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基督徒当如何孝敬父母
你好!
当在不违背神之道的前提下,尽量听从,引导给其正能量、使父母活在光里内,最终也将父容母带到神的面前。
如要上坟烧纸磕头的话,是完全可以的。因为自己的祖先又不是魔鬼,拜祖先是尽孝道的行为,并能在祖宗那里祈福,因为人死了灵还活着在灵界中。
B. 《圣经》教导我们怎样孝敬父母
许多人误会基督徒不注重孝道,这是误解。因为圣经里十诫里面有一诫是关乎孝敬父母的,以弗所书这样引用:“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弗六:2)。十诫中每一诫都吩咐人不可作什么,唯有“孝敬父母”可以得福,所以保罗说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可见圣经很注重孝道。今天我们从五方面思想如何孝敬父母:
一、应记念父母生育之恩
父母生育我们,十月怀胎,辛劳养育,是一项恩典,提摩太前书第五章四节说作儿孙的在家里学习行孝,“报答亲恩”。显然圣经认为父母对儿女有生育的恩典。现代青年受新思潮影响,以为父母本不想生育儿女,所以谈不上什么功劳。这不单不合圣经真理,也不合中国的孝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是中国人的教训。因为父母最挂念的是儿女身体,从孩子出生到成长,每一天都关注他们的健康。所以父母生养我们,单单身体方面已有恩典。这正是圣经的教训。圣经说我们的身体是圣灵的殿,是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身子上荣耀神。意思是说基督徒要照顾自己的身体,因为是神的殿。当然这话不是给那些整天只顾着自己身体的人的,但有些人却太不顾自己的身体,纵欲损身,既不孝敬父母,也不尊重神的恩赐。
我们的生命是神借着父母给我们的,所以我们要记念父母生育之恩。
二、要奉养父母
“奉养父母”是圣经中在孝道上的用法,也是“孝”字本身的意义。中国人讲孝包括报答亲恩、供奉他们的需要。圣经里有没有说奉养父母是孝道?有,耶稣责备法利赛人借着古人的遗传,废了神的律法,因为它们说已把金钱奉献给神,所以不须奉养父母,这是一种取巧。可能曾经有过这样的例子:有一个人只有一点钱,给了父母就没有钱奉献给神;奉献了给神就没有钱给父母,所以在这情形下他就把金钱奉献给了神。但法利赛人用这个为借口说人如果奉献给神,就可以不给父母了。说这话的人可能既没有奉献给神,也不奉养父母。所以从耶稣责备法利赛人的话里可以看见,基督徒孝敬父母,应供给父母肉身上的需要,在父母在生的时候,尽儿女的责任奉养他们。
刚才提到有许多非基督徒认为我们不注重孝道,其中一个原因是基督徒不祭祀和拜祖先,其实中国到西周时代才开始有祭祖的事,周公制礼作乐,后人逐渐加添。祭祖并不代表孝顺,若在生时不孝顺,到死后才孝顺就太迟了!二十四孝中虽然不少“愚孝”的故事,甚至有孝感动天的传说。但那些例子都是父母在生时的孝顺。有人父母在生时不孝顺,甚至把父母气死,死后却大事铺张,其实都是为传扬自己的名声,并不是真正孝顺。
三、要听从父母
以弗所书告诉我们:“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弗6:1-2)“孝顺”是孝敬兼顺从。耶稣童年时顺从他父母,离开圣殿回家。虽然他以天父的事为念,仍然听从肉身父母之命。
