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老服务 > 养老保险质量指标是指什么

养老保险质量指标是指什么

发布时间:2022-07-20 08:18:09

1. 养老保险是什么,养老金替代率是什么

什么是“养老金替代率”?
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它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养老金替代率的具体数值,通常是以“某年度新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除以“同一年度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来获得。如:2002年某一城市新退休人员领取的平均养老金为650元/月,而同年该城市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为1100元/月,则:2002年该市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为(650÷1100)×100%=59.09%。
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以向城镇企业退休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为目的的制度。因此,这个制度设计的基本养老金目标替代率为60%左右。
为提高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水平,弥补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不足,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的总体方案还同时设计了补充养老保险(即企业年金)的替代率和个人储蓄性养老金的替代率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2. 目前主要发达国家养老金整体替代率水平约为75,这是什么意思这指养老保险里是什么意思

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它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养老金替代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退休人员生活水平的经济指标和社会指标。
现状:中国养老金替代率偏低
养老金替代率,这是我们退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杨燕绥的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养老金替代率偏低,为社会平均工资的40%左右。
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个人养老金替代率=退休后的退休金/退休前的工资。它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替代率越高,越能保证老年生活的品质,反之,则会影响养老生活。
以国际经验来说,如果退休后的养老金替代率大于70%,即可维持退休前现有的生活水平,如果达到60%-70%,即可维持基本生活水平;如果低于50%,则生活水平较退休前会有大幅下降。1999年之前,中国企业职工养老金的替代率总体维持在75%以上,但之后呈逐年下降趋势,到目前已下降至40%以下,而且不同人群养老金替代率的巨大差异也引起了各方广泛关注。
试想,收入1万元左右的职场白领,退休金降到4000元左右,对退休生活将带来影响,我们也不得不面对退休生活的落差。目前来看,政府养老金只能起到兜底的作用。
一家外资保险公司养老年金理财师介绍,“从现在来看,每个人的养老保障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二是企业年金,三是个人为养老准备的资金、包括商业保险、基金等等。”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上述三大支柱、三大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以美国为例,整个养老保险体系分为4∶4∶2结构,40%是国家出,40%靠企业年金等,20%靠个人商业保险。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3. 养老金的多少和什么指标有紧密的联系

养老金的多与少,跟个人参保的参保工龄、参保的工资金额等有密切的联系。

关于养老金领取的问题,相信很多人都是难以理解的,毕竟同样是60岁退休的人领取的养老金都是不同;影响到养老金领取的条件真的很多,即使同一个月份去申请退休,领取的退休金都是有明显的区别,几乎没有人是完全一样的。

影响养老金领取的标准很多,工龄、参保工资、地方政策等也有密切关系。

4. 浙江省养老保险 指数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指数报告2012》(以下简称“报告”》通过测算2011年的数据指出,虽然全国养老保险待遇有所提高,但替代率呈下降趋势。其中上海市替代率仅为36.97%,在各省区市中排名最低。全国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率明显提高,各省区市间差距明显,最高的北京市为97.18%。
本报告由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社保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编著,旨在通过建立指标指数体系等量化工具评价中国社会保障发展现状,判断中国社会保障发展趋势。
各省养老保险参保率差距明显北京最高97%
报告指出,全国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率明显提高,由2010年的39%升至2011年的59.26%。但各省区市间差距明显,最高的北京市为97.18%,最低的广西仅为29.05%。
在褚福灵的评价体系中,北京、上海以超过90%的城乡养老保险覆盖率被评为优秀。广西、吉林、四川的覆盖率均不足40%,被认为属于较差水平。
在全国城乡养老保障覆盖率方面,报告认为水平在不断提高,由2010年的42.78%扩大至2011年的62.38%。这一指标涵盖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农保、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户和优抚制度。
通过指数化分析,重庆市是唯一在这一指标中被评为优秀的地区,覆盖率达到81.51%。青海、山东、宁夏紧随其后。内蒙古、黑龙江、天津覆盖率均未超过50%,位列最后三席。
养老保险替代率呈下降趋势上海最低37%
报告指出,虽然全国养老保险待遇有所提高,但替代率呈下降趋势。全国城镇职工养老金支出由2010年的月人均1395元,提高到2011年的1558元;相比之下,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却由2010年的51.92%,下降到2011年的51.18%。
从各省区市情况看,替代率差距也较为明显。山东、海南和新疆分别以71.34%、64.73%和64.62%的替代率排名前三;上海、天津及北京的替代率水平位列末席,其中上海只有36.97%,是唯一一个在这一指标体系中被认为处于较差水平的省级地区。
在褚福灵看来,提高替代率需要提高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只交15年肯定无法达到50%-60%的替代率水平,30年的缴费年限比较合适。
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各地不均衡
报告认为,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系数为1.5274,基本处于合理区间。但各地区养老保险基金结余系数差距明显,存在不均衡现象。
结余系数的计算是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除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根据测算,广东省的结余系数最高,达到4.0656,表示能用四年多;浙江省为2.7985,位于次席;山西达到2.4043,位于第三。
结余系数少于1的省市包括福建、海南、黑龙江、陕西、上海、天津和重庆。养老负担相对较重的上海市,结余系数仅为0.5613,为31个省区市中最低。
褚福灵认为,从全国总体情况看,个别省份养老金缺口现象是存在的,但这是在没有中央补贴的情况下。如果加上累计结余和中央转移支付的部分,就不会有缺口现象。

