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十条诫命的第七条的相关知识
十诫之七:生命的祝福
1-4前四诫强调我们对神的关系和责任,后六诫强调对人的关系和责任。对人的第一个诫命,就带有祝福,再次显明神对人的爱。这条诫命教训我们,儿女必须在主里凡事顺从父母,并且要孝敬父母。孝敬父母就是爱父母、尊敬父母、服侍父母。孝敬父母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准则,不论信主、还是不信主,都应该恪守这个准则。孝敬父母有很多方式,怎样才是真正孝敬父母呢?真正孝敬父母的人,会把自己认为最珍贵的东西拿出来与父母分享,不仅仅是物质的分享,还包括自己的思想、信仰等,也要与父母分享。很多人认为给父母提供好的物质享受,弄些好吃的、好玩的,把父母哄开心了,或是常回家看看,就是孝敬父母。这是不信的人孝敬父母的方法,不信的人所追求的就是物质享受,吃什么、穿什么、玩什么。有神的人孝敬父母,就不仅仅是为父母提供好的生活条件,更要关心父母生命中的需要。我们的生命中什么是最珍贵的呢?如果神在我们的心中是最珍贵的,我们就要与父母分享神的一切。如果把自己最珍贵的藏起来,不与父母分享,孝敬父母就是假的。用嘴唇尊敬他,心却远离他(赛29:13)。真正的孝敬父母,就是与父母分享神的一切,父母没有信的,传福音给父母;父母信的,要常与父母彼此交通、扶助,共走天路。所以,真正的孝敬父母,首先要使他们的生命得救,其次要存顺服的心供养父母,使父母的心得安慰,使父母的身体得健康。这条诫命是带有祝福的,如果做到这点,神在这条诫命中的祝福就会临到你。这就告诉我们,一个孝敬父母的人,不仅使父母得福,也使自己得福。这条诫命不是单单为保护父母的权利,也是子女蒙福的途径。不仅仅是儿女责任和义务,更是儿女的本分。俗语说:万事孝为先。在中国传统中,有二十四孝的故事(百里负米,卖身葬父等)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这些都说明一点,神通过各种途径要求人孝敬父母。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呢?神给了我们五个原因:1、出20:12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不仅指长寿,也指做的事终究会成功)。2、当照耶和华你神所吩咐的,孝敬父母,使你得福(申5:16),这个福不是一般的福分,是神给的福分,不仅满足你的物质需要,更是满足你的心灵需要。3、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是理所当然的(弗6:1),是儿女的本分,必须的。4、你们作儿女的,要凡事听从父母,因为这是主所喜悦的(西3:20)也是讨神喜悦的方法。5、太7:12 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如果自己想要受儿女的孝敬,就要先孝敬父母。(虐待父亲,儿子照着学的故事)通过这五个原因,神要达到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保护神创造的次序。神禁止我们轻视或损害每个人所应得到的尊重和服事,促使每个人在自己的位置上尽心尽责。孝敬父母表达的是一种家庭的关系,是家庭次序的表现。家庭是出于神的,当神创造宇宙万有之后,同时也给宇宙设立了次序,太阳、月亮、星星的运行各有次序;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是按着神的次序运行。按着神的次序宇宙万物就能和谐,破坏神的次序,就失去和谐。自然要按自然次序行事,破坏了自然的次序,就要受自然的惩罚,近些年的天灾就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社会就要按社会的次序,破坏了社会的次序,社会就失去和谐。所有的次序都是通过家庭建立起来的,神造人之后,就为人设立了家庭,家庭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次序。人要在家庭中学习如何遵守神的次序,从亚当开始、挪亚、亚伯拉罕、大卫等,神一直都在这个不断扩展的家庭中彰显自己的作为,显明自己的旨意。完全降服神的旨意,就会得到长子的名分,犯罪也会带来被儿子追杀后果。神设立的次序是不可改变的,改变神的次序就意味着失去和谐。神要通过这条诫命,确立家庭中的次序,进而保护自己设立的一切次序。让人从生下来开始,就在家庭中学习如何遵守神的次序,进入社会后,也能够按着神的次序行事为人。所以,神在这条诫命中命定了两件事:告诉儿女,父母当受尊重;告诉父母,一定要值得尊重。在家庭中,父母就是父母,儿子就是儿子,这点没有办法改变,是改变不了的。儿女就应该孝敬父母,没有为什么,因为父母已经承担了养育、保护和供应儿女的责任。也许父母对儿女做过一些错的事,儿女不能因此就不感激、不尊重他们。孝敬父母就是直接体现对父母的尊重,要利用一切机会、真心表达对父母的孝敬。不要像先知以赛亚说的:用嘴唇尊敬他,心却远离他(赛29:13)。同时,做父母的一定要值得尊敬。父母都想得到儿女的孝敬,儿女孝敬父母,父母的心就会得到安慰。但是今天有很多父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很多人不孝敬父母,乱了神设立的次序。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很多问题出在父母的身上,造成这样的原因,常常是父母没有按着次序尽到当尽的责任。所以,保罗说: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弗6:4)。