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关于重阳节的相声有什么

关于重阳节的相声有什么

发布时间:2023-02-19 08:17:57

⑴ 裘英俊的个人资料

裘英俊:天津相声广播著名80后主持人、天津南开经管学院高材生、年轻一代相声演员

一个姑娘来津实习,打车去电台。司机师傅问:“你去电台啊?认识裘英俊(zùn)吗?”姑娘挠头,师傅纳闷:“你连他都不认识啊?”于是姑娘见天津朋友就问:“你认识什么英俊吗?”朋友逗乐:“我看你介(这)闺女奏(就)够俊(zùn)的。”姑娘抓狂,俊个球(裘)啊!后来这姑娘听广播知道了裘英俊,天津相声广播主持人,哈哈笑相声艺术团演员,说话倍哏儿。

锐族摘要:

2003年高考后,裘英俊开始在茶馆说相声,给他捧哏的就是现在德云社的高峰。

2004年,在庆祝天津建卫600周年相声大赛中,裘英俊以传统相声《白事会》夺得成人组一等奖。

同年8月,获天津电视台《鱼龙百戏》“金牌擂主”称号。

2005年,他在薛宝琨的指导下创作相声《你得考学》,广受好评。

转年,裘英俊拜相声名家姜宝林为师,踏进了“相声门”。

朋友说裘英俊

二哥,天津电视台公共频道主持人

我在电视台用天津话主持节目,裘英俊节目里的相声总是放片段,我见他就说:“我要听整段的。”裘英俊马上就来一句:“我想听普通话的。”您说多气人。

白羊,文艺广播主持人

我们见面都是老板相称,他管我叫白老板,我喊他裘老板。裘老板去茶馆说相声特别有派头,提一个绿色旅行箱,里面装着大褂,还有演出时候的道具,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要出差呢。裘英俊不好喏喏,话不多,但一张嘴就得甩包袱。

高峰,德云社演员

我们俩第一次合作的节目是《拴娃娃》,那天临时缺场,团长把我俩叫到一起,“《拴娃娃》都有吗?”“有。”“接场!”我刚知道他叫什么,现在就要接场了,真是紧张,好在是熟段子,也根本没时间对活儿,他逗我捧,轻车熟路,圆满解决。

“金牌擂主”没想把相声当职业

裘英俊五六岁时,就爱抱着半导体听相声。“一万多苍蝇,大苍蝇、小苍蝇、麻子苍蝇、绿豆蝇……拧成一股绳,跟龙卷风一样,局长一进门这苍蝇往身上撞啊,愣把局长给推出来了。”裘英俊现在还清楚记得刚上小学那会儿在班上表演马三立的单口相声《查卫生》。

裘英俊从小学习好,白纸黑字为证。2003年《每日新报》“招考在线”对他的采访:“初步估分成绩为550多分(理科),这个成绩已经远远高出了往年的重点本科线,我对实现我的大学梦很有信心。”

北京大学中文系高材生徐德亮进小剧场说相声一夜间成了新闻,天津人不服:“我们有南开大学裘英俊和天津农学院高峰”,他俩一时间成为了天津卫茶馆、小剧场里最被寄予厚望的相声坯子,在“网络”中搜索“裘英俊”,文字、音频都有了,北京《新京报》策划专题“天津会不会再出一个郭德纲”,候选人里就列入了裘英俊。

高峰大学毕业顺理成章进了郭德纲的德云社,可裘英俊没有。“我就没想过把说相声当职业。”这句话裘英俊向亲朋好友解释过上百遍。获得“金牌擂主”称号后,大三学生裘英俊进入了哈哈笑相声艺术团青年队,“我就是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这时,为裘英俊捧哏的演员换成了南开大学政治学博士于丹。“高峰非常棒,不然他也进不了德云社,他捧哏时垫得特别舒服。于丹属于出其不意那种,在舞台上能激发我,能和我针锋相对的演员,现挂很多,感觉像于谦。”

晚上,裘英俊穿上大褂说相声,白天,他捯饬成白领开始跑会展中心找工作。

我和相声广播有缘

“我来相声广播纯属杠着的。”裘英俊觉得找工作和买彩票似的,得有运气,也得有缘分。“大学毕业那会儿,我应聘进了一家银行。没想到就在这时候,文艺台王晓彤主任给我打了个电话。”在文艺台有个典故叫“说曹操到曹操就到”,说是平时大伙一念叨谁谁就立马出现。文艺台的编辑还记得裘英俊来电台那天的情景,“相声广播刚成立,大家聊天时就提起要不然让裘英俊那小子来主持试试。就那么寸,说裘英俊到裘英俊就到了。”就这样,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毕业生裘英俊摇身一变成了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相声广播主持人,天津相声迷在论坛上发帖子:“谁能告诉我,茶馆里说相声的大学生裘英俊和电台主持人裘英俊是一个人吗?”

“我到现在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主持风格。”裘英俊说他压根就没想过自己能当主持人,忽然当了主持人也真不明白自己应该是什么风格。天津相声广播是中国第一个相声广播,前不久刚刚被评为“中国特色广播”,正因为这个“特色”曾一度为难裘英俊,“别的主持类型、主持风格都有个借鉴,相声广播太有‘特色’了,史无前例啊!爱听相声不一定能说相声,我会说相声,不见得就能主持相声节目啊。相声是一个人使一个人量,播音好像也是一人一句,但要跟说相声似的还不得把听众听烦了。”裘英俊开始苦思冥想怎么转变角色,“进了电台,我只在每周休息的时候去说相声。有一段时间我在台上说相声,老想着跟台下观众公布我们的短信互动平台,还有一次,我把‘后台的演员’说成了‘电台的演员’,观众以为我抖包袱呢。”

静下心来,裘英俊开始跟研究论文似的,把相声和主持做对比,找规律。“郭德纲最大的特点就是包袱如果抖不响,他就不等了,抄着就走,接着下一个,等到节骨眼上他又能寸住了,让观众爆发;我主持节目,其实也等不了,听众的反响我当时听不到,那就按自己的感觉走,说不好抄着就走,进入下一个,把每一段主持都当成一段作品完成,把每一个关键的表达都当包袱抖起来。再有一点就是,舞台上我是一个表演者,观众看的是我,电台里我是一个主持人,观众听的是相声,我表现欲要少一点,有点像电视体育解说,先伴随,再锦上添花。”裘英俊总算是硬着头皮在实践中摸索出了点门道来。

听众是我的唯一选择

裘英俊说无论是主持相声节目,还是创作相声,都离不开听众,离不开生活。裘英俊每天必看财经新闻,自己也做理财投资,有一天他在台上表演,说到口袋里没钱了,就来了句:“今天大盘都跌到XXXX点了。”下面观众使劲鼓掌,找到共鸣了。“我让他们笑,激活他们的幽默因子,反过来他们也让我笑,给我创作灵感,幽默来自生活,回到生活。”

裘英俊说能从听众那得到快乐,尤其是自己最忠实的粉丝——奶奶。一天中午,裘英俊回家吃饭,发现阴天,就问奶奶今天会不会下雨,奶奶说今天多云。下午,裘英俊刚出家门就下雨了,被浇了个透心凉。“晚上下班回家,我问奶奶,中午您告诉我多云,害得我半路让雨淋了。我奶奶说:‘不是早晨你在节目里报的多云吗?’”裘英俊哭笑不得,虽然淋了雨,但由衷感动有奶奶这样的忠实听众。“我一直觉得听相声广播的年轻人多,没想到老年人也爱听。”重阳节,裘英俊第一次去了养老院说相声,他乐和地说“请爷爷奶奶们审审我的活儿”。

⑵ 有关九九重阳老人节的歌谣俗语

民间歌谣俗语中有很多是关于岁时节日的,重阳节也不例外。下面这几则都是有关重阳节的歌谣俗语,体现出了重阳节饮菊酒、放风筝的风俗,以及在重阳这日占卜天气的风俗。 菊花黄,黄种强;菊花香,黄种康;九月九,饮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阳。 九月九,是重阳;放纸鹞,线爱长。 八月中秋哥送饼,九月重阳妹送鞋(仫佬族)。 九月九风吹满天哮。 重阳无雨一冬晴。 重阳节,又试话登高。究竟年年如是,有乜功劳?虽则系如画嘅秋山,游吓亦好,做乜偏要向往重阳个日,至晓得风骚。你话敢样就可以避灾,亦何不大早。点解你单身前往、又试剩落个的妻孥。开讲话一部通书,都唔睇得到老。况系个的区区陈迹,重驶乜咁心操。既系你上日唔知,我亦唔怪得你去做。唉!悭吓脚步,何苦去寻烦恼。不若静坐思量,想吓边一样可图。 九月九,个个都去登高,你睇个班嫩仔,走得气嘈嘈。放起个只纸鹞在高处舞,扶汉声声(响弓声),唤起个的懦夫,总系企在个处风头,须要努力正好。虽有声威,可惜你未满羽毛,怕只怕失足云霄,个阵就遗恨万古。咪估个条包索,可以把天箍,既替得个佬流灾流难,边处唔流到。唉!难把身世顾,只望得天怜悯,俾你有点功劳。

定为老年节

2012年6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初次审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草案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年节。 草案规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规定禁止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在保障老年人财产方面,草案规定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不得以骗取、盗取、强行索取等方式侵犯老年人的财产权益。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抢夺、转移、隐匿或者损毁应当由老年人继承或者接受赠与的财产。草案对家庭养老作出重新定位,将现行法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修改为“以居家为基础”,进一步明确了赡养人对患病和失能老年人给予医疗和照料的义务,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创设了老年监护制度。 此外,草案对现行法关于家庭成员纠纷处理,干涉老年人婚姻自由,侮辱、诽谤、虐待、遗弃老年人法律责任的条款作出修改完善。

⑶ 重阳节相声台词,谢谢大家

甲. 明天哪,就是我国传统的节日重阳节了.您知道重阳节是干啥的吗?乙. 就这点事你还难住我了吗.重阳节不就是老人节吗.给老人吃点.喝

点...
甲.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你的心.
乙. 啊!!!收我心?
甲. 是啊.最近几年,儿女们过年过节.给老人们拿上一合保健品.几天喝完

了.再想喝.没了.你说管啥用?
乙. 就是...杯水车薪哦...
甲. 所以,孝敬老人,需要从根本上下手.
乙. 哦.照你这麽说,从根本上下手,就挖我心啊?
甲. 挖你心干吗呀.不从思想上树立尊敬老人的观念.假装拿合保健没用
乙. 我说的吗.吓我一大跳.
甲. 据我了解,我国进入了老龄社会.关怀老年人,已经是个社会问题了. 乙. 是应该好好关怀关怀老年人.老年人含辛茹苦的活到现在不容易啊.甲. 这些年,涌现出许多孝敬老年人的优秀事迹.很值得我们,学习和提

倡.
乙. 你说说...
甲. 你象农村.给老人端茶倒水.洗衣擦澡.早上问安.晚上问好.好吃好喝.

端屎端尿...
乙. 城市呢?
甲. 大彩电有一套.大电脑用超薄.大象棋把马跳.买保险防备老.养个花种

个草.逮个蛐蛐喂个鸟.儿女一时没空来,雇个小秘多逍遥.
乙. 还给老头雇小秘啊???
甲. 要不说你肉眼凡胎跟不上形势呢.我老爸是老文人.上网写文章手苯. 乙. 哦..是需要雇个小秘...嘿嘿...嘿嘿...
甲. 可也不是每个青年人都孝敬老人.我们村有个邻居就不是这样的. 乙. 老毛病!老是骂你们邻居.你们邻居算是倒大霉了.
甲. 你说.我邻居那个孙子.让他爷爷住小黑屋,还说环境优雅该不该骂? 乙. 该骂!
甲. 住小黑屋挨着厕所.臭气冲天.还说是老人上厕所方便.你说该不该

骂?
乙. 该骂!
甲. 小黑屋连电视都没有.还说抗辐射.你说该不该骂?
乙. 是该骂!!
甲. 他爷爷走路腿拐.给他爷爷闹了个树杈当拐棍.还说是回

归大自然.该骂不该骂?
乙. 该骂!!!
甲. 吃饭时,给他爷爷粗茶淡饭.自己大鱼大肉.还说他爷爷吃粗粮是绿色

食品.营养丰富.你说该骂不该骂?
乙. 该骂!!!营养丰富他咋不吃呢?
甲. 更可气的是:邻居问他为啥磕打可怜的爷爷.他还说.节约每一个铜板

为了给他爷爷打发送终时用.这叫好钢要用到刀刃上.
乙. 啊.好钢就这样用啊?你说这孩子咋学成这样大逆不道呢?
甲. 是啊.我也纳闷呀.有一次我侧面的了解了一下.你猜他怎麽说的? 乙. 你说说.
甲. 他说他是以他爸爸为榜样.这就叫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乙. 这榜样做的好啊.那他爸爸为啥也不孝敬呢?
甲. 我又侧面一了解.原来他爸爸是跟他爷爷学的.还说是青出于蓝而胜

于 蓝.你说该骂不该骂?
乙. 那他爷爷当年为啥也不孝敬呢?
甲. 我又侧面了解一下...
乙. 你别说了.准是他爷爷跟他太爷爷学的.他太爷爷是谁呢?
甲. 你别管是谁啦.我看反正也不是个好鸟.
合. 哈哈哈哈......

