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65歲到了要存多少錢來養老
65歲了,才考慮存錢養老嗎?
60歲退休時存多少錢夠養老呢?通過以上計算,我們可以得知小王60歲退休後的養老生活共支出1017600元,總收入是1177560元。結余:1177560元 - 1017600 元= 159960元。也就是說總收入減去總支出之後,還結余將近16萬元。這說明小王的養老規劃是合適的,養老總的支出是100多萬,是可以養老的。
當然以上只是理論上的分析,中間忽略了好多因素,實際生活中有好多我們無法預知的情況。但總體上,作為一個對養老生活質量要求不高的普通人來講,如果在60歲退休之後,有退休金,再有50萬的存款,會生活得更加從容一些。
2. 第一批70後已50歲,需要多少存款才能養老
這需要看每個人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標准,所以存款並沒有一個具體數字。
在現代生活中,每個人都需要通過一定的儲蓄來維持自己的正常生活,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儲蓄來抵禦未來可能會發生的各種風險。對於很多70後來說,因為70後群體普遍已經達到了50歲以上,所以很多人需要通過一定的儲蓄為自己的生活提供保障。如果一個人沒有任何儲蓄的話,這個人應對風險的能力就會為0。
存款的數字本身就沒有固定標准。
這個道理其實非常簡單,每個人的生活背景各不相同,生活方式也不一樣,大家看待生活質量與生活標準的邏輯也不同。對於一個在一線城市生活的70後來說,可能70後可能會把存款的目標定在500萬元以上。對於二線城市和三線城市的70後來說,很多人可能只要有100萬存款就可以了。對於農村地區的老人來說,當一個農村地區的老人有10萬存款的時候,這個老人已經超過了身邊90%以上的人。
3. 養老院每個月需要多少錢
地域不一樣,價格不一樣。具體費用標准
1、護理費
(1)自理老人:320元/人 月
(2)需半照顧護理的老人:640元/人 月
(3)需全照顧護理的老人:800元/人 月
2、住房費
(1)單人間:一級標准為1000元/人 月;二級為750元/人 月
(2)雙人間:一級標准為700元/人 月;二級為500元/人 月
(3)三人間:一級標准為480元/人 月;二級為380元/人 月
(4)多人間(四人或以上):一級標准為350元/人 月;二級為250元/人 月
3、伙食費
以不營利原則制定,按實收取。
4. 女性50歲退休,繳費年限相對較短,未來能領取多少養老金呢
養老保險金又稱退休養老金、退休金,是一種最重要的社會發展養老保險待遇,即國家相關文件規定:在職工年邁或喪勞後,依據他們對於社會發展所作出的奉獻與所具有的享有社會養老保險資質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付款保險的工資待遇,是造福社會的需求,適用於確保員工退休後的最低生活保障必須,養老保險金秉著我國、團體、本人一同累積原則累積、運行,當我們意氣風發時,所創造價值的一部分被投向養老金計劃,以確保老有所依。
受益人死亡以後,其遺屬還可以領喪葬補助金和養老保險金,技術標准已經在全國范圍統一,喪葬補助標準是上一年度城區2個月的人均消費支出,養老金標准為9至24個月的每個人人均收入,養老保險金在交易20年之後最多能領到14個月,四川省上一年城區人均消費支出3187.8元,11個月可以達到3.4萬左右,將來還會繼續愈來愈高。
充分考慮以上益處,大家可以看到社會養老保險是一種成本效益分析非常高的確保,領取養老保險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尤其是對於50歲退休女士,假如我們都覺得我們自己的養老保險金比較低,不過我們還遠沒有缺失50歲那年工作中能力,我們能繼續上班,獲得超額收益。
5. 70後未來養老每月需要多少生活費
我們只考慮通貨膨脹率好了,別的因素太復雜。
假設是75年出生的人,60歲開始養老。以目前的平均最低生活標准1000元/月計算。如果使用國家公布的4%的CPI,那麼到時候每個月需要 2191.123元;如果使用公認的10%的CPI計算,那麼等到2035時候每個月需要 6727.5元才能保障最低生活標准。
實際上的數據可能會更加悲觀。
參考文獻 http://wenku..com/link?url=-_Pzhvq
