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重阳节怎样祭祀先人
我们这里一般烧纸
㈡ 端午节,和重阳节是祭祀节吗
端午节和重阳节是祭祀节。
1、端午节主要是为了祭祀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 重阳节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崇孝活动。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因《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此外还有茱萸节、菊花节等说法。人们在庆祝重阳节时一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另外,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崇孝活动。
㈢ 重阳节用祭祀屈原吗
不用。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祭祀屈原是端午节。
㈣ 清明节祭拜和重阳祭拜有什么区别吗幼年夭折的能祭拜吗
幼年夭折当然要祭拜,亡者都要祭拜,可以每天祭拜,超度。佛教里日日是好日但千万别杀生和用肉食祭祀。。而且要按下面做真能利益亡者的事。
你应该全家吃素,不杀生,同时恭敬诚心为他念阿弥陀佛佛号或《地藏经》,多多益善。然后以他的名义大量放生,行善积德,供养三宝,帮亡者修福。给亡者立个牌位,去超度亡者。
1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祭祖日子,中国过去儒家的教学,什么最重要?祭祖先最重要,《礼记》你打开第一篇,五礼第一篇是“吉礼”,吉祥的吉,吉是祭祖。中国古礼里面,祭祖先是最重要的。祭祀祖宗是好事,是尽孝道;但是祭祖先,不能用荤腥,只能用素菜,为什么?因为杀生祭祀会增长祖先的罪业。
2 除了清明节,中国人过年也要祭祖先,外国人看到很奇怪,祖先你又没有见过面,你也不认识他,几百年、几千年了,你还纪念他干什么?他不懂孝道,他不但祖先不纪念,他父母也不纪念,儿女长大离开父母了,可能一生都不会跟父母见面,他的理念、他的处事待人接物,跟我们中国人不一样。
3 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要祭祖先?《论语》上讲,“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让我们的心养成一个厚道的心、养成一个孝顺的心、养成感恩的心,所以我们中国人祭祀祖宗是教育,不是迷信。
4 我们中国人连几千年的老祖宗都不忘记,逢年过节还纪念他,这个心行多么深厚!老祖宗都不忘,眼前的父母哪有不孝顺的道理?现在儿女为什么不孝顺父母?把祖宗丢掉了。儿女没有过失,过失在哪里?过失在做父母的人,父母把祖先丢掉了,你要想儿女孝顺你,没这个道理!
末后引用莲池大师一段开示,话虽然只有两句,很要紧,“故云栖有祭先不宜杀生,以资冥福”,这一句话是莲池大师说的。祭祀先人、祭祀祖先不可以杀生,你祭祀先人、祭祀祖先杀生,杀生的杀业这个帐算在祖先的头上,为什么?为他杀的,不祭祀就不杀了,为他杀的,所以这是加重祖先的罪业,这叫大不孝。可是这个杀业跟前面功德一样,你不要以为我祭祀祖先,这个杀业他背了,我没有事情,你就错了。这个杀业七分,你杀生的人六分,祖先只一分,同样一个道理,你要晓得。你就嫁祸於人,他没有叫你杀,你为他杀,所以这个杀业责任,自己还要承担六分,祖先只承担一分,存亡都不利。莲池大师也是再来人,他知道这些事实真相。
㈤ 重阳节这个节日,是从古代祭祀大火这个仪式延伸来的吗
我感觉重阳节是从古代祭祀大火仪式延伸来的,因为古代人每到这个节日就会祭祀,因为到了这个日子天气就冷了,人们就会祭祀大火,现在的重阳节可能就是从祭祀大火延伸来的。
重阳节这个节日称登高节。在到了这个节日,大家都会上到高处,向远方瞭望,从而思念亲人。在中国古代,九是“正数”,农历九月初九,二和九是重的,都是正数,所以叫“重阳”。重阳节源于道教的一个童话故事:渭河有一个魔鬼,每年都出来走遍世界。无论它去哪里,都会带来瘟疫。潼南县有个叫芦静的人,叫桓景的人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
在现代生活,中国在刚开始的时候,这个节日的活动出现很多新的内容。1989年,中国把重阳节定成为老人节。第到这一日,各地的习俗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让人不要忘掉初心,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㈥ 重阳节祭祀用品有哪些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版的节日,重阳这天所有权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明显有别于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今年重阳节是2015年10月21日 。
㈦ 重阳节怎么祭拜去世的亲人
重阳节是灵界一重大节日,亲人的祭拜 多为祈福,愿亲人极乐安康,
恭请 佛菩萨加持。曰:南无阿弥陀佛10遍。再祈祷之事情。如有贡品,请勿供奉酒肉。
㈧ 重阳节要给去世的老人烧纸吗
九九重阳,是提醒世人要记得家中的长辈,忆起哺乳之恩,又因为九为圆满之数,九九又代表祝愿老人的意思,这是给在世的老人的节日,不需要烧纸祭奠已逝先人,不然是画蛇添足,因为九月为戌月,火库之月,阳气十足,烧也没用,阴人不敢来收。如要追忆逝者,可以清明,中元,腊月时祭奠,可采取烧纸钱的方式,因为那时是阴气之月,古人认为那时送纸钱,可以收到。
㈨ 重阳节有祭祖的习惯吗
重阳节有祭祖的习惯。
在《易经》中,九代表“阳”,两九相重,每年到了这一天,各地的老人经常会组织登高,赏菊,吃重阳糕等活动,庆祝节日。九九蕴含长长久久的意思,所以从秦朝起就流行祭祖活动,一直延续到现今。所以,重阳节也是中国四大传统祭祀节日之一,并且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9)重阳节要去祭奠吗扩展阅读
除了重阳节,中国其它祭祖的三大节日:
1、 除夕
除夕俗称大年三十,是合家欢聚的重要日子,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除夕之前家家户户清扫屋舍,迎祖宗回家过年,除夕到来之前,家谱、祖宗牌位供奉,并摆放贡品果酥等。有的地方还杀猪宰羊,祭祀天神地神,烧三炷香祈福,给祖先、诸神拜年。
2、清明节
清明节每年的4月5号,大约始于周代,距离现在已经2500多年的历史了,清明节目前大家主要风俗习惯扫墓祭祖、踏青郊游。
3、中元节
中元节俗称鬼节。民间传统节日。每年的7月14或者15日,与上元节、下元节统称为“三元”。7月14日左右,夏秋交替时,恰恰是天地阴阳交替的节点,这天地狱之门开启,已故的先祖可趁机回家团圆。因此各地普遍有祭祖、放河灯等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