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关描写莆田风俗的作文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又称重九节、登高节。
重阳节作为一个以娱乐为主的节日,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主要节俗活动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吃糕。其中最突出的是登高,登高之俗始于西汉,刘歆《西京杂记》云:“三月上已,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作者将重九与重三相对,并指出了登高驱邪免祸的用意。九九登高,并不仅仅登临饮宴、赋诗作文而已,它还有其他活动,这些活动综合而成为“登高会”,又叫“茱萸会”,因此重阳节也被称为“茱萸节”。而重阳赏菊的风俗则源于东晋诗人陶渊明,他以隐居出名,以诗酒出名,更以爱菊出名,后人纷纷效仿,于是有了重阳赏菊的风俗。到了唐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
1989年,我国把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一天定为敬老节。
为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国家邮政局从2000年至2003年连续4年发行了4套我国传统节日系列邮票。2003年10月4日,国家邮政局发行《重阳节》专题特种邮票全套3枚,面值共360分,由刘赦设计,图案分别为“重阳节·登高”“重阳节·赏菊”和“重阳节·饮酒对弈”(左图),3枚邮票采用中国传统的工笔画形式设计,侧重水墨泼染,讲究环境氛围衬托,刻意体现悠闲散漫的意蕴。在构图处理上,设计了一个“圆”置于“方”形邮票中心,宛若一幅景色优美的丹青画卷,展示了重阳节传统的民俗风情。
⑵ 谁知道莆田黄石有个看耳朵很好的女的,据说是眼睛明的女儿
去沃尔玛那旁边有家秋凤鱼丸,在那旁边有家理发店,好像叫加明理发店,店主他会看耳朵,很好,他以前是医生,而且技术很好,你去他们店里问一下,我的耳朵在那边看好的
⑶ 作文莆田的春天400字(描写风土人情)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又称重九节、登高节。
重阳节作为一个以娱乐为主的节日,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主要节俗活动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吃糕。其中最突出的是登高,登高之俗始于西汉,刘歆《西京杂记》云:“三月上已,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作者将重九与重三相对,并指出了登高驱邪免祸的用意。九九登高,并不仅仅登临饮宴、赋诗作文而已,它还有其他活动,这些活动综合而成为“登高会”,又叫“茱萸会”,因此重阳节也被称为“茱萸节”。而重阳赏菊的风俗则源于东晋诗人陶渊明,他以隐居出名,以诗酒出名,更以爱菊出名,后人纷纷效仿,于是有了重阳赏菊的风俗。到了唐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
1989年,我国把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一天定为敬老节。
为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国家邮政局从2000年至2003年连续4年发行了4套我国传统节日系列邮票。2003年10月4日,国家邮政局发行《重阳节》专题特种邮票全套3枚,面值共360分,由刘赦设计,图案分别为“重阳节·登高”“重阳节·赏菊”和“重阳节·饮酒对弈”,3枚邮票采用中国传统的工笔画形式设计,侧重水墨泼染,讲究环境氛围衬托,刻意体现悠闲散漫的意蕴。在构图处理上,设计了一个“圆”置于“方”形邮票中心,宛若一幅景色优美的丹青画卷,展示了重阳节传统的民俗风情。
⑷ 莆田重阳节的习俗作文400字左右。
这一天,正值仲秋季节,天高气爽,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版时光。中国历代许多文权人雅士,每当此时,登上高处,一面饮菊花酒,一面吟诗取乐,留下无数诗篇。
九月,严寒的冬关即将降临,人们开始添置冬装,他们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时烧纸衣,让先人在阴间过冬。这一来,重阳节便演变为扫墓及为先人焚化冬衣的节日。
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家人。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会馆保留重阳节祭祖的习俗,叫做“秋祭”。
其他人士可以在这一天选择较有传统意义的庆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与友好相约到户外活动,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风光,又能联络亲友之间的感情。
农历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数,双阳相重,故名重阳节。重阳节作为一个以娱乐为主的节日,主要节俗活动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
⑸ 莆田民俗风情作文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又称重九节、登高节。
重阳节作为一个以娱乐为主的节日,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主要节俗活动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吃糕。其中最突出的是登高,登高之俗始于西汉,刘歆《西京杂记》云:“三月上已,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作者将重九与重三相对,并指出了登高驱邪免祸的用意。九九登高,并不仅仅登临饮宴、赋诗作文而已,它还有其他活动,这些活动综合而成为“登高会”,又叫“茱萸会”,因此重阳节也被称为“茱萸节”。而重阳赏菊的风俗则源于东晋诗人陶渊明,他以隐居出名,以诗酒出名,更以爱菊出名,后人纷纷效仿,于是有了重阳赏菊的风俗。到了唐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
1989年,我国把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一天定为敬老节。
为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国家邮政局从2000年至2003年连续4年发行了4套我国传统节日系列邮票。2003年10月4日,国家邮政局发行《重阳节》专题特种邮票全套3枚,面值共360分,由刘赦设计,图案分别为“重阳节·登高”“重阳节·赏菊”和“重阳节·饮酒对弈”(左图),3枚邮票采用中国传统的工笔画形式设计,侧重水墨泼染,讲究环境氛围衬托,刻意体现悠闲散漫的意蕴。在构图处理上,设计了一个“圆”置于“方”形邮票中心,宛若一幅景色优美的丹青画卷,展示了重阳节传统的民俗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