从前在封建家庭中,有时父权太大,做父亲的不善用权柄,或所发命令不合情理。但一般来说,圣经要我们“在主里”听从父母,不是说父母必须是基督徒我们才听从。“在主里”的意思是要在真理里听从。父母不是完全人,未必所作的都对,也有叫儿女作坏事的父母,我们不能都听从。若在恶事上听从,等于陷父母于不义了,不算是孝。
古人论孝包括劝谏父母。当然父母常为儿女的好处筹算,只有少数本身为非作歹的,会叫儿女作坏事,真孝包括劝谏。提摩太前书第五章一节说:不可严责老年人,只要劝他如同父亲。不是不可劝责,但不可“严责”,要在劝中有爱有敬。古圣教我们劝谏父母要“下气”、“怡色”、“柔声”。“谏而不入,起敬起孝,悦而复谏。”意即劝谏父母时,要没有气怒的脸色,声音柔和。若父母不听,要格外敬爱他们,有机会再劝谏他们。这种温柔而不断的劝谏,与圣经的教训相合。圣经没有说要包庇做坏事的父母,而是要站在真理立场,不陷父母于不义。所以应该听从父母,也应该劝谏。
四、让父母分享你的成就
约翰福音第十七章1-4节中,当主耶稣快要上十字架的时候,为门徒最后的祷词中说:“父啊,时候到了,愿你荣耀你的儿子,使儿子也荣耀你”,然后又说:“我在地上已经荣耀你,你所托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主耶稣在世上荣耀了天父,我们作儿女的要荣耀父母。英文圣经常将孝译作“honour”,即尊敬。其实孝顺不止尊敬,还包括感恩,听从,奉养和荣耀的意思。曾子论孝说:“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共下奉养。”
“尊亲”即尊荣父母像主耶稣已经荣耀了天父那样。我们极可能将一切成功归功给自己,因为每人的成功都经过一番努力,我们对自己的奋斗有很深的印象,却很容易忽略了我们现在的成就一半是父母辛劳的结果。但因为前一半不是自己的辛劳,所以印象不深。当你看见你的父母亲动作越来越迟钝,脸上越来越多皱纹,人也越来越老,健康也逐渐退步,你应该知道这些都是她为你辛劳的结果,我们应该欣赏父母曾为我们劳苦,将我们的成功与他们分享,这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安慰。
父母把期望放在儿女身上,到晚年才大失所望,是非常痛苦的。
林肯总统当选时,第一件事通知他的母亲与他分享成就。华盛顿参加海军训练前,向母亲道别,看见母亲流泪,他便吩咐仆人将行李搬回,但他母亲说:“我知道神会赐福给孝敬父母的儿女。”这正是以弗所书所讲的“带应许的诫命”。华盛顿明白他母亲赞成他去,接受海军训练,终于成为美国总统。可见西方国家早期也注重孝道。
基督徒应照圣经教训尽孝,并且使父母得尊荣。
五、要带领父母信主
如果我们今天得到我们认为最好的福音,却不将这最好的给父母,怎算得是孝敬呢?所有作父母的,也会将最好的留给儿女。就算不是真正最好,却是她所认为最好的。我们今天肯不肯将最好的给父母呢?
带父母信主,要为父母的灵魂“受生产之苦”。父母曾为我们的肉身受辛劳,现在我们是否愿意为他们灵魂辛劳呢?为着带领他们信主,可能有许多艰难,但你付的代价即如母亲生他的时候有许多痛苦艰难。我们孝敬父母,必须冒着困难领他们得救。
我不算是一个孝顺的儿子,因为我在十多岁的时候已离家流荡,而且对家庭有很大的成见,到我懂得欣赏我父母亲的时候,可以说已经很迟了。有时在我们的人生中必须到了某一年纪才能领悟父母之爱。但可惜常领悟得太迟。“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待”,有一天你认为应该孝敬他的父母的时候,他们已经离开世界了!或者到你的儿女轻忽你的时候,你才醒悟过来,原来自己轻忽了父母!
你已把最好的福分给了父母了吗?已趁他们在生时领他信主了吗?
