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武汉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武汉的节令饮食习俗 :
1、腊月三十——武汉人最重视的节日,俗称"过年"。这一天,全家欢聚一堂,吃一顿丰盛的团年饭。年饭一般要用"三全"(全鸡、全鱼、全鸭)、"三糕"(鱼糕、肉糕、羊糕)、"三丸"(鱼丸、肉丸、藕丸)等。近年来人们又在桌子中间置一火锅,热气腾腾,更增添了节日气氛。
5、八月十五中秋节——武汉人必于这花好月圆之夜,边吃月饼边赏月。其中汪玉霞酥饼松、酥、香、甜,为饮酒赏月的上等点心。
(1)重阳节发祥地扩展阅读:
一、武汉的饮食习惯:
武汉饮食,可谓一早一晚,过早和宵夜最为经典,有“早尝户部巷,夜吃吉庆街”之美谈。武汉菜秉承湖北菜系风格,汇聚东西南北精华,菜品丰富多样,又自成特色,是著名的“美食之都”。
武汉特色小吃有热干面、三鲜豆皮、面窝、米粑、豆丝、欢喜坨、鸭脖子、武昌鱼、排骨藕汤、洪山菜薹炒腊肉、糍粑等。
网络武汉
Ⅱ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在哪写的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王维写于长安城的作品。
这是王维的一篇思乡怀亲的名作。前两句写自己独自漂泊在遥远的他乡,日夜思念着故乡和亲人,每逢佳节来临,孤独的感觉更加深刻,思乡怀亲之情也会倍加铭心刻骨。这里所说的“佳节”,虽然泛指一般的美好节日,但更是为本诗所写的“九月九日”(即“重阳节”)作铺垫。
后两句写重阳节是亲人们团聚的日子,古来就有登高饮酒、佩插茱萸的风俗。而今,诗人想象着兄弟们成群结伴、登高饮酒的情景,同时他也设想因为自己无法亲临盛会,共享欢乐,兄弟们也会感到一种无法团聚的缺憾。这首诗从对方着笔,展开想象,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
Ⅲ 安庆宿松文化
宿松县处于吴楚文化交汇地带,钟灵毓秀,是我国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发祥地;黄梅戏以其动人婉转的甜润唱腔,清新浓郁的乡土气息,倍受人们喜爱,历经千年风雨,芳香依旧沁人心脾;构成黄梅戏唱腔和剧种基础的“断丝弦锣鼓”(以打击乐为主、间以丝竹音乐伴奏的民间器乐形式,曲牌有30余首,分为打击乐和丝竹乐间奏的断丝弦曲牌、锣鼓曲牌、弦乐曲牌三类)和“文南词”(一种类似歌舞演唱的形式,多为2~4人演出,其典型代表作为1950年代初期佐坝区虞松峦村文南词剧团排演的《浪子抛球》)是当地土生土长的两朵民间艺术奇葩,至今广为流传。据宿松县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廖理南先生考证,黄梅戏渊源于唐初的黄梅采茶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代已经形成独树一帜的地方戏曲。是安徽安庆市宿松县和湖北黄梅一带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吟唱的一种曲调艺术形式。两县毗邻,有很长的边界线,很多东西是无法分开的。历史上不少时候两县曾属同一行政区域。就是共产党创建初期,两县还属同一个党支部。廖理南先生通过查阅《中国戏曲志》、《黄梅县志》、《宿松县志》等文献资料发现,在黄梅戏发展史上,宿松有十几项第一。 如:1、第一个专演黄梅采茶戏。从明代中叶开始,宿松人就于每年的三月初三,在松梅岭街上专演黄梅采茶戏;2、第一个将黄梅戏剧目写入廖河戏台楹联。清代道光年间,当地人把《送香茶》、《西楼会》等十几个为群众喜闻乐见的黄梅戏剧目写入廖河戏台楹联;3、第一个进行“官方公演”。宿松于1853年将黄梅戏由草野请进官方的县城公演,比《黄梅县志》记载的“黄梅戏1934年进黄梅县公演”早81年;4、第一个正式把流行于民间的黄梅采茶歌定名为黄梅戏,1921年版的《宿松县志》中,第一次正式记载了“黄梅戏”这个名称。 鼓书是流行于全县广大地区的一种单人表演的表演形式,表演者左手持檀板(牙子),右手轻巧鼓锤敲击一用数根近米长的竹杆做成的鼓架支撑的一面小扁鼓,说书人在表演过程中,有四句头或二句头的清唱,有或长或短的说白段落,说唱中的开头、中间、末尾均夹以节奏很强的鼓板打击声。 灯班、灯会、灯展:民间春节灯班在该县较为活跃,灯班的“大件”是龙灯,一般还有舞狮、彩船、挑花篮等,灯班中夹以各色方圆、大小不等的花灯,还有锣鼓班子和吹奏的号者。许岭、下仓的灯会,佐坝的龙舟会,晓星、赵岭的狮舞,百余年来深受县内外群众欢迎。
