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96008是什么电话
96008是江苏泰州农村商业银行电话号码。依据江苏泰州农村商业银行官方网站发布的联系信息可知,该电话号码是江苏泰州农村商业银行的客户服务电话号码。
江大颂苏泰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于2011年7月8日由原泰州海阳农村合作银行组建而成的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
江苏泰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信息:
1、泰州农村商业银行现有网点33家,从业人员近600人,服务网点遍及泰州市海陵区、高港区、医药高新开发区、农业开发区,在泰州市区网点分布多、服务层面广、支农力度大。
2、近年来,我行在经营战略、组织架构、盈利模式、风险管控、产品创悄缺新、企业文化的传承与求变中推进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与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与时俱进。
3、2016年11月泰州获批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做大做强泰州农滚运郑村商业银行是泰州金融改革重点项目之一。
以上内容参考江苏泰州农村商业银行-联系我们
Ⅱ 养老保险电话
养老保险电话是12333。
统一的社保局电话是区号+12333,而各地区医保中心的号码都是不同的。因此用户需要根据自己当前所在城市、所在区域来拨打当地医保服务管理中心的电话。另外因为医保政策有明显的区域性,因此拨打的电话最好是精确到市。
含义
12333电话咨询服务中心建设现状,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电话咨询服务在民生服务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不仅成为广大群众了解劳动保障政策信息、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为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也提供了一个缓解或解决问题的渠道,将矛盾化解在了萌芽阶段。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12333
Ⅲ 海阳市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处电话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现在各地的社会养老保险中心都有一个统一服务热线,电话号码为12333你可以拨打12333查找所需电话号码,或者咨询社保方面的有关问题。
Ⅳ 农村养老保险查询个人账户缴费明细查询方法
五险也就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很多人在单位缴纳了保险之后,自己就会去进行查询,但是这个时候却发现只能查到养老保险查不到医疗,这是怎么回事?
神桐局农村养老保险查询个人账户缴费明细查询方法
一般我们查询个人养老保险可以是线下查询、电话查询,也可以在线上查询,线上查询节省了时间,一般来说更方便一点。具体农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缴费明细查询方法有:
轮扒1、线下查。带上自己的社保卡或者身份证到当地社保部门相应办公窗口,说明办理业务,要工作人员帮忙查询缴费明细;或者是参保人在服务地方自动服务终端机上(可咨询工作人员如何操作)查询,还可直接打印凭条保留缴费记录。
2、电话查询。参保人可拨打社保电话“12333”进行查询按语音提示查询,也可以直接要求转人工服务进行查询;
3、线上查。打开所在地区的劳动网网页注册登录,点击“个人社保信息查询窗口”,输入本人的身份证账号和密码,即可查询;微信查询,微信钱包-城市服务-社保查询;支付宝查询,首页-城市服务-社保查询,按页面登录即可查询到农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缴费明细。
农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缴费明细网上可以查吗
一般来说,农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缴费明细网上是可以查到的。如果首次查询,一般需要先拿本人姓名、电话号码、身份证号、养老保险账号等先注册,设置一个密码,之后查询就可直接登录个人账号进行查询。
像上面我们所分享的查询方法,就涉及线上查询。主要有通过社保中心官网、掌上APP、微信城市服务、支付宝城市服务、微信公众号或之类拨打电话进行查询,这要比我们去社保中心查询要方便快捷得多。如果查询业务过于复杂,或者自己不清楚自己的社保账号,可能就需游让要先到社保部门查询,弄清楚社保账号后,后续自己再在网上查询。
农村养老保险如何网上缴纳
一般当办了农村养老保险后,部分营业地方会出示一个二维码,我们拿微信扫描二维码识别出小程序,可以进行“云缴费”。当然也还有其他网上缴纳养老保险的途径:
当地社保中心公众号。在聊天框下方有“我的社保”,点击进入后,可以看到“社保缴费”,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参加的养老保险类型,选择相应的缴纳费用。不过一般是在需要缴费的时间段才能进行缴费;
同样以上提到的查询途径,一般也是可以进行养老保险缴纳的,比如社保官网、微信、支付宝等,一般都是注册登录后,在首页能看到“社保”服务,点击进入后能看到社保缴费,我们选择自助缴纳就可以了。
其实,农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查询还是流程还是比较简单的,查询方法实地查询或者网上查询都是可以的。
Ⅳ 2022年海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截止到什么时候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022缴费时间为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
