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叫儲備幹部儲備幹部是做什麼的
儲備幹部就是企業管理階層的儲備人才,通過系列的培訓和鍛煉,最終成為中層甚至高層管理人員。企業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發展,必須有中堅管理階層和優秀的人才,除了外聘,企業越來越重視培養自己的管理人才,打造能夠帶領企業乘風破浪的尖兵。為此,企業一般會經過嚴格審慎的招聘程序,甄選出最具潛力的人才,並加以嚴格培訓,充實儲備幹部成為專業經理人所需要的一切能力和技能。但是在現實的社會中很多人認為,一般儲備幹部都要從基層做起,現在社會上有個說法,儲備幹部就是業務員、打雜的。另外,有人認為企業根本就沒有那麼多的管理崗位,很多儲備幹部儲備了幾年還是在原來的崗位,干原來的活,他們認為企業是把他們當作成本低廉的勞動力來使用。在我看來,有些企業確實別有用心,但也有不少企業是真正想培養人才,將來可以讓其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為企業獲取更大的效益。如果企業降低要求招收儲備幹部無疑是增加培訓成本,長期來看是不利於企業發展的。實際上,儲備幹部們並非都能成為幹部,只能說比其他人更有成為管理者的可能。就拿保險業來說,因為保險業特殊的行業屬性,在管理層崗位的設置上,不像其他行業「一個蘿卜一個坑」,而是有能力、有業績達到晉升的標准才能夠成為團隊的管理者。有些人誤認為保險公司招收「儲備幹部」其實就是招一般保險業務員,所以來者不拒。其實不然,如保險公司招收「儲備幹部」的條件並不寬松,除了必須大專以上學歷,除了要有同業工作經驗外,還必須有至少兩至三年以上的部門管理經驗,前一年年收入至少4至5萬元以上……保險公司絕對不會招收應屆畢業生為儲備幹部。入職後,儲備幹部所提供的培訓時間是一般業務員的3到5倍,甚至更長時間,當然福利待遇也會有所不同。如果業績不達標,不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晉升為主任,也會被降為一般業務員。
專業栽培不遺餘力
這幾年包括各種連鎖店、餐飲、汽車銷售,甚至加油站,都爭相打出「儲備幹部」的名號,對新鮮人頻頻招手。為什麼會有這么多企業採用儲備幹部的做法呢?
動機1:為拓展版圖布局
既然名為儲備幹部,企業必定有拓展計劃,就拿匯豐銀行(HSBC)來說,便是著眼於未來5年主管空缺而規劃。匯豐銀行訓練暨員工發展部副總裁朱敏傑說,生意大了、人多了,匯豐對主管的需求量也在增加,等到那時再對外招聘就太遲了,匯豐強調「一脈相傳」的企業文化,會希望有一群「喝HSBC奶水長大的人」引領公司發展。
動機2:引進多元活力
除了替未來做准備,引進有其他工作經驗的儲備幹部,也能為企業帶進新活力。屈臣氏人力資源部總監認為,零售是一個很有彈性的行業,消費者的喜好、消費方式一直在變,假如店長都是從內部員工升任,其過去的成功經驗反而可能局限了發展。指出,擁有不同行業經驗的儲備幹部,往往能提出超脫舊有做法的新觀點,當公司推行新的想法時,他們接受度也比較高,無形中影響其他老員工。
動機3:學校無相關課程
有些行業持續招募儲備幹部,與專業難以養成有關,例如量販賣場、便利商店等流通業,尋遍國內各系所也找不到相關訓練課程,業者唯有自行培養人才。企業對儲備幹部的條件限制各有不同,雖然部分公司會對應徵者的學歷設限,但多數歡迎新人嘗試。企業招聘儲備幹部的政策也不盡相同,有些人一出手便是幾百人,有些採取精兵主義,每年的儲備幹部名額限制在15位以下,像IKEA、匯豐銀行、都只招募10-12位,原因是投注的訓練資源龐大,擔心儲備幹部人數太多會照顧不來。
以IKEA為例,不僅為每位儲備幹部安排不同進度的訓練與實習,還指派一位Coach(教練)、Mentor(導師)指導業務技巧、解決學習遇到的疑難雜症,並且安排一位人力資源經理做輔導,連儲備幹部的精神層面都照顧到。
匯豐每年只錄取10位儲備幹部,2年培訓投資的每個人身上的經費高達1、2百萬元,因此培訓期間若有人進度落後,訓練部門就要加強輔導,希望這10個人可以團進團出,因為畢竟匯豐投下相當多的時間與心力。
