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养老行业究竟有多挣钱,引得那么多公司先后涉足
现在养老行业比较赚钱已经成为共识了,很多公司都先后涉入,现在养老院已经成为各地火热开展的盈利性养老项目,有些养老院一个月的费用就高达数万元,比一些发达地区的工作人员的月收入都要高,这还是生活比较能自理的老人费用,还有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瘫痪在床的老人费用更是高地让你无法想象。
俗话说除了女人就是孩子老人的钱最好赚了,老年人容易受到蒙骗,一些居心不良的人就将一些老人保健品,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然后卖出一个高价。还有老人文化这一方面也有不少的项目,比如说老年大学现在也受到很多老人的欢迎,每年的学费也是不菲。
『贰』 如何在养老产业中赚到钱
楼下说的很抄对很商业。不过我想,袭 首先你要具备足够的爱,客户才肯放心把老人交给你。作为服务业的一种,服务是关键。这其中还包括你对员工的培训,你的养老院的文化,都是吸引客户的地方。走高端的话,钱不是问题,只要我爸妈开心。低端不现实,我没钱,爸妈就还是在家待着吧。
另外要打破一个观念,就是“送老人进养老院不孝顺”。进养老院是为了父母更好的生活
『叁』 养老产业方面有哪些投资空间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养老模式分为三种,即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目前在我国,这三种养老模式分布占比约为96%,1%和3%。居家养老是绝对主流。据多地发布的“9073”养老规划,机构养老的3%保持不变,而社区养老的比例将从现在的1%上升到7%。再加上增量的老年人口,这为社区养老带来了大量的市场空间。
养老产业投资的5大“黄金组合”,希望对进入养老产业的同仁有所启发思考:
1、轻资产与重资产相结合:轻资产投入低、回报率高、易复制,资本商青睐轻资产。重资产能按照一个长期战略规划去完整地展现企业的战略落地,文化、体育、医疗全产业链发展。
2、医疗与养老相结合:“医养结合”的本质是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的兼得性与持续性。
3、集中式养老与分散式养老相结合:集中养老主要是指入住养老院、养护院、老年公寓、养老社区等集中养老;分散式服务模式,“老人在哪里,服务到哪里”,颠覆了传统的“先建机构、再入住老人”的养老服务模式。
4、人工服务与智能技术相结合
5、短线产品与长线产品相结合:短线产品主要指常规的物业销售、护理照料服务、医疗康复服务、医养配餐服务以及其他衍生产品和服务;长线产品主要是一些创新性产品服务如老年金融、老年理财产品等。需要根据企业自身资源选取合适切入机会点。
『肆』 养老行业前景如何
养老行业前景还是复很不错的。制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未来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挑战。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对众多金融机构而言,这一挑战也意味着巨大的养老市场潜力。目前,中国养老金融行业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些数字跟美国、OECD国家相比确实有很大的差距,这种大的差距可以看作是我们存在的问题,但是也是巨大的商机。
参考《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显示,我国养老产业金融服务发展目前明显不足,首先我国老龄金融发展上处于起步阶段,养老金融产品单一低效,很多老人是以个人储蓄作为唯一的理财方式;第二个是养老保险方面也存在过于依赖基本养老保险,其他的养老相关保险补充不足的问题;第三是产业发展理念滞后,对于老年用品,老年金融的重视不够,基本上是观望多、行动少;第四是产业有效的需求不足,鼓励老年人消费的政策支持不够,扶持政策基本上处于空白的状态,因此养老市场亟需模式升级以及供给侧的改革,需要用连锁化、标准化来治愈之前散乱差的状况。
『伍』 日本老年产业有哪些
日本老年产业有医疗保健、家政服务、雇员年金、养老保险、养老院、互助养老等老年产业内。
日本政府将养老设容施分为多种类型,包括短期居住型、长期居住型、疗养型、健康恢复型等,其中政府在全国建设了约 3100 处健康恢复型养老设施和约 3700 处老年疗养医疗设施。