保罗强调,父母要按着次序承担起神给的责任,这样才值得尊重。父母必须尽职尽责的按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好儿女,受到很好教养育的儿女怎么会不孝敬自己的父母呢?父母是儿女最佳的老师,儿女从懂事开始,就自然而然的接受着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的每句话、一举一动都会对儿女产生影响。所以,申6:5-7 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神教训我们,不仅我们自己要尽心、尽性、尽意的爱神,我们还要教育自己的儿女爱神,在家里不论做什么都要给儿女做榜样。父母要保证自己的行事为人值得受尊重,儿女才能够尊重父母。这充分体现了神次序的严肃性,任何人都要在神的次序中尽上自己的责任。保罗说:凡事都要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林前14:40)。因为次序的问题很重要,家庭中有次序,家庭才能和睦;社会中有次序,社会才能和睦;在神面前有次序,我们才能蒙神的祝福。神的工作都是按着次序的,创造有次序,拯救有次序,刑罚也有次序。神把一切都放在自己的次序之下,并且通过父母与儿女的关系表现出来,让所有的人对神的次序有深刻的认识。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这是神的命令,更是神的祝福。神通过保护次序给人类祝福,所以,一切都要按着次序行。次序其实就是规矩,俗话说:没有规矩,就不能成方圆。不论什么事,都是有规矩的。父母与儿女就是规矩的体现,孝敬父母就是规规矩矩行在神的次序中,按着神的次序行,神就喜悦,也就得到了神在次序中给我们看护、保守和应许的祝福。
2. 基督教的十戒是哪十诫呢
在 基督教文化 中有向民族颁布律法中的首要的十条规定,他们称之为基督教的十戒。基督教的十戒在基督教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代表着他们生活和信仰的准则,也是最初的法律条文。那么基督教的十诫是哪十诫呢?下面我为你讲解一下吧。
基督教的十戒
一、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在我们的心思意念和生活中,除了真神以外,不可有别的神,包括实际存在的和想象的敌对真神的一切神祗。
二、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象。
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
三、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
认识神的名,把这名说出来,也就带有神的能力。此处禁止用耶和华的名随便发誓、祝福、咒诅等等,也就是不可用神的名作不诚实的事或行恶。用神的名必须发乎真诚。
四、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
六日要劳碌作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神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作,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
五、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应许遵守的人可得福分的诫命,因此又叫“带应许的诫命”。中国文化重视孝道,着重人间关系;基督信仰在人之外,还有天命,十诫为神所定。能在家中孝敬父母,也能明白敬神爱人之道。
3. 圣经中带有应许的诫命 — 孝敬父母
长久以来,我对父亲节和母亲节一直无感甚至有意回避,甚至在教会母亲节祷告祝福中口无遮拦的吐露了这种想法,我似乎天生对任何形式化的东西都会保留存疑的态度。
武志红的巨婴论更是启发我去思考 “孝顺” 是否是一种包裹在传统道德外衣下的道德绑架,这本书被下架的命运也暗示了它与现在社会的主流道德体系并不兼容。
圣经中指出,孝敬父母是基督徒必须遵守的并带有应许的诫命,对不孝敬的行为以及不孝敬的后果给出了细致的描述,这些行为无一例外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已经司空见惯。
例如当下因为拆迁引发的老辈财产分配调解类节目依旧是上一代人热衷观赏的栏目,似乎每个人都认同在法律条款下指导的公平分配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却不知已经深陷在偷窃父母的罪中,他们也因此承受了失去喜乐、安稳,家庭破散甚至生命终结的惩罚,先知们的话语无不一一应验。
箴言中简洁明了的指出什么是孝敬 —— 就是使父母欢喜快乐。
当下社会对如何使父母喜乐也给出了行为标准,“常回家看看” 可以算是其中的经典之经典。基督徒们相信神会为每个人预备下他们所需要的,而需要的并不一定是他们出于人的意念所想要的那些。我们父母受所处社会观念的影响,自己所理解和想要的孝敬,可能并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最终短暂的快乐过后终归原样,正像传道书中说的一切日光之下的事终归是虚空。
圣经的经典之处在于它不仅能够在真理的层面上给出定义、反例和预言,还给出了具体实践 —— 父母喜乐的本质是因为自己的孩子成为了义人。
义人指那些信靠神;不断追求真理;抛弃罪里的旧我;与耶稣同钉十字架活出新生命;领受了神的恩典、智慧、喜乐、幸福的人,小时候常听见老人说:“孩子淘(气)点儿没关系,道儿别走偏了”,就有点类似这个道理。
