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阳节有什么风俗活动 重阳节可以为老人做些什么
重阳节有什么风俗活动
1、登高远眺
重阳节,也叫做登高节。由此可见登高远眺活动是重阳节必须进行的活动,也就是说在这一天里面你登高山眺望远景了,那才算是过了重阳节。这点住在城市里面的人们应该利用这个时机好好外出登山,一来锻炼身体,以景养情,二来过一个真纳渗正意义的重阳节。
2、佩茱萸
茱萸微毒,有除虫作用。重阳节佩茱萸和端午节佩菖蒲的作用相似,都是在于除虫防蛀。重阳节后被称为:十月小阳春,小阳春的意思是说重阳节后天气有一阵回暖;重阳节前降雨多、天气潮秋热也尚未退尽,衣物容易霉变,配茱萸可以防虫。
3、赏菊
农历九月是菊花盛放的季节,所以,农历九月又称菊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菊花寓意着长寿,与重阳节的尊老内涵不谋而合,而且重阳节历来有赏菊的习俗,每年的重阳节各大省会城市均有大小菊花展,三国魏晋时期,重阳节还有聚会、饮酒、赏菊赋诗的习俗。
4、喝菊花酒
重阳节的时候菊花开,心灵手巧的中国人将菊花酿进酒里,做成可口的菊花酒,菊花味苦、甘,性微寒。归肺、肝经。饮用菊花酒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
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很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戴于臂,或作香囊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称为茱萸囊。除了佩戴茱萸,妇女还有头上戴菊花的习俗。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古代有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
5、游艺体育活动
古代,有些游牧民族保留着重阳节围猎、射箭、赛马的活动。由于秋季多风,放风筝也是重阳节重要的活动,放风筝的寓意也在于辟邪驱疫。
如今,我国也将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重阳节陪陪老人
中国老年节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是中国传统的敬老节日。为了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健康发展老龄事业,贺茄芦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美德,2013年7月1日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为全国“老年节”,同年的重阳节也成为了中国首个法定的老人节。
重阳节可以为老人做些什么
1、送礼物
过节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送礼。可以提前了解长辈的喜好或是有哪些身体状况,可以送长辈一直想要却舍不得买和舍不得吃的东西,或是对长辈身体有好处的保养品和保健用品。
2、送茱萸
重阳有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带一枝茱萸回去装饰,或是购买茱萸制成的药茶、手链和香袋等,有驱风邪的寓意。茱萸香味浓,具有明目、醒脑、祛火、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3、登山散心
重阳有登山的习俗,登山即登高,有节节高升的寓意。如果家里长辈的身子比较硬朗,那么就可以全家一起爬山和野餐。如果长辈的身体并不是很好,那简单的散心或者一天自驾游都十分不错。
此外,不论选择用什么方式给老年过节,最重要的还是心意。尤其是平日十分忙碌,不常回去看望长辈的朋友,何不趁此机会好好跟长辈过个节呢?长辈对于晚辈的要求往往不高,禅带无非是希望家人健康幸福,能多陪陪自己。
2. 重阳节陪伴父母的话
1、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天是重阳节,希望大家能给父母打个电话,多陪陪他们,常回回家看看。
2、我答的二十七。感恩我们彼此的父母身体健康、感恩有朋友们的陪伴、感恩有亲爱的包容和谦让。我觉得很幸福。
3、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回家的日子里,多留点时间陪伴父母,愿天下父母幸福安康。
4、这一生,陪伴你一辈子的,不是你的父母,不是你的兄弟姐妹,也不是你的儿女孙辈,而是你的爱人。
5、重阳节有什么不同,老人不一定就要今天吃年糕,有些孩子今天给父母买年糕就孝顺了,多陪陪他们多关心他们,这才叫孝顺。
6、趁年轻,多陪陪家人,关心最爱我们的父母,不要忘记那句话,子欲孝而亲不待。努力不光是为了自己,也为了我们的家人能过的更好。
3. 最孝心不是送礼,而是陪他强身健体,重阳节适合陪父母一起的活动都有什么
