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養老金領取計算方法
一,基本養老保險領取計算方法是:月領取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
1.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的計算一般是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2.個人賬戶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其中,繳費年限包含視同繳費年限,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舉個例子:若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的基數是4000,繳費指數為0.6,按最低繳費基數繳費,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是6667,繳費年限15年,則其60歲時:
基礎養老金=(6667+6667×繳費指數0.6)÷2×繳費年限15×1%=800;
個人賬戶養老金=(4000×繳費比例8%×12月×15年)÷計發月數139=414;
每月可以領取的養老金=基礎養老金800+個人賬戶養老金141=1214。
二,商業養老保險領取,沒有固定的計算方法,一般是按照保險合同約定,在年金領取年齡達到後,開始按照保險合同約定領取年金,比如某商業養老保險是每月可領取8%基本保額;某商業養老保險是每月可領取20%基本保額。
② 如何計算自己養老金能領多少
一、養老金怎麼計算退休領取金額
退休後養老金領取公式:每月領取總額=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案例:父親目前已繳納9年900元=8100元,在年滿60周歲核算待遇時,是根據參保人(個人繳費總額+歷年利息+補貼)/139+基礎養老金(95元)=參保人每月領取待遇金額。經縣人力社保局工作人員在業務系統中查詢,來信人的父親目前已繳納9年×900元=8100元,但2018年應繳納的900元及一次性補足15年的4500元尚未到賬(預計於本月15日扣款),若全部到賬後,來信人父親的繳費總額將為13500元。
根據計算公式:(13500元+目前累計利息882.55元+目前補貼510元)/139+基礎養老金(95元)=202.14元。因來信人的父親目前尚有未繳納金額,故此金額系根據目前的繳費情況進行的初步計算,實際辦理領取待遇手續時,其領取額應略有上浮。
③ 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是如何計算的
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的計算是根據繳費年限、繳費基數、工齡、退休時地區在崗職工的平均月旁跡差工資、基礎養老金等指標計算的。養老金的計算公式較為復雜,養老金的發放標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會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漸上調。
養老保險金額按照繳費年限分檔,一般繳費年限越高的人群,能夠領取的養老保險金額就越高。但是養老保險的金額也不全看繳費年限,還要看繳納的基數、單位繳納的多少、職稱以及工齡的高低等多個指數。
總的來說,養老金的主要原則就是「多交多得,長交多得」,養州辯老金的繳納跟工資的多少也是掛鉤的,一般而言,工資越高的人繳納的養老保險金額也就越高,一定要根據自身的經濟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繳費運皮標准。
④ 養老保險以後一個月領多少怎麼算
社保交滿15年養老金的計算公式是:月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本人退休時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20%,個人賬戶養老金=本人帳戶存額÷120。
數額計算: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負擔:企業按本企業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北京是19%,其他城市可能不同),職工個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一定比例繳納(一般為8%)。
城鎮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按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全部由自己負擔。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第十七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