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入则孝,出则悌.孝指什么,悌指什么
孝,指对父母还报的爱;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
意思是:家中要孝敬父母,在外面要尊敬长辈。
出自: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学而》。
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意思是:孔子说:“为人弟为人子的人进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顺从兄长,行为时常谨慎、守信,博爱大众,而亲近仁者。在上述几点全部做到之后,若有余力,则可研习六艺之文。”
(1)孝悌的含义是孝顺父母扩展阅读:
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
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懒得去做。
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时 ,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心。
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亲穿的是否温暖,居处是否暖和。夏天,要考虑父母是否感到凉爽。每早起床,一定要看望父母亲,请问身体是否安好;
傍晚回来了,也一定要向父母亲问安 。外出时,先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见父母亲,让他们感到心安。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秩序,而且对于所从事的事情,不随便改变 。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⑵ 孝悌是什么意思
孝悌意思:孝敬父母、尊重爱护兄弟姐妹。孝,指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悌,指兄弟姐妹之间的友爱。
孝悌读音:xiào tì。
孝悌出处: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前章举的六艺。第一件就是礼。《礼记》
孝悌例句
1、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三省诚身,道传一贯。
3、即将鼓励孝悌者和勤于农耕者制度化。
4、鲜卑民族原来是没有孝悌观念的,孝悌观念在全社会重新树立起来是从孝文帝时期才开始的。
5、中华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
⑶ 怎么理解 孝 悌
孝字的汉字构成,上为老、下为子,意思是子能承其两亲,并能顺其意。
悌,本指敬重乡中长辈,古时当时乡中皆是同族,后指敬爱兄长。
孝悌指的是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友爱兄弟及关爱幼者的伦理行为,体现出感恩、回报和礼敬。推及一切皆加礼敬,善待他人,名曰行“仁”,此为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