最孝心不是送礼,而是陪他强身健体,重阳节适合陪父母一起的活动都有什么?重阳节到了,重阳节是老人节,家里有老人的最好为老人安排一次出游活动。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重阳登高”寓意吉祥。九月秋深,但气温宜人,故老人在此时出游对身心健康都十分有利。老人如果腿脚没啥大毛病,子女鼓励并陪同老人出去活动活动,让老人精神得到鼓午,身体得到锻练,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当然活动安排要因人而异,看老人身体具体情况,身体好,到远一点的名山景点旅游一下也好,若老人身体情况一般可以就近到公园转转也很好,总之一个原则:“玩开心,别累着”。
4. 重阳节丨秋季养生正当时,不妨陪父母喝一杯茶
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
是汉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又称登高节
由于九月初九“九九”
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
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故此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
传统的重阳节习俗不仅是一种庆祝
其实还是一种 养生 方式
下面是茶君将和大家一同
来了解重阳节 养生 习俗
以及如何利用这些习俗对做好秋季 养生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 “登高节” 。
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
仲秋时节,秋高气爽,登高远望,啸咏骋怀,活动筋骨, 所以,人们于重阳登高,在时令上是最合适不过的。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重阳节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因为重阳节又被看作是敬老节,所以民间常常会制作重阳糕孝敬老人,糕点中富含多种 养生 食物,有利于人体吸收多种营养物质。
按照民间习俗吃糕也意味着“登高”,在儿时记忆里重阳糕是平淡日子里,让人笑出声的甜。
重阳节,此时菊花开得热烈,人们庆祝节日的方式是亲朋好友欢聚一堂。
赏菊花不仅可以看到秋季的美好,同样也是一种精神 养生 。在欣赏菊花的同时还可以食用菊花,如菊花茶、菊花粥等。而这些都对身体十分有益。
赏菊的凑个热闹,喝菊茶的尝个清欢,饮菊酒的掏心窝子说些心里话。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 “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茱萸是一种茴香科植物,到了现在,茱萸多用于中草药当中,有诸多功效。
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爬山登高,常常佩戴插着茱萸的香囊,辟邪去灾。
重阳节这一天除了按照习俗插茱萸之外, 不妨制作茱萸酒或饮用茱萸茶,有补益肝肾和健脾胃等功效。
天干物燥,秋意渐浓,饮茶宜润、宜温、宜老。
比如茶性温和的老茶(普洱茶、白茶、黑茶),其微生物及有益菌,是调节胃肠道的清道夫。
重阳节亦是老人节,中华民族自古便有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而九九重阳更是凝聚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民族风范。
在这个敬老的日子里,我们还可以多了解一些老人喝茶的 养生 之道,为你的父母送上一杯暖心茶。
当然,关心父母是不需要挑日子的,爱他们,要说出口也要付诸行动。
除此之外,秋季 养生 正当时
除了以上,还应: 当心秋燥
注意睡眠、进补得宜
起居规律和保持好的心情
如果正好在父母跟前
不妨敬一杯重阳茶!
最后祝愿天下老人
健康 长寿,幸福安康!
今/日/互/撩/
你还知道哪些重阳习俗?
版权归作者所有
转载请联系作者
5. 重阳节多陪陪父母的经典说说
一、我住在顺义区后沙峪,我父母住在怀柔区雁栖镇(我爸在怀柔区工作),今后相聚就比较方便了,父母抚养自己长大不容易,所以有时间多陪陪父母。
二、生命真的是这样的友情亲情之后才是爱情。多陪陪日已年老的父母好好对待每一个对我真心的朋友然后勇敢去爱。
三、金秋时节,秋风秋雨,又到一年重阳节,其实父母对子女的要求并不多,有时他们只想让你们多陪陪他们,和他们多说说话。不是你每个月多给点钱,就表示你对他们多孝顺,因为他们需要更多的是关爱和用钱买不来的陪伴。
四、此次作品主题是重阳节,敬老,亲情在同学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大家节假日多陪陪父母,真正做到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五、多陪陪父母,多回家看看。子欲亲,趁现在。
六、无论是买一件衣服还是带一箱好吃的,都不如在家多陪陪老人,今天重阳节,你最想跟父母以及家里的老人说什么呢?快留言告诉他们吧!
七、今天重阳节,多陪陪父母!陪他们四处走走,给他们一个拥抱;不能回家也打个电话,不吝惜看似微小的爱。
八、你有没有发现,一直呵护我们的爸爸妈妈,头上出现了白发……今天,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今天,每天,提醒自己,多陪陪父母!祝福天下老人!
