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社保中斷兩年有什麼影響
社保中斷兩年對於你的社保年限會有影響的,雖然可以補交不過對於醫保而言連續繳納時間會斷,以後報銷多少會有影響
Ⅱ 社保斷了2年有什麼影響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1、社保中斷繳費對您的待遇享受是有影響的。中斷養老保險繳費會影響繳費年限,重新繳費後其前後繳費年限可以合並計算;中斷醫療保險繳費則不能享受相關待遇,重新繳費後將按新參保計算繳費年限,不能前後合並計算繳費年限。
2、在外地就業後,按規定應繳納各項社會保險。如需辦理社會保險關系轉移,可持宜昌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開具的《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在您的就業地社保經辦部門申請,申請通過後,便可辦理轉移相關手續。
Ⅲ 養老保險中途斷交幾年有什麼影響
養老保險中途斷交幾年有什麼影響?
1、導致養老保險的累計繳費年限的減少
目前我國的退休政策是,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養老保險達到15年。15年是我們辦理退休的一個基本年限。如果已經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養老保險繳費不足15年,那是無法辦理退休的,中間斷繳幾年,只要後續繼續繳費,不影響繳費年限的累計計算,但是會導致累計繳費年限的減少;但是如果加上斷繳的幾年,剛好在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時能達到15年,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那對個人的影響就比較大了。所以每當出現養老保險斷繳時,建議參保人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年齡計算一下繳費的時間,其目的是確保在達到法定的提休年齡時能按時退休。
2、養老金的減少
我們前面分析了斷繳不會影響累計繳費年限的計算,但是要減少繳費年限。比如如果不斷繳,繳費年限可能是20年,或是還要多,但是斷繳後,可能只有15年,甚至還要延遲退休,這是完全可能存在的。那麼斷繳的直接影響,主要是養老金的減少。在養老金計算中,分為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個部分。其中基礎養老金的領取系數和領取比例都是和繳費年限掛鉤的,繳費年限越高,每月領取的基礎養老金也就越高;個人賬戶養老金也和繳費年限的關系是緊密的,繳費年限越長,個人賬戶儲存額就會越高,個人賬戶養老金也就越高。
Ⅳ 養老保險中途斷交幾年有什麼影響
養老保險中斷幾年對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影響到自己的繳費年限,領取養老金必須最低交足15年,不滿足,這個條件是無法辦理退休領取養老金的。
Ⅳ 養老保險斷交兩年有什麼影響
中斷繳費影響養老待遇嗎
在逐步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現代企業制度的過程中,企業職工因各種原因離開原單位,經過選擇又重新就業是正常的。因此,對他們的養老金計算辦法,也應符合這種新形勢的要求,以切實保障職工的切身利益。
(1)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只要在1997年10月以前職工所在企業和個人都按養老保險有關規定足額繳納了養老保險費,這8年的工齡就可作為視同繳費年限,退休時在過渡性養老金中有體現。若他不中斷工作,視同繳費年限應為8年零7個月。由於有7個月未繳納養老保險費,過渡性養老金中的視同繳費年限只能按8年計算,這塊待遇要稍受影響。
中斷繳費對個人賬戶的影響
(2)國家對中斷工作的職工的個人賬戶也做了明確規定,即職工在中斷工作後未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用時間,不計算繳費年限,但個人賬戶由原經辦機構予以保留,個人賬戶的儲存額不間斷計算。如果今後不再中斷工作,那麼到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中只是缺少1997年10月到1998年5月這7個月的個人賬戶繳費儲存額,假定為1000元,退休時每月個人賬戶養老金只是缺少了這1999元的1/120,即不到10元,應該說是很微小的。
由此可見,中斷繳費的時間越短,對個人養老金的影響越小;中斷繳費時間越長,影響越大。為了使退休後的生活得到盡可能多的保障,在中斷工作後,應該採取積極、主動、務實的態度,從長遠考慮,迅速就業;下崗職工一定要進入再就業服務中心,學習新的技藝,擴展就業能力,這樣可以增加個人賬戶上的儲存額,最終是個人受益。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Ⅵ 養老保險斷交兩年會有哪些影響
只要你在退休之前交齊15年就沒影響,但是不補交上是沒辦法發放養老保險的
Ⅶ 養老保險斷交會有什麼影響
養老保險斷交會產生以下影響:會影響工齡的計算,以及交納方退休後養老金的領取。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交費滿15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交費不足15年的,可以交費到滿15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