⑷ 谁有相声《幸福像花一样》台词

甲:非常感谢大家热烈的掌声,我觉得这次相声大赛啊,举办的太好了,给我们
增加了过节的气氛!
乙:对,对于我们这些演员来说啊,相声大赛就好比过节一样!
甲:提到过节,我得问问你,知道朋友们都喜欢过什么节吗?
乙:那还用问吗,在座的都是中国人,最喜欢过的肯定是春节!
甲:诶,这话对啊,那我再问问你,老年朋友们喜欢过什么节?
乙:那你说说老年朋友们喜欢过什么节?
甲:重阳节!
乙:那我再问问你,妇女朋友们最喜欢过?
甲:妇女节啊!
乙:老师朋友们最喜欢过?
甲:教师节!
乙:小朋友们最喜欢过?
甲:儿童节!
乙:你最喜欢过?
甲:青年节!
乙:我最喜欢过?
甲:愚人节!
乙:啊?我缺心眼啊?
甲:说错了,其实XX最喜欢过的
乙:什么呀?
甲:清明节!
乙:啊????
甲:不是,你说,你最喜欢过什么节吧?
乙:在座有的朋友了解我
甲:是吗?
乙:我最喜欢过
甲:什么呀?
乙:(不好意思) 情人节!
甲:就你这模样,还过情人节?
乙:我这模样怎么了?往这一站
甲:怎么了?
乙:咱这也是“大哥”级的人物!
甲:没错啊,没错,“大哥”级人物,武松他大哥!
乙:我招你了惹你了?
甲:知道什么意思吗?就过?跟着起哄吧?
乙:当然知道了,2月14号,不仅是我女朋友的生日,也是我们俩的相识纪念
日,你说能不过吗?
甲:提起XX的女朋友啊,我得给大伙儿介绍介绍!
乙:你跟大家说说!
甲:XX的女朋友啊,名字叫做幸福,长的别提多漂亮了!
乙:别人都说我们家幸福,长得像花儿一样!
甲:对,你们家幸福绝对像花,你们家幸福要不是花的话,能插在你这个
乙:嗯????
甲:金坨坨上吗?
乙:你想清楚了再说!
甲:那模样咱不说了,那个身材,亭亭玉立、又瘦又高!
乙:对,是她!
甲:跟竹竿似的;那腰,跟竹竿似的;那腿,跟竹竿似的;那胳膊,跟竹竿似的!
乙:我女朋友是梯子!
甲:梯子像话吗?
乙:什么叫“跟竹竿似的”?
甲:就是夸你女朋友,长得漂亮!
乙:关键是她人好!
甲:对XX啊,那可谓是百分百,所以一到每年的2月14,XX都要挖空心思,
送给他女朋友一些特别的礼物。
乙:这是我们俩的一个传统了!
甲:第一年啊,XX送给他们家幸福送了一部手机!
乙:让她随时和我保持联系!
甲:第二年送了一个飞去来器!
乙:甭管飞多远,最后都得回到我的身边!
甲:第三年送了一蛋糕。
乙:品尝爱情的甜蜜。
甲:第四年送了一打火机!
乙:准备点燃生活的火焰了!
甲:还美呢,四样东西凑一块..........................
乙:什么呀?
甲:“鸡飞蛋打”啊!
乙:回头我全送你家去!
甲:你送的是不是这四样东西?
乙:是这四样东西没错,可是没你这么加的!
甲:转眼啊,到了今年的2月14,这可以说,这是XX和他女朋友的第五个“忌
日”!
乙:啊?
甲:不是,是第五个纪念日!
乙:对,纪念日!
甲:按照惯例啊,XX一大早啊,去花店订了一束“幺鸡”!
乙:我还订了一束“九栟”!
甲:你订“九栟”干嘛?
乙:那我订“幺鸡”干嘛?
甲:那你订那花儿叫?
乙:蓝色妖姬!
甲:对,蓝色妖姬!小伙儿抱着花,临出门之前对着镜子先整理一下自己的仪表!
乙:对,我得拾倒拾倒!
甲:这小伙(往手上吐口水,摸头上)
乙:你买瓶发胶多好啊!
甲:然后拿梳子,梳梳头!然后再梳梳腿毛!
乙:啊?有梳腿毛的吗?
甲:你让大伙儿瞧瞧,你那腿毛一根根支棱着,跟俩“山药”似的!
乙:谁山药啊?穿上裤子不就完了?
甲:收拾好之后,XX骑上自行车就直奔他们家幸福的小区而去!
乙:我着急见她!
甲:一边骑还一边喊呢 “没闸没闸没闸没闸”
乙:嗬,没闸你就慢点骑吧!
甲:一边骑回头一看,后面跟了几个卖花的!
乙:干嘛跟着我啊?
甲:你这边掉着花头,那边再后面捡着!
乙:好嘛,拿我当“天女”了!
甲:好不容易啊,到了他们家幸福楼下了,别说,有个大妈过来跟他套近乎:
小伙子,我认识你,跟你打听个事啊
乙:您说
甲:你怀里抱这捆韭菜是哪买的?
乙:韭菜?你什么眼神啊,你看清楚了,这是花…………拿去包饺子吧!
甲:我觉得此时无花胜有花,你们家幸福一出来,依然是光彩照人!
乙:都说了,我们家幸福像花儿一样!
甲:当时XX带着他们家幸福,俩人就直奔餐馆了,一边骑还一边喊呢
“没闸没闸没闸没闸”
乙:好嘛,我还是个碎嘴!
甲:你们俩去那地方叫?
乙:主题餐厅!
甲:对,主题餐厅,俩人到那啊,点了一瓶红酒,要了一根蜡烛
乙:我们准备在这共进“烛光晚餐”!
甲:服务生也有素质啊,一个个西装笔挺,绅士风度,冲着他们俩是深鞠一躬
乙:多有礼貌
甲: Hello!
乙:讲的还是英文!
甲:大哥,你想吃点啥啊?
乙:啊?你就一句“Hello”啊?
甲:这不是说多了怕你听不懂嘛!
乙:谁听不懂了?
甲:诶,大哥,你来俺们这疙瘩餐厅太好了,俺们这疙瘩餐厅特意推出情侣套餐!
乙:情侣套餐?
甲:嗯啊!
乙:什么都别说了,先来一套餐!
甲:来一套餐?大哥稍等(开封府音乐)
乙:这是什么啊? 哦,这是背景音乐!
甲:大哥,你这套餐好了,一共仨菜!
乙:都什么啊?
甲:莲子羹、叉烧包、老陈醋拌心里美!
乙: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甲:一点都不乱?
乙:这都吃不到一块!
甲:大哥,俺们这是套餐,保证每道菜都有意义!
乙:都有意义?
甲:嗯啊!
乙:那我问问你,“莲子羹”是怎么回事?
甲:先给你来碗“秦香莲”,让你“忆苦思思甜”
乙:那“叉烧包”呢?
甲:再给你来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
乙:那“老陈醋拌心里美”?
甲:再给你来盘“陈世美”,让你小子感情别出轨嘛!你说给你上“陈世美”,你
不当“陈世美”,你说这事你得不得(dei bu dei)
乙:我们这谈恋爱的,你给我来的什么乱七八糟的? 结账!
甲:结账是吧,算好了,一共四百块钱钱,你是刷卡还是现钱?
乙:我先刷了你!
甲:你刷我干嘛啊?
乙:我吃什么了,就四百块钱了?
甲:哎呀,四百块钱还叫多啊?
乙:这还不多啊?
甲:四百块钱在俺们这不算啥,顶多才算“狗头铡”!
乙:“狗头铡”?那有没有“龙头铡”啊?
甲:前两天来个大哥大,老板用的“龙头铡”,一刀下去两千八,宰的那小子直
叫妈。
乙:他吃的什么啊?
甲:“西门庆”套餐!
乙:哎呀,我的妈呀!
甲:所以,俺们这疙瘩的宗旨是专宰“西门庆”,这事你有多高兴?
乙:你宰“西门庆”我高兴什么啊?
甲:替你报仇了啊!
乙:你替我报什么仇啊?
甲:武松他大哥嘛!您说这饭还怎么吃?
乙:气都给气饱了!
甲:当时骑着自行车,领着他们家幸福,俩人就直奔电影院了!
乙:对,散散心!
甲:“没闸没闸没闸没闸”
乙:咳,没闸你先安个车铃!
甲:到了电影院里边,环境太好了!
乙:是吧?
甲:一对对的少男少女,青年情侣,头挨着头,脸对着脸………………
乙:干嘛呢?
甲:做“人工呼吸”呢!
乙:我这是到了电影院了还是到了医院了?
甲:要的就是这个氛围!
乙:我不理他们,我呀,看电影!
甲:不行,看不成了!
乙:怎么看不成了啊?
甲:前排打起来了
乙:前排怎么打起来了呢?
甲:在前排啊,坐了一瘦高高男生,和一瘦高高女生吃冰激凌!
乙:这不挺好吗?
甲:旁边呢,坐了一胖墩墩男生和一胖墩墩女生在一起吃冰激凌!
乙:这也不错啊?
甲:吃着吃着,瘦高高男生出去买水,胖墩墩男生出去放水,回来的时候由于电
影院里光线太暗啊,这瘦高高男生就坐在了胖墩墩女生身边吃胖墩墩女生的
冰激凌;胖墩墩男生呢,就坐在了瘦高高女生身边吃瘦高高女生的冰激凌。
瘦高高男生一看就不干了,说你胖墩墩男生凭什么坐我瘦高高女生边上吃我
瘦高高女生的冰激凌啊?胖墩墩男生一看也不干了,说分明是你瘦高高男生
先坐我胖墩墩女生边上吃我胖墩墩女生的冰激凌,我才坐你瘦高高女生边上
吃你瘦高高女生的冰激凌!
乙:嚯~~~,差点没憋死啊?
甲:要不都做“人工呼吸”呢!
乙:你就别提这个了!
甲:这电影外边比电影里边打的都热闹呢!
乙:全给搅和了,这没关系,我们呀,出去买大片,回家看!
甲:这叫“惹不起躲得起”!
乙:那是!
甲:刚出电影院啊,门口抱小孩儿的大嫂就过来了“大哥,要盘吗?”
乙:不要盘!
甲:大哥,要盘吗?
乙:不要盘
甲:大哥…………………….
乙:不要盘,不要盘!
甲:要孩子吗?
乙:啊?人贩子啊?
甲:人家是买鞋的,管“鞋子”叫“孩子”,有口音!
乙:你学学普通话,好不好?
甲:大哥,啧啧啧啧…………………..
乙:去,你这叫狗呢?
甲:我这有“大片”!
乙;大片?
甲:保证刺激!
乙:什么呀?
甲:“一个女人和七个男人”的故事!
乙:没听说过啊?
甲:刚进的“大片”
乙:是吗?
甲:“三级”
乙:啊?
甲:上、中、下三集!你买一套我给你优惠!
乙:还能给我打折?行,我来一套!
甲:当时XX就要掏钱,要说买盘这事,还得说他女朋友有经验
乙:你女朋友才有经验呢!
甲:你总得打开包装看看里边内容吧?
乙:检查检查!
甲:打开封面,一看里边内容提要,气的差点没背过气去!
“一个女人和七个男人的故事”上集…………….
乙:什么呀?
甲:八仙过海?
乙:啊?那中集呢?
甲:“一个女人和七个男人的故事”中集……………………白雪公主?
乙:看看下集!
甲:我就不信了,“一个女人和七个男人的故事”下集……..葫芦娃?
我说这卖盘的怎么琢磨的?
乙:早晚都得把这些卖盘的都逮起来!
甲:当时XX骑着自行车,带着他们家幸福,心里别提多难过了
乙:能不难过吗?早上起来买束花,老太太当韭菜,拿去给我包饺子去了;
你说吃顿饭吧,要拿“狗头铡”铡我;看个电影吧,碰见俩说绕口令的;
好不容易买点盘,全是动画片!
甲:可你们家幸福特别开心!
乙:还开心呢?
甲:说实话,今天我真的很开心,真的很高兴,真的很幸福………………
乙:你真的很“缺心眼”!
甲:别这么说,什么叫“缺心眼”啊?我觉得我很满足了
乙:是吗?
甲:说实话,我们家XX平时那么忙,今天能抽出时间陪陪我,我真的别无所求
了。什么礼物我都不想要,看看大片,吃不吃大餐,都无所谓。我们家XX
不容易
乙:(不好意思)是吗?
甲:五大三粗一傻老爷们,能想着我我就知足了;五大三粗一傻老爷们,能惦记
我我就知足了;五大三粗一傻老爷们,能照顾我我就知足了,五大三粗一傻
老爷们……………….
乙:行了行了行了,什么都别说了,别的没记住,就记住我五大三粗一傻老爷们!
甲:我觉得我们家XX在工作中就像是老虎一样,可到了我面前,就像一只小猫!
乙:这怎么说话呢?在你面前,我也是老虎!
甲:对,在我面前,也是老虎,我是武松!朋友们别误会,虽然我是武松,今天
我也要满怀深情的叫你一声
乙:什么呀?
甲:大哥!
乙:我还是武松他大哥,是吧?你这没完没了可不行!
甲:此时此刻,我才明白什么叫真正的幸福。
乙:那你说说吧!
甲:幸福就是有了甜蜜,我们能一起享受;幸福就是有了困难,我们能并肩战斗;
幸福就是小猫能吃到鱼,小狗能吃到肉,奥特曼能打跑小怪兽!
乙:咳,这是我们家幸福说的啊?
甲:这是我说的!
乙:你跟着捣什么乱啊?
甲:XX跟他们家幸福两个人骑着单车,一路上是笑语欢歌!
乙:这才是真正的幸福!
甲:甜蜜蜜,你笑的甜蜜蜜,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开在春风里!
亲爱的,我觉得幸福就像花儿一样!
乙:我早就感觉到了!
甲:Go、Go、Goal!
乙:我得给她接上,Ale, ale, ale!
甲:Go、Go、Goal!
乙:Ale, ale, ale!
甲:“哐当”,XX和他们家幸福,俩人连人带车一块折沟里了!
乙:这怎么回事啊?
甲:XX也纳闷呢?你们家幸福站起来就嚷嚷“我都告诉你了,前面有沟、沟、
沟,你怎么还骑呢?”
乙:去你的吧!

⑸ 求传统相声八大吉祥的词

甲:说相声离不开笑料。

乙:哪一段儿都可乐。

甲:怎么就可乐了呢?

乙:就是说得可乐嘛。

甲:当然啦,就是先说大话,替自己吹嘘。说来说去,大家越听越不像话,这乐就来啦。

乙:这倒不假。

甲:比如说:有许多的相声演员,往台上一站就吹上啦:“我有学问。”其实他没学问,您听着才可乐呢。

乙:怎么呢?

甲:您想这情理呀,哪位真正有学问的人跟人说:“我有学问。”绝对没有。真正有学问的,人家就不往外说啦。您多咱听我跟别人说:“我有学问”,我从来就没说过。我为什么不说呢?

乙:嗯——您有学问呗!

甲:那您是知道的。

乙:他也吹上啦!

甲:什么叫吹呀?我真有学问。

乙:好吧,您既然说你有学问,那我考考你。

甲:行啊!您出题吧。

乙:咱们说八个字儿?

甲:哪八个字儿?

乙:是“天”、“桃”、“林”、“海”、“灯”、“连”、“香”、“八”。

甲:就这么说呀?

乙:不。咱们打每个字里找出三位,谁问谁,上哪儿去:还得在一个朝代;还得哪个字起,哪个字落。

甲:好吧。先听您的。

乙:先说“天”字。“一大念个天。”“天”字怎么写?上边一道的“一”,再加一个“大”字,就念个“天”。“鲁肃问孙权。”

甲:问谁?

乙:问“关羽哪里去?”

甲:哪儿去啦?

乙:“麦城宾了天。”

甲:啊,《走麦城》,《三国》段儿。好!

乙:谁问谁?

甲:这“天”字要是出头儿念“夫”;“天”字底下加个“口”字念“吞”;“天”字上边儿加“竹”字头念“笑”;“天”字上边儿加“宝盖儿”,旁边再加“三点水儿”,那边加一“耳刀”……

乙:念什么?