(网页链接)
C. 圣经说我们要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一词在圣经中出现10余次。
在旧约中如下:
你们各人都当孝敬父母,也要守我的安息日。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利 19:3)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出 20:12)
当照耶和华你神所吩咐的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并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申 5:16)
在新约中如下:
神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太 15:4)
要孝敬父母,使你们得福,在世长寿。(弗 6:2)
诫命你是晓得的,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当孝敬父母。(路 18:20)
当孝敬父母。又当爱人如己。(太 19:19)
摩西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可 7:10)
诫命你是晓得的,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不可亏负人,当孝敬父母。(可 10:19)
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弗 6:1)
你们作儿女的,要凡事听从父母,因为这是主所喜悦的。(西 3:20)
D. 基督徒应怎样孝敬父母
把永生的道路告诉他们,或者可以与他们一起走通天的道路。孝敬是基督之爱的一部分,应该比常规的人做得更加贴心吧。
E. 基督教讲道基督徒怎么样孝敬父母
经文:提前5:4;弗:1-4
许多人误会基督徒不注重孝道,以上几处经文是最好的答复。因为十诫里面有一诫是关乎孝敬父母的,以弗所书这样引用:“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弗六:2)十诫中每一诫都吩咐人不可做什么。唯有“孝敬父母”可以得福,所以保罗说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可见圣经很注重孝道。今天我们从五方面思想如何孝敬父母:
一、应纪念父母生育之恩
父母生育我们,十月怀胎,劬劳养育,是一项恩典,提摩太前书第五章四节说作儿孙的在家里学习行孝,“报答亲恩”。显然圣经认为父母对儿女有生育的恩典。现代青年受新思潮影响,以为父母本不想生育儿女,所以谈不上什么功劳。这不单不合圣经真理,也不合中国的孝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是中国人的教训。因为父母最挂念的是儿女身体,从孩子出生到成长,每一天都关注他们的健康。所以父母生养我们,单单身体方面已有恩典。这正是圣经的教训。圣经说我们的身体是圣灵的殿,是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身子上荣耀神。意思是说基督徒要照顾自己的身体,因为是神的殿。当然这话不是给那些整天只顾着自己身体的人的,但有些人却太不顾自己的身体,纵欲损身,既不孝敬父母,也不尊重神的恩赐。
我们的生命是神藉着父母给我们的,所以我们要记念父母生育之恩。
二、要奉养父母
“奉养父母”是圣经中在孝道上的用法,也是“孝”字本身的意义。中国人讲孝包括报答亲恩,供奉他们的需要。圣经里有没有说奉养父母是孝道?有,耶稣责备法利赛人藉着古人的遗传,废了神的律法,因为它们说已把金钱奉献给神,所以不需奉养父母。这是一种取巧。可能曾经有过这样的例子:有一个人只有一点钱,给了父母就没有钱奉献给神;奉献给神了,就没有钱给父母,所以在这种情形下,他就把金钱奉献给了神。但法利赛人用这个为藉口说人如果奉献给神,就可以不给父母了。说这话的人可能既没有奉献给神,也不奉养父母。所以从耶稣责备法利赛人的话里可以看见,基督徒孝敬父母,应供给父母肉身上的需要,在父母在世的时候,尽儿女的责任奉养他们。
刚才提到有许多非基督徒认为我们不注重孝道,其中一个原因是基督徒不祭祀和拜祖先,其实中国到西周时代才开始有祭祖的事,周公制礼作乐,后人逐渐加添。祭祖并不代表孝顺,若在生时不孝顺,到死后才孝顺就太迟了!二十四孝中虽然不少“愚孝”的故事,甚至有孝感动天的传说。但那些例子都是父母在生时的孝顺。有人父母在生时不孝顺,甚至把父母气死,死后却大事铺张,其实都是为传扬自己的名声,并不是真正孝顺。
三、要听从父母
以弗所书告诉我们:“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孝顺”是孝敬兼顺从。耶稣童年时顺从他父母,离开圣殿回家。虽然他以天父的事为念,仍然听从肉身父母之命。
从前在封建家庭中,有时父权太大,做父亲的不善用权柄,或所发命令不合情理,但一般来说,圣经要我们“在主里”听从父母,不是说父母必须是基督徒我们才听从。“在主里”的意思是要在真理里听从。父母不是完全人,未必所作的都对,也有叫儿女做坏事的父母,我们不能都听从。若在恶事上听从,等于陷父母于不义了,不算是孝。