5. 养老保险关键指标分析与思考

学习大纲1、由替代率问题启发的深入思考2、社会养老保险产生的基础3、国外社会养老保险的模式及分析4、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模式及分析5、总结由替代率问题引发的深入思考替代率是衡量老年保障程度的关键性指标,也是衡量个人退休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替代率=退休后收入/退休前某一时期内员工工资我国社保养老金的目标替代率为58.5%,但现实情况是,目前我国社会养老保险金的实际替代率仅为30%---40%!与目标替代率有较大差距!由替代率问题引发的深入思考社会保险产生的基础1、自然基础风险的自然存在!2、经济基础钱!国外养老保险的模式一、国家统筹型二、个人储蓄型国家统筹型(现收现付型)资金来源:保险基金全部来自于政府税收,个人不需要缴费。且不足部分由国家负责兜底。国家社会保险税是这些国家的第一税种(用人单位纳税,个人不需要缴费)!特点:1、完全实行现收现付制度2、本国居民的“生老病死残”由国家统一包干,覆盖人“从摇篮到坟墓”的整个一生的人身风险保障!国家举例:瑞典、挪威、丹麦、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国家统筹模式的优缺点优点:1、国家福利水平高2、操作简单、易于运行3、抵御通货膨胀能力强缺点:1、社保经费庞大,政府财政不堪重负,企业负担过重,限制了经济的持续发展!2、容易造成人的惰性,形成“动力真空”!个人储蓄型(自我保障型)资金来源:保险基金全部来源于雇员和单位两个方面,雇员为主,单位为辅。国家不进行任何投入。特点:1、养老基金完全汇入个人账户,由国家或专门的养老金公司负责资金运作,实现个人养老金账户的保值或增值。2、当居民进入养老年龄时,本人可按月或一次性提取养老金进入晚年生活。国家举例:新加坡、马来西亚、智利、巴西、阿根廷等国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6. 保险指标是什么意思

社会保险统计指标是对社会保险范畴进行具体的定量分析的指标,是反映与社会保险相关的总体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的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社会保险统计指标由指标名称和指际数值两部分构成,两者有机统一,缺一不可。

1.按照总体现象的内容不同分类[1]

1、社会保险数量指标。在社会保险统计中,社会保险数量指标是反映社会保险总体绝对数量多少的统计指标,是用绝对数形式表现的,具有实物的或货币的计量单位。例如:参保企业个数、参保人数、社会保险基金累计征收收入等等。数量指标反映的是总体的绝对数量,它的数值随着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它是认识总体现象的出发点。

2、社会保险质量指标。在社会保险统计中,研究社会保险总体内部的数量关系和状况,也就是社会保险的质量指标。它是反映社会保险总体内部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数目的对比关系,或标志总量之间的对比关系。例如:社会保险覆盖率、社会保险基金收缴率等。

2.按所反映社会保险现象性质不同分类

1、时点指标(静态指标)是反映一定时点上的社会保险现象所达到的水平指标。

例如:1998年底某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是反映1998年12月31日这一时刻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的情况。

时点指标的特点:第一,时点指标不具有累加性;第二,时点指标的大小与间隔长短没有直接关系。

2、时期指标(动态指标)是反映社会保险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指标。

例如:1998年一年内社会保险基金收缴总额,它是该时期连续不断发生的过程。

时期指标的特点:第一,时期指标具有相加累计性;第二,时期指标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有直接联系。

测一测你的抗风险指数,专家为你免费解读!

7. 养老保险是什么

您好:养老保险全称是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也是五险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对于大家来说,年轻的时候缴纳养老保险,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退休后,便可以从政府和社会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物质帮助和服务,拥有稳定可靠的经济来源,保障晚年的基本生活需求。
养老保险是在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才自动发生作用的。所谓"完全",是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脱离为特征;所谓"基本",指的是参加生产活动已不成为主要社会生活内容。其中法定的年龄界限才是切实可行的衡量标准。同时被保险人只有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即: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已办理相关手续;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准后的次月起,方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及丧葬补助费等。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被保险人按不同缴费比例共同缴纳。以北京市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例:企业每月按照缴费总基数的16%缴纳,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8%缴纳。基本养老保险(亦称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它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以保障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为原则。它具有强制性、互济性和社会性。它的强制性体现在由国家立法并强制实行,企业和个人都必须参加而不得违背;互济性体现在养老保险费用来源,一般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统一使用、支付,使企业职工得到生活保障并实现广泛的社会互济;社会性体现在养老保险影响很大,享受人多且时间较长,费用支出庞大。
养老保险是以老年人的生活保障为指标的,通过再分配手段或者储蓄方式建立保险基金,支付老年人生活费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第十七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第十八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8. 项目绩效三级指标填写我们是一个事业单位,财政拨付职工的工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数量指标,质量指标

摘要 您好,我这边正在为您查询,请稍等片刻,我这边马上回复您~

阅读全文

与养老保险质量指标是指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到退休年龄没有提前通知辞退 浏览:819
办了下岗证还能交养老保险吗 浏览:266
40到50岁穿的裙子 浏览:739
体检吃胶囊是干什么用 浏览:400
50岁阳痿吃什么药调理 浏览:460
长寿驳船厂 浏览:639
中华传统文化孝顺名言 浏览:500
孩子的未来如何与父母相处 浏览:298
关于开展老年消费者活动的通知 浏览:632
什么是城乡养老保险交多少年 浏览:359
4月份的养老金什么时候发 浏览:347
养生堂肉怎么吃 浏览:295
红十字会在重阳节上的讲话 浏览:154
医院体检哪些免费 浏览:125
养老保险内容包括哪些 浏览:599
2016年90岁什么属相 浏览:335
西藏长寿果籽 浏览:408
老人手指甲边缘开裂是什么原因 浏览:826
养老险还有什么险种 浏览:413
80岁脑梗病人血压范围 浏览: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