九、曾经几时,我的爸爸也是这样驾着我的,只是现在,时光飞逝,再也没有了这种待遇,我越大,爸妈越老,趁父母健在,趁我年轻,多陪陪家人。
十、趁年轻,多陪陪家人,关心最爱我们的父母,不要忘记那句话,子欲孝而亲不待。努力不光是为了自己,也为了我们的家人能过的更好。
十一、祝大家重阳节快乐,今年多陪陪父母老人~~
十二、小时候,父母像是大树,将我们守护。当我们慢慢长大,他们的“枝干”却已渐渐干枯。世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我已经长大,你还未老;我有能力报答,你仍然健康。不要等到来不及,才想起孝敬父母。今天重阳节,提醒自己,多陪陪父母!祝福天下老人!
十三、还是要多陪陪父母唉,虽然他们恨不得立马把我嫁出去,哪怕嫁到南半球?……
十四、重阳节快到了,同样也是老人节,有时间多陪陪父母吧!忙碌的城市生活占据了我们陪伴父母的时间,但无论如何,再苦再累,也得挤出时间去陪陪我们的父母。
十五、你的生活还会有另外一种可能性么?以前还真的有想过,乃至于想象得太过美好而不敢去想。现在呢~大彻大悟之后已不太有很多的想法了,好好的把现在的每一天都过好,珍惜眼前,爱护好自己的内心,不为难别人也不勉强自己,多陪陪父母和家人,不就挺好么?
十六、重阳节到了,给父母说声我爱你,带他们出去吃顿饭,多陪陪他们。
十七、平时再忙,也要多回家看看,最好的孝道就是要多陪陪父母。祝天下所有老人家身体健健康康,开开心心。
十八、回家我问我妈想吃什么我都可以给你做,我妈笑了笑,因为她知道第二天我起不来做饭也起不来吃她做的早饭。趁着父母在身边多陪陪父母,做一顿他们爱吃的饭菜,或者做一顿自己拿手的饭,等着他们回家一起吃,看到他们的笑脸,一定是幸福的。
十九、金秋时节,秋风秋雨,又到一年重阳节,其实父母对子女的要求并不多,有时他们只想让你们多陪陪他们,和他们多说说话。不是你每个月多给点钱,就表示你对他们多孝顺,因为他们需要更多的是关爱和用钱买不来的陪伴。
二十、有一种幸福叫“上有老”,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但是“老宝贝”和“小宝宝”可不一样,老人最容易孤独。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最好的孝顺无非就是多陪陪他们了。今年重阳节恰逢周六,不如趁晚秋美景陪着父母外出走走。
二十一、早上乘坐261路公交车,看到了“孝道文化”车厢,车厢里展板讲的都是二十四孝的小故事,很多乘客都驻足细看。车上的乘务员说,“重阳节”马上就要到了,把车厢装办成这样,是为了让大家学习、了解、重温孝文化,呼吁大家从点滴小事做起,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一起聊聊天、散散步,做顿饭,来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另外,车厢里的扶手都穿上了“外衣”,为乘客送温暖。
二十二、今天重阳节,昨晚到深圳,才发现离开就开始想念。觉得以后有长假期就应该多陪陪父母家人,这样的时光不多了。都说要加快城镇化建设,我还是希望爸妈继续在这样的乡村中生活,该忙碌时忙碌,该休闲时休闲,虽然不会大富大贵,但亦是安稳。
二十三、重阳节快到了,同样也是老人节,有时间多陪陪父母吧!忙碌的城市生活占据了我们陪伴父母的时间,但无论如何,再苦再累,也得挤出时间去陪陪我们的父母。
二十四、小时候,父亲像是一颗大树,将我守护。当我慢慢长大,父亲的“枝干”却已渐渐干枯。当幼时的英雄变成了佝偻的背影,你是否能将他搀扶……重阳节,再听杨洋、佟铁鑫演唱《父子》,提醒自己,多陪陪父母!祝福天下老人!
二十五、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天是重阳节,希望大家能给父母打个电话,多陪陪他们,常回家看看。
二十六、重阳节有什么不同,老人不一定就要今天吃年糕,有些孩子今天给父母买年糕就孝顺了,多陪陪他们多关心他们,这才叫孝顺。
二十七、母爱伟大!什么是母爱,也许就是对自己吝啬,对自己的孩子倾尽所有吧。有句话父母在不远游空下时间多陪陪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