甲:嗯——没有这么个字儿。

乙:这不是废话吗?

甲:说“一大念个天。”

乙:谁问谁?

甲:“鹤仙问鹿仙。”

乙:这是古人吗?

甲:唉!《封神榜》里的鹤鹿童子嘛!

乙:问谁呀?

甲:问“南极翁哪里去?”

乙:南极翁是谁呀?

甲:南极子,老寿星,大脑袋。

乙:上哪儿去啦?

甲:“跨鹤上南天。”

乙:这回说个“桃”字儿。“木兆念个桃。”

甲:谁问谁?

乙:“许褚问张辽。”

甲:还是《三国》上的,问谁?

乙:问“蒋干哪里去?”

甲:哪儿去啦?

乙:“相府献寿桃。”

甲:噢,曹操寿日。

乙:您说啦。

甲:“一大念个天。”

乙:“木兆”!

甲:“木兆念个天。”

乙:“桃”!

甲:木头桃。

乙:木头桃?那怎么吃?

甲:“木兆念个桃。”

乙:谁问谁?

甲:“麋鹿问仙鹤。”

乙:问谁?

甲:问“南极翁哪里去?”

乙:南极翁?

甲:啊,南极子,老寿星,大脑袋。

乙:上哪儿去啦?

甲:“三月三赴蟠桃。”

乙:噢,蟠桃会。这回说“林”。“二木念个林。”

甲:谁问谁?

乙:“张飞问赵云。”

甲:问谁?

乙:“皇嫂哪里去?”

甲:哪儿去啦?

乙:“躲避密松林。”

甲:“二木念个林。”

乙:谁问谁?

甲:“鹤神问鹿神。”

乙:怎么又成神啦?

甲:您就甭管啦。

乙:问谁?

甲:“南极翁哪里去?”

乙:又南极翁?

甲:啊,南极子,老寿星,大脑袋。

乙:这大脑袋来三次啦!

甲:“赴会紫竹林。”

乙:这回说“海”。“水每念个海。”

甲:谁问谁?

乙:“周瑜问黄盖。”

甲:问谁?

乙:“孔融哪里去?”

甲:哪去啦?

乙:“少居在北海。”

甲:说“水每念个海。”

乙:谁问谁?

甲:这个……“鹤崽问鹿崽。”

乙:怎么又“崽”了?

甲:就是麋鹿仙鹤下的小崽子。

乙:您真能找!问谁?

甲:问——“南极翁哪里去?”

乙:南极翁是谁?

甲:南极子、老寿星、大脑袋。

乙:您离不开大脑袋啦!上哪儿去啦?

甲:是这个……“漂洋去过海。”

乙:老寿星过海!这回说“灯”。“火丁念个灯。”

甲:谁问谁?

乙:“马岱问孔明。”

甲:问谁?

乙:问“魏延哪里去?”

甲:哪儿去啦?

乙:“闯灭七星灯。”

甲:说“火丁念个灯。”

乙:谁问谁?

甲:“鹤童问鹿童。”

乙:您还能找哪!问谁?

甲乙:问“南极翁哪里去?”

甲:南极子……

乙:行了,您别往下说啦。大脑袋是吧!哪儿去啦?

甲:“正月十五去逛灯。”

乙:老寿星还逛灯?这回说“连”。“车走念个连。”

甲:谁问谁?

乙:“鲁肃问孙权。”

甲:问谁?

乙:问“张飞哪里去?”

甲:哪去啦?

乙:“三马并相连。”就是“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甲:说“车走念个连。”

乙:谁问谁?

甲:这个……“鹤仙问鹿仙。”

乙:又鹤仙啦?问谁?

甲:“南极翁哪里去?”

乙:哪儿去啦?

甲:他这个……“跨鹤上大连。”

乙:这南极翁哪儿全去呀!你这是没词儿啦!说“香”啦。“禾日念个香。”

甲:谁问谁?

乙:“鲁肃问周郎。”

甲:问谁?

乙:“刘备哪里去?”

甲:哪儿去啦?

乙:“甘露寺去降香。”

甲:“禾日念个香。”

乙:谁问谁?

甲:“鹤……”

乙:这回你找不着辙。鹤什么?哼!

甲:“鹤童……”不合辙。“鹤仙……”不行。“禾日念个香,鹤帮问鹿帮。”

乙:怎么又“帮”啦?

甲:哪!就是麋鹿仙鹤下的小崽子太多啦,长大了都“一帮一帮”的啦。

乙:你真能说!问南极翁是不是?上哪儿去啦?

甲:“西天去烧香。”

乙:行,这回说“八”。“一撇一捺念个八。”

甲:谁问谁?

乙:“曹操问夏侯霸。”

甲:问谁?

乙:问“张辽哪里去?”

甲:哪儿去啦?

乙:“帐下吹喇叭。”

甲:说“一撇一捺念个八。”

乙:谁问谁?

甲:这个……“你奶奶问你妈。”

乙:怎么跑我们家来啦?

甲:拿你家人比古人还不好吗?

乙:行!问的那人也得是我们家人?

甲:当然啦!“一撇一捺念个八,你奶奶问你妈。”

乙:问谁?

甲:问“你爸爸哪里去?”

乙:哪儿去啦?

甲:“河边儿钓王八!”

乙:去你的吧!

(5)关于重阳节的相声有什么扩展阅读:

《八大吉祥》属于对口相声;曲艺名词、又叫双春。相声形式之一,指由逗哏、捧哏两个演员对讲的相声。曲艺的一种,两人交替说些有趣的话,引人发笑。常用来比喻两人一唱一和,一鼻孔出气,有贬义。

对口相声的演员,通常分为逗哏的、捧哏的这两个角色。由于这两个演员所表演的人物不同,两人所负担的任务就不是平均的,一个是主要的叙述人,一个是辅助叙述的对话者。

对口相声的长处,在于可以更便利地与台下观众进行沟通,捧或逗的一方可以将自己虚拟为与观众同等的位置,它的表演与欣赏在时空上是统一的。节目中较大部分的笑料,是由逗哏的来表述的,观众的注意力也主要在逗哏的身上。

但是,捧哏的在对口相声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捧哏的话是代表着观众的,代表观众来对逗哏的表述的内容表达肯定或否定的观点,有时还给予必要的烘托。