民间工艺
根雕是20世纪90年代在该县兴起的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造型艺术,宿松从事根雕创作作品较多且有一定造谐者有周青、洪水先等人;周青,安徽省农民书画研究会会员,有根雕作品300余件,其根雕《芭蕾》1977年获解放军某部建军50周年美展一等奖,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根艺美术家”称号。木雕工艺在宿松由来已久,早期作品多为佛像和花板;许岭镇高家的木雕佛像曾销往外省外县,小孤山启秀寺有一帧观音菩萨像是其作品。花板雕刻是宿松颇有历史渊源的工艺制作,其作品用于床、柜、建筑饰品或构件,县内陈汉、凉亭、二郎、隘口、北浴等地均有从事花板雕刻的艺人。纸扎工艺在宿松有相当长的历史,民间扎制花灯、龙灯、祭品等艺匠较多,特别是扎制的祭祀工艺品,如亭台屋宇、花鸟人物,栩栩如生。 石雕石刻艺术源远流长,石雕作品有狮、龙、凤等,石刻作品以碑刻居多,不仅运用阴阳刻技法雕刻文字,有的还刻有各种图案,如龙凤花鸟,人物走兽;程岭乡王惠文石雕石刻技艺水平较高,宿松小孤山、太白书台、彭泽龙宫洞等处都有其作品。 盆景制作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喜爱盆景并亲手制作者渐多,作品有山石盆景、植物盆景、珊瑚盆景、木雕盆景、山石、植物盆景等。竹编工艺20世纪80年代兴起,工艺竹编有花钵套、果盘、食品盒、竹制工艺凉席等。剪纸在宿松民间较为时尚,有绣花鞋、窗花等。
民俗乡风
语言,宿松方言,从广义上来说,属北部方言区。但宿松自古属楚头吴尾,近代系三省交界,南来北往,兼收并蓄,方言中也就既有九歌楚辞中的“刚”,也有吴侬软语中的“柔”。刚起来,青云直上,凛凛威风。柔起来,肝肠寸断,缠绵悱恻。黄梅戏就吸收了相当多的宿松方言,所以唱起来柔情百转,百听不厌。特别是《天仙配》中“树上的鸟儿成双对”那一段,“绿水青山带笑颜”中的“绿”,“寒窑虽破能避风雨”的“避”,用宿松话来唱才算正宗,才有韵味。据语言学家研究,宿松方言有六个音调,分别是阴平、阳平、阴云、阳去、上声和入声。 该县语言比较复杂,与地理位置有直接关联;宿松话可能受到古文字声韵的影响,学诗韵,呼平仄,较易入门,但由于尾音重,学普通话、拼音字母和外语,发音较难准确。如把“来”叫“雷”,“吃晚饭”叫“吃夜”,“吸烟”叫“吃烟”,“妻子”叫“堂客”等。 居住,建国前,在封建宗族制度影响下,农村崇尚家族群居即同姓同族的人员聚居在一个村落,房屋连在一起,一进多重,暗巷穿通,中有祖堂和大门,宅户相望,门窗相对。建国后,经土地改革,广大人民的居住条件逐步改善,通户减少,独户增多,一般都是“明三暗五”。许多村落建起了康居新村,与城里在居住条件上的差异进一步缩小。 衣饰,该县人民在衣饰方面,素有爱美俭朴的传统,青春少女,尤爱打扮,入学青年,甚讲整洁,新婚夫妇,必穿华丽。旧时的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已很难看出痕迹。 饮食,该县居民,向有“一日三餐”、“一稀两干”或“两稀一干”习惯。惟逢年过节、婚丧贺吊诸喜事,则盛办酒席,分海参席、香荩席、木耳席之类,酒菜甚丰,而且席位排次较严,礼节颇多,有里俗遗风。节日还沿袭旧的饮食传统,元宵吃汤圆,三月三吃避疫耙,端午吃粽子、饮雄黄酒,中秋吃月饼、糍粑、咬菱角,重阳吃螃蟹、饮菊花酒,腊月初八吃腊八粥,春节除买鱼肉外,还讲究做印子粑。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流活动频繁开展,饮食渐有南北风味。 