6. 在你的城市,想要體面的養老,現在到底要存多少錢
我覺得至少需要361萬。
我目前的城市是個二線城市,由於不知道以後會有哪些方面的變化,所以這個計算都以現在的消費水平為參考,所作假設也按自己的設想來。
而且這些還是在不考慮通貨膨脹和收入變化的情況下所計算的,實際上肯定還需要更多的資金,才能達到期望的養老儲備水平。
7. 體面養老究竟需要多少錢北大教授:1000萬未必夠
近日,「年輕人不結婚」這個話題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廣泛討論。程女士(化名)與男友談戀愛有7年了,今年已經27歲,但是在采訪到到時候說他們放棄了結婚。「每次談到婚姻,都會有很多麻煩和問題,比如融合兩個家庭,買婚房,生孩子。」程女士說,後來她和男友一致達成,只談戀愛不結婚。「婚姻與愛情無關,只是道德和法律的枷鎖。」
在朋友聊天時,也談到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不想結婚,朋友說:「為什麼不結婚?因為讀過書,懂事了,看透徹了,可以自己賺錢,能娛樂,有朋友有家人,等老了以後沒有任何牽掛想死就死,理由太多了。」現在大家都還年輕,有著自己獨立的思想,但是當老了以後,身體素質就很差了,甚至嚴重者生活還會難以自理,到那時,沒有老伴也沒有子女,老年生活該怎樣才能過得體體面面呢?下面就來聊一聊如何養老:
1、養老需要多少錢?
2、社保養老可行嗎?
3、養老應如何規劃?
一、養老需要多少錢?
未來養老需要多少錢?一些專家曾經認為,沒有100萬元,幾乎是不可能的,也有人說,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等一線城市,准備1000萬元的養老金可能不夠。所以養老到底需要多少錢?
假如你要60歲退休,退休後每月要花2000元,按平均壽命80歲計算,要花2000元×12×20=養老年金48萬元。假如你身體健康,生活幸福,活到100歲,那就需要2000元×12×40=養老年金96萬元。
如果在消費高的一線城市,假設每月生活費用4000元,60歲退休至80歲,需要存20年養老金,4000元×12個月×20年=96萬元。如果算上通貨膨脹,需要准備更多的養老金。
8. 存多少錢才夠老年養老
現在養老越來越奢侈,在一二線城市裡,護工的價格漲到了200到300元一天,等於每月6000到9000元。一個好的養老院更是會達到4至10萬一個月,存多少錢可以實現養老自由,不能一概而論,不同城市,不同生活品質,不同消費理念,都會影響養老自由的金額,實現養老自由沒有固定金額,只有多多益善。
舉兩個例子,看看要准備多少養老錢。
例一:
假設你60歲退休,活到80歲。注意,已經是車房無憂,也不用給孩子出學費和生活費。
如果你現在30歲,當前每月生培脊襪活費4000元。60歲退休,退休後再活20年。以每年物價上漲4%來算,退休後我們需要的生活費應該是這樣:
60歲時,夫妻二人每月生活費=4000*(1+4%)^30=12973元。
退休後再生活20年的費用總和=12973*12* (1+4%)^20=482萬元 。
由於年事已高,或多或少會面臨一些疾病,因此醫療方面的支出可能會增加,按每年每人1萬計算,從60歲-80歲這20年夫妻二人共計:1萬*2*20=40萬
兩個人共計:482萬+40萬=522萬元,人均需要261萬,這僅僅是滿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算是乞丐版養老。
例二:
假設李先生今年40歲(70後的尾巴),普通工人,月薪1萬,退休前年平均收入為12萬元,60歲退休,如果年收入一直不變,且僅用於個人生活,根據生命表算得40歲的人平均能再活37.62年。
40歲後(包括退休後)的人生每年的生活費用最多隻能為12萬元X(60歲-40歲)/37.62年=6.38萬元配激(賺多少花多少),退休後的總費用為【37.62-(60歲-40歲)】X6.38萬元=112.42萬元。
不考慮通脹因素,李先生每年養老金需求大約6萬多元,40歲人均壽命78年(實際上77.62),李先生需要112萬元左右來養老。
把通脹因素考慮進去。為了保險起見,我們假設生活成本每年上升5%。
李先生40歲的生活費為6萬,38年需要646.26萬元。
退休後18年,需要447.86萬元。
這就是通脹的魔力。
說到底,我們最關心的還是:我們未來養老的錢,到底來自於哪裡?