⑹ 求介绍传统节日的相声

群口相声(三人)《酒令》非常适合。
这个作品中,甲、丙两人通过介绍传统节日,互相罚酒(用扇子一类东西打头),乙表面上为丙帮忙,却处处向着甲。三个人性格鲜明,戏剧冲突感强,便于获得满意的舞台效果。
《酒令》有两个版本,简版的到八月份就截止了,另一版到十二月份,此外,这一群口相声还可以发展为四五个人,甚至七八个人表演。
Bai上可以搜索的视频包括以下几种
崔金泉、苏文茂、赵伟州:http://v.ku6.com/show/nvhf_xfl2Gb6hYxF.html
常贵德、杨少华、赵伟州:http://v.ku6.com/show/-tzHYnnsg0xteV65.html
马志明、苏文茂、王佩元:http://v.ku6.com/show/960oPHhO0sD4NOvi.html
还有许多其他人合说的版本,个人觉得以上三种比较好,可供参考。
现将马志明、苏文茂、王佩元合说的版本提供如下:
甲:象您这个演员。
丙:啊?
甲:也经常参加这个庆典活动吧?
丙:唉,一般呢,有的公司啊开张啊或者搞个什么纪念活动,我们都邀请,一请都要去的。
甲:甭问这宴会少不了?
丙:啊是。人家有招待嘛,呵呵呵呵。
甲:你爱喝酒吗?
丙:我呀?
甲:啊。
丙:呵,反正每顿饭都得来点儿。
甲:来多少?
丙:嗯?二两三两,不拘数儿。呵呵呵。
甲:就这么干喝?
丙:唉,怎么也有点儿菜呀。
甲:我没说这意思。
丙:啊?
甲:我是说呀,就也不行个令儿啊?助一助兴?
丙:哦,您是说酒令儿啊?
甲:啊。
丙:啊,有时也搞这个。
甲:有?
丙:划拳行令。
甲:哦,都会什么啊?
丙:击鼓传花。
甲:嗯。
丙:猜迷、杠子、老虎、鸡、日本拳我都会。
甲:嗨呀,你这个都老掉牙了!
丙:哦,那您?
甲:还来这,没劲没劲。
丙:不是,您说的这酒令儿什么酒令儿?
甲:新鲜的!
丙:什么呀?
甲:咱来个找节日。
丙:找节日?
甲:啊。
丙:怎么个找节日啊?
甲:一年多少月?
丙:十二个月呀。
甲:十二个月。
丙:嗯。
甲:咱俩人啊?
丙:嗯嗯。
甲:一个人占单月儿,一个人占双月儿。
丙:啊。
甲:要找出十二个民族传统的节日来,行不行?
丙:哦,找这个节日。
甲:找出这个节日。大伙儿一听,嗯——
丙:啊?
甲:承认!
丙:哦,承认。
甲:就算赢了。
丙:这就算赢啦?
甲:唉。找出这节日一听,没那么个节,完,算输!
丙:哦,是这么个游戏。
甲:行吗?
丙:不是(笑)
甲:咱来来?
丙:不是您说这个找节日啊?
甲:啊。
丙:他这个。。。他是怎么着。。。他这个。。。我那(音内)个。。。我那(音内)个。。。呵
甲:看这意思你没把握?
丙:也不是他这个。
甲:啊?
丙:生疏一点儿,我这个头一次。
甲:那没关系。
丙:啊?
甲:没关系,你可以找一个人儿帮忙。
丙:能找人帮忙?
甲:唉可以。
丙:找谁呀?
甲:我看刚苏文茂在那儿蹲着呢。
丙:啊来了?
甲:叫他帮你不一样嘛!
丙:请。。。请他?
甲:啊。
丙:不是,你一个人儿我们俩人儿,这玩意儿行吗?
甲:嗨呀,这是玩儿!
丙:哦,呵呵呵。
甲:这个。。。(表情很随便不当回事)
丙:给我点便宜(笑)。
甲:甭往心里去。
丙:那就不好意思了。(好象占了大便宜似的笑)
甲:没事没事!
丙:好的!好的!苏先生!(叫乙)
乙:唉!(答应丙)
丙:唉,唉呦呵!苏先生真来了(走过去迎乙)!唉呦,唉呦,苏老师!呵呵,哎呀,苏老师!
乙:啊啊。
丙:我得麻烦您点儿事儿!
乙:哦,有什么事儿啊?
丙:这个志明老师啊。
乙:啊啊。
丙:刚才啊,想跟我做个游戏。
乙:哦(拉长音)!
丙:这个游戏呢就是酒令。
乙:嗯嗯。
丙:他这酒令可新鲜。
乙:是啊?
丙:他说哪,一年十二个月。我们两个人一人占单月儿一人占双月儿,找这节日。
乙:嗯嗯。
丙:找出来大家一鼓掌承认了这就为正令,这就算赢了。
乙:啊啊。
丙:找这节日大家一看没有不对,为乱令。可是您知道,我这个对节日这东西不行啊。(不好意思的笑)
乙:佩元。
丙:啊?
乙:嗨呀!(很自信的笑)
丙:啊?
乙:有我呀!(拍拍丙的肩膀)咱俩。。。我帮助你说啊!
丙:您能帮我找?
乙:嗬,你看!
丙:好的,我算请对人了!
乙:我这学问你还不知道吗?
丙:我知道啊,知道(笑)。
乙:就是(笑)。你看,他一年能找多少节?
丙:他要求找十二个节日。
乙:一年找出十二个节?
丙:行吗您?
乙:那有什么呀!
丙:啊。
乙:你告诉他,咱能找二十四个节,二十四个。
丙:真的啊?
乙:那没错儿!
丙:嗬!
乙:来来来。
丙:哈,哈哈哈,(面向甲说话)跟您这么说吧。
甲:啊。
丙:我们已经商量好了。
甲:嗯。
丙:就跟您玩儿这种游戏。
甲:玩儿?
丙:而且苏老说了。
甲:嗯。
丙:他一年能找出二十四个节来。
甲:二十四个节?
丙:多大学问!
甲:二十四个都什么节呀?
丙:啊? 您等一会儿啊 (面向乙说话)嗯,他问了您这二十四个都什么节呀?
乙:唉?这不就现成的吗?
丙:什么呀?
乙:立春、 雨水、 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丙:唉,好好好!好好好!哎呀!太好啦!
乙:怎么样?
丙:真是有学问!
乙:就是。
丙:(对甲说)唉,您听见了吗?
甲:哦。
丙:啊,就刚才说的那些个。
甲:这个啊?
丙:啊,二十四。
甲:这叫、这叫什么呀?
丙:节日啊!
甲:这叫什么这个,啊?
丙:不节日吗?
甲:这叫节气呀!你翻翻日历都有啊!
丙:节气?
甲:二十四节气呀!这农民哪,根据这二十四个节气耕、种、锄、刨。
丙:哦。
甲:这种地用的。
丙:那您说的呢?
甲:找节日(敲几下桌子,以示强调)。。。日
丙:不是,您、您等会儿,您等会儿啊,您等会儿,(对乙说)苏先生
乙:啊啊。
丙:人家说您说的那(音内)个噜噜噜噜噜噜那一大堆呀,那(音内)那(音内)那(音内)叫节气,他不是节日。
甲:呵(很瞧不起的笑)。
乙:你问问他什么节日?
丙:我问问啊。
乙:唉,让他。。。
丙:唉,唉,马先生,这您得告诉我们。
甲:啊?
丙:什么是节日呢?
甲:哦怎么意思,怎么意思啊。
丙:您能告诉我们?
甲:比如说吧 。
丙:啊?
甲:嗯,九月初九!
丙:嗯。
甲:这什么意思知道吗?
丙:您说呀!
甲:这叫重阳节!
丙:哦,这(音zen4)么个节日!
甲:就找这路节日!
丙:您等会儿啊。(对乙说)您听见了吗?
乙:嗯嗯。
丙:人家说了啊。
乙:啊。
丙:九月初九重阳节,这为节日。
乙:哦,找这个节?
丙:找这路节。
乙:那也没问题呀!
丙:也没问题?
乙:我帮你说!
丙:哦。
乙:怎么样?
丙:好啊!
乙:啊?
丙:好好,就这(音zen4)么地。
乙:(小声对丙说)咱们俩说呀,我告诉你。
丙:啊啊。
乙:不管怎么说——
丙:啊。
乙:他是一个人儿咱是两个人。
丙:对对对。
乙:咱俩人比他一人儿机灵。
丙:那是!
乙:他一人儿闹不过咱俩人去(音切)
丙:没错,哈哈哈。。。(乙一起乐)
乙:行行。
丙:就给他这(音zen4)么定了?
乙:唉,你问问他。
丙:啊。
乙:啊,你你你,你告诉他,我告诉你说,你你你你呀。
丙:啊。。。(乙和丙做窃窃私语状)
甲:(打断丙乙对话)咱得分分,唉(上声)
丙、乙:啊?
甲:谁占双月儿谁占单月儿?
乙:(对丙说)你问问他谁占单月儿谁占双月儿?
丙:啊,(对甲说)谁 谁占单月儿谁占双月儿?
甲:你们挑!
丙:我们挑?
甲:随便!
丙:(对乙说)唉,苏先生。
乙:啊啊。
丙:他让咱挑。
乙:咱挑啊?
丙:啊。
乙:你问他单月儿先说双月儿先说?
丙:唉,我问你。
甲:啊?
丙:这个单月儿先说双月儿先说?
甲:当然得单月儿先说了!
丙:嗯嗯。(对乙说)他说是单月儿先说。
乙:单月先说(做沉思状)?
丙:啊。
乙:这(音zen4)么办
丙:啊。
乙:让他占单月儿。
丙:为什么呢?
乙:单月儿先说呀!
丙:啊对呀。
乙:嘿!他先说呢,咱先听听,然后咱们照猫画虎。
丙:嗬!嗯!要不怎么说姜是老的辣呢?啊!嗬!哎呀!您可太聪明了!让他先说?
乙:让他先说!
丙:(面向甲)哈哈哈哈。。。。。。!(很夸张的笑)
甲:什么毛病这是?
丙:马先生!
甲:啊?
丙:我们商量好啦!
甲:啊。
丙:给你点儿小便宜,让你先说!
甲:可以呀。
丙:你知道为什么让你先说吗?
甲:啊。
丙:就因为你说完了我们呆会儿一照猫画虎。
甲:唉?
丙:(明白了)我怎么去说出去了?嗨!这嘴不严。啊,让你先说。
甲:你带酒了吗?
乙:唉(对丙说),唉,打酒去(音切)!让他打酒(音切)打酒!
丙:你得打去(音切)
甲:我带来了。
丙:哦,你带来了?
甲:嘿嘿。
丙:好啊。
甲:我给你拿去(音切)
丙:哪儿呢?
甲:唉(走进后台)。
乙、丙:(俩人窃窃私语)这回咱那。。。“嗯”?让他。。。“谢谢您啊”(甲走上台来,手里拿着一个充气锤子)
丙:哦,我说这、这就是酒?
甲:这就是酒!
丙:这就是酒?(用手去摸)
甲:别动别动。
丙:啊?
甲:这酒啊已经斟满了,一碰就洒一墩就流。
丙:苏先生。
乙:啊?
丙:他说这就是酒!
乙:这是酒?
丙:它这是酒
乙:哎呀,这咱不明白。
丙:什么?
乙:这是酒那怎么喝呀这酒?
丙:唉,对呀!您这是酒这怎么喝呀?
甲:拿脑袋喝呀!
丙:(对乙说)唉,他说拿脑袋喝。
乙:拿脑袋喝?
丙:啊
乙:那怎么喝呀?
丙:(对甲说)唉对,拿脑袋怎么喝呢?
甲:不知道啊?
丙:不明白呀!
甲:不知道怎么喝我告诉你呀。
丙:啊,不明白呀?
甲:(拿起锤子,对着丙的头打一下)就这(zen 4)么喝!
丙:(对乙说)哎呀 他说就这(zen 4)么喝!
乙:嗯。
丙:嗯。
乙:行。
丙:嗯。
乙:唉,咱还有点不明白啊。
丙:什么不明白?
乙:这个单双月儿占好啦。
丙:嗯?
乙:他先说。
丙:对对对对。
乙:如果他说上这节日来啦?
丙:嗯。
乙:大家也公认。
丙:嗯。
乙:有这(zen 4)么个节。
丙:嗯。
乙:这叫什么?正令?
丙:对。
乙:正令,敬酒。
丙:唉, 咱得问问他。
乙:怎么敬法儿?
丙:(对甲说)我问你啊。
甲:嗯。
丙:比如您先说。
甲:啊。
丙:您是单月儿。
甲:对。
丙:您说出这节日大家也公认有这个。
甲:正令啊。
丙:这是正令?
甲:对呀。
丙:这正令怎么喝呢?
甲:要敬酒三杯,这可喜可贺呀!
丙:哦。(对乙说)他说呀,如果是正令得敬酒三杯,可喜可贺。
乙:敬酒三杯?
丙:唉,对对对对。
乙:这咱不明白。
丙:什么不明白?
乙:那(音内)个敬酒他怎么个敬法儿呢?
丙:(对甲说)啊对呀!您这敬酒怎么个敬法儿呢?
甲:怎么敬不知道?
丙:不明白呀!
甲:啊。
丙:啊。
甲:(拿锤子对着丙的头打三下)就这么敬。
丙:(面对丙,咳嗽两声)他说就这(zen 4)么敬!
乙:哎呀,这我。。。我还是不明白。
丙: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乙:唉,咱们说了。
丙:啊。
乙:这个这个——
丙:咱双月儿啊。
乙:双月儿。
丙:啊。
乙:双月儿咱找不上节来。
丙:啊。
乙:或者这节找出来大家不公认,那么这怎么办呢?
丙:这我得问问他。
乙:问问,问问。
丙:(对甲说)唉,比如说啊,我们是双月儿。
甲:嗯。
丙:我们说出这节日大家不公认,也就说没这(zen 4)么个节。
甲:这叫乱令了。
丙:啊乱令怎么办呢?
甲:罚酒三杯。
丙:哦(对乙说)他说乱令得罚酒三杯。
乙:嘶,这我还不明白。
丙:啊?
乙:那么这罚酒他怎么个罚法儿呢?
丙:(对甲说)啊对呀!这罚酒他怎么个罚法儿呢?
甲:还不知道?
丙:不明白呀!
甲:(拿着锤子又照头上来三下)就这(zen 4)么罚!
丙:对着乙,咳嗽一声)他说就这(zen 4)么罚!
乙:哎呀,我还是不明白!
丙:嗯,我明白了!!您这都哪的事啊 这还没说什么先对付七杯啦!
乙:行了。
丙:我、我明白啦。
乙:明白就好办啦。
丙:我明白啦。
乙:那就。。。。。。
丙:咱开始说了啊?
乙:说了说了。
丙:好嘞!
甲:唉,好好。
丙:(对甲说)咱现在规矩讲完啦 。
甲:啊。
丙:由您开始说。
甲:我占单月儿。
丙:您占单月儿。
甲:我先说啊。
丙:从哪儿说?
甲:一月。
丙:从一月说?
甲:也就是正月。
丙:嗯嗯。
甲:正月十五。
丙:这什么节呢?
甲:“元宵节”!
丙:不是,您先等会儿,您先等会儿啊,我得问问我们先生啊。
甲:你问问。
丙:(对乙说)唉,苏先生。
乙:嗯?
丙:人家说完了,人家说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有这节吗?
乙:有!有!
丙:哦,有这节?
乙:有有有!
丙:哦。
乙:元宵节嘛?!
丙:啊啊。
乙:知道吗?“正月闹元宵,金匾绣开了”,记得有那么一歌儿吗?
丙:我听过听过。
乙:对对,有!有问他怎么办?
丙:(对甲说)唉,有这节怎么办那?
甲:可喜可贺,敬酒三杯!
丙:他说可喜可贺,敬酒三杯。
乙:敬他啊。
丙:哦,对,我们得敬你!(拿锤子)
甲:别、别动。(阻拦丙)
乙:敬敬他。
甲:别动。
丙:唉,不是。。。
甲:你没听清楚。
丙:唉,你看,他这怎么意思?
甲:刚才交代很清楚。
丙:唉,他这人,您您(对乙说),您跟他聊聊。
甲:别动别动。
丙:您跟他聊聊,不是,这人怎么回事儿这是?
乙:(对丙说)你你,你等一会,你等一会儿。
丙:啊。
乙:(对甲、丙说)咱可不许矫情啊?
丙:啊。
甲:谁矫情了?
乙:(对甲说)刚才你说的很清楚啊!
丙、甲:啊对呀!“啊”!
乙:对不对?你说上来了可喜可贺敬酒三杯。你怎么不让敬?
甲:是啊是啊!
乙:啊?
甲:这正令儿谁找上来的?
乙:你呀。
甲:对呀,我找上来的。可喜可贺敬酒三杯,这三杯酒得你们喝。
乙:哦,你找上正令我们喝?
甲:唉!
乙:那么呆会儿我们要找上来呢?
甲:我喝呀!
乙:这回谁喝?
甲:你们喝。
乙:我们喝?
甲:唉!
乙:(咳嗽一声,对丙说)喝去(音切)
丙:喝。。。? 苏先生怎么咱喝呀?
乙:那当然了!
丙:怎么了这是?
乙:人家找上来不得咱们喝吗?对不对?那么呆会儿咱们要是找上来他不就得喝了吗?咱不能跟他矫情啊!咱,人家头一个找上来咱不喝,咱不喝,不喝呆会儿咱找上来他也不喝,怎么办?
丙:对!(一拍大腿)
乙:你明白这个道理。
丙:把他后道堵死!
乙:嗨,对对(笑)。
丙:对!这回呀。
乙:啊。
丙:咱喝!
乙:喝!
丙:不给他留后路!
乙:那当然。
丙:您躲开,我来!
乙:这点儿你放心。
丙:啊。
乙:不管怎么说——
丙:嗯嗯?
乙:咱俩人比他一人儿机灵!
丙:嗯,没错。
乙:他一人儿闹不过咱俩!
丙:他哪成啊!
乙:就是!
丙:您您您闪开。
乙:喝酒!
丙:您闪开。
乙:唉!
丙:马先生?
甲:唉。
丙:喝酒!
甲:可喜可贺,敬酒三杯。
丙:来吧!(甲拿锤子砸丙的头三下) 各位,您看咱玩儿的多规矩!啊!该我们说了啊。
乙:嗯?
丙:先生,该咱说了。
乙:该咱的啦?
丙:咱是二月。
乙:咱二月。
丙:您说。
乙:二月初二。
丙:(对甲说)二月初二!
乙:嗯。
甲:什么节?
丙:(对乙说)他问什么节?
乙:二月二,龙抬头。
丙:(对甲说)二月二龙抬头。
甲:我问你什么节?
丙:(对乙说)不是,他问什么节?
乙:“抬头节”呀!
丙:唉对!抬头节呀!
乙:嘿嘿嘿。
甲:有抬头纹哪儿有抬头节呀?
丙:没这节?
甲:乱令了!
丙:(对乙说)他说乱令了。
乙:乱令?没有?
丙:没有。
乙:没有问他怎么办?
丙:(对甲说)唉,对了!乱令了怎么办?
甲:罚酒三杯。
丙:(对乙说)他说罚酒三杯。
乙:罚!
丙:(激动的跺了一下脚)唉!这回得罚他!(伸手拿锤子)
甲:(伸手阻拦)怎么了?别动别动
丙:我来问你。
甲:你别伸手。
丙:你看他、他又...
甲:刚交代的很清楚。
乙:不是不是(劝架,并对甲说)你等一会儿。
甲:怎么又等会儿?
丙:(对甲说)你这人那(音内)!
乙:唉,刚才我们喝酒我们没矫情吧?
丙、甲:(同声)就就是啊“是啊”。
乙:那么这回我们没说上来,那么你怎么不喝酒啊?
甲:这没找上来谁乱令了?
乙:我们乱令了。
甲:对呀,你们乱令了这酒得你们喝呀!
乙:哦,我们说乱了我们喝?
甲:唉!
乙:那么呆会儿你要说乱了呢?
甲:我喝呀!
乙:这回谁喝?
甲:你们喝。
乙:我们喝?
甲:唉。
乙:(沉了一下,对丙说)喝去(音切)!
丙:又喝去(音切)?!
乙:不是。。。
丙:不是,你怎么怎么又喝去(音切)?
乙:咱不能矫情啊。
丙:怎么又不能矫情啊?
乙:你看 咱本身没找上来。
丙:啊。
乙:咱说乱啦!
丙:啊啊。
乙:咱说乱了不喝,呆会儿他找上来他也不喝,那不就麻烦了吗?
丙:哦,待会儿还得犯矫情?
乙:就是啊!
丙:那您这意思呢?
乙:喝呀!
丙:这也得喝?
乙:当然得喝了,来!
丙:喝!
乙:嗯。
甲:罚酒三杯。
丙:唉,来
甲:(拿锤子又给丙来三下)唉,佩元?
丙:嗯。
甲:这酒你喝着感觉怎么样?
丙:这酒是不错。
甲:啊啊。
丙:就是有点儿上头 那(音内)什么 马先生 这是该您说啦
甲:该我的啦。
丙:您是三月。
甲:我三月。
丙:嗯。
甲:三月初九!
丙:您等会儿啊(转头去找乙)
甲:嗯
丙:他说三月初九
乙:你问问他什么节?
丙:唉对!什么节呀?
甲:寒食节!
丙:有这节?
甲:唉,你问去(音切)
丙:我得问问。
甲:问哪。
丙:(对乙说)苏先生?
甲:呵呵。
丙:他说三月初就是寒食节,有这节吗?
乙:有,有!
丙:哦,这节也有?
乙:有!寒食节嘛!这清明前三天。
丙:哦(士气低落)。
乙:你知这是什么故事吗?
丙:我不知道。
乙:火烧绵山 ,介子推在那烧死了。
丙:啊。
乙:老百姓为了纪念他。
丙:哦?
乙:到了清明前三天全都不吃热食,也不动烟火,吃冷食。这叫寒食节!
丙:哦,这(zen 4)么个寒食节。
乙:对对对。
丙:啊。
乙:你问他有怎么办?
丙:(对甲说)有怎么办呢?
甲:敬酒三杯。
丙:(对乙说)他说敬酒三杯!
乙:敬酒三。。。那就敬啊!
丙:哦那就得敬 对对,人家找上来就得。。。
甲:可喜可贺!(又拿锤子给了丙三下)
丙:(咳嗽两声)
甲:该你们的了。
丙:该我们的了。(对乙说)那个什么,苏先生?
乙:啊。
丙:咱是四月啦啊。
乙:四月。
丙:唉,四月。
乙:嗯。
丙:嗯。
乙:四月。。。四月二十八。
丙:(对甲说)四月二十八!
甲:什么节?
丙:(对乙说)他问什么节?
乙:乱穿纱。
丙:(对甲说)乱穿纱!
甲:这都不象话!问你什么节?
丙:(对乙说)他问什么节?
乙:嗨呀你 “穿纱节”吗!
丙:(对架说)穿纱节吗!
甲:哪儿来的穿纱节?又乱令啦啊!
丙:(对乙说)他说又乱令啦?
乙:乱令怎么办?
丙:还、还怎么办干吗?喝酒啊!(甲拿锤子又给丙来了三下) 这还用问吗这个?!
甲:该我的啦。
丙:该你说了。
甲:我是五月。
丙:嗯,五月。
甲:五月初五!
丙:什么节啊?
甲:端阳节!
丙:你等会儿啊。
甲:啊。
丙:我还。。。(明白了)嘶(对观众说)我不能再问了。各位,你比如说我要一问苏先生准说有,您信吗?不信我试试啊。苏先生?
乙:嗯?
丙:呵,人家说五月初五端阳节。有这节吗?
乙、丙:(同声)有!!
丙:(对观众说)我就知道这句!
乙:嘿,五月初五端阳节。
丙:是是是。
乙:又叫端午节。
丙:这我知道。
乙:吃粽子。
丙:吃粽子。
乙:扎艾蒿。
丙:嗯嗯。
乙:纪念屈原。
丙:是是是。
甲:对对对。
乙:有,问他怎么办?
丙:甭问,嘿,接碴儿喝!来吧!(又挨了三下,咳嗽一声)
甲:行了,该您了。
丙:(对乙说)苏先生?
乙:嗯?
丙:苏先生 。
乙:嗯。
丙:我可喝了都快半年的了啊。您得想点儿辙了啊,啊?!
乙:这点儿你放心。
丙:让他得喝啊(示意让甲喝)!
乙:当然了,这不快半年了吗?
丙:嗯。
乙:后半年全让他喝。
丙:全是他的啊?
乙:你瞧。
丙:这是您说的啊?
乙:这六月就不错。
丙:该咱说了。六月。
乙:六月。
丙:六月。
乙:六月初六。
丙:(对甲说)六月初六!
甲:什么节?
丙:(对乙说)他问什么节?
乙:六月六看谷秀。
丙:人家问什么节?
乙:谷秀节!
丙:(对甲说)唉!“谷秀节”!
甲:哪有谷秀节呀?
丙:(对乙说)他说没有啊?
乙:怎么没有啊?
丙:啊?
乙:还有那(音内)个民间传的那(音内)个顺口溜儿——
丙:什么顺口溜儿?
乙:那(音内)个“六月六看谷秀,春打六九头。大麦收小麦熟,闺女大了不可留,那留来留去结冤仇。一萝卜半斤,俩萝卜一斤,仨萝卜一斤。。。。。。”
丙:知知、知道!知道!知道!知道!马先生!
甲:啊?
丙:有这个谷秀节!
甲:有啊?
丙:我们团还有这个快板那!
甲:什么快板?
丙:你看,“六月六看谷秀,一萝卜半斤,俩萝卜。。。。。。”
甲:这什么乱七八糟的(拿起锤子就给丙来了三下)!这什么这是?
丙:这回又该了楞灌了啊!
甲:没这节!
丙:没这节?
甲:唉(拉长音)!
丙:(对乙说)没这节?
乙:没这节问他怎么办?
丙:还问怎么办干吗?都喝完啦!
乙:喝完啦?行,让他,让他(示意丙,让他叫甲说)
丙:(对甲说)你你、你说吧你说。
甲:我七月啦!
丙:你七月。
甲:七月初七
丙:什么节?
甲:“七巧节”!
丙:等会儿!
甲:嗯。
乙:嗯?
丙:七月初七“七巧节”有这节吗?
甲:哦?有。。。。。。
丙:(没好气的附和甲)有有有,肯定得有!唉,有就甭问了,您直接来吧!(甲又给丙来了三下)啊,苏先生!
乙:嗯?
丙:可是到八月了啊!
乙:放心!
丙:啊。
乙:这回我心里(拍了拍胸脯),胸有成竹!
丙:您动动脑子吧?
乙:没错儿!
丙:(很委屈的样子)你说
乙:这回准让他喝酒!
丙:真的啊?
乙:八月,八月初八。
丙:(对甲说)八月初八!
甲:什么节?
丙:(对乙说)他问什么节?
乙:我的生日。
丙:唉,他的生日。。。(明白了)去!(轰乙)走!去!您快躲开吧!
乙:怎么啦?
丙:苏先生!您是哪头儿的啊?我才刚明白过来啊!您是哪头儿的啊?您的生日象话吗?啊?您是帮谁的忙啊?啊就各位观众您听听他象话吗?这苏先生?打一上来您听了吗?二月二龙抬头,四月二十八乱穿纱,六月六看谷秀,好不容易到八月又他生日,您这象话吗?您这是?您什么意思您这是?
乙:这他不是什么意思。
丙:什么意思您这是?
乙:我我,我告诉你,我告诉你呀。
丙:啊?
乙:咱俩啊。
丙:啊。
乙:他是一个人。
丙:啊知道。
乙:他一个人闹不过咱俩人。
丙:嗯,我看我一个人儿闹不过你们俩去(音切)!什么,您到底儿帮谁的忙吧?
乙:不是,我我,我告诉啊。
丙:嗯。
乙:咱哪,我想了。
丙:想什么啊?
乙:咱占月份儿占错了。
丙:占错了?
乙:嗯!(很肯定的口气)这个节日全在单月儿,双月儿没节!你这不是。。。
丙:哦!您说节日都在单月儿,双月儿没节?
乙:唉!
丙: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您早干吗去了?这不倒着呢霉吗?行了行了,您也甭帮我找啦,啊?
乙:啊啊。
丙:这回我不用您啦!
乙:怎么啦?
丙:这回我跟他单练,唉!我自己找!(对甲说)不八月吗?
甲:对呀。
丙:我找出这节来准让你喝!
甲:是吗?
丙:各位观众,您注意听啊,这回我说八月十五“中秋节”,有这节吗各位?唉!嘿嘿!行了!喝酒!(拿起锤子砸了一下桌子)喝!喝!(要砸甲的头)
甲:(和丙纠缠)等会儿我喝。我喝我喝。
丙:喝!
甲:我得问清楚喽。
丙:啊?
甲:我喝几杯?
丙:你喝三杯!
甲:不行。
丙:为什么?
甲:我喝两杯。
丙:为什么呢?
甲:你这儿墩洒了一杯。
丙:哦,(又砸了桌子一下)两杯你也得喝!
乙:嘿嘿。
甲:那我喝一杯。
丙:怎么呢?
甲:你这儿又碰洒了一杯。
丙:那一杯你也得喝!
甲:一杯我怎么喝?
丙:我怎么喝的你就怎么喝!
甲:那么你怎么喝的?
丙:我就是(给自己头上来一下)这(zen 4)么喝的!
甲:哈哈哈哈。
丙:嘿嘿。
甲:这回我一杯都不喝啦!
丙:怎么?
甲:你替我喝啦!
丙:也!
甲:哈哈哈哈哈。
丙:(面向乙)您来这杯吧!(砸乙,乙跑)

