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养老保险-单位记账额为0元是什么意思
不是!
养老保险账单上有“养老账户基数”就说明单位给缴了。
单位记账额0元是因为你是2006年以后参加养老保险的。
2006年之前单位缴纳的按缴费基数的3%划入个人账户,从2006年开始单位缴纳的不再划入个人账户。
㈡ 养老保险 为什么公司划账是0
养老保险还有医疗保险,还有工伤和失业生育险,都是从公司的税费中扣除的。
公司交税金,会有一个固定的帐,公司每月申报税款之后,计算职工的保险费,然后一并存在这个帐户中,到时间税务局和社保部门主动扣走。出纳或会计也或许是行政助理每月会从社保部门要到一个社保费用的明细单,上面打印着公司职工交保险的具体情况。比如某某,养老保险是多少,公司扣多少,自己交多少,一共是多少。最后的总额,是公司缴纳职工保险的总额,一般来说,公司是个人部分和公司部分一块交,然后在发公司的时候,在从每个人的工资中将这笔个人交的部分扣回来。所以,你的工资单有一块肯定是保险,比如:160.59.这就是个人扣的部分。 那我想问你,就是个人缴纳的部分划帐是不是零,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到公司划帐是零的。是公司缴纳保险的明细单上,还是你的工资单上?如果是工资单,那么还要按公司缴纳保险的明细单为准。
㈢ 养老保险缴费明细里,只显示缴费基数123元,单位和个人实缴划账户金额是0是什么意思
1.单位缴费部分即统筹部分,一般是你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一般是20%左右)缴纳,此专费用不划入你个人属账户,因此,一般查询的时候不显示。
2.社会统筹,最简单的说法就是,大家的钱大家花,具体详情如下:
社会统筹基金收入:指根据国家规定,由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的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缴纳的社会统筹基金,以及通过其他方式取得的形成基金来源的收入,包括:单位缴纳的社会统筹基金收入、财政补贴收入、利息收入、其他收入。
社会统筹基金支出:指按照国家政策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从社会统筹基金中支付给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休、退休、退职人员个人的养老金、丧葬抚恤补助,以及由于保险关系转移、上下级之间调剂资金等原因而发生的支出。包括:基础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离休金、退休金、退职金、补贴、丧葬抚恤补助、其他支出。
㈣ 养老保险中单位记账额0 个人记账额0是不是单位未缴纳保险啊 缴费基数有 单位个人缴费金额有
现在个人账户中,不再有单位划入,单位是不是零不要紧,只要看个人账户中,是不是零,如果个人账户为零的,应该是单位没有给缴纳养老保险。
㈤ 养老保险中的单位记账额为0是什么意思
不是!
养老保险账单上有“养老账户基数”就说明单位给缴了。
单位记账额0元是因为你是2006年以后参加养老保险的。
2006年之前单位缴纳的按缴费基数的3%划入个人账户,从2006年开始单位缴纳的不再划入个人账户。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㈥ 参保人在我市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本息为0是什么意思
摘要 2、如果说你是以灵活就业形式缴纳社保的话,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虽然你有参加社保,但是并没有参保养老保险
㈦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为0什么情况
这种情况是不应该有的,因为每个人交养老保险都是有两部份组成的,即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个人帐户余额为0是不对的,应该到社保中心去查一下。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㈧ 养老保险单位缴费的显示是0是怎么回事
1、2006年前单位划转的部分是在个人帐户下显示的,而且只将单位缴纳的3%划入个人帐户,其余进入社会统筹。
2、现在单位划帐已经不在个人帐户下显示了,全部进入社会统筹,所以为0。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㈨ 养老保险怎么只有个人缴费,单位划入账户为0,求解释
企业交的养老保险费全部划入统筹基金账户,用来支付退休人员基础养老金等待遇,因此在社保局打印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对账单》中“单位划入”显示为0。
从2006年7月1日起,个人交的养老保险费全部记入个入账户,用于发放本人养老金的个人账户部份。企业交的养老保险费全部划入统筹基金账户,用来支付退休人员基础养老金等待遇,因此在社保局打印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对账单》中“单位划入”显示为0,让部分市民误以为单位没有缴费。
此外,有些企业虽然给员工购买了社保,但是会在缴费金额上“做手脚”。比如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都是以员工上个月的工资为基数,而非统一划定的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这就给了一些无良企业“操作”的空间,他们会以最低工资标准1310元作为缴费基数,这样就比员工的实际工资少了许多,以此降低社保的支出。但是这势必影响到员工今后的社保待遇。
参保人退休时的养老金计算,主要由参保人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多少年、缴费工资高低和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个人账户总金额等因素确定。与用工性质、户籍等无关。东莞的基本养老金已经按国家规定已连续10年有所调整,每年约上调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