儲備幹部必須面臨的挑戰
1、外界高標准要求
雖然儲備幹部能得到較多學習資源與升遷機會,但並非如外界想像的,是「搭著直升機上升」,儲備幹部等於是將原本需要花好幾年才能學會的東西,壓縮到訓練期間完成,他們面對的壓力與挑戰比一般職員高。例如這種說法是經常見的「有很多挑戰,是你平平順順走不需要遇到的。同事會覺得你做好是應該,做不好要吊起來打。」
2、放下面子從頭學起
多數的儲備幹部訓練,都有基層實習的部分,讓儲備幹部熟悉公司的實際運作,但有些工作瑣碎、低階,往往讓原本設定自己要坐辦公桌的儲備幹部難以調適。
別人的詫異眼光與自我對工作落差的認知,就成了儲備幹部必須要有的心理調適。
IKEA創辦人英格瓦 坎普拉在《四海一家IKEA》書中,有這么一段話:「讓我們繼續當一群樂觀的瘋子,一群頑固、堅持、拒絕接受「不可能」為答案的。」
選擇儲備幹部的人當然不是瘋子,事實上他們需要更多的毅力,一種追求卓越的偏執,和接受挑戰的勇氣,最後才能度過重重關卡領取桂冠,開展另一段精采旅途。
B. 儲備幹部是干什麼的
儲備幹部,很多求職者發現大多數企業在網上都有招這個崗位,乍一看,貌似管理崗,再仔細看一崗位職責與工作要求,多是以銷售類崗位為主,工作經驗0-2年均可,學歷要求大專本科。
儲備幹部,並不是指某一個特定的職位,而是一個企業為了自己長遠的發展而採取的人才儲備戰略,也可以說招聘這些人,目的是為了培養他們以後成為公司的管理者。這些人屬於企業人力資源的一部分,入職後要經過公司一系列的培訓與鍛煉,在日後為公司的管理層注入新的血液,帶動公司更好的發展。簡單的講就是儲蓄好的時刻准備著上崗「替位「的重要人才。
此幹部非彼幹部
幾年前,這個「儲備幹部」較多出現在校園招聘的現場,一些較大企業招聘大量的應屆畢業生,在進行全面、系統的培訓後,才根據個人的各項表現與興趣愛好分配不同的工作崗位。比如以前大型超市校園招聘的應屆畢業生,經過3-6個月的系統培訓之後,會安排在超市門店的各個部門如生鮮部、日化部等較為流程化的日常管理工作。
而人才競爭激烈的現今,招聘網站上多數企業招聘的「儲備幹部」或「管培生「崗位,大多指銷售或市場崗位,該崗位不需要太專業知識技術能力,也不需要具備太多的工作經驗,只要你有理想有沖勁,願意從零開始,從低做起。企業會提供平台,通過系列培訓,希望你盡快的熟悉公司政策、文化、產品,同時提供較明確的晉升機制。在工作中,認真負責,不辭辛勞,勇於拼搏,就有機會收獲累累碩果,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同時在我們身邊不止大企業會招聘儲備幹部,就連一些小型的企業也會招聘儲備幹部。很多銷售類公司經常愛干這樣的事,他們一般打著「儲備幹部」這種響亮的招聘口號,將一眾人等吸引而來,不過入住後要做的事情可是五花八門,除了銷售以及售後服務之外,幾乎成了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當然,任何企業都希望自己招聘到的是一位能促進公司快速發展的高能人才,而多數企業中最重要的崗位就是沖在最前線的銷售、市場崗位,因此用「儲備幹部」或「管培生「作為吸引銷售人才的一個說詞,也算是合情合理。
C. 應聘保險公司營銷儲備幹部應注意的問題
明白告訴你,那是忽悠你呢。
我曾經面試過不下15家保險公司,前後在兩家保險公司工作。招聘廣告說的文員啊,內勤啊,其實都是忽悠人的。至於說什麼有正式編制啊,有底薪給你交金啊,不要跑業務的啊,更是不要去相信。現在保險公司招人,都知道大家不願意當業務員出去買保險,於是打出各種各樣的名頭,什麼組訓啊,文員啊,講師啊,最喜歡招的就是「管理幹部」。其實都是掛羊頭賣狗肉的勾當,換湯不換葯的。
一進去,首先會要你考保險從業資格證,說是要持證上崗。這倒也沒什麼,那證很好考,而且現在很多行業都要求持證上崗,內勤也不例外,我原來公司里的內勤都考這個證,所以這倒沒什麼。考完證,就要你出單子了,會告訴你公司內勤暫時沒有位置,內勤都是由外勤轉的,等等,反正就是讓你開單,同時還會要你繼續參加一些公司內的培訓,主要都是些開單技巧,說白了就是教你怎麼介紹產品,怎麼忽悠客戶,怎麼促成單子,美其名曰「話術」。如果你堅持不肯跑業務,那就一分錢都不會給你的,直到你自己呆不下去,要麼走人,要麼開單。你想走人還不那麼容易的,你的推薦人會想方設法留你。如果你鐵了心一定要走,資格證還不一定給你,往往要扣留半年時間,事實上這是違法保險法相關規定的。
