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父母往往最疼的孩子却是最不孝顺的呢
第一,小的时候受到父母的疼爱越多,这样的孩子就会觉得从小得到的疼爱是理所应当的,他理所应当的享受着别人对他的付出,他觉得谁对他好都是正常的,所以他不会怀着感恩的心对待这个世界,对待身边的人,甚至是对待对你好的人,尤其是父母。因为没有感恩的人,所以自然他不懂得付出,他也不会在父母需要他的时候,他心甘情愿的付出,更不会主动的付出。
第二,而不被父母重视的孩子,在他的心理上,可能从小就是一直想要被父母重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就要一直努力的表现自己,只有将自己表现的更加的出众,才能让父母注意到他,也才能让父母更加的重视他,一直怀着这样的心态生活,他自然就懂得付出,当父母对他好一点,重视一点时,他自然就更加的想着要好好的孝顺父母。
其实不管是哪个孩子,作为父母,我们都应该用心的去疼爱,同样是自己的孩子,我们就要以同样的心态,同样的爱心去对待孩子,作为子女,父母将我们养大,等到他们老了,需要我们照顾了,我们也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他们最后的照顾,爱需要传承,让我们将这份爱传承下去!
② 父母尽心尽力为孩子,为何很多孩子长大后却不孝顺
因为父母尽心尽力以后会让孩子养成自私的性格。
小时候,如果父母只是到处都在想着自己的孩子,那么孩子很容易养成自私的性格。当他们喜欢自己喜欢的东西时,他们必须拥有。当他遇到问题时,他总是认为这是别人的错,没有从自己身上找到原因。没有责任和义务,成年人甚至会出于各种原因不孝敬父母。当一个孩子非常自私时,他就会会变得自大,他不知道该如何为他人思考,更不用说与他人分享了。当他进入社会时,他将一无是处,因为其他人的资源将不会与他分享。
③ 为什么父母偏爱的孩子往往不孝顺
人这一辈子就是活在权利和义务的交织之中,不管是在社会生活还是家庭生活之中皆是如此。作为子女,幼时被父母抚养是我们的权利;而在我们成年以后,赡养年老的父母更是我们的义务。这就像是一种利益的交换,虽然这样直接的说法可能会有很多人不愿意接受,然而,不管你接受与否,这就是事实的真相。有一句老话,叫做“养儿防老”,其实也就是这么一个意思。然而,太多的人只愿意享受自己的权利,而对于自己应尽的义务却百般不愿。不管是对于外人,还是对于家人,都是如此。并且很难让人理解的是,那些享受权利越多的人,越是热衷于逃避自己的义务。例如那些最受父母宠爱或者说是溺爱的孩子,在长大后往往成了最不孝顺的那个。
按道理来说的话,权利和义务应该是平等的,可惜很多人并没有养成这个意识。例如那些被骄纵惯了的孩子,他们的意识中总是会认为,父母对他们好,宠爱和溺爱他们是理所当然的一件事情,父母就是该对他们无私的付出,将自己的一切都给于他们。可是却不知道,自己也该给予父母以回报,孝顺自己的父母。他们太自我了,内心中只有自己,极其的自私自利。他们不会去爱任何人,不会为了任何人付出。这其实也是他们父母的错误,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太多的家长根本没有给孩子灌输这样的观念,这是父母的失败,更是教育的失败。最后这些个失败的父母更是成了最大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