⑺ 九月九重阳节的歌曲

九月九重阳节的歌曲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到了,关于重阳节的歌曲有哪些呢?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九月九重阳节的歌曲,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标准红歌:东方红、无产阶级文化大歌名就是好、国际歌、学习雷锋锋好榜样、打靶归来、我爱北京天安门、北京的金山上、《前门情思大碗茶》、《故乡是北京》、《独上西楼》、《北京一夜》。

浏阳河;我心中的歌献给解放军;爱江山,也爱美人。话说老年人比较喜欢革命歌曲的吧,什么红梅赞哪,打靶归来,英雄赞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还有戏曲什么的,比如刘海砍樵,沙家浜等等,其他还有**花,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最近好像套马杆也蛮受欢迎的吧。

老电影插曲:南泥湾、一条大河、地道战插曲、梁祝、小提琴、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婚誓、我的祖国(郭兰英)、让我们荡起双桨、我是一个兵、敖包相会(胡松华)、人民志愿军军歌、歌唱祖国、二泉映月。

老年人一般喜欢听谁的歌曲:阎维文,李谷一,郭兰英,蒋大为,李双江,李光曦,等著名歌唱家的歌都不错。

如果您想听点高雅、优雅的歌曲,来看这里!轻音乐推荐:

《秋日私语》《蓝色多瑙河》《爱的协奏曲》

《天鹅》《水边的阿狄丽娜》《雪绒花》(钢琴版)

《绿袖子》《雨中漫步》《回家》《十五的月亮》

《瓦妮莎的微笑》《德朗的微笑》《普罗旺斯》《星空》

《爱之梦》《昨日重现》《欢乐颂》《梦中的婚礼》

《夜曲》《亮河》

《夏天最后一朵玫瑰》,意大利的.《重归苏莲托》、《桑塔·露琪亚》,罗马尼亚的《霍拉舞曲》、加拿大的《红河谷》、美国的《牧场上的家》、古巴的《鸽子》、吉普赛的《流浪者之歌》和拉丁音乐等。此外,一些广为流传的浪漫小曲如《爱的浪漫曲》都比较适合老年人听。

;

⑻ 重阳节活动总结

关于重阳节活动总结(精选11篇)

一次精彩纷呈的活动结束了,我们一定都增加了不少生阅历,有了这样的机会,要好好记录下来。你想知道活动总结怎么写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重阳节活动总结(精选11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重阳节活动总结1

重阳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又是老人节。是一个属于敬老爱老的日子。人间百善孝为先,九九重阳享健康,因此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孩子们体验与老人间浓浓的亲情,并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爷爷奶奶的情感。我园组织大班段的幼儿到菌边老人会开展“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的活动,让幼儿感受中华传统美德,让孩子们去爱自己身边的每一位老人,帮助弱者,在生活中体验幸福生活的喜悦。同时也让老人们为自己孩子的成长与进步感到欣慰与骄傲。

活动时,孩子们和老人们都很热情。孩子们为爷爷奶奶发小礼物、孩子们给爷爷奶奶献上精彩的节目、孩子们为爷爷奶奶剥桔子、孩子们为爷爷奶奶念小儿歌。爷爷奶奶都夸我们学习的小朋友是个懂事孝顺的好孩子。我们也会继续坚持发扬孩子的的美德,将这种美德一直延续下去。

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光荣传统,从小培养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优质品质,同时展示幼儿园开展素质教育的成果,幼儿园举办"手拉手、心连心"的敬老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带幼儿参观老人的住处让幼儿通过观察、对比知道自己的生活是多么幸福,使幼儿懂得感恩。幼儿园的小朋友还为安海慈静敬老院的老人献上了文艺表演,表演形式多样,有歌曲、故事表演等。小朋友在活动中还向老人家们赠送了鲜花,祝愿他们健康长寿,使得老人们笑逐颜开。

此次举行敬老活动是为了培养小朋友尊老爱老的美德,希望小朋友通过这样的活动学会关心别人和学会感恩,同时也希望全社会都齐来关爱老人,把关怀老人的孝心活动持续活跃开展,让关爱长辈的幼苗种子绽放在每个幼儿的心中。

重阳节活动总结2

重阳节是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幼优良传统的重要节日,我局从老年人的需求实际出发,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活动主题,广泛深入开展了各项尊老敬老助老活动,积极动员我局全体干部职工为老年人特别是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办实事做好事献爱心送温暖,营造了关爱老年人、关心老年事业的浓厚氛围。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规划

“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活动,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高公民道德水平的重要载体,为了抓好这一工作,我局开展专门的动员会,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并及时的与双龙乡政府取得联系,精心策划、统筹安排,认真有序地组织开展好各项工作。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重阳节期间,我局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活动的重大意义的宣传,用宣传标语、宣传栏、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营造欢乐喜庆、温馨和谐的节日氛围,形成了尊老敬老的良好风尚。

三、慰问老人,关爱老年群体

重阳节前后,我局开展了六大主题活动为老年人送祝福,一是认真组织“我们的节日·重阳”主题活动。二是广泛开展对老年人的走访慰问活动。三是大力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四是广泛开展重阳节民俗文化活动,深入挖掘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举办登高、欣赏诗文等具有中华传统特色的、民俗文化表演和民间艺术展示等活动;五是开展文明倡导活动。六是扎实开展老年人维权工作。丰富全局干部职工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弘扬孝老敬亲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通过此次系列活动的开展,极大的丰富了老人们生活,促进老人与社会的交流,让老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更让我们进一步理解关爱老人就是关心自己明天的道理,是民族传统的敬老美德进一步得到传承,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树敬老之风,促进社会和谐。

重阳节活动总结3

为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努力营造欢乐喜庆、温馨和谐的节日气氛,今年的重阳节,建明社区本着从老年人实际需要出发,结合社区老年人的特点,开展了以下活动:

一、社区开展“夕阳无限好 人间重晚晴”活动 社区干部把蛋糕券送到老人的手里,也把祝福送给每一位老人。

二、迎重阳老年人秋季健康知识讲座 社区特邀请新安国际医院心血管科高主任为老年朋友讲解秋季健康知识。整堂讲座结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从秋季老年人的常见病入讲述老年人预防和保健的重要性。然后高医生围绕秋季的气候特征,详细介绍了秋季一些常见多发病的特点,秋季少患病的注意点,比如饮食调节、增减衣服、合理运动等,整场讲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贴近老年朋友的生活。

三、我们的节日—重阳知识讲座 10月xx日上午,建明社区举行“我们的节日——重阳”知识讲座。讲座特邀请市中医院心内科的姚主任前来讲解。姚主任首先向老人们讲了九九重阳节的来历,以及重阳节的习俗:插茱萸、品菊花、登高等。姚主任还为老年人讲解了心脏病防治的知识讲座。她先从心脏的构造讲起,再教教大家如何在早期发现心脏病。同时告诉老年人要保持乐观情绪,降低恶劣情绪对老年人的身体造成的不利影响。 到社区参加此次活动的健康老年人有40个,老人们纷纷表示,能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节日里,老年人走到一起学习健康知识,共同度过一个愉快的重阳佳节,既充实也快乐。

四、“青春伴晚霞 志愿暖重阳”志愿服务活动 10月xx日建明社区举行重阳节志愿者服务活动,嘉职院的青年志愿者来到社区老年活动室开展“青春伴晚霞 志愿暖重阳”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开展文艺联欢活动,黄梅戏《女驸马》、越剧《碧玉簪》、歌曲“最美夕阳红”等丰富了老年人的节日文化生活;志愿者开展亲情陪伴活动,陪老人聊天谈心,向每一位老年人送上了一个自己动手做的贺卡,把浓浓的爱意献给每一位老年人,志愿者还向每位老人献上了一支康乃馨,祝老年人节日快乐。

五、“敬老爱老 金秋同乐”活动。邀请社区80岁以上的健康老人30人来到社区活动中心,品尝了蛋糕,社区文艺队伍为老人们带来了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排舞《今天是你的生日》、太极拳表演、扇子舞《红梅赞》、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独唱等节目受到老年人的欢迎。 通过此次活动,号召大家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学会关心老人身体健康,关注老人心理健康,从小树立尊老、爱老、敬老的意识;而且也极大的丰富了老人们生活,促进老人与社会与人的交流。社区志愿者、文艺团队、社区干部团结协作,得到了广大老年朋友的认可,此次活动弘扬了传统美德,展现尊老敬老的精神风貌。

