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国每年用于社会福利的银子占GDP的百分比是多少民主制的西方是多少谢谢赐教。
法国:种1公顷农田补贴400欧元,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34.9%
美国:穷人医疗政府买单,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21%
英国:难民也享受高福利,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25.9%
德国:买“伟哥”也报销,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27.6%
以四个国家来算34.9+21+25.9+27.6 /4=27.35
这应该属于发达国家的水准
2010年中国社会福利支出9081亿,GDP是397983亿。9081/397983=0.0228 所以是2.28%
中国始终是发展中国家,鸭梨很大啊
顺便说下欧洲债务危机导致国家赤字一部分原因也是社会福利占GDP过高,所以现在希腊等国削减赤字的主意都打在社会福利身上,当然了他们的人民自然不甘心了
B. 养老金缺口18.3万亿,社保养老还够吗
[财经动态]研究发现,在中国养老金缺口问题上,可以说存在较大的数据性偏差,财经机构研究数据与国家人社部数据的巨大反差显示,中国养老金问题的确是社会较为关注的.由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牵头的中银研究团队,加上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牵头的复旦大学为主的研究团体共同撰写的《《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预测,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18.3万亿元。报告指出,人口老龄化冲击下我国养老金的统筹账户将给财政造成巨大负担。而根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统计,截至2011年年末,我国企业职工养老金目前结余1.9万亿元,所以从全国层面看,不存在养老金缺口的问题。未来全国养老保险基金能够做到长期收支平衡。一个是18万亿的资金缺口,一个是不存在养老金缺口,作为居民应该相信谁?中国养老金缺口莫须有还是无底洞呢[财经观察分析]研究发现,如果养老金不存在缺口,为什么近期人社部提出延迟退休年龄?笔者分析认为,人口老龄化已经到来,中国养老金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笔者认为研究机构的研究方式与数据具有可信度。比如报告研究结果和政策建议,是利用推测法和估算法,基于国家统计局往年已发表的数据作为存量基础,加上每年的流量变化,逐年累计而成。以此方法测算,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18.3万亿元,在目前养老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往后的年份缺口逐年放大,假设GDP年增长率为6%,到2033年时养老金缺口将达到68.2万亿元,占当年GDP的38.7%,可以说存在一定和科学性与可靠性,那么人社部数据是否可靠呢?这个我们研究认为,其静态标准与数据透明度不足无法给以充分解释。总体来看,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影响,退休人员数量越来越多,退休人员领取退休金的时间越来越长,导致国家的养老保险支出越来越庞大。近期上海财经大学与清华大学研究报告均指出中国财政透明度不及格者为众,因此社保数据的透明度也很难令笔者完全相信。研究认为,中国不仅存在养老金缺口,未来或可能陆续加大,缺口不断增加,否则有什么必要提出延迟退休时间呢?财经研究机构与人社保数据巨大差异存在,至少说明这个问题相当严重,莫须有还是无底洞我们拭目以待。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C. 中国社会福利占GDP比例
法律分析:发放经济补贴,2015年oecd国家家庭福利开支与gdp的比例平均约2.4%,家庭福利开支比例与生育水平存在一定相关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七十条 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第七十一条 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
第七十二条 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D. 退休金算在gdp里面吗
不算,GDP是国内生产总值,退休金是我们交的养老保险发下来的,这本分钱在我们上交之前已经计算过,不重复计算
E. 中国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多少百分比
国内并没有统一的社会福利开支统计数据,如果要计算这个指标的话,只能够自己动手了。
现在能看到的是2010的统计数据,国内生产总值(GDP)为:403260.0亿元。国家财政支出有关社会民生的支出项目列示如下,具体选取哪几个项目就莫衷一是,楼主可以自己尝试计算一下。
项目 国家财政支出 中央 地方