婚姻,婚姻制度在建国前多为封建习俗,婚姻过程一般经过托媒说合、父母同意定婚、亲家过门、女婿上门、行报日礼、迎亲礼、抬嫁妆、新郎新娘拜堂、合卺交杯、谢媒、酬谢宾客、三朝回门等仪式。而新娘坐轿上门,行前要哭嫁,放鞭炮,吹喇叭,敲锣鼓,热热闹闹送走。至门前,新婿要迎接,择福寿兼备之妇女二人为“牵娘”,扶新妇下轿。新妇以红帕蒙首,同新郎一起,先入堂拜祖先、天地,夫妇交拜,再入洞房,由新郎揭开红帕,夫妻并坐喝好顺茶,行合卺礼,晚上还撒帐,闹新房。次日谒舅姑,新妇同舅姑共餐。三日入厨作羹汤,夫妻结伴回娘家探亲,当天返回。民国期间,城镇大户人家亦有仿西式结婚者,其礼节大有改进。建国后,男女婚姻获得自由,婚礼一般从简,但也要经过双方恋爱、上门定亲、节日互相往来、正式迎亲结婚、回门探亲等过程。农村婚礼较隆重,旧习较多,定婚前要托媒介绍,定婚后,一年三节要向女家送厚礼,定婚时要加送衣服贵重礼物,结婚时要加送边猪坛酒。推行文明新风,移风易俗,许多婚礼习俗并没有那么繁琐的细节。 丧礼,旧时陋习,颇尚迷信,凡老父老母死后,一律要举行丧葬礼仪,以尽子女孝意。穷人家办丧事一切从简,豪富人家则大肆铺张,从服丧到殡葬,一般要经过如下礼节:断气时要抬上门板,烧送路钱;遗体洗澡,穿衣下塌后,在送进棺材;讣告亲友,设置灵堂,子女轮流守孝;至亲穿白色孝服,妇女系白裙,亲友穿白盖头,穿半截白鞋;三日内接受亲友来吊,入殡封棺;来吊者送轴、挽联和钱,有的加送三牲,均要焚香跪拜,孝子在帷内跪拜回礼,放鞭炮,奏哀乐助哀;灵柩停放期间,请道士做斋、和尚念经,有管灯、做七、收敛、破狱之类迷信项目,目的是为死者超度灵魂,入地狱免罪;出殡前做堂祭,礼生呼礼,哭诉祭文,孝子腰系草绳,脚穿麻鞋,手执孝棒,头披白布盖头,随礼生环堂祭奠三次,反复上香叩首,哭泣至哀;出殡时鸣锣开道,燃放鞭炮,沿途丢纸钱;入葬前要请风水先生择地,定出墓葬的方向和时日,提前掘穴,按时营葬。建国后,这些旧俗和迷信活动基本制止。 节日,节日在民间流行的较多,几乎月月都有,以农历节候而定。正月初一为元旦,又名春节,早起开门,放鞭炮,出天方,拜家长,互相祝福。饭后,邻里造拜,名曰贺年,亲友开始往来。是日,不洒扫庭厨,取蓄藏也,见面均讲“恭喜发财”。初七为人日,傍晚鸣鞭炮,如除夕,祝人类长寿。十五为元宵节,盛行玩龙灯和花灯。二月十五为花朝节。三月清明日为清明节,祭祀、缅怀祖先、先烈。四月初八为浴佛节,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六月初六为天中节,七月初七为七巧节、十五为中元节,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十月十五为小阳春,腊月初八为腊八节、二十三日送灶神、二十四日过小年、腊月最后一天为除日。建国后,一部分仍保留下来,赋予其新的内容和意义,另外还增加了许多公历上的重要节日,如国际劳动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国际儿童节、八一建军节、国庆节等,可谓新旧兼顾,推陈出新。[8]
Ⅳ 2022南京重阳节老人免费景点有哪些
1. 南京5.19免费景点
此次年卡共有48个景点。其中,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又回归到旅游年卡游园范围。1.明孝陵景区
2.宝船厂遗址公园
3.固城湖水慢城(高淳区)
4.南京王谢故居(夫子庙内)
5.李香君故居(夫子庙内)
6.大报恩寺(不含夜游)
7.雨发生态园(浦口区)
8.龚贤纪念馆(清凉山内)(闭园)
9.魏紫熙艺术馆(清凉山内)
10.李剑晨艺术馆(清凉山内)
11.国防教育馆
12.万成生态园(浦口区)
13.金牛湖风景区
14.江宁汤山方山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
15.大金山风景区
16.天生桥风景区
17.汤山古猿人洞
18.明文化村(阳山碑材)
19.珍珠泉名石艺术馆
20.珍珠泉旅游度假区〈含狮虎园)
21.南京老山国家森林公园!
