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采桑子.重阳》这一首诗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由于欣逢重阳佳节,触景生情,因成此词.诗情画意,最为浓郁.它写了泞秋的战地风光,写得那么鲜明爽朗;它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看法,表现得那么豪迈乐观.天空海阔,气度恢宏.使人读过以后,毫无感到肃飒之气,而会受到无限鼓舞.
B.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的全诗赏析及作者出处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这句诗的赏析是:
重阳指的是阴历九月初九,传统上专文人登高赋诗之日。它写属了泞秋的战地风光,写得那么鲜明爽朗;它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看法,表现的那么豪迈乐观。天空海阔,气度恢宏。使人读过以后,毫无肃飒之气,而会受到无限鼓舞。这首诗反映了病中的心情。
作者是毛泽东,出自《采桑子·重阳》这首诗。
C. 毛主席诗词重阳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重阳:重阳节农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岁岁:年年。
今又重阳:此重阳是指诗人在战地重逢的重阳,1929年的重阳。
战地:这里指闽西农村根据地,当时这里外有敌人包围,内有地主民团的扰乱。
黄花:指菊花。
分外:格外。
劲:强劲。
不似:不类似,不像。
胜似春光:是说秋风比春光更美,是主观感受。
寥廓:指宇宙的广阔,也指广阔高远。
江天:指汀江流域的天空。
译文
人的一生容易衰老而苍天却不老,重阳节年年都会来到。今天又逢重阳,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这景色不如春天的光景那样明媚。却比春天的光景更为壮美,如宇宙般广阔的江面天空泛着白霜。
整首词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熔诗情画意、野趣、哲理于一炉,形成生机盎然的诗境,既歌颂了土地革命战争,又显示了作者诗人兼战士的豪迈旷放的情怀。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
D. 重阳节的古诗一年级
九日登高二首
丁酉重阳日登高有寄。
其一
苍烟迷野径,秋气响霜柯。
雁影平沙岸,云痕碧水波。
青山浑似旧,白发渐生多。
忽忽斜阳下,微吟意若何。
其二
九日登高望,冥冥灏气清。
江涵汀苇白,山映夕霞明。
节物怜羁旅,归思喜雁声。
谁言秋意老,天地有诗情。
重阳寄怀
重阳翌日,乃母亲生日,远隔千里,不得膝前承欢,寄之。
重九来时秋已老,天涯节物两相侵。
菊残篱畔空卮酒,日落山前独眺临。
鸿影依稀慈母泪,浮云飘渺旅人心。
欲收望眼忽惆怅,万里风烟入袖深。
秋怀
重阳夜闻秋虫有寄。
一别家山万里游,年光容易又逢秋。
黄华不负西风约,白发频添倦客愁。
翠嶂斜晖归朔雁,碧湖明月送渔舟。
人间何事堪悲怅,惯听霜虫唱寓楼。
青玉案
离家三载,而无暇回望;朋友大多浮游他乡,难以相聚。见重阳落日余晖,感慨良多,有寄。
金风渐袭秋声怒,异乡客,正孤旅。衰柳寒蝉愁满路。江波流韵,岸香萦雾,立尽重阳暮。
华年三九多虚度,半腹心酸共谁语。一捧黄花尝遍苦。塔高楼远,断鸿哀顾,桑梓知何处。
高阳台
时近重阳,秋高气爽,最宜携侣邀朋,登高眺远。离家千里,整日为生计奔波不息,每逢佳节,便起思乡之意,有寄。
鸿雁于飞,层林渐染,匆匆又到重阳。落日斜晖,登临无限秋光。山高不碍云来去,笑西风,何故仓皇?恰当时,寥廓江天,万里清霜。
年年醉看他乡菊,忆东篱把盏,曾话麻桑。绿蚁初沉,如今谁与新尝?茱萸满首归无计,更那堪,暮霭苍茫。最难禁,世道纷纭,天道循常。
江南秋(自度曲)
乙酉中秋,曾自度一曲,曰《江南秋》,时近重阳,依其韵而填之。
九月九,是重阳,万木已清霜。山高路远秋风劲,归雁一行行。
九月九,是重阳,墙外菊花香。渔舟不解登临意,江晚起鸣榔。
E. 重阳节有那些诗
看看这个行不行,也不知道能不能帮上您什么忙?