社会养老保险可以分为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新农村养老保险、城缓谈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三种。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时间各个地区不同。新农村养老保险的缴费时间则与参保时间相同,最多可以延迟缴纳3个月。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按月缴纳保费,缴费时间通常为每个月的月底。
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022年个人缴费档次仍按2021年标准执行,对建档立卡未标注脱贫或已脱贫享受政策的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重度残者和疾人员(一、二级)由政府代缴300元缴费档次并享受60元缴费补贴,由同扰嫌碰级财政承担。以上特殊参保居民按照民政、残联、扶贫办等部门核准的缴费申报期间的身份进行确认。
Ⅵ 农村农民养老保险怎么查询
带身份证到乡镇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就可以查询了~也有很多地方在网上也可以查询,例如社保App,微信公众号,支付宝鄂汇办等等
Ⅶ 在哪可以查农村养老保险
在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新农保经办机构、微信或者拨打12333都可以查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的办理流程包括由参保机构办理登记手续(首次参保还需要填写单位登记表)、参保人员携带相关材料到劳动保障管理服务站提出申请等。Ⅷ 养老保险去哪里缴费
养老保险去户口所在地的镇、街道或者社保缴费。如果个人想缴纳社会养老保险,可以在户口所在地的镇、街道或者社保办理自谋职业缴纳社保两险去,咨询办理个人缴纳社保即可,如果当地允许银行代缴的话,到协议银行办理自谋职业参保两险即可。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是:
1、保障水平与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
2、养老保险与家庭赡养、土地保障以及社会救助等形式相结合;
3、权利与义务相对等;
4、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5、自我保障为主,集体调剂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
6、政府组织与农民自愿相结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Ⅸ 农村养老保险怎么查网上有哪些方式查询
农村养老保险怎么查?网上有哪些方式查询?下面同我来看看。
查询途径主要有:
1、网上查询。
通过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保局网站,提供身份证号,登录后进行个人相关业务查询;
2、手机APP。
进入支付宝首页,选择“城市服务”-“社保”,输入个人信息、选择险种后即可查询。或者通过微信,选择“我”-“钱包”-“城市服务”-“社保查询”按页面提示注册后登陆便可查询;
3、电话查询。
拨打社保咨询服务热线,转接人工服务按照客服人员提示提供身份证号码等消息后帮忙查询;
4、窗口查询。
也可直接持本人身份证等相关资料前往当地新农保经办机构,在服务大厅人工窗口查询。
一般农村养老保险最低要缴满15年,因参保年龄大的朋友到时候也可以一次性补缴。通说来说,缴纳得多、缴纳年限越长退休后养老金就越多。
农村养老保险缴纳年限
前面提到至少农村养老保险最低要求是要缴纳15年,如果交满15年以后,还未到领取年龄60岁:这时可以选择不再缴纳,等60周岁后领取基本养老金;当然也可以选择继续缴纳,因为养老保险是多缴多得、年限长多得,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建议可以多缴纳到60周岁,这样会养老金也会多一些。
Ⅹ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怎么交
农村养老保险交费方式如下:
1、一次性交费,主要是针对45岁以上年龄偏大的人员,一次性交足养老保险,到60岁以后可领取一定数额的养老金;
2、不定期交费,收入不稳定的人员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资金充足的时候多交一些,资金不充足的时候少交一些;
3、定期缴费,主要针对收入比较稳定的人员,他们可以选择按季度或年度交费。
参保人年龄在16到60周岁之间,具有当地农业户籍,且没有参加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都可以在当地的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办理农村养老保险。办理养老保险需要的申请证件包括:身份证,户口,1寸免冠照片等。
养老保险的办理方法为:在当地负责办理养老保险办事所提交相关资料,并填写《登记表》;60岁以下的人员自愿选择缴费档次缴费,60周岁以上的人员,填写《待遇申请表》即可,不需要上缴保险金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九条 国家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要。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老年人和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所需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
有关部门制定医疗保险办法,应当对老年人给予照顾。第三十一条 国家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给予基本生活、医疗、居住或者其他救助。
老年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或者其赡养人和扶养人确无赡养能力或者扶养能力的,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有关规定给予供养或者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