作为基督徒的自己,能够将福音带给父母,让他们能够看到自己孩子在新生命中的改变,并有机会在真理中活出自己的新生命,获得神所应许的喜乐、平安、幸福时,就是最好的孝敬之一。
4. 孝敬父母使你得福经文在哪里
弗6:2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
5.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你说说我们应该怎么做
对待自己的父母 不要刻意地去想为她们坐什么 而是用心来对待我们的父母即使为他们做一点的小事 在父母的眼里有时也会觉得我们再慢慢长大 用心去做 胜过一切虚假的讨好
6. 孝敬父母的内容简介
《孝敬父母: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是针对所有生而为儿女的现代人所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呐喊。《孝敬父母: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填补了目前市场的空白。无论你有无信仰背景,《孝敬父母: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对社会不断进步、人情日渐冷漠的现代新型家庭关系,提出了全新的思考与挑战。
孝敬父母,是圣经中十诫的第五诫,而且是唯一带应许的诫命,那就是孝敬父母可以使人得上帝的祝福,在世长寿。你孝敬父母吗?你理解父母吗?你了解父母的需要像了解孩子那样清楚吗?《孝敬父母: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作者从六个方面对孝敬父母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切实可行的建议:孝敬父母在现实生活中的难处、孝敬父母应该从哪些方面开始、孝敬父母所遇到的难题、如何帮助别人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是夫妻合一、为孩子做表率、创建其乐融融家庭,进而创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7. 请给我几本有关孝顺的书(书名,作者,内容简短一些)
1、《孝敬父母: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
《孝敬父母: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是针对所有生而为儿女的现代人所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呐喊。《孝敬父母: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填补了目前市场的空白。无论你有无信仰背景,《孝敬父母: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对社会不断进步、人情日渐冷漠的现代新型家庭关系,提出了全新的思考与挑战。
2、《按照圣经孝敬父母》
作者是刘志雄和王爱君,由南方出版社2011年出版,本书共有六章分别是:一个被遗忘的诫命、一个被忽略的应许、孝敬父母在现实生活中的难处、孝敬父母应该从哪些方面实行、孝敬父母所遇到的难处、如何帮助别人孝敬父母六个方面孝敬父母。从目录来看,本书的逻辑应该是层次递进地论述孝敬父母这个主题。下面我就梳理下本书的大纲以及我对这本书内容的回应。
3、《孝敬父母》
本书内容包括:剡子扮鹿取奶孝双亲;介子推背母上绵山;颍考叔讲孝道感召庄公;曾参恪尽孝道;子路背米;乐正子采蜜伺母等。
4、《给老爸老妈的健康枕边书》
《给老爸老妈的健康枕边书:孝敬父母的第一本书》是一本为中老年朋友带来健康、幸福的书。它旨在帮助中老年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了解合理的营养、健康的运动和生活方式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教会中老年朋友如何预防和应对疾病的困扰。
5、《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简介:《傅雷家书》的出版,是一桩值得欣慰的好事。它告诉我们: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尽管有时会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难、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齿于人群的绝境,而最后真实的光不能永远掩灭,还是要为大家所认识,使它的光焰照彻人间,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
(7)孝敬父母应许的诫命扩展阅读
孝顺的故事
1、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2、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四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8. 从圣经的角度看《孝敬父母》
1.耶稣是榜样。
约翰19:26-27
【约 19:26】 耶稣见母亲和他所爱的那门徒站在旁边,就对他母亲说:“母亲(原文作“妇人”),看你的儿子!”