重阳节活动总结4

“百善孝为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迎接重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培养孩子从小敬老爱老的美德,野徐中心小学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把重阳敬老活动引向深入。

一、开展以“爱在重阳 雏鹰行动”为主题的走进敬老院慰问老人感恩教育活动。通过志愿服务,温馨祝福,帮老人捏背捶背等实际行动让老人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怀和温暖。

二、各班召开一次以重阳敬老为主题的主题班(队)会。办一期手抄报,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活生生的尊老敬老教育。

三、发动学生为老人做一件好事。通过国旗下讲话、班会向全体学生发出倡议,为身边认识和不认识的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并力争形成习惯,让全社会的老人都沐浴在温情之中。

四、要求全体学生在重阳节前后为家中的老人送上一份有意义的礼物。礼轻情意重,鼓励学生通过自制贺卡、合影留念等方式表达自己对老人的孝敬之心。 龙家圈小学旨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营造浓厚的尊老孝亲的文化氛围,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美德,使全校师生受到教育和感染。使学生们深刻领悟孝敬长辈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

重阳节活动总结5

温暖和煦的风又吹来了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节,9月9日上午由我院社会实践部带领40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9:00准时出发,他们带着小红帽,举着鲜艳的旗帜,携带着水果,牛奶,每个人手里拿着一束康乃馨,开始了他们快乐而又友谊的敬老院献爱心旅程。

9:40分到达“恒爱”敬老院后,青年志愿者纷纷将手中的康乃馨送给老人,祝他们节日快乐,还为他们剥桔子和香蕉,亲手喂给他们吃,许多老人都喜极而泣。红帽下的她半蹲在奶奶身边,侧耳倾听着细语。文艺部为让老人度过一个温馨快乐而又难忘的节目,特地表演了相声小品《主角·配角》,精彩的表演赢得累老人们的阵阵快消;一首《夕阳红》后,志愿者问老人还想听什么歌曲,一位老奶奶平淡的说:“那就唱一首《常回家看看》吧,这是老人们的希望。”一句话到处了多少的酸楚,不知让多少小红帽湿润了眼角。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明白了老人是很孤独的,我们希望那些忙碌的家人能抽出些时间,多陪陪老人,正如那句歌词所说的,常回家看看。让老人们在万年能够享受到天伦之乐。

返回的路上,一位大叔载的一袋子枣,不知道如何撒了一地,由许多已经被碾烂,志愿者见状纷纷围上前去,将烦着微红的枣又重新装进袋子。大叔感激地推让志愿者吃一些,小红帽婉言谢绝后又继续上路。我想小红帽指导那些枣一定是很甜的,因为他们的心里也是如此。

重阳节活动总结6

“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炎黄子孙自然应当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在重阳节来临之际,我校开展了以“感恩”为主题的孝老敬亲的行动。

全校学生积极参与起来,在家中为父母老人端水捶背,主动关心身边的亲人,并且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手抄报、黑板报、感恩书信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活动中,同学们讲重阳节的传说,话重阳节的风俗习惯,诵重阳节的诗歌,并且讲诉自己的亲身感受或者发生在自己身边的长辈真心付出、无私关爱子女,以及作为子女真诚回报、感恩于行的感人故事。随后学校倡议每位学生回家为自己的父母长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并希望每位学生尽自己所能,制定并坚持为父母长辈做自己利索能力的感恩行动,身体力行,践行承诺。

通过此次感恩活动,进一步唤起了青少年们尊老爱老的意识,让孩子们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关爱。

重阳节活动总结7

重阳节是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幼优良传统的节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班根据学校指示精神,举行了主题为“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的系列活动。现将活动具体情况作如下总结:

重阳节来临之际,我班举行了以“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为主题的班会,广泛宣传了老龄工作的方针政策,同时进一步大力宣传了广大老年人对社会、对家庭、对当地建设所做的贡献,提高孩子们对老年人重要地位的认识,并引导孩子们结合自己的体会,说说老人对自己的关心帮助,激发学生浓浓的敬老情。

接着开展了“清茶表孝心”活动,让学生回家为爷爷奶奶以及周围的老人做一件小事,表达对老人的尊重与感谢。学生回来汇报,有的为老人揉肩捶腿,有的为老人端茶倒水,还有的为老人唱歌、跳舞,表演节目等,通过这一件件小事,孩子和老人都在这个重阳节懂得了浓浓的亲情,过得充实而愉快。

最后引导孩子对老人的尊敬不仅仅体现在重阳节,而要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于是,周末又开展了“礼让老人”活动,外出乘车,为老人让座,在其他有老人在的活动场所,让老人先活动等等。

通过一周系列活动的开展,营造出了敬老、亲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加强了对传统习俗的了解,增强了对老人的敬爱之情。现在,孩子们不仅能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自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情感,更能把享受“长辈的爱”的感情进行迁移,让孩子们去爱自己身边的每一位老人,帮助弱者,体验幸福生活的喜悦。我们衷心希望这些老人们,以及天下的老人们都有一个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晚年生活。

重阳节活动总结8

根据xxx《关于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活动的通知》的通知精神,我办认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了“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活动,现将此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开展活动

为确保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我办领导高度重视,结合我办实际情况,制定了活动的具体方案,及早部署,把“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活动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以“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活动为契机,抓好经典诵读活动和尊老敬老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培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德风尚,努力营造欢乐喜庆、温馨和谐的节日氛围,增强重阳节文化活动的广泛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开展活动基本情况

(一)开展“我们的节日〃重阳”经典诵读活动

我办结合“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于10月11日下午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在xx会议室开展了“幸福重阳〃感恩孝亲”为主题的“我们的节日〃重阳”经典诵读展演活动,通过诵读《孝是万事的`纲纪》、《登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著名经典诗文,弘扬了尊老敬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增强了全体干部职工对传统节日的认识。

(二)开展尊老敬老主题教育活动

重阳节期间,我办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要求大家积极为父母、长辈做家务,为老人送上祝福语,通过开展孝老爱亲活动,教育和引导干部职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回报父母和长辈做起,逐步推及到其他社会老人,形成“感受亲情、争做敬老事、争当敬老人”的浓厚氛围。

(三)开展重阳节网上寄语活动

以“幸福重阳〃感恩孝亲”为主题,借助网络、短信、微博、微信等现代技术平台开展重阳节网上寄语活动,引导全体职工干部抒发感恩亲人、感恩朋友、感恩同事之情,向亲人、同学、朋友传达节日的问候,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三、取得成效

通过开展“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我办干部职工的文化素养,使我办干部职工对重阳节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促进了身心健康,促进了团结和谐,营造了一个欢乐喜庆、温馨和谐的节日。

重阳节活动总结9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也被叫做老人节。而日常生活中对幼儿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教育也是我们的主要内容。通过弟子规“入则孝”的教育,我们和家长朋友都感受到了孩子的变化。为了加强孩子对节日的认识以及加深孩子与老人之间的交往,9月22日下午我们举行了“重阳节”主题活动。

首先,孩子们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朗诵《感谢诗》。希望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将孩子们对老人的尊敬和爱意表达出来。没有华丽的语言,却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最真实的感受,让老人们感觉到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通过弟子规的学习,很多孩子回家后都会主动为家人服务。为了让老人感受到孩子的爱,我们进行的第二个环节就是为老人按摩五分钟。只见有的孩子捏肩,有的孩子捶背,有的孩子跷腿,动作都很熟练,能看出来他们在家里真的做到了。既然是节日,一定要送老人一件礼物,我们决定叠一朵百合花送给老人,希望他们幸福百年,家和万事兴。虽然孩子折的花还很稚嫩,但是却包含了他们浓浓的爱意。最后为了能让老人们互动起来,我们安排了一个游戏环节“击鼓传花”,由老人传花,鼓声停止时接到花的老人就和孩子表演一个节目,遗憾的是都是孩子自己在表演,家长只是给了表演的意见,并没有参与进来。如果没有准备还可以进行“我来表演,你来猜”节目,通过这个活动我们也感受到了家庭中老人和孩子很有默契。

活动的展开,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也希望家长朋友能多多配合我们的工作,为幼儿的快乐成长共同努力。

重阳节活动总结10

重阳节,一个被注入尊老、敬老、爱老内涵的节日,于是感恩成了这个节日的主题。一颗感恩的心,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心存感恩的人,才能收获的幸福和快乐。感恩父母长辈,无需太多的言辞,需要的是我们的实际行动。

为弘扬敬老爱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我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开展了“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为主题的活动。

在10月20日, 我校召开了“重阳节座谈会”。我们感恩为教育事业贡献出青春热血的退休教师,我们感恩关爱青少年成长的社区关工委老同志们。因为有他们的甘为人梯,有他们的余热发挥,我们的教育事业才因此青春常在,绿意常新。

10月20日下午,各中队以“尊老爱老,心怀感恩”为主题开展班队课。队员们畅谈对重阳节的认识,并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尊老、爱老,助老”。同时,中队号召每个队员,尊老敬老绝不是重阳节一天的事,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帮助老人解决生活的困难,多给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同时,我们也应该感恩带给我们幸福生活的父母、长辈,每一名子女都应心存感恩之情,并用实际行动报答他们。

同时,德育室、少先队号召每位同学利用节假日了解重阳节的知识,在家做一个尊老爱老的好孩子,并通过文明小博客发表文章和亲身实践活动。

通过系列活动,学生对我们这一传统节日——重阳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了解了重阳节的由来,以及重阳节的风俗习惯,并懂得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长辈的感恩之情。

重阳节活动总结11

“百善孝为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炎黄子孙,自然应当继承传统、弘扬传统。为引导少年儿童孝敬长辈,学会感恩,树立良好的传统美德观念,增强少年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市幸福街小学在重阳节之际,针对全体队员开展“百善孝为先 感恩重阳节”主题系列活动。

1、开展国旗下讲话——《百善孝为先》,引导少先队员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号召同学知足感恩,健康成长。

2、开展孝老敬老两件事

孝老:每位同学在重阳节来临之际,在家为家中的老人做家务(可以是陪同买菜、做饭、拖地、送垃圾、聊天、捶背、电话问候、送贺卡等方式)

敬老:出门在外时,主动为老人让座、为需要帮助的老人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

3、汇报成长 爱老助老

与玉龙社区联合开展《驻区共奏重阳曲 桑榆喜聚大联欢》活动。师生歌舞表演为老人献上精彩节目做礼物,快乐的节拍、优美的舞姿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老人们连连喝彩。孩子们还为每位老人送上精心制作的爱心贺卡,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在实践深入孩子们的心灵。

“百善孝为先 感恩重阳节”主题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学会感恩,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尊重长辈,关爱老人,弘扬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⑼ 谁能告诉我,苏文茂、于世猷、崔金泉,三位老师说的一段相声《酒令儿》的相声词

