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小故事
1、孔融让梨
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们一起吃梨,孔融总是拿小的吃。有大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我年龄小,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由于孔融这么聪明早慧,很小就懂得这样的道理,宗族亲戚们认为他是个奇才。
2、子路负米
子路家境贫困时,自己吃的是粗陋的饭菜,而从百里之外把米背给父母。后遂用“负米、负米百里”等表示奉养父母或为奉养父母在外谋求禄米。
3、凿壁偷光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不怎么识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4、林则徐禁烟
林则徐是清朝后期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任湖广总督期间,由于清政府腐败,英国强盗把一种叫鸦片的毒品,源源不断的偷运进中国,毒害中国百姓。
林则徐应对这一切,十分焦急。他多次向皇帝上书,陈述鸦片的危害。道光皇帝理解了林则徐的推荐,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负责禁烟。
1839年3月,林则徐来到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6月3日,人们把缴获的鸦片全部投进硝烟池。顷刻间,鸦片全部销毁。林则徐为国家和民族做了一件大好事。虎门硝烟的壮举,给英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页。
5、黄香温席
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人,是江夏(今湖北境内)人。年纪才九岁的时候,就已经懂得孝顺长辈的道理。每当炎炎的夏日到来时,(黄香)就用扇子对着父母的帐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爽快,并使蚊虫远远地避开(黄香双亲的帐子),让父母可以更舒服的睡觉。
⑵ 我老婆去年去世今年女儿病想自杀什么愿因
你老婆生病的时候,一直都是你女儿在照顾吗?那说明她是个很懂版事很孝顺的孩子啊,是个权善良的孩子呢,可是好孩子一般心都比较脆弱,比较重感情,也很容易情绪化。
我觉得你女儿可能抑郁症不是在你老婆去世以后今年才得的,有可能已经得很久了,但是一直压抑着,或者说一下伤心过度,一时接受不了事实,一下子就陷进去了。
虽然不知道你女儿现在已经有多大了,但是不管多大这个时候她最需要的就是能够真的去理解她关心她的人,抑郁症其实说起来也算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病了,属于精神疾病,而且不好治,这东西怎么说,也是因人而异,有的人会过了一段时间自己就好了,可有的人就会越陷越深,最后选择离开这个世界。
虽然看着也会笑,但是她其实内心是很痛苦的,总是高兴不起来,觉得活着没有意义。要靠自己去走出来其实很难,你要耐心的去理解她,理解她的痛苦,并且细心的照顾她,带她去找精神医生,配合一些药物,想办法保证她每天心情愉悦,希望她可以早点走出来。
加油!
⑶ 我想给妈妈买一款眼霜,我拿到了我的第一份工资,我觉得妈妈为了我操了很多心
可以的。拿到第一份工资就为妈妈买东西,说明你很有孝心,是个孝顺的孩子。至于买什么东西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你有一份心意。当然买妈妈最需要的东西,那就更好。
⑷ 懂事的孩子快乐吗
或许有的父母会说:懂事的孩子多好啊!不用操心、不用管教、不用劳神,不仅父母轻松版,孩权子也能更早地当家作主。
懂事的孩子往往过早地注重他人的感受,用成人世界的道理权衡利弊,却唯独忽略了自身的意愿与需求,往往失去了正视和表达自己欲望的能力。
对于他人的请求,他们总是来者不拒,却很少向他人提任何要求。和同龄的小孩相比,他们的心思细腻柔软,处事谨慎小心。本应天真无邪、恣意妄为,却变得少年老成、谨小慎微。
懂事,其实是一种慢慢领悟的过程。不必刻意地教导,更不必过早地要求。随着时间齿轮地推动,他们总有一天会长大。父母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爱与言传身教,好好地守护孩子的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