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 ()
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退休金,或子女养老。
㈡ 养老到底靠什么
很多父母养老都指望“养儿防老”,我虽然没有儿子,但也决不指望女儿养。现在很多父母辛苦把孩子养大成人,还要为他们买房结婚,为什么?就因为他是你们是孩子?我想敲醒这代父母,孩子不是你养老的保障!
养老靠自已的老伴知冷知热,互相关怀,互相守护直到生命的终止。
㈢ 养老产业靠什么赚钱
养老产业靠什么赚钱?
靠生活,靠服务,靠护理
通过与他们的深度交流,我看到一线城市一群站在时代前沿的活力老人生活状态,对于他们的消费方式、交往方式、闲暇活动、社会生活有了更直观形象的认知;
50+高价值新老年人是指具备高消费意愿和高消费能力,有两种情况需要说明,一部分老年人虽然拥有极高收入但不愿意消费;还有一部分老年人收入很低但家庭消费能力很强!
本次调研的50+高价值新老年人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线城市(北京)
处于活力状态,主要年龄在50~70岁之间
有老年大学的学习经验
智能手机用户
有稳定的经济基础和退休收入
中国新老年人群体正在以每年1000~1500万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我们应该抛弃偏见和传统认知,了解他们真实的社交需求、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近距离观察他们鲜活的生活状态:
很上进,受“知识改变命运”的影响,在“自我成长意识”的驱动下培养子女成才,也不断地激励自己进步
没有什么比自由更重要:
子女成年后,他们大多处于自主安排生活的空巢独居状态,也越来越看中自己的自由时间,很多虽然还没有孙辈,但是在带孙辈的主观意愿上越来越低,可以给物质、给资源,但是不想把时间捆绑在孩子身上。
半生的经济储备可以支持他们追求想要的生活方式,影响他们行动的只有两点:想得开,走得动!
要活的精彩,而不单纯是活着。他们忙于解锁各种新生活,跟小孙子各种奔波补习班是一样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
50+高价值新老年人的生活场景是多元化的,聚会、健身、周边游、KTV,丰富的生活场景也促使他们有更多“外在美”的消费需求和社交话题。
很矛盾,在日常生活消费上的“理性”与在认知和健康焦虑上的“不理性”
理性,在他们熟悉的消费领域,特别是日常生活类;
在买菜、买米、买油盐酱醋这些日常生活类消费方面,他们有丰富的经验,非常理性,追求实用美学,这类产品的供应商要在“多、快、好、省”上下功夫;
除了实打实的优惠,那些触动年轻人的花哨的营销手段发挥的作用很低,这是他们理性消费的一面。
第一,要有极致性价比的产品力。
从50+高价值新老年人受访样本的调研情况看,要有过硬的质量、有口碑的品牌、合理的定价。
第二,促销方式要简单直接才有效。
从50+高价值新老年人受访样本的调研情况看,42.86%的受访用户对促销不敏感,直接打折、包邮、优惠券这类简单的促销方式比较符合他们的购物方式。
㈣ 你觉得你养老能依靠的是什么
我觉得我养老可以依靠孩子,如果孩子有那份心我会愿意让我的孩子来抚养我,但是我不会给孩子填任何的负担,不会产生那种婆媳关系的矛盾。另外还可以靠国家现在比较好的政策,有养老保险,还有养老院,养老的办法有很多,一点也不需要操心。
㈤ 你们老了都靠什么养老啊
我上班的地方有五险一金啊,将来养老自己还有存款应该没问题的
㈥ 未来养老你觉得靠谁什么好
未来养老的方式有很多种,只要有养老保险,可以选择的方式也很多:
1、家庭养老这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在家庭内部进行的“反哺式”养老模式。但家庭养老缺少制度保障,且由于世代同堂的家庭结构,容易产生家庭矛盾和代际冲突。
2、家政养老是指由家庭成员或老人自己出资,让专业家政服务公司培训家政服务人员,以派遣的方式进入老人家庭,从事家政养老服务。
3、老年公寓是逐渐兴起的一种具有综合管理能力的老年居住模式。但和家政养老一样,该模式在法律法规方面还不够健全,且家政服务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6)普渡养老靠什么扩展阅读:
关于养老的国家计划
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表示,十二五期间,民政部决定,连续五年开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年活动,用多元方式来解决养老问题。启动敬老、爱老、助老工程,工程有个六个计划作为支撑。
1、在大中城市要建设一批集养老示范、培训实训为一体的较大型的养老机构,简称为“阳光计划”。
2、在区县一级,每个区县都要建设一所以养老为重点、兼具为残疾人和孤儿服务的综合性服务设施,简称为“月光计划”。
3、在社区要建设为居家养老服务的、星罗棋布的站点,简称为“星光计划”。
4、在农村乡镇继续建设为五保老人服务的五保敬老设施,简称为“霞光计划”。
㈦ 养老要靠什么
1·养老靠自己的子女来支撑。
2·养老靠自己的雄厚的养老金做支撑。
3·养老靠社会养老机构大力扶持来支撑。
4·养老靠国家出台政策来维系。
㈧ 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什么
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退休金,或子女养老。
老年人,按照国际规定,60周岁以上的人确定为老年;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条规定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标准是60周岁。即凡年满60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属于老年人。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重,中国的老年人越来越多,所占人口比例也越来越高,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65岁)占总人口比重8.9%;2011年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达9.1% ;2012年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达9.4%。截至2014年底,我国8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2400多万,失能、半失能老人近4000万人。
基本定义
不同的文化圈对于老年人有着不同的定义,由于生命的周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壮年到老年的分界线往往是很模糊的。有些人认为做了祖父祖母就是进入了老年,有的人认为退休是进入老年的一个标志。
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定义为60周岁以上的人群,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则认为65岁是分界点。中国古代曾将50岁作为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