有些保險公司還喜歡讓員工買自保件,也就是在員工無法或不願開單的情況下,讓你自己出錢買保險,同時還給你算,買這么一份保險你可以拿多少多少傭金,還可以有底薪啊,轉正獎啊,激勵方案啊,等等,反正就是要你開單,至於是誰買的單子他才不管。
還有的公司說有底薪。底薪確實有,但前提是你開單並且保費達到一定標准。這底薪也不是一直能拿的,一般都有時間限制,比如三個月,六個月之類。之後如果你想繼續拿這份底薪,就需要達到更高的業績標准。或者說你晉升當主管,主管有主管津貼,類似於底薪,不同級別的主管津貼數字也不一樣。那你的任務就更重了,不僅要自己開單,還要增員,你增來的人還要不斷開單。最好是你增來的人再增員。這樣一張蜘蛛網就越來越大了。
有一個辦法可以區分招人的性質,就是看所簽合同。如果是正式勞務合同,那就是正式的內勤,有編制,底薪,社保;如果簽的是代理合同,那絕對招的業務員,代理合同不是正式勞務合同,不受法律保護,勞動者也不能享受國家規定的各類福利待遇。
說了這么半天,也許你還不太明白到底什麼是儲備幹部。簡單點說,就是儲備主管,也就是儲備高級業務員。你到保險公司會發現「官兒」很多:主任,高級主任,經理,高級經理,總監。這些都是外勤,說到底也都是業務員,只不過是高級業務員而已。如何從低級業務員晉升到高級業務員呢?兩個指標,第一是你的業務量,也就是你賣出去的保險;第二,你的增員,也就是說你也要找人來和你一起做保險,你找來的人就算你的增員,你的下屬。你自己保險賣得好,增員增得多,這就可以晉升。現在你明白什麼是「儲備幹部」了吧?
其實你自己也可以想想。你到保險公司其實是個新人,作為一個新人,一進去就讓你做管理崗位,管一圈人,而你自己一點業績壓力都沒有?不現實吧?
我當初被忽悠去保險公司,我的主管也是「建議」我當這個所謂的「儲備管理幹部」。我是過來人了。你可以別再上當啦!
D. 很多公司招聘「儲備幹部」, 到底是個什麼職位
有很多的公司在招聘職位的時候,打著儲備幹部的旗號說是招儲備幹部,那麼做了之後這個儲備幹部,就會做幹部嗎?其實,這只是一種員工比其他員工享受的特權而已,儲備幹部要明白儲備這兩個詞,其實你一開始入職的時候,你根本就不是個幹部,就是個員工。能在你的職工檔案中寫的儲備幹部,其實儲備幹部就是個稱呼,完全和幹部不能等同而論。
那比方說吧,你面試的這家公司一共招進來30個人,這30個人都是儲備幹部,我想說的是,難道這些人都會當幹部嗎?其結果可以想想是不可能的,儲備幹部只不過是一個噱頭。說白了就是一些公司慣用的小伎倆,當然了,如果說你有能力,有學歷,在公司好好混,說不定你這個儲備幹部慢慢的會提拔成正式幹部的,一定要好好的去努力,體現出自身的價值,體現出自身的存在。
E. 儲備幹部是干什麼的
說到儲備幹部,就不得不提正式幹部。儲備幹部實際上就是企業儲存人才的一種方式,因為企業崗位暫時沒有空缺,但又想籠絡出人才,所以就創立了儲備幹部這個職位。要當上儲備幹部,就必須比普通員工優秀,甚至在能力方面要強過現有的正式幹部。
所以,如果你想成為儲備幹部,首先你就要具備一定的潛力,讓企業看到你的潛在價值,或者讓企業看到你的能力。而能力的體現,就在於你能為企業創造多少價值,創造的價值越高,你的價值也就越高。
F. 儲備幹部是什麼意思
儲備幹部就是企業管理階層的儲備人才,通過系列的培訓和鍛煉,最終成為中層甚至高層管理人員。企業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發展,必須有中堅管理階層和優秀的人才,除了外聘,企業越來越重視培養自己的管理人才,打造能夠帶領企業乘風破浪的尖兵。 (PS:儲備幹部一般為輪崗制,每個崗位都要輪作一遍,感受一番,堅持下來就是王道,有心成為該行業的才應該做儲備幹部,否則都是在浪費時間。)
對於應聘儲備幹部,有一些心得,有幾個方面是你首先必須要了解的:
1,待遇:儲備幹部做為公司的儲備人才,雖然剛開始乾的可能是普通員工的活,但工資一般應該比普通員工要高一點點,如果比普通員工還低,不去..