22.达摩古洞景区
23.长江观音景区
24.燕子矶公园
25.市民俗博物馆(甘熙宅第)
26.南京城墙景区(中华门段)
27.南京城墙景区(台城段)(不含夜游)
28.毗卢寺景区
29.阅江楼景区
30.总统府
31.六朝博物馆
32.红山森林动物园
33.莫愁湖公园
34.紫金山天文台
35.白马石刻公园
36.美龄宫
37.中山植物园(含南园)
38.音乐台
39.灵谷景区
40.秦大士故居
41.芥子园(并子园+惜抱轩)
42.四方当代美术馆(浦口区)
43.瞻园(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不含夜游)
44.郭兴庄园
45南京医用耗材国际博览馆
46.无想山景区
47.江宁织造博物馆
48.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
2. 南京五月份免费景点
其实在南京你只要在玄武湖公园旁边办一张游园卡,也就二百多块钱,南京四十几个景点随便逛,随便游,特别划算,总统府,明孝陵,美龄宫,朝天宫,中华门,珍珠泉,大报恩寺,还有高淳六合的好多景点,反复去都可以,任意去个两三个景点就回本了,还方便,不用买票排队!
3. 南京近期免费景点
从2004。10月1日起,清凉山公园、石头城公园、绣球公园和菊花台公园将免费向市民开放。至此,南京已有16家免费开放的公园,另有61处市民绿化广场、81处街头游园也同样免费开放。
原有12处公园免费:玄武湖环湖路、北极阁公园、和平公园、大钟亭公园、明故宫遗址公园、明御河公园、神策门公园、情侣园花卉大道、东水关公园、武定门公园、中山门公园、鼓楼公园等12处公园,早已分批向市民免费开放,总面积约达91万平方米。全天免费,哈哈!此外玄武湖,雨花台等著名景点免费开放时间为上午六点半前。
4. 五月南京免费景点
1.首先打开微信,然后添加公众号。
2.然后在搜索框搜索“南京门票预约”,点击下方链接进入。
3.然后,在公众号首页看上头的免费信息,然后打开“预约相关”。
4.然后在弹出的列表中选择“中山陵预约”;
5.然后在弹出的页面点击“开始预约”;
6.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选择“允许”;
7.接着,在打开的页面点击“免费预约”按钮。
5. 南京519免费景点
地铁运营里程在国内排名第六,地铁总里程达到427公里。2022年南京最长的10条地铁线路,包括南京地铁S9号线、S8号线、3号线、S6号线、2号线、1号线、S3号线、S1号线、4号线等南京轨道交通线路,其中,南京地铁S9号线全长52.4km,是南京最长的地铁线路,又因经过风景秀丽的石臼湖,被称为南京最美的地铁线。
6. 南京五一免费景点
现在才看到这个问题,好像已经有点晚了。那就给题主做一个十一周边可以去那边玩的答案吧。
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同时又与安徽接壤。因此周边玩其实有很多地方可以推荐。
如果选择自驾,近一点来说,附近有句容茅山,溧阳的天目湖、南山竹海,常州的恐龙园、春秋淹城,还有皖南的很多古村落。这些景点大概开车都在三个小时以内。如果喜欢休闲一点的,那可以考虑去常州,如果喜欢体验人文,感受文化古迹,那可以选择去安徽的一些城市。比如宏村,绩溪。
随着高铁的开通,其实周边游的范围正在逐渐扩大。
省内的话苏州(园林、古镇),无锡(灵山、拈花湾)或者苏北的徐州,都可以选择乘坐高铁前往。
省外的话,像上海、浙江甚至远一点的,比如青岛,利用周末的时间或者三天完成是可以玩得过来的。
上海有迪士尼这样的游乐场(南京附近也有芜湖的方特游乐场),浙江既有杭州这样的城市,也有像西塘、湖州这样的古镇。
南京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决定了周边有有很多可以去的地方,题主是选择一个人出游还是家庭出游,是选择是去休闲型的城市还是去体验人文类的城市,还是想去购物逛街,目的不同,目的地也就不同了。
