為:企業的名稱、產品服務和經營范圍中包含了「智能養老」的企業,行業歸類從屬於國民經濟分類的製造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以及衛生和社會工作。4)統計時間截至2022年6月17日。5)由於中國企業資料庫與全球企業資料庫不同,存在一定的統計誤差;6)若有特殊統計口徑會在圖表下方備注。
──中國智能養老企業在2021年注冊火爆
根據中國企業資料庫企查貓的搜索結果,目前中國智能養老行業的主要企業共有7921家,其中以2021年為主要注冊熱潮,2021年注冊企業數量為2098家,而截至2022年6月,2022年注冊企業數量為1145家。
──智能養老企業注銷企業佔比約10%
根據中國企業資料庫企查貓的搜索結果,目前中國智能養老行業的存續企業5491家,占總企業數的69%;在業企業數佔比為20%;注銷企業數量占總企業數的10%。
──智能養老企業注冊資本在500萬以上的企業超過51%
根據中國企業資料庫企查貓的搜索結果,目前中國智能養老企業的注冊資本主要分布在1000萬-5000萬之間,相關企業數量為1968家;其次為100萬-200萬的企業,相關企業數量為1287家。從整體來看,中國智能養老企業注冊資本在500萬以上的企業超過51%,在1000萬以上的企業超過36%。
註:已將以美元和港元的注冊資本轉換為人民幣。
──智能養老企業主要注冊在廣東和江蘇
根據中國企業資料庫企查貓的搜索結果,目前中國智能養老企業主要分布在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地,特別以廣東和江蘇為代表。截至2022年6月,廣東共有相關智能養老企業數1128家,江蘇則有829家。
──陝西的智能養老企業的平均注冊資本更高
根據中國企業資料庫企查貓的搜索結果,目前中國智能養老企業的平均注冊資本區域分布中,陝西相關企業的平均注冊資本最高為30830萬元,除此外,遼寧、福建、北京的智能養老企業平均注冊規模均在1億以上,規模相對較大。
──智能養老企業主要為有限責任企業和獨資企業
根據中國企業資料庫企查貓的搜索結果,目前存續和在業的企業共7103家,中國智能養老企業以有限責任公司為主,目前共有6484家,其次為獨資企業的1890家。
註:1)上述企業為存續和在業企業;2)上述統計未剔除重復值,同一個企業可以同為有限責任公司和獨資企業。
──智能養老企業融資主要在戰略融資和A輪融資
根據中國企業資料庫企查貓的搜索結果,目前存續和在業的企業共7103家,其中共有60家企業有融資信息,而其中以戰略融資和A輪融資為主。截至2022年中國智能養老企業中,有18家企業為A輪融資,19家企業為戰略融資,其次為種子輪/天使輪的16家。
註:上述企業為存續和在業的企業。
──智能養老企業主要在新三板和新四板上市
根據中國企業資料庫企查貓的搜索結果,目前存續和在業的企業共7103家,其中7035家未上市,總來來看,智能養老企業的上市率為1%。在上市的企業中,以新四板和新三板的企業為主,新四板企業有45家,新三板企業有13家。
註:上述企業為存續和在業的企業。
──智能養老企業中科技型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較多
根據中國企業資料庫企查貓的搜索結果,目前存續和在業的智能養老企業共7103家,其中共有244家企業獲得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稱號,48家企業為專精特新企業,30家企業為獲得企業技術中心認定。
註:1)上述企業為存續和在業的企業;2)上述統計未剔除重復值,同一個企業可以同為科技型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
──智能養老企業中有軟體著作權的為主
根據中國企業資料庫企查貓的搜索結果,目前存續和在業的智能養老企業共7103家,其中920家企業有軟體著作權,595家企業有專利信息。在專利信息中,智能養老企業以實用新型為主,申請實用新型專利的企業有458家,發明公布的企業有430家。
註:上述企業為存續和在業的企業;2)上述統計未剔除重復值,同一個企業可以同時擁有多種專利信息和軟體著作權。
──智能養老企業中風險以裁判文書和經營異常為主
根據中國企業資料庫企查貓的搜索結果,目前存續和在業的企業共7756家,其中539家企業有裁判文書,394家企業存在經營異常,104家企業有行政處罰。
註:上述企業為存續和在業的企業;2)上述統計未剔除重復值,同一個企業可以同時擁有裁判文書和行政處罰。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能養老行業市場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Ⅵ 康養產業有哪些
1、康養地產
康養地產建立在旅遊產業、休閑產業、文化產業、健康產業及養老產業基礎之上,以中國傳統的養生的理念及方法去解決養老問題的復合型房地產開發模式。
目前國內開發商在老年住宅的開發上在收益模式方面有三種形式:「出售」、「出租」和「出售與出租相結合」;對於大型綜合性老年住宅社區則存在住宅建設與經營管理相結合的經營模式以及住宅建設與經營管理相分離的經營模式。
(6)中國醫療養老產業有哪些擴展閱讀
自2013年我國「養老元年」以來,「康養」好像一下子被時代浪潮推成了一個萬眾矚目的朝陽產業。其發展速度高於醫療、醫葯等傳統領域。
從萬科170餘個養老項目布局、保利養老產業全產業鏈資本切入,再到中國人壽百億資本升級注入康養產業,各路資本大鱷陸續瞄準康養市場,優勢企業紛紛布局,康養產業迎來風口。
同時,在「健康中國」戰略引領,健康服務業業態指引,養老服務設施用地保障,養老服務市場培育激活,養老支付體系逐漸完善的背景下,標准化、規范化、多產業融合成為我國康養產業主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