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辩论中国养老与外国养老哪国好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人们对养老金的问题关注度越来越专高。目前,中国的养老问题主属要是养老金储备不足。数据显示,中国的养老金资产占GDP比重不到10%,而美国的养老金资产将近GDP的150%,OECD国家也相当于77%。如果现行政策不变,到2050年,中国养老金缺口将达GDP的70%以上。
日本号称养老制度最健全的国家,但现在也开始逐步开始推迟退休年龄,减低养老金不足的压力了,我国政府也正是学习日本,开始着手在中国照搬这一套。
总之,我们的政府收钱的时候说的天花烂坠,轮到发钱就开始不认账了。养老制度的弊端是有政府错误评估制造的,恶果还得由老百姓承担。日本是政府实在无法负担的情况下才做出决定,而中国政府有多富人尽可知。
② 中国养老金占GDP比重仅7% 未来数十年养老市场将快速发展
10月27日,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于北京发布《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19)》。会上,多家养老财富管理机构对中国养老金融提出了总结与建议,并纷纷赞同未来数十年养老市场将快速发展。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提出,养老金融主要涉及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三大方面。到2030年,预计中国将有30%人口步入老龄化;而2018年,美国养老金/GDP占比逾135%,中国养老金/GDP占比仅7%,差距很大。
养老服务金融方面,出生于1960年代的人群正逐步退休,他们的下一代开始了独生子女政策,老龄化人口将持续增加,因而未来数十年养老需求前景广阔,市场将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养老金融储备意识、专业知识有待加强,应鼓励专业投顾公司发展。
其指出,细化到以房养老政策上,虽然该政策试点了很多年,但推行效果有限。
“2016年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及空巢老人的数量达到了4060万人,预计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9500万人。”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冯丽英表示,应当科学调整资产配置结构,研发全生命周期型产品,参与第三支柱市场竞争、开展养老投资咨询。
养老观念方面,平安养老保险CEO甘为民表示,养儿防老已经逐渐转变为个人养老资产养老:“目前我国社保基金规模2.2万亿元,平均投资收益超过7.8%,企业年金1.4万亿元,平均投资收益率7%。”
另悉,养老金融资金管理方面,公募基金、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是市场主力。
华安基金总经理童威透露,目前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超过全国社保基金委外投资规模的70%,“房产净值占中国家庭资产的69.7%,金融资产占比不到20%且其中80%都是银行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和现金”,因此,公募基金的参与将会是未来养老金融的一大发展趋势。
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冯丽英表示,推行REITS产品、信托等产品以丰富养老金融资金来源,向客户提供“存房+养老”模式,以未来10年租金收益来购买相应的养老服务,可以更好地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中国银行养老金业务部副总经理陈卫星表示,银行作为社会经济最主要的融资渠道,将不断发展受托直投业务。就海外投资而言,房地产、能源等另类投资已是年金投资重要的收益来源。
③ 老人有哪些好待遇除了每月基本养老金,还可能有这六种补贴
我国的老龄化的在不断加剧。按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18.7%,65岁以上占12.6%。为了让老人们老有所养,我国建立并在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
按照2020年全国人力资源和 社会 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我国职工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数量是12762万人,比上年度增加了452万人,养老保险基金支出51301亿元,约占GDP的5%。
国家每年调整退休人员养老金,2021年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上涨4.5%,这是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第17年全国统一调整。在养老金调整的时候,国家通过倾斜调整部分,对于高龄老人进行增加养老金水平的照顾。一般是对70周岁以上的老人,有些地区甚至对60周岁、65周岁以上的老人就有额外倾斜了。
除了养老金以外,老人们还有哪些待遇呢?
高龄津贴并不是养老金待遇,这一般是由民政部门发放的。
从2008年开始,国家就鼓励和引导各地建立高龄津贴制度,目前30多个省市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主要是针对80周岁以上的老人进行额外待遇的发放。比如说青岛市对80~89岁的老人每人每月发放120元的高龄津贴,90~99岁的老人发放220元,百岁以上老人发放300元。各个地方还可以进行额外的补贴。
另外,上海市建立的老年综合津贴制度,对于百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补贴600元。65-69 岁,每人每月75 元。70-79 岁,每人每月150 元。 80-89 岁,每人每月180 元。90-99 岁,每人每月350 元。
老年综合服务补贴主要是为了服务老年人,目前我国30个省份已经建立了 老人服务补贴制度 ,29个省市建立了 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 ,29个省份建立了 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制度 ,各种津补贴制度已经惠及3000多万老年人。
冬季取暖补贴 主要指的是淮河以北的一些省份以及三北地区,过去对于企业职工发放冬季实物补贴的一种货币化转化。
有很多地区的冬季取暖费补贴已经纳入了养老保险基金发放,比如说山东省是1700元,河北省是1240元、1400元和1560元,山西省是3360元,青海省是3900元。宁夏自治区2020年超过了4100元,每年还会根据平均养老金水平的增长而提升。不过像北京、东北等一些地区,由于养老保险基金的设置问题,一般不包含这样的待遇。
夏季防暑降温费一般是针对在职职工发放的待遇,对于退休职工发放的情况比较少。
但是,杭州市每年6~9月份,还会对退休老人发放每月130元的夏季清凉饮料费。
山东省对于非高温作业的职工,6~9月份每月发放180元的夏季防暑降温费,高温作业职工每月发放300元。但是,退休职工是没有这部分待遇的。
像我国的传统节日,有一些地区还是对退休老人发放过节费的。
上海市春节对于退休老人每人每月发放650元的过节费,80岁以上的老人是额外增加100元,是750元。
杭州市每年的春节、中秋、端午三个节日,每个退休老人额外发放1200元、800元和800元。
宁波市等一些地区的春节过节费发放最高达2000元。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和一部分企业还专门为职工建立了补充养老金机制——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待遇。
这一部分待遇都是在职时缴纳积累,退休后领取,通过税收优惠的方式引导大家按月领取。
个人也可以拿来一次性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按月领取,直至终身。
年金制度是我国下一步要引导建立的补充养老机制,未来会随着有关政策制度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的年金制度中。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日趋严重,我国对于老年人的各种保障和待遇也会越来越多。另外,还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16068万人,仅比上年度增加36万人,养老保险基金支出3,355亿元。由此也可以看到,还是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更好一些。
相信随着时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人们会过上幸福的年生活。
④ 中国养老支出占gdp多少
8.3%。据相关统计,2022年中国养老市场规模突破10万亿元,占GDP比重为8.3%。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支出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退职人员个人支付的养老金、医疗补助金及丧葬抚恤补助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