2:公司的規模:如果公司規模很小,他沒必要招儲備幹部,這樣的公司一般都把儲備幹部當苦力.
3:公司的發展前景:如果公司在短時間內將有快速的擴張計劃,那麼儲備幹部的升遷機會是很多,否則可能會呆很長的時間,特別在工業企業,人員基本飽和,升遷的機會較少,作為儲備幹部只是升遷的機會比普通員工要大.
4:所屬行業:保健品和保險等行業不建議你去,這些行業更注重你的銷售能力,不管你的學歷,只要能賣東西,就可以是升職.如果你沒這個能力,別說做幹部,估計吃飯都成問題.
愛我還是愛自己
G. 儲備幹部是什麼職位
儲備幹部就是企業管理階層的儲備人才。
儲備幹部就是企業管理階層的儲備人才,通過系列的培訓和鍛煉,最終成為中層甚至高層管理人員。企業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發展,必須有中堅管理階層和優秀的人才,除了外聘,企業越來越重視培養自己的管理人才,打造能夠帶領企業乘風破浪的尖兵。
除了替未來做准備,引進有其他工作經驗的儲備幹部,也能為企業帶進新活力。零售是一個很有彈性的行業,消費者的喜好、消費方式一直在變,假如店長都是從內部員工升任,其過去的成功經驗反而可能局限了發展。
(7)養老儲備幹部是什麼官擴展閱讀:
崗位職責:根據公司制訂的發展,定期在各部門進行實習。定期完成階段性工作匯報與工作總結。 協助各部門負責人完成工作任務。願意從基層向管理崗晉升。
儲備幹部,並不是指某一個特定的職位,而是一個企業為了自己長遠的發展而採取的人才儲備戰略,也可以說招聘這些人,目的是為了培養他們以後成為公司的管理者。
屬於企業人力資源的一部分,入職後要經過公司一系列的培訓與鍛煉,在日後為公司的管理層注入新的血液,帶動公司更好的發展。
H. 儲備幹部是做什麼的什麼是儲備幹部
儲備幹部就是企業管理階層的儲備人才,通過系列的培訓和鍛煉,最終成為中層甚至高層管理人員。
企業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發展,必須有中堅管理階層和優秀的人才,除了外聘,企業越來越重視培養自己的管理人才,打造能夠帶領企業乘風破浪的尖兵。為此,企業一般會經過嚴格審慎的招聘程序,甄選出最具潛力的人才,並加以嚴格培訓,充實儲備幹部成為專業經理人所需要的一切能力和技能。
(8)養老儲備幹部是什麼官擴展閱讀:
內部人才培養包括建立內部晉升機制和工作內容設計兩個方面。
內部晉升——通過內部晉升,可以把組織發展形成的崗位空缺留給內部職工,使員工與企業共同獲得發展,增加員工尤其是優秀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
工作內容設計——員工工作內容設計的合適與否直接關繫到內部人才培養的質量。在一個運作良好的人力資源體系中,人才培養不只是人力資源部一個部門的事,各部門各級經理人員都應擔負起人才培養的重任,同時把人才培養的效果作為對他們業績考核的重要依據。
各級經理人員應針對本部門人員的不同特徵和崗位的不同要求,為他們設計有針對性的工作內容,並進行持續的跟蹤考核,根據考核結果對工作內容進行調整。通過建立層層負責的人才培養制度,對員工進行有針對性的人力資源開發,可以使優秀員工在實際工作鍛煉中快速成長起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儲備幹部
I. 平安保險的「儲備幹部」是一個什麼性質的職位待遇什麼的如何
下次不要到處亂放簡歷。生怕保險公司不來找你。
這年頭,什麼都貴就是勞動力不貴。除非你:
1,非常優秀到值得保險公司的人力資源來找你。
2,有過硬的內部關系。
3,通過層層篩選:筆試(一般考試內容為專業知識、邏輯測試、經濟學知識和保險專業英文)-面試-體檢-簽署勞動合同-辦理五險一金。
保險公司其他途徑的招聘,
比如在招聘網站,報紙,電線桿上長期大量做的廣告,
無論自稱什麼職位頭銜,
文員、助理、兼職、內勤、售後、財務、行政、人事、主管、司機(汗)、營銷精英、招聘專員、保障專員、輔導專員、數據錄入、理財顧問(汗)、儲備幹部、管理培訓生、職業經理人(汗)、養老金發放員(汗)。。。
只要對方叫你lass測試,叫你交錢,叫你培訓,叫你考證,
那就是拉你去做那種成天到處推銷保險,自己卻:
1,沒有底薪(責任底薪,你要賣出多少業績才能拿到底薪),
2,沒有勞動合同(簽訂代理合同,勞動法管不了),
3,沒有福利(底薪都沒有,談什麼福利),
4,沒有社保(不是勞動關系,沒有社保),
5,不是保險公司正式員工(一個營業部,一個主任或者經理都能打著旗號招人)。
每天的交通費電話費拉客戶搞活動的費用都要自己出,
賣出保險給你高額提成,賣不出去一分錢不會發給你的保險代理人。
J. 儲備幹部是什麼職位呀,有沒有前途
儲備幹部就是企業管理階層的儲備人才,通過系列的培訓和鍛煉,最終成為中層甚至高層管理人員。企業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發展,必須有中堅管理階層和優秀的人才,除了外聘,企業越來越重視培養自己的管理人才,打造能夠帶領企業乘風破浪的尖兵。為此,企業一般會經過嚴格審慎的招聘程序,甄選出最具潛力的人才,並加以嚴格培訓,充實儲備幹部成為專業經理人所需要的一切能力和技能。
儲備幹部到底是什麼崗位?昨日,泉州某高校畢業生小黃發出困惑:「儲備幹部好像萬金油,適合稱呼所有崗位。」
記者曾在一場人才招聘會上看到,市區某餐飲企業招聘數名儲備幹部,便向招聘方探個究竟,其負責人笑了笑說:「招的儲備幹部就是當餐廳的服務員。」
一家奶製品企業人力資源吳經理說,儲備幹部這種稱呼是搞個噱頭來吸引求職者,該公司所招儲備幹部,其實是公司業務員,用儲備幹部的稱呼較容易吸引更多應聘者。
公司在招聘會試過幾次,效果不錯,有時還能招到學歷較高的人;其次,業務員在泉州的業務不好開展,求職者難以認同業務推銷工作,認為業務員是低職位,給低職位冠以儲備幹部的名號,也滿足了部分求職者的虛榮心,吸引求職者前來報名。
泉州某較大商場一位姓謝的儲備幹部說,商場儲備幹部和正式人員待遇差不多,「儲備期」其實是試用期,而且該商場此次招來的儲備幹部將被培養為中層管理人員。他參加多次人才招聘會,一般的小企業在招業務員稱為儲備幹部,知名企業還是挺規范的,會如實告知具體工作范圍。
泉州市江南新區勞動力市場的負責人林先生說,企業的人才流動是常事,適當流動有利於人力資源管理,對公司內部競爭有一定的益處,儲備幹部起初是企業應對人才流動的舉措。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儲備幹部「廣義化」現象,一是現在不少企業確實需要招儲備幹部,為了培養其成為主管,則先招人從基層做起,經一段時間的考核和學習,可培養為管理人員;二是有的企業打著儲備幹部的噱頭吸引求職者,職位模糊化,一經面談,應聘者馬上就能明白這究竟是個什麼工作,企業應誠信面對應聘者,與求職者如實溝通;三是求職者找工作應擦亮眼睛,明白自己適合什麼職位,不盲目看重儲備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