总计 89874.16 15989.73 73884.43
教育 12550.02 720.96 11829.06
科学技术 3250.18 1661.30 1588.88
文化体育与传媒 1542.70 150.13 1392.57
社会保障和就业 9130.62 450.30 8680.32
医疗卫生 4804.18 73.56 4730.62
环境保护 2441.98 69.48 2372.50
城乡社区事务 5987.38 10.09 5977.29
农林水事务 8129.58 387.89 7741.69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F. 全国养老金每年大概开支多少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的快速增长,为退休老人的养老金稳定发放奠定了坚实保障。截至2021年底,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60040.4亿元,较上年增加16068.6亿元,同比增长36.54%。
2016-2021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及增速
资料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智研咨询整理
随着包括个人储蓄、保险在内的民间资产更多投入到养老储备中来,我国也将有更强信心和更大能力应对老龄化高峰的挑战,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支出规模仍在不断增加。截至2021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56500.3亿元,较上年增加5311.3亿元,同比增长10.38%。
2016-2021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及增速
资料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智研咨询整理
中国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老龄化呈现逐步加速趋势。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使全体人民公平地享有基本养老保障,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推进“新四化”建设的需要。截至2021年底,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4797万人,较上年增加554万人,同比增长1.02%。
G. 截止2019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资产gdp占比多少
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达2726.3万家,个体工商户6579.3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民营经济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占比超过50%;GDP、固定资产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占比均超过60%;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占比超过70%;吸纳城镇就业超过了80%;对新增就业贡献的占比超过90%。
2017年中国民间投资超过38万亿元,增长6.0%,比上年加快2.8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60.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H. 中国社会福利占GDP的比例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8-05
I. 2018年全国每年退休人员退休金占每年GDP多少
大约是美元13·5万亿。
换算成人民币,八十多万亿元。
J. 中国养老金真相:东部7省市净贡献,22省份最受益
文|凯风
谁是养老金中央调剂的最大贡献者?
近日,财政部发布2020年中央调剂基金年度预算,2020年中央调剂金预计达到7398.23亿元,比去年执行数增加1095.23亿元,增幅达到17.4%。
养老金中央调剂制度于2018年横空出世,养老金从此进入全国统筹时代。各省统一上缴一定比例的养老金,这些养老金再通过下拨的方式转移到各地方。
有省份净贡献,有省份净 受益 ,谁撑起了养老金的半壁江山?
01
这是2020年内地各省市(含兵团)养老金中央调剂情况:
哪些省份净贡献?哪些省份最受益?
养老金中央调剂,只有 7个省份是净贡献,22个省份(含兵团)净受益,3个省份上缴划拨持平 。
其中, 广东、北京、浙江、江苏、上海、福建、山东 等7个省份是“净贡献”省份,一共贡献了1767亿元。
广东一地就贡献了1/3强,广东、北京两地合计贡献超过6成,成为养老金中央调剂的最大“粮仓”。
相反, 辽宁、黑龙江、湖北、吉林、内蒙古、四川、山西、江西、河北 等22个地区(含兵团)为“净受益”省份。
在这些省份中,东北和湖北可谓是最大受益者。
其中,辽宁净受益555.58亿元、黑龙江485.56亿、湖北186.87亿、吉林145.19,这四省占总受益额的3/4以上,仅辽宁、黑龙江两省就占比近6成。