http://memory.116.com.cn/col/old/fun/dialogue/files/106979.shtml

看看这个行吗?
下面的这个不知道是不是

上一篇 下一篇

酒令

甲:马志明先生 乙:苏文茂先生 丙:王佩元先生

甲:象您这个演员。
丙:啊?
甲:也经常参加这个庆典活动吧?
丙:唉,一般呢,有的公司啊开张啊或者搞个什么纪念活动,我们都邀请,一请都要去的。
甲:甭问这宴会少不了?
丙:啊是。人家有招待嘛,呵呵呵呵。
甲:你爱喝酒吗?
丙:我呀?
甲:啊。
丙:呵,反正每顿饭都得来点儿。
甲:来多少?
丙:嗯?二两三两,不拘数儿。呵呵呵。
甲:就这么干喝?
丙:唉,怎么也有点儿菜呀。
甲:我没说这意思。
丙:啊?
甲:我是说呀,就也不行个令儿啊?助一助兴?
丙:哦,您是说酒令儿啊?
甲:啊。
丙:啊,有时也搞这个。
甲:有?
丙:划拳行令。
甲:哦,都会什么啊?
丙:击鼓传花。
甲:嗯。
丙:猜迷、杠子、老虎、鸡、日本拳我都会。
甲:嗨呀,你这个都老掉牙了!
丙:哦,那您?
甲:还来这,没劲没劲。
丙:不是,您说的这酒令儿什么酒令儿?
甲:新鲜的!
丙:什么呀?
甲:咱来个找节日。
丙:找节日?
甲:啊。
丙:怎么个找节日啊?
甲:一年多少月?
丙:十二个月呀。
甲:十二个月。
丙:嗯。
甲:咱俩人啊?
丙:嗯嗯。
甲:一个人占单月儿,一个人占双月儿。
丙:啊。
甲:要找出十二个民族传统的节日来,行不行?
丙:哦,找这个节日。
甲:找出这个节日。大伙儿一听,嗯——
丙:啊?
甲:承认!
丙:哦,承认。
甲:就算赢了。
丙:这就算赢啦?
甲:唉。找出这节日一听,没那么个节,完,算输!
丙:哦,是这么个游戏。
甲:行吗?
丙:不是(笑)
甲:咱来来?
丙:不是您说这个找节日啊?
甲:啊。
丙:他这个。。。他是怎么着。。。他这个。。。我那(音内)个。。。我那(音内)个。。。呵
甲:看这意思你没把握?
丙:也不是他这个。
甲:啊?
丙:生疏一点儿,我这个头一次。
甲:那没关系。
丙:啊?
甲:没关系,你可以找一个人儿帮忙。
丙:能找人帮忙?
甲:唉可以。
丙:找谁呀?
甲:我看刚苏文茂在那儿蹲着呢。
丙:啊来了?
甲:叫他帮你不一样嘛!
丙:请。。。请他?
甲:啊。
丙:不是,你一个人儿我们俩人儿,这玩意儿行吗?
甲:嗨呀,这是玩儿!
丙:哦,呵呵呵。
甲:这个。。。(表情很随便不当回事)
丙:给我点便宜(笑)。
甲:甭往心里去。
丙:那就不好意思了。(好象占了大便宜似的笑)
甲:没事没事!
丙:好的!好的!苏先生!(叫乙)
乙:唉!(答应丙)
丙:唉,唉呦呵!苏先生真来了(走过去迎乙)!唉呦,唉呦,苏老师!呵呵,哎呀,苏老师!
乙:啊啊。
丙:我得麻烦您点儿事儿!
乙:哦,有什么事儿啊?
丙:这个志明老师啊。
乙:啊啊。
丙:刚才啊,想跟我做个游戏。
乙:哦(拉长音)!
丙:这个游戏呢就是酒令。
乙:嗯嗯。
丙:他这酒令可新鲜。
乙:是啊?
丙:他说哪,一年十二个月。我们两个人一人占单月儿一人占双月儿,找这节日。
乙:嗯嗯。
丙:找出来大家一鼓掌承认了这就为正令,这就算赢了。
乙:啊啊。
丙:找这节日大家一看没有不对,为乱令。可是您知道,我这个对节日这东西不行啊。(不好意思的笑)
乙:佩元。
丙:啊?
乙:嗨呀!(很自信的笑)
丙:啊?
乙:有我呀!(拍拍丙的肩膀)咱俩。。。我帮助你说啊!
丙:您能帮我找?
乙:嗬,你看!
丙:好的,我算请对人了!
乙:我这学问你还不知道吗?
丙:我知道啊,知道(笑)。
乙:就是(笑)。你看,他一年能找多少节?
丙:他要求找十二个节日。
乙:一年找出十二个节?
丙:行吗您?
乙:那有什么呀!
丙:啊。
乙:你告诉他,咱能找二十四个节,二十四个。
丙:真的啊?
乙:那没错儿!
丙:嗬!
乙:来来来。
丙:哈,哈哈哈,(面向甲说话)跟您这么说吧。
甲:啊。
丙:我们已经商量好了。
甲:嗯。
丙:就跟您玩儿这种游戏。
甲:玩儿?
丙:而且苏老说了。
甲:嗯。
丙:他一年能找出二十四个节来。
甲:二十四个节?
丙:多大学问!
甲:二十四个都什么节呀?
丙:啊? 您等一会儿啊 (面向乙说话)嗯,他问了您这二十四个都什么节呀?
乙:唉?这不就现成的吗?
丙:什么呀?
乙:立春、 雨水、 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丙:唉,好好好!好好好!哎呀!太好啦!
乙:怎么样?
丙:真是有学问!
乙:就是。
丙:(对甲说)唉,您听见了吗?
甲:哦。
丙:啊,就刚才说的那些个。
甲:这个啊?
丙:啊,二十四。
甲:这叫、这叫什么呀?
丙:节日啊!
甲:这叫什么这个,啊?
丙:不节日吗?
甲:这叫节气呀!你翻翻日历都有啊!
丙:节气?
甲:二十四节气呀!这农民哪,根据这二十四个节气耕、种、锄、刨。
丙:哦。
甲:这种地用的。
丙:那您说的呢?
甲:找节日(敲几下桌子,以示强调)。。。日
丙:不是,您、您等会儿,您等会儿啊,您等会儿,(对乙说)苏先生
乙:啊啊。
丙:人家说您说的那(音内)个噜噜噜噜噜噜那一大堆呀,那(音内)那(音内)那(音内)叫节气,他不是节日。
甲:呵(很瞧不起的笑)。
乙:你问问他什么节日?
丙:我问问啊。
乙:唉,让他。。。
丙:唉,唉,马先生,这您得告诉我们。
甲:啊?
丙:什么是节日呢?
甲:哦怎么意思,怎么意思啊。
丙:您能告诉我们?
甲:比如说吧 。
丙:啊?
甲:嗯,九月初九!
丙:嗯。
甲:这什么意思知道吗?
丙:您说呀!
甲:这叫重阳节!
丙:哦,这(音zen4)么个节日!
甲:就找这路节日!
丙:您等会儿啊。(对乙说)您听见了吗?
乙:嗯嗯。
丙:人家说了啊。
乙:啊。
丙:九月初九重阳节,这为节日。
乙:哦,找这个节?
丙:找这路节。
乙:那也没问题呀!
丙:也没问题?
乙:我帮你说!
丙:哦。
乙:怎么样?
丙:好啊!
乙:啊?
丙:好好,就这(音zen4)么地。
乙:(小声对丙说)咱们俩说呀,我告诉你。
丙:啊啊。
乙:不管怎么说——
丙:啊。
乙:他是一个人儿咱是两个人。
丙:对对对。
乙:咱俩人比他一人儿机灵。
丙:那是!
乙:他一人儿闹不过咱俩人去(音切)
丙:没错,哈哈哈。。。(乙一起乐)
乙:行行。
丙:就给他这(音zen4)么定了?
乙:唉,你问问他。
丙:啊。
乙:啊,你你你,你告诉他,我告诉你说,你你你你呀。
丙:啊。。。(乙和丙做窃窃私语状)
甲:(打断丙乙对话)咱得分分,唉(上声)
丙、乙:啊?
甲:谁占双月儿谁占单月儿?
乙:(对丙说)你问问他谁占单月儿谁占双月儿?
丙:啊,(对甲说)谁 谁占单月儿谁占双月儿?
甲:你们挑!
丙:我们挑?
甲:随便!
丙:(对乙说)唉,苏先生。
乙:啊啊。
丙:他让咱挑。
乙:咱挑啊?
丙:啊。
乙:你问他单月儿先说双月儿先说?
丙:唉,我问你。
甲:啊?
丙:这个单月儿先说双月儿先说?
甲:当然得单月儿先说了!
丙:嗯嗯。(对乙说)他说是单月儿先说。
乙:单月先说(做沉思状)?
丙:啊。
乙:这(音zen4)么办
丙:啊。
乙:让他占单月儿。
丙:为什么呢?
乙:单月儿先说呀!
丙:啊对呀。
乙:嘿!他先说呢,咱先听听,然后咱们照猫画虎。
丙:嗬!嗯!要不怎么说姜是老的辣呢?啊!嗬!哎呀!您可太聪明了!让他先说?
乙:让他先说!
丙:(面向甲)哈哈哈哈。。。。。。!(很夸张的笑)
甲:什么毛病这是?
丙:马先生!
甲:啊?
丙:我们商量好啦!
甲:啊。
丙:给你点儿小便宜,让你先说!
甲:可以呀。
丙:你知道为什么让你先说吗?
甲:啊。
丙:就因为你说完了我们呆会儿一照猫画虎。
甲:唉?
丙:(明白了)我怎么去说出去了?嗨!这嘴不严。啊,让你先说。
甲:你带酒了吗?
乙:唉(对丙说),唉,打酒去(音切)!让他打酒(音切)打酒!
丙:你得打去(音切)
甲:我带来了。
丙:哦,你带来了?
甲:嘿嘿。
丙:好啊。
甲:我给你拿去(音切)
丙:哪儿呢?
甲:唉(走进后台)。
乙、丙:(俩人窃窃私语)这回咱那。。。“嗯”?让他。。。“谢谢您啊”(甲走上台来,手里拿着一个充气锤子)
丙:哦,我说这、这就是酒?
甲:这就是酒!
丙:这就是酒?(用手去摸)
甲:别动别动。
丙:啊?
甲:这酒啊已经斟满了,一碰就洒一墩就流。
丙:苏先生。
乙:啊?
丙:他说这就是酒!
乙:这是酒?
丙:它这是酒
乙:哎呀,这咱不明白。
丙:什么?
乙:这是酒那怎么喝呀这酒?
丙:唉,对呀!您这是酒这怎么喝呀?
甲:拿脑袋喝呀!
丙:(对乙说)唉,他说拿脑袋喝。
乙:拿脑袋喝?
丙:啊
乙:那怎么喝呀?
丙:(对甲说)唉对,拿脑袋怎么喝呢?
甲:不知道啊?
丙:不明白呀!
甲:不知道怎么喝我告诉你呀。
丙:啊,不明白呀?
甲:(拿起锤子,对着丙的头打一下)就这(zen 4)么喝!
丙:(对乙说)哎呀 他说就这(zen 4)么喝!
乙:嗯。
丙:嗯。
乙:行。
丙:嗯。
乙:唉,咱还有点不明白啊。
丙:什么不明白?
乙:这个单双月儿占好啦。
丙:嗯?
乙:他先说。
丙:对对对对。
乙:如果他说上这节日来啦?
丙:嗯。
乙:大家也公认。
丙:嗯。
乙:有这(zen 4)么个节。
丙:嗯。
乙:这叫什么?正令?
丙:对。
乙:正令,敬酒。
丙:唉, 咱得问问他。
乙:怎么敬法儿?
丙:(对甲说)我问你啊。
甲:嗯。
丙:比如您先说。
甲:啊。
丙:您是单月儿。
甲:对。
丙:您说出这节日大家也公认有这个。
甲:正令啊。
丙:这是正令?
甲:对呀。
丙:这正令怎么喝呢?
甲:要敬酒三杯,这可喜可贺呀!
丙:哦。(对乙说)他说呀,如果是正令得敬酒三杯,可喜可贺。
乙:敬酒三杯?
丙:唉,对对对对。
乙:这咱不明白。
丙:什么不明白?
乙:那(音内)个敬酒他怎么个敬法儿呢?
丙:(对甲说)啊对呀!您这敬酒怎么个敬法儿呢?
甲:怎么敬不知道?
丙:不明白呀!
甲:啊。
丙:啊。
甲:(拿锤子对着丙的头打三下)就这么敬。
丙:(面对丙,咳嗽两声)他说就这(zen 4)么敬!
乙:哎呀,这我。。。我还是不明白。
丙: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乙:唉,咱们说了。
丙:啊。
乙:这个这个——
丙:咱双月儿啊。
乙:双月儿。
丙:啊。
乙:双月儿咱找不上节来。
丙:啊。
乙:或者这节找出来大家不公认,那么这怎么办呢?
丙:这我得问问他。
乙:问问,问问。
丙:(对甲说)唉,比如说啊,我们是双月儿。
甲:嗯。
丙:我们说出这节日大家不公认,也就说没这(zen 4)么个节。
甲:这叫乱令了。
丙:啊乱令怎么办呢?
甲:罚酒三杯。
丙:哦(对乙说)他说乱令得罚酒三杯。
乙:嘶,这我还不明白。
丙:啊?
乙:那么这罚酒他怎么个罚法儿呢?
丙:(对甲说)啊对呀!这罚酒他怎么个罚法儿呢?
甲:还不知道?
丙:不明白呀!
甲:(拿着锤子又照头上来三下)就这(zen 4)么罚!
丙:对着乙,咳嗽一声)他说就这(zen 4)么罚!
乙:哎呀,我还是不明白!
丙:嗯,我明白了!!您这都哪的事啊 这还没说什么先对付七杯啦!
乙:行了。
丙:我、我明白啦。
乙:明白就好办啦。
丙:我明白啦。
乙:那就。。。。。。
丙:咱开始说了啊?
乙:说了说了。
丙:好嘞!
甲:唉,好好。
丙:(对甲说)咱现在规矩讲完啦 。
甲:啊。
丙:由您开始说。
甲:我占单月儿。
丙:您占单月儿。
甲:我先说啊。
丙:从哪儿说?
甲:一月。
丙:从一月说?
甲:也就是正月。
丙:嗯嗯。
甲:正月十五。
丙:这什么节呢?
甲:“元宵节”!
丙:不是,您先等会儿,您先等会儿啊,我得问问我们先生啊。
甲:你问问。
丙:(对乙说)唉,苏先生。
乙:嗯?
丙:人家说完了,人家说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有这节吗?
乙:有!有!
丙:哦,有这节?
乙:有有有!
丙:哦。
乙:元宵节嘛?!
丙:啊啊。
乙:知道吗?“正月闹元宵,金匾绣开了”,记得有那么一歌儿吗?
丙:我听过听过。
乙:对对,有!有问他怎么办?
丙:(对甲说)唉,有这节怎么办那?
甲:可喜可贺,敬酒三杯!
丙:他说可喜可贺,敬酒三杯。
乙:敬他啊。
丙:哦,对,我们得敬你!(拿锤子)
甲:别、别动。(阻拦丙)
乙:敬敬他。
甲:别动。
丙:唉,不是。。。
甲:你没听清楚。
丙:唉,你看,他这怎么意思?
甲:刚才交代很清楚。
丙:唉,他这人,您您(对乙说),您跟他聊聊。
甲:别动别动。
丙:您跟他聊聊,不是,这人怎么回事儿这是?
乙:(对丙说)你你,你等一会,你等一会儿。
丙:啊。
乙:(对甲、丙说)咱可不许矫情啊?
丙:啊。
甲:谁矫情了?
乙:(对甲说)刚才你说的很清楚啊!
丙、甲:啊对呀!“啊”!
乙:对不对?你说上来了可喜可贺敬酒三杯。你怎么不让敬?
甲:是啊是啊!
乙:啊?
甲:这正令儿谁找上来的?
乙:你呀。
甲:对呀,我找上来的。可喜可贺敬酒三杯,这三杯酒得你们喝。
乙:哦,你找上正令我们喝?
甲:唉!
乙:那么呆会儿我们要找上来呢?
甲:我喝呀!
乙:这回谁喝?
甲:你们喝。
乙:我们喝?
甲:唉!
乙:(咳嗽一声,对丙说)喝去(音切)
丙:喝。。。? 苏先生怎么咱喝呀?
乙:那当然了!
丙:怎么了这是?
乙:人家找上来不得咱们喝吗?对不对?那么呆会儿咱们要是找上来他不就得喝了吗?咱不能跟他矫情啊!咱,人家头一个找上来咱不喝,咱不喝,不喝呆会儿咱找上来他也不喝,怎么办?
丙:对!(一拍大腿)
乙:你明白这个道理。
丙:把他后道堵死!
乙:嗨,对对(笑)。
丙:对!这回呀。
乙:啊。
丙:咱喝!
乙:喝!
丙:不给他留后路!
乙:那当然。
丙:您躲开,我来!
乙:这点儿你放心。
丙:啊。
乙:不管怎么说——
丙:嗯嗯?
乙:咱俩人比他一人儿机灵!
丙:嗯,没错。
乙:他一人儿闹不过咱俩!
丙:他哪成啊!
乙:就是!
丙:您您您闪开。
乙:喝酒!
丙:您闪开。
乙:唉!
丙:马先生?
甲:唉。
丙:喝酒!
甲:可喜可贺,敬酒三杯。
丙:来吧!(甲拿锤子砸丙的头三下) 各位,您看咱玩儿的多规矩!啊!该我们说了啊。
乙:嗯?
丙:先生,该咱说了。
乙:该咱的啦?
丙:咱是二月。
乙:咱二月。
丙:您说。
乙:二月初二。
丙:(对甲说)二月初二!
乙:嗯。
甲:什么节?
丙:(对乙说)他问什么节?
乙:二月二,龙抬头。
丙:(对甲说)二月二龙抬头。
甲:我问你什么节?
丙:(对乙说)不是,他问什么节?
乙:“抬头节”呀!
丙:唉对!抬头节呀!
乙:嘿嘿嘿。
甲:有抬头纹哪儿有抬头节呀?
丙:没这节?
甲:乱令了!
丙:(对乙说)他说乱令了。
乙:乱令?没有?
丙:没有。
乙:没有问他怎么办?
丙:(对甲说)唉,对了!乱令了怎么办?
甲:罚酒三杯。
丙:(对乙说)他说罚酒三杯。
乙:罚!
丙:(激动的跺了一下脚)唉!这回得罚他!(伸手拿锤子)
甲:(伸手阻拦)怎么了?别动别动
丙:我来问你。
甲:你别伸手。
丙:你看他、他又...
甲:刚交代的很清楚。
乙:不是不是(劝架,并对甲说)你等一会儿。
甲:怎么又等会儿?
丙:(对甲说)你这人那(音内)!
乙:唉,刚才我们喝酒我们没矫情吧?
丙、甲:(同声)就就是啊“是啊”。
乙:那么这回我们没说上来,那么你怎么不喝酒啊?
甲:这没找上来谁乱令了?
乙:我们乱令了。
甲:对呀,你们乱令了这酒得你们喝呀!
乙:哦,我们说乱了我们喝?
甲:唉!
乙:那么呆会儿你要说乱了呢?
甲:我喝呀!
乙:这回谁喝?
甲:你们喝。
乙:我们喝?
甲:唉。
乙:(沉了一下,对丙说)喝去(音切)!
丙:又喝去(音切)?!
乙:不是。。。
丙:不是,你怎么怎么又喝去(音切)?
乙:咱不能矫情啊。
丙:怎么又不能矫情啊?
乙:你看 咱本身没找上来。
丙:啊。
乙:咱说乱啦!
丙:啊啊。
乙:咱说乱了不喝,呆会儿他找上来他也不喝,那不就麻烦了吗?
丙:哦,待会儿还得犯矫情?
乙:就是啊!
丙:那您这意思呢?
乙:喝呀!
丙:这也得喝?
乙:当然得喝了,来!
丙:喝!
乙:嗯。
甲:罚酒三杯。
丙:唉,来
甲:(拿锤子又给丙来三下)唉,佩元?
丙:嗯。
甲:这酒你喝着感觉怎么样?
丙:这酒是不错。
甲:啊啊。
丙:就是有点儿上头 那(音内)什么 马先生 这是该您说啦
甲:该我的啦。
丙:您是三月。
甲:我三月。
丙:嗯。
甲:三月初九!
丙:您等会儿啊(转头去找乙)
甲:嗯
丙:他说三月初九
乙:你问问他什么节?
丙:唉对!什么节呀?
甲:寒食节!
丙:有这节?
甲:唉,你问去(音切)
丙:我得问问。
甲:问哪。
丙:(对乙说)苏先生?
甲:呵呵。
丙:他说三月初就是寒食节,有这节吗?
乙:有,有!
丙:哦,这节也有?
乙:有!寒食节嘛!这清明前三天。
丙:哦(士气低落)。
乙:你知这是什么故事吗?
丙:我不知道。
乙:火烧绵山 ,介子推在那烧死了。
丙:啊。
乙:老百姓为了纪念他。
丙:哦?
乙:到了清明前三天全都不吃热食,也不动烟火,吃冷食。这叫寒食节!
丙:哦,这(zen 4)么个寒食节。
乙:对对对。
丙:啊。
乙:你问他有怎么办?
丙:(对甲说)有怎么办呢?
甲:敬酒三杯。
丙:(对乙说)他说敬酒三杯!
乙:敬酒三。。。那就敬啊!
丙:哦那就得敬 对对,人家找上来就得。。。
甲:可喜可贺!(又拿锤子给了丙三下)
丙:(咳嗽两声)
甲:该你们的了。
丙:该我们的了。(对乙说)那个什么,苏先生?
乙:啊。
丙:咱是四月啦啊。
乙:四月。
丙:唉,四月。
乙:嗯。
丙:嗯。
乙:四月。。。四月二十八。
丙:(对甲说)四月二十八!
甲:什么节?
丙:(对乙说)他问什么节?
乙:乱穿纱。
丙:(对甲说)乱穿纱!
甲:这都不象话!问你什么节?
丙:(对乙说)他问什么节?
乙:嗨呀你 “穿纱节”吗!
丙:(对架说)穿纱节吗!
甲:哪儿来的穿纱节?又乱令啦啊!
丙:(对乙说)他说又乱令啦?
乙:乱令怎么办?
丙:还、还怎么办干吗?喝酒啊!(甲拿锤子又给丙来了三下) 这还用问吗这个?!
甲:该我的啦。
丙:该你说了。
甲:我是五月。
丙:嗯,五月。
甲:五月初五!
丙:什么节啊?
甲:端阳节!
丙:你等会儿啊。
甲:啊。
丙:我还。。。(明白了)嘶(对观众说)我不能再问了。各位,你比如说我要一问苏先生准说有,您信吗?不信我试试啊。苏先生?
乙:嗯?
丙:呵,人家说五月初五端阳节。有这节吗?
乙、丙:(同声)有!!
丙:(对观众说)我就知道这句!
乙:嘿,五月初五端阳节。
丙:是是是。
乙:又叫端午节。
丙:这我知道。
乙:吃粽子。
丙:吃粽子。
乙:扎艾蒿。
丙:嗯嗯。
乙:纪念屈原。
丙:是是是。
甲:对对对。
乙:有,问他怎么办?
丙:甭问,嘿,接碴儿喝!来吧!(又挨了三下,咳嗽一声)
甲:行了,该您了。
丙:(对乙说)苏先生?
乙:嗯?
丙:苏先生 。
乙:嗯。
丙:我可喝了都快半年的了啊。您得想点儿辙了啊,啊?!
乙:这点儿你放心。
丙:让他得喝啊(示意让甲喝)!
乙:当然了,这不快半年了吗?
丙:嗯。
乙:后半年全让他喝。
丙:全是他的啊?
乙:你瞧。
丙:这是您说的啊?
乙:这六月就不错。
丙:该咱说了。六月。
乙:六月。
丙:六月。
乙:六月初六。
丙:(对甲说)六月初六!
甲:什么节?
丙:(对乙说)他问什么节?
乙:六月六看谷秀。
丙:人家问什么节?
乙:谷秀节!
丙:(对甲说)唉!“谷秀节”!
甲:哪有谷秀节呀?
丙:(对乙说)他说没有啊?
乙:怎么没有啊?
丙:啊?
乙:还有那(音内)个民间传的那(音内)个顺口溜儿——
丙:什么顺口溜儿?
乙:那(音内)个“六月六看谷秀,春打六九头。大麦收小麦熟,闺女大了不可留,那留来留去结冤仇。一萝卜半斤,俩萝卜一斤,仨萝卜一斤半。。。。。。”
丙:知知、知道!知道!知道!知道!马先生!
甲:啊?
丙:有这个谷秀节!
甲:有啊?
丙:我们团还有这个快板那!
甲:什么快板?
丙:你看,“六月六看谷秀,一萝卜半斤,俩萝卜。。。。。。”
甲:这什么乱七八糟的(拿起锤子就给丙来了三下)!这什么这是?
丙:这回又该了楞灌了啊!
甲:没这节!
丙:没这节?
甲:唉(拉长音)!
丙:(对乙说)没这节?
乙:没这节问他怎么办?
丙:还问怎么办干吗?都喝完啦!
乙:喝完啦?行,让他,让他(示意丙,让他叫甲说)
丙:(对甲说)你你、你说吧你说。
甲:我七月啦!
丙:你七月。
甲:七月初七
丙:什么节?
甲:“七巧节”!
丙:等会儿!
甲:嗯。
乙:嗯?
丙:七月初七“七巧节”有这节吗?
甲:哦?有。。。。。。
丙:(没好气的附和甲)有有有,肯定得有!唉,有就甭问了,您直接来吧!(甲又给丙来了三下)啊,苏先生!
乙:嗯?
丙:可是到八月了啊!
乙:放心!
丙:啊。
乙:这回我心里(拍了拍胸脯),胸有成竹!
丙:您动动脑子吧?
乙:没错儿!
丙:(很委屈的样子)你说
乙:这回准让他喝酒!
丙:真的啊?
乙:八月,八月初八。
丙:(对甲说)八月初八!
甲:什么节?
丙:(对乙说)他问什么节?
乙:我的生日。
丙:唉,他的生日。。。(明白了)去!(轰乙)走!去!您快躲开吧!
乙:怎么啦?
丙:苏先生!您是哪头儿的啊?我才刚明白过来啊!您是哪头儿的啊?您的生日象话吗?啊?您是帮谁的忙啊?啊就各位观众您听听他象话吗?这苏先生?打一上来您听了吗?二月二龙抬头,四月二十八乱穿纱,六月六看谷秀,好不容易到八月又他生日,您这象话吗?您这是?您什么意思您这是?
乙:这他不是什么意思。
丙:什么意思您这是?
乙:我我,我告诉你,我告诉你呀。
丙:啊?
乙:咱俩啊。
丙:啊。
乙:他是一个人。
丙:啊知道。
乙:他一个人闹不过咱俩人。
丙:嗯,我看我一个人儿闹不过你们俩去(音切)!什么,您到底儿帮谁的忙吧?
乙:不是,我我,我告诉啊。
丙:嗯。
乙:咱哪,我想了。
丙:想什么啊?
乙:咱占月份儿占错了。
丙:占错了?
乙:嗯!(很肯定的口气)这个节日全在单月儿,双月儿没节!你这不是。。。
丙:哦!您说节日都在单月儿,双月儿没节?
乙:唉!
丙: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您早干吗去了?这不倒着呢霉吗?行了行了,您也甭帮我找啦,啊?
乙:啊啊。
丙:这回我不用您啦!
乙:怎么啦?
丙:这回我跟他单练,唉!我自己找!(对甲说)不八月吗?
甲:对呀。
丙:我找出这节来准让你喝!
甲:是吗?
丙:各位观众,您注意听啊,这回我说八月十五“中秋节”,有这节吗各位?唉!嘿嘿!行了!喝酒!(拿起锤子砸了一下桌子)喝!喝!(要砸甲的头)
甲:(和丙纠缠)等会儿我喝。我喝我喝。
丙:喝!
甲:我得问清楚喽。
丙:啊?
甲:我喝几杯?
丙:你喝三杯!
甲:不行。
丙:为什么?
甲:我喝两杯。
丙:为什么呢?
甲:你这儿墩洒了一杯。
丙:哦,(又砸了桌子一下)两杯你也得喝!
乙:嘿嘿。
甲:那我喝一杯。
丙:怎么呢?
甲:你这儿又碰洒了一杯。
丙:那一杯你也得喝!
甲:一杯我怎么喝?
丙:我怎么喝的你就怎么喝!
甲:那么你怎么喝的?
丙:我就是(给自己头上来一下)这(zen 4)么喝的!
甲:哈哈哈哈。
丙:嘿嘿。
甲:这回我一杯都不喝啦!
丙:怎么?
甲:你替我喝啦!
丙:也!
甲:哈哈哈哈哈。
丙:(面向乙)您来这杯吧!(砸乙,乙跑)