其中的互助养老产业,因为大多数老年人和残疾人在吃饭上都存在很大困难,为此日本形成一个社区互助组织,该组织会为老年人提供餐饮配送服务,并且设立了一个餐饮制作场所,专门为此类人群售卖廉价的便当,所以被称为“互助养老”。
(5)国外养老产业有什么赚钱机会扩展阅读:
日本的养老产业, 经过政府、行业、商业机构的不断磨合,已经成为非常成熟的服务产业,这些养老产业在建设设施时,十分注意专业化细节,如住宅居室设计,家居用品设计,餐饮配备,看护和服务人员培训等。
并且日本养老的重心逐渐向居家养老偏移,并且开始实施护理保险制度,主要的内容就是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包括上门护理、上门帮助洗浴、日托护理等多种项目。
『陆』 老龄化社会带来七大商机
老龄化社会带来七大商机?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多,相关产业也一定会越来越多,也会带来很多的商机。
没见现在很多公司都靠开发老龄客户,已经做的非常好,比如保健用品,长年以来最主要的客户就是老年人,甚至包括老年人专门穿的鞋、衣服,都有厂家开始生产了。
按照《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中国已经有2.49亿老年人口,比巴西的人口总数还高4000万,约等于俄罗斯+菲律宾的人口总和,是英国总人口的3.77倍,是10个澳大利亚人口总和。对比2017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在2018年增长了859万。
一年增加859万老年人口,这样的数据确实是非常的恐怖,等到20年后,80后也逐步迈入老年化的时候,估计这个估计更会庞大。
2018年的最新数据显示,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49万人,占到中国总人口的17.9%;也就是说5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是老年人了,这样下去,相信要不了多久,老年人会占据到社会的大部分人口。
中国老龄化已经全面来临,这些行业领域其实都是有机会的:
1、医疗保健业:健康生活,预防大于医疗的理念被推崇。无糖食品,健身器具、保健器具,医疗药品研发与销售,医疗器械。
2、老年人住宅业:60-70平米的公寓住宅,很受老年人青睐。废弃厂房办公室改为养老院,能满足集体养老需求。针对老年人住房的特点,设计装修方案
3、保险产业:终身保险,特殊医疗保险
4、文化生活服务业:提供场地,教老年人跳舞,学习,做手工,收取一定费用,组织老年人旅游。
5、家政服务;?
6、老年人生活用品开发,销售如:服饰、轮椅、拐杖、老花镜…
老年人投资市场,风险与机遇并存,就看谁能笑到最后!
所以,一方面,这么多老龄人口的需求需要满足,另一方面,老年人的相关产业配套也需要跟上,这中间的商机自然会有很多,比如康养,养老院,甚至是老年交友和婚姻,都会有很大的市场。
『柒』 有哪些零成本进入养老产业的机会
零成本想赚大钱感觉不靠谱,但是可以做一些比较接近的事情。现在很多品 牌都有类似的推广活动,比如大笨家的有偿代言计划,还是可以往养老产业靠一下的。
y
『捌』 从事养老行业的前景如何
第一,在养老院工作的人得不到社会的认同,养老院的工作和工资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 。我在一个二线城市 一年的收入大概是五万多 离职的时候要加工资了 大概是六万左右 但是我还是毅然决然的辞职了 这些工资是我白班工作十个小时 夜班工作十四个现实换来的 工作时间白班只有中午吃饭的时候可以休息一会 吃饭的时候 老人出了任何问题都要起来处理。你们看到的 电视里那种护士推着白发老人晒太阳那种事情我工作几年是一次都没有 我对工作的印象就是冗长的走廊 和处理不完的大小便 领导不断的检查。还有和护工们一起工作真是很不开心 ,她们跟我们这代人简直就是好像不是一点星球的,尽管工作关系上表面维持了和气 ,但是我从那里辞职后一点都不想跟她们联系。
第二,管理者的难受
在养老院当领导的还不如底下的护理员和护士自在,他们也难受。首先来自员工的麻烦,底下的护理员包括护士,一个当医生的人来管理,他根本不懂得真正的养老护理工作,给出的命令和建议脱离实际临床工作。 就算是护理员出身的领导,他要使底下护理员的工作看起来在检查的时候像是达标的,但是呢 ,他也很清楚 这样的人员配比是绝对做不到那样的要求。