东北三省 老龄化率过高,部分省份养老金早已收不抵支,养老问题备受瞩目,连续两年跻身最受益省份。
湖北情况有些特殊。湖北今年调剂规模相比去年增长55%,这背后是 疫情冲击所致。湖北无论是社保还是财政均面临较大压力,增加养老金转移支付规模,无疑有着必要性和紧迫性。
此外, 云南、贵州、西藏 三省份上缴与划拨持平,收支平衡。
02
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
养老金中央调剂的出现,意味着养老金在不同省份之间存在着大分化,部分省份养老金已经收不抵支。
2019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52919亿元,基金支出49228亿元,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54623亿元。
虽说就全国而言,养老金当年收入仍然能覆盖支出,加上过去的 历史 结余,还有5万多亿的总盘子。
但是, 在这5万多亿的总盘子里,广东一省就占了1万亿左右,而黑龙江已经连续多年收不抵支,养老金累计结余已是负数。
这可通过养老金可支付月数来进行衡量,这一指标衡量的是各省份 历史 结余的养老金,还能用于支付的总月数:可支付月数越多,养老金就越充裕,可支付月数越低,养老金就越紧张。
据泽平宏观数据,2018年末全国养老金累计结余可支持14.7个月的支出。
这意味着,如果每年的养老金收入与支出平衡,那么 历史 上所结余的养老金,在广东还能支付52个月,在辽宁、青海、湖北等地还能支持半年不到,而黑龙江不仅早已耗尽了所有结余,必须依赖补贴和转移支付。
不只黑龙江,未来几年,全国可能有近半省份均面临收不抵支的困局。
据2019中国 社会 保障发展报告,早在2016年,有7个省份就已出现当期(年)养老基金收不抵支( 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青海 ),据测算,到2022年,半数省份养老基金将收不抵支,其中个别省份累计结余耗尽风险加大。
这些收不抵支的省份,将主要分布于东北和中西部地区。 其中,东北三省全部在列,没有一个东南沿海省份。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以来的经济形势,为这一局面又平添了无数变数。
03
养老金中央调剂背后,正是老龄化和人口流动的悬殊分布。
这是2019年各大省份老龄化率(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排行:
按照国际通行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时,意味着进入老龄化;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超过20%,则进入超老龄化 社会 。
以此来看, 辽宁、山东、重庆、上海、江苏、浙江、四川等7个省份,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 社会 ,而 吉林、安徽、黑龙江、河北 等省份接近“深度老龄化”。
与之对比, 广东、福建老龄化率仅为9%左右 ,与西藏、青海、新疆等省份处于同一区间,人口年轻化程度在全国首屈一指。
当然,老龄化率高,并不意味着养老金一定处于紧张态势,这与经济发达程度、人口流入规模和产业结构息息相关。
这是2019年各大省份人口增量排行:
不难看出, 广东、浙江遥遥领先,而辽宁、黑龙江、吉林等东北三省面临持续流出。
一边是自然增长人口和外来流入人口源源不断,另一边是年轻人口持续流出、而出生人口低于死亡人口,由此导致养老金形势越来越悬殊。
显然,老龄化率低、人口净流入的省份,尤其是持续引来“孔雀东南飞”的个别东南省份,在经济、财政、人口红利持续向好的背景下,养老金在短期不是问题。
相反, 老龄化率高,人口出生率低,还面临着年轻人口外流的省份,养老金收不抵支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而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必然受到限制。
这将决定不同省份未来的命运。
04
养老金中央调剂,净贡献者只有7个省份,这个事实让许多人感到诧异。
这7个省份的“净贡献”规模如下:
这些省份成为净贡献者,并非没有理由。
其一,这7个省份,都是经济大省。 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包揽GDP前四名,而福建位居全国第8位,上海、北京则是全国经济总量最大的两个城市。
事实上,这些省份不仅是经济大省,也是财政大省,不仅是养老金中央调剂的最大贡献者,也是财政转移支付的最大贡献者。
其二,这7个省份,多数位于东部,以东南地区为主 。除了作为首都的北京之外,广东、福建、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均属东部沿海省份,除了山东之外,都位居东南沿海。
所以,对于养老金调剂,向来 “南金北调” 之说,并不夸张。对于财政转移支付和养老金转移支付,又有 “东南N省养活中国” 的争论,背后同样不无道理。
其三,越年轻的地方越有活力。 一个省份、一个城市年轻人越多,意味着劳动力红利就越显著,而财政、养老金等压力就越小,整个地区的活力就越突出,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就越强。
反之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