中國的養老體系,脫胎於蘇聯制度的50年代。經歷了市場經濟的痛苦轉型,和綜合國力的突飛猛進,形成了現在的框架和格局。
其中養老金的來源,按照政府、企業和個人區分,清晰地形成了三大支柱:
第一支柱(政府):基本養老保險
第二支柱(企業):企業年金制度
第三制度(個人):商業養老保險
這三大支柱和儲蓄,構成了你我養老的本錢。這裡面居民最關心的,當屬覆蓋面最廣泛、社會關注度最高、承擔養老經費最大的基本養老保險。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2 ×繳費年限 × 1%
=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1 + 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2 × 繳費年限 × 1%
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 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個人賬戶養老金 = 個人賬戶儲存額÷ 計發月數
註: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 - 退休年齡)× 12
統籌賬戶對應的是基礎養老金,它有三個參數,一個是繳費年限,一個是你自己的繳費基數,一個是你所在省的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很顯然繳費年限越長,繳費基數越高,你能拿到的基礎養老金越多。
還是以李先生為例:
李先生退休前工資一共12萬*20年=240萬,退休後養老金是工資的一半,即每月拿到5000元,到78歲去年前,李先生能拿到養老金5000*12*18=108萬元。
12萬工資最樂觀每年儲蓄6萬,到退休前20年一共儲蓄120萬元,實際上根本做不到,扣除各種支出後,一年儲蓄4萬,20年一共80萬元。儲蓄加養老金總額為80+108=188萬元,當然,工資和養老金會跟著通脹上漲,但是退休總體費用缺口,高達200萬左右。
要有為養老配置資產的意識
中年人在擔心養老,而年輕人似乎對養老保險並不在意,覺得交也可以,不交也沒什麼影響。有些人甚至覺得交養老保險是在為父母一代人交錢,對於自己退休來說,充滿了不確定。有調野察查顯示,僅有約44%的年輕受訪者已經開始為養老退休存錢。
無論哪種立場,我們都不能否認,養老保險是我們抵抗風險的一種手段,也是一種資產配置。
養老可以看成是一種長期投資,但需要藉助有效的資產配置。各種不同流動性、不同風險偏好,或者不同趨向的配置,都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我們可以做到以下幾點:
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與正向現金流
只有自己掙到更多的錢,才是根本的解決辦法。日本、韓國都有大量老年人在65歲以後還工作,所以中國的延遲退休也是會逐步推出的。
從年輕的時候就規劃養老儲蓄金
給自己制定儲蓄目標,做好長期儲蓄准備,可以採用先儲蓄後消費的辦法來進行強制儲蓄,這樣資金容易積少成多。
樹立長期投資、定期投資的理念,學習資產配置,實現資產穩定保值增值
盡量生活在更大的城市,越是經濟發達,補貼能力越強
假如你每年都在堅持投資理財,按照每年8%的投資回報率,我們現在需要多少錢,才能在40年後存夠500萬元?
23*(1+8%)^40≈500
結果是我們現在需要23萬元,按照8%的投資回報率加上復利的情況,我們可以在40年後存夠這筆退休金。
也就意味著,從現在起我們每年存下2.3萬元,40年後,就可以攢夠這筆退休金。
這也間接證明了,為啥存銀行越存越窮,畢竟8%收益復利還要每年存2.3萬才能養老,而銀行的1年期平均存款利率只有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