我是南京本地资讯提供者,如果想进一步了解,欢迎留言~
7. 5月19日南京免费旅游景点
景区名称 免费开放时间
六合平山森林公园 3月12日、7月1日
溧水特校实验基地(牡丹园) 4月8日
栖霞山风景名胜区 4月22日
老山国家森林公园七佛寺景区 4月22日
汤山蒋氏温泉别墅 4月23日
古猿人洞景区 4月23日
朝天宫 5月18日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5月18日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 5月18日
江宁织造博物馆 5月18日
六朝博物馆 5月18日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江南贡院历史陈列馆) 5月19日
王谢故居展览馆 5月19日
夫子庙大成殿 5月19日
愚园(胡家花园) 5月19日
李香君故居陈列馆 5月19日
秦大士故居 5月19日
国际慢城文峰塔 5月19日
游子山公园真如禅寺、祈福园 5月19日
固城湖水慢城 5月19日
高淳老街 5月19日
李剑晨艺术馆 5月19日
魏紫熙艺术馆 5月19日
芥子园文化展馆 5月19日
天生桥风景区 6月8日
六合国家地质公园瓜埠山景区 6月13日
汤山明文化村(阳山碑材)景区 7月1日
珍珠泉风景区 7月1日
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含郑和墓和弘觉寺塔) 7月11日
宝船厂遗址景区 7月11日
国家地质公园桂子山石柱林景区 7月22日
大金山风景区 8月1日
莫愁湖公园 8月3日
南唐二陵 10月8日
阅江楼景区 10月14日
幕燕滨江风貌区长江观音景区 10月14日(重阳节),60岁以上老人凭有效证件免费;12月13日免费开放。
达摩古洞景区
白马公园 10月14日
浡泥国王墓景区 10月17日
大桥公园 11月11日
燕子矶公园 12月13日
金牛湖野生动物王国 12月16日
金牛湖风景区 12月20日
红山森林动物园 12 月。具体日期由动物园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并提前公示。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景区 12 月。为确保安全,合理安排参观,需提前预约、凭票进入,具体日期、人数和预约方式由景区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并提前公示。
8. 南京5月19日免费景点
每年,为了减轻游客经济负担,一些景区施行门票降价、免票等优惠活动,既能让游客玩的起同时也能带动旅游行业消费。比如南京,自今年年初就发布了将在节假日期间限时免费开放47家景点,随着中秋、国庆的到来,南京2019年第四季度旅游景点免费开放的活动也将到来,一起看看有哪些吧。
平山森林公园(9.10日)
园内林木覆盖率85%以上,交通很便捷,也是电影《战狼》的主要取景地。
红山森林动物园(9月,具体时间待官方通知)
作为南京老牌的动物园,这里汇聚着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和珍稀品种4000余头,近300多个品种,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动物园之一,是一个很适合带小孩子来的地方。
浡泥国王墓(9.21日)
是中国现存仅有的两处国外国王墓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园内有大量的文化石刻,还有中国—文莱友谊馆和浡泥国王墓历史陈列馆,外观仿文莱国水村并融入中国民居建筑风格,韵味十足,极具看点。
9. 五一南京免费开放的景点
南京中山陵五一期间免门票,但是里面的部分景点如美龄宫等不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