【约 19:27】 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从此那门徒就接她到自己家里去了。
约伯记12:12
【伯 12:12】 年老的有智慧,寿高的有知识。”
2.神的命令
出埃及记20:12
【出 20:12】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 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以弗所书6:1-3
【弗 6:1】 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
【弗 6:3】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
十条诫命中,1-4条讲的人与神的关系
5- 10条讲的人与人的关系,而人与人的关系中第一条就是孝敬父母。
约翰福音
【约 14:15】 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
【约 14:21】 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爱我的必蒙我父爱他, 我也要爱他,并且要向他显现。”
【约 15:10】 你们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爱里;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他的爱里。”
出埃及记
【出 21:15】 “打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
【出 21:17】 “咒骂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
利未记
【利 20:9】 凡咒骂父母的,总要治死他;他咒骂了父母,他的罪要归到他身上(“罪”原文作“血”。本章同)。”
爱神就要遵神的命令
3.孝敬父母是我们的本分
【创 3:16】 又对女人说:“我必多多加增你怀胎的苦楚,你生产儿女必多受苦楚。
【箴 13:24】 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
【箴 22:6】 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
【箴 23:13】 不可不管教孩童,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于死。
【箴 23:14】 你要用杖打他,就可以救他的灵魂免下阴间。
父母对我们有生育,养育,教育之恩。
1.听从父母
【箴 23:22】 你要听从生你的父亲,你母亲老了,也不可藐视她。
【西 3:20】 你们作儿女的,要凡事听从父母,因为这是主所喜悦的。
【弗 6:1】 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
【提前 5:1】 不可严责老年人,只要劝他如同父亲,劝少年人如同弟兄,
2.赡养父母.
【箴 23:25】 你要使父母欢喜,使生你的快乐。
尊敬父母,使父母高兴。
3.关心父母
信了耶稣的,不光关心他们肉体的满足,更要关心他们灵命。
未信耶稣的父母,要把福音传给他们。
1.使人得福
【出 20:12】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 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申 5:16】 ‘当照耶和华你 神所吩咐的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并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 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伯 36:11】 他们若听从侍奉他,就必度日亨通,历年福乐;
【创 27:28】 愿 神赐你天上的甘露、地上的肥土,并许多五谷新酒。
【诗 128:3】 你妻子在你的内室,好像多结果子的葡萄树;你儿女围绕你的桌子,好像橄榄栽子。
【诗 128:4】 看哪,敬畏耶和华的人,必要这样蒙福!
【诗 128:5】 愿耶和华从锡安赐福给你;愿你一生一世看见耶路撒冷的好处。
【申 28:2】 你若听从耶和华你 神的话,这以下的福必追随你,临到你身上:
2.在世长寿
【箴 4:10】 我儿,你要听受我的言语,就必延年益寿。
3.得天上地上的福分
【创 27:28】 愿 神赐你天上的甘露、地上的肥土,并许多五谷新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