第三,养老院投资方的难受 其实我觉得利润其实很低 大概只有百分之五到六的利润,这不是院长忽悠我们的。我算了一下真的只有这么多 ,因为总收入其实很好算,有多少员工,大多数员工工资多少我在那呆了几年了都大致清楚。
第四,其实我觉得老人也难受,对老人暴力行为其实在规模大的养老院根本不可能发生。但是冷暴力,忽视避免不了,因为护理员真的都很累了顾及不了老人那些小情绪,只能提供生活起居的基本照顾。
『玖』 养老产业的国外养老模式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早在1965年,法国成为第一个老年型国家,之后是瑞典。20世纪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步入此行列。
由于有经济实力的支撑和西方居家形态诸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国家养老对策的共同之处是依赖“社会养老”功能:在社会保障体制中,老年人被赋予了独立生活的经济能力;在福利设施、服务体系以及居住环境等方面,针对老年人的生理情况,采用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设计。以美国为例,老年人的居住设施大致分为五类:独立式住宅、老年公寓、养老院、护理院、老年养生社区,每一类辅以相应的服务管理体制。
亚洲国家中,日本、新加坡等也逐步进入了老年型国家之列。因为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这些国家一方面汲取了西方社会福利养老的特点,充分赋予老年人优厚的社保;另一方面,基于传统东方家庭观念的延续,它们还致力于开发家庭养老的功能,如提倡和鼓励“多代同居”(例如“两代居”集合住宅和“多代同堂组屋”等)。
『拾』 养老产业靠什么赚钱
养老产业靠什么赚钱?
靠生活,靠服务,靠护理
通过与他们的深度交流,我看到一线城市一群站在时代前沿的活力老人生活状态,对于他们的消费方式、交往方式、闲暇活动、社会生活有了更直观形象的认知;
50+高价值新老年人是指具备高消费意愿和高消费能力,有两种情况需要说明,一部分老年人虽然拥有极高收入但不愿意消费;还有一部分老年人收入很低但家庭消费能力很强!
本次调研的50+高价值新老年人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线城市(北京)
处于活力状态,主要年龄在50~70岁之间
有老年大学的学习经验
智能手机用户
有稳定的经济基础和退休收入
中国新老年人群体正在以每年1000~1500万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我们应该抛弃偏见和传统认知,了解他们真实的社交需求、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近距离观察他们鲜活的生活状态:
很上进,受“知识改变命运”的影响,在“自我成长意识”的驱动下培养子女成才,也不断地激励自己进步
没有什么比自由更重要:
子女成年后,他们大多处于自主安排生活的空巢独居状态,也越来越看中自己的自由时间,很多虽然还没有孙辈,但是在带孙辈的主观意愿上越来越低,可以给物质、给资源,但是不想把时间捆绑在孩子身上。
半生的经济储备可以支持他们追求想要的生活方式,影响他们行动的只有两点:想得开,走得动!
要活的精彩,而不单纯是活着。他们忙于解锁各种新生活,跟小孙子各种奔波补习班是一样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
50+高价值新老年人的生活场景是多元化的,聚会、健身、周边游、KTV,丰富的生活场景也促使他们有更多“外在美”的消费需求和社交话题。
很矛盾,在日常生活消费上的“理性”与在认知和健康焦虑上的“不理性”
理性,在他们熟悉的消费领域,特别是日常生活类;
在买菜、买米、买油盐酱醋这些日常生活类消费方面,他们有丰富的经验,非常理性,追求实用美学,这类产品的供应商要在“多、快、好、省”上下功夫;
除了实打实的优惠,那些触动年轻人的花哨的营销手段发挥的作用很低,这是他们理性消费的一面。
第一,要有极致性价比的产品力。
从50+高价值新老年人受访样本的调研情况看,要有过硬的质量、有口碑的品牌、合理的定价。
第二,促销方式要简单直接才有效。
从50+高价值新老年人受访样本的调研情况看,42.86%的受访用户对促销不敏感,直接打折、包邮、优惠券这类简单的促销方式比较符合他们的购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