⑽ 谁有关于九月九重阳节题材的快板,小品或相声地词

小品正文 重阳节小品 重阳小品剧本 九九重阳节晚会小品 (重阳婚礼)
人物:老爸,孤寡老人。 儿子和媳妇,要为老爸找个好老伴。 甲、乙、丙、丁四位老阿姨,是儿子与媳妇特意请来为老爸与龚丽阿姨的重阳婚礼庆贺的。 龚丽阿姨,早已和老爸两情相悦,最终与老爸终成老眷属。 场景:背景是宣扬重阳节的喜庆大海报,上面写有“九九重阳节,家家喜相逢”的大字,两边挂有大红灯笼。舞台上有虚拟的居室,有桌子和凳子,桌上摆有茶杯器具。 幕起: 老爸围着长红围脖,孤寂地走出,时不时地将长围脖甩起甩落。 老爸:嗨,九九重阳节,光棍老头我真孤独,(转头看)看着人家的团圆会,我这鼻涕一把泪一把!(手抹泪)儿子:爸爸!媳妇:爸爸!夫妻俩:(齐声地)我们回来啦!我们陪您过重阳节来啦! 老爸:你们回来啦!(将长围脖狠狠地甩在身后,然后转过身去)哼!夫妻俩:(一左一右站在老爸身旁,齐声地) 喜涮涮喜涮涮、喜涮涮!呕呕!老爷子,节日快乐! 老爸:(看儿子的亮皮鞋)你这皮鞋倒擦得油光锃亮的,比我的白头发还亮!儿子:(手摸后脑勺)您不是常说头可断、血可流,皮鞋不得不擦油吗?嘿嘿!老爸:你的油嘴滑舌很有我当年的神韵。媳妇:爸,咱们别说这些了。我们是来陪您吃重阳糕的!儿子:(立马拎起一袋东西)瞧,全是您喜欢吃的桂花重阳糕!媳妇:(又拎起两袋东西)爸,我们带了好多好吃和好喝的,还有最新上市的“2012牌重阳红大曲”呢!老爸:你们什么意思,专门买2012牌的,这不是想尽快看到我的末日吗,啊?媳妇:爸,您理解错了。我们的意思是,喝完这瓶酒以后,您的末日就不远了。哦不是不是,是您的末日就快到了!儿子:(生气了)会说话不!你们女人就是头发长,说话短根筋!媳妇:(手拍口,自责地)我的这张烂嘴就是不会说话,烂嘴!爸,您千万别跟我一般见识啊。老爸:这个不解释,我理解。儿子:来媳妇,把菜摆上,我要跟咱爸喝两盅!老爸:停、停、停,吃饱喝足后你们又得走,又剩下我孤孤单单,只能唱单出头,唱不了二人转。媳妇:皮蛋,咱爸的话听你明白了吗?儿子:听明白了。媳妇:什么意思?儿子:想找老伴呀。老爸:(怪不好意思地笑了)让你们见笑了,嚯嚯。(两手捂住脸,很羞臊。)儿子:日子越来越好了,咱不能让爸再单挑了。老爸:不单挑怎么办?。。。。。。。。。。。。。。。。。。。

阅读全文

与关于重阳节的相声有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年人半月板磨损手术 浏览:403
社保交了15年还没到退休年龄还需要交吗 浏览:164
中老年人吃维生素c 浏览:429
重庆家庭护理床老人床多少钱 浏览:698
男生的退休年龄是多少 浏览:879
老年人60岁以后会得哪些病 浏览:247
父母把房过户给我手续怎么办 浏览:965
2016退休金细则 浏览:30
染色体检查前要做哪些准备 浏览:915
噪声岗前体检为什么要查尿检 浏览:600
50周岁还能交社保 浏览:298
中老年人必吃的健康食物 浏览:93
医院怎么开失能老人证明 浏览:618
2013年沈阳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浏览:160
你们有退休金吗英语怎么说 浏览:440
70岁的人刑事犯罪规定 浏览:223
国家政策对军人父母有哪些好处 浏览:899
70岁老人手指抽筋怎么办 浏览:170
幼儿绘画重阳节 浏览:603
丰富老年党支部活动 浏览: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