【年代】:现当代
【作者】:毛泽东
【作品】:采桑子
【内容】: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廖廓江天万里霜。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作品】:螃蟹咏
【内容】:
桂霭桐阴坐举殇,
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
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
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
月浦空余禾黍香。
【年代】:明
【作者】:文森
【作品】:五律
【内容】: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1]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2]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年代】:元
【作者】:张养浩
【作品】:双调•殿前欢
【内容】:(对菊自叹)
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
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
对黄花人自羞。
花依旧,人比黄花瘦。
问花不语,花替人愁。
【年代】:元
【作者】:元无名氏
【作品】:水仙子
【内容】:失题
青山隐隐水茫茫,时节登高却异乡。
孤城孤客孤舟上,铁石人也断肠,
泪涟涟断送了秋光。
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
夕阳西下水东流,一事无成两鬓秋。
伤心人比黄花瘦,怯重阳九月九,
强登临情思幽幽,
望故国三千里,倚秋风十二楼。
没来由惹起闲愁。
常记得离筵饮泣饯行时,
折尽青青杨柳枝。
欲拈斑管书心事,
无那可乾坤天样般纸。
意悬悬诉不尽相思,
谩写下鸳鸯字,空吟就花月词,
凭何人付与娇姿。
【年代】:金
【作者】:段克己
【作品】:满江红
【内容】: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
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
盈把足娱陶令意,
夕餐谁似三闾诘。
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头空白,都无语,怀畴昔
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
飒飒凉风吹汝急,
汝身孤特应难立。
漫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年代】:南宋
【作者】:辛弃疾
【作品】:踏莎行
【内容】: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
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年代】:南宋
【作者】:陆游
【作品】:汉宫春
【内容】:
羽箭雕弓,忆呼鹰古类,截虎平川。
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
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
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
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
花时万人乐处,攲帽垂鞭。
闻歌感旧,尚时时、流涕尊前。
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
【年代】:北宋
【作者】:晏殊
【作品】:诉衷情
【内容】:
芙蓉金菊斗馨香,
天气欲重阳。
远村秋色如画,
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
路茫茫。
凭高目断,
鸿雁来时,
无限思量。
【年代】:北宋
【作者】:晏几道
【作品】:阮郎归
【内容】:
天边金掌露成霜,
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称重阳,
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
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
清歌莫断肠。
【年代】:北宋
【作者】:晏几道
【作品】:蝶恋花
【内容】:
庭院碧苔红叶遍,
金菊开时,已近重阳宴。
日日露荷凋绿扇,粉塘烟水澄职练。
试倚凉风醒酒面,
雁字来时,恰向层楼见。
几点护霜云影转,谁家芦管吹秋怨。
【年代】:北宋
【作者】:柳永
【作品】:斗百花
【内容】:
飒飒霜飘鸳瓦,翠幕轻寒微透,
长门深锁悄悄,满庭秋色将晚。
眼看菊蕊,重阳泪落如珠,长是淹残粉面。
鸾辂音尘远。
无限幽恨,寄情空殢纨扇。
应是帝王,当初怪妾辞辇,
陡顿今来,宫中第一妖娆,却道昭阳飞燕。
【年代】:北宋
【作者】:李之仪
【作品】:千秋岁(中秋才过)
【内容】:
中秋才过,
又是重阳到。
露乍冷,
寒将报。
绿香催渚芰,
黄密攒庭草。
人未老,
蓝桥谩促霜砧捣。
照影兰缸晕,
破户银蟾小。
樽在眼,
从谁倒。
强铺同处被,
愁卸欢时帽。
须信道,
狂心未歇情难老。
【年代】:北宋
【作者】:李清照
【作品】:醉花阴
【内容】: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年代】:北宋
【作者】:李清照
【作品】:行香子
【内容】:
天与秋光,
转转情伤,
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
绿蚁新尝,
渐一番风,
一番雨,
一番凉。
黄昏院落,
凄凄惶惶,
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
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
蛩声细,
漏声长。
【年代】:北宋
【作者】:黄庭坚
【作品】:南乡子
【内容】: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
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
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年代】:唐五代
【作者】:孟浩然
【作品】:秋登兰山寄张五
【内容】:
北山白山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年代】:唐五代
【作者】:孟浩然
【作品】:过故人庄
【内容】: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煜
【作品】:谢新恩
【内容】:
冉冉秋光留不住,
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
茱萸香堕,紫菊气,飘庭户,
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
愁恨年年长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