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養老保險交滿15年退休能拿多少錢
養老保險需要累積繳費滿15年,退休後才可領取。當然,交滿15年後,您可自行決定是否要繼續繳納養老保險。養老保險交滿15年,退休後每月能領多少錢呢?下文將為您介紹。
養老保險領取條件
1.連續繳費滿15年;
『貳』 交了養老保險,退休後能拿多少錢
每月到手養老金=月基礎養老金+月個人賬戶養老金
月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所有職工的月平均工資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乘繳費年限乘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的余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首領取養老金先必須繳滿15年,而且要達到退休年齡才可以領取。現在的退休年齡是男性60周歲、女幹部 55 歲、女工人 50 歲。按照今年即將出台的「延遲退休規定」,預計到2045年,不論男女,退休年齡都為65周歲。15年是指累計繳納的年限,中間可以有中斷,不需要連續。只要交滿12乘15=180個月,在達到退休年齡之後就可以直接領取養老金了。
那麼對於已經交滿15年的情況,還需要繼續繳納的必要嗎?繼續交會不會很虧?而且也無法保證自己能活到領錢的時候。對於有這類疑問的朋友,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不管對哪類參保人員,多繳養老保險費都是劃算的。主要原因有以下這些:
1、繳費時間越長,繳費基數越高,你退休後能拿到的錢就越多;
2、交社保的同時,不僅是自己在繳納,公司也在幫你交,並且公司交的還更多。如果你不交了,那公司的部分也停了,自己也無法享受到社保帶來的好處了;
3、養老金的多少,與當地的平均工資有關。如果你的工資低於當地平均工資水平,那你更要交了。因為你工作中只需繳納很少的養老保險,退休後反而能拿到較高的養老金。
『叄』 養老保險退休能拿多少錢一個月
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基礎賬戶養老金,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納入到個人賬戶中,單位繳納的養老保險納入到基礎賬戶中。
養老保險退休後每月可以領的金額,可通過以下公式計算:
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儲蓄額÷計發月數
基礎賬戶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其中,個人賬戶養老金除了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金額之外,每年還予以計息,過去年化利率是2%-3%,2016年則調到8%以上。計發月數是按照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均壽命來確定的,目前50歲退休為195,60歲退休為139,65歲退休為101。退休年齡越早、計發月數越長,每個月領取的養老金就越少。
與個人賬戶養老金相比,基礎賬戶養老金則比較難計算,主要是本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不太好算。
養老金退休後能拿多少錢一個月
養老金通常是由三部分組成,也就是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組成,這三部分計算如下:
第一,基礎養老金為:上一年退休地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個人平均繳費指數)÷2×累計繳費年限(含視為繳費年限)×1%
第二,個人賬戶養老金為: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退休年齡對應的計發月數
第三,過渡性養老金:上一年退休地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視同繳費年限)×1.4%
在達到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手續時,具體參照所在地最新政策規定來計算。
基本養老保險領取條件
第一個條件是,要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正常退休年齡女職工五十,女幹部五十五,男六十),並辦理了相關手續;第二個條件是,按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補繳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八條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