古人论孝包括劝谏父母。当然父母常为儿女的好处筹算,只有少数本身为非作歹的,会叫儿女作坏事,真孝包括劝谏。提摩太前书第五章一节说:不可严责老人,只要劝他如同父亲。不是不可劝责,但不可“严责”,要在劝中有爱有敬。古圣教我们劝谏父母要“下气”,“怡色”,“柔声”。“谏而不入,起敬起孝,悦而复谏。”意即劝谏父母时,要没有气怒的脸色,声音柔和。若父母不听,要格外敬爱他们,有机会再劝谏他们。这种温柔而不断的劝谏,与圣经的教训相合。圣经没有说要包庇做坏事的父母,而是要站在真理立场,不陷父母于不义。所以应该听从父母,也应该劝谏。
四、让父母分享你的成就
约翰福音第十七章中,当主耶稣快要上十字架的时候,为门徒最后的祷词中说:“父啊…愿你荣耀你的儿子,使儿子也荣耀你”,然后又说:“我在地上已经荣耀你,你所托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主耶稣在世上荣耀了天父,我们作儿女的要荣耀父母。英文圣经常将孝译作“honour”,即尊敬。其实孝顺不止尊敬,还包括感恩,听从,奉养和荣耀的意思。曾子论孝说:“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共下奉养。”
“尊亲”即尊荣父母像主耶稣已经荣耀了天父那样。我们极可能将一切成功归功给自己,因为每人的成功都经过一番努力,我们对自己的奋斗有很深的印象,却很容易忽略了我们现在的成就一半是父母辛劳的结果。但因为前一半不是自己的辛劳,所以印象不深。当你看见你的父母亲动作越来越迟钝,脸上越来越多皱纹,人也越来越老,健康也逐渐退步,你应该知道这些都是她为你辛劳的结果,我们应该欣赏父母曾为我们劳苦,将我们的成功与他们分享,这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安慰。
父母把期望放在儿女身上,到晚年才大失所望,是非常痛苦的。
林肯总统当选时,第一件事通知他的母亲与他分享成就。华盛顿参加海军训练前,向母亲道别,看见母亲流泪,他便吩咐仆人将行李搬回,但他母亲说:“我知道神会赐福给孝敬父母的儿女。”这正是以弗所书所讲的“带应许的诫命”。华盛顿明白他母亲赞成他去,接受海军训练,终于成为美国总统。可见西方国家早期也注重孝道。
基督徒应照圣经教训尽孝,并且使父母得尊荣。
五、要带领父母信主
如果我们今天得到我们认为最好的福音,却不将这最好的给父母,怎算得是孝敬呢?所有作母亲的,也会将最好的留给儿女。就算不是真正最好,却是她所认为最好的。我们今天肯不肯将最好的给父母呢?
带父母信主,要为父母的灵魂“受生产之苦”。父母曾为我们的肉身受劬劳,现在我们是否愿意为他们灵魂劬劳呢?为着带领他们信主,可能有许多艰难,但你付的代价即如母亲生他的时候有许多痛苦艰难。我们孝敬父母,必须冒着困难领他们得救。
我不算是一个孝顺的儿子,因为我在十多岁的时候已离家流荡,而且对家庭有很大的成见,到我懂得欣赏我父母亲的时候,可以说已经很迟了。有时在我们的人生中必须到了某一年纪才能领悟父母之爱。但可惜常领悟得太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有一天你认为应该孝敬你的父母的时候,他们已经离开世界了!或者到你的儿女轻忽你的时候,你才醒悟过来,原来自己轻忽了父母!
你已把最好的福分给了父母了吗?已趁他们在生时领他信主了吗?
(引自:金鑫--_--的博客)
F. 刘志雄牧师:如何按照圣经孝敬父母
春节临近,在家中与父母团聚时,很多基督徒都在思考如何孝敬父母。刘志雄牧师在《按照圣经孝敬父母》一书中非常较为仔细地谈论了孝敬父母的话题。
孝敬父母与父母角色
孝敬父母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这一个诫命,乃是承接了人跟神之间的关系,以及人跟人之间关系的枢纽。
在所有的关系里面,我们跟父母的关系非常非常的重要,因为神是用父母在地上代表他。
到底圣经让我们看到我们要怎么样尊重年长的父母?我们要怎么样看这个人的价值?这个非常重要。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看他有没有利用价值,不是看他可以做什么。圣经里面说,你在白发人的面前要站起来。
放下自私 开始孝敬父母
近代的文化让我们每一个人越来越自私,自私到一个地步,如果我们忙不过来,如果我们的压力太大,我们第一个要牺牲的就是父母。
孝敬父母这一个诫命,不只是一个被遗忘的诫命,这个诫命常常是一个被误会的诫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很多人都认为,孝敬父母是小孩子的事。今天很多的弟兄姊妹一讲到孝敬父母,他第一个观念就是,我的孩子要孝敬我。但是,圣经里面讲到孝敬父母,它并没有说只有小孩子要孝敬父母,长大就不用了。
孝敬不是不顾父母的错误 是尊敬父母这个人
圣经里面所讲的孝敬,不是说我要孝敬我的父母,所以我就闭着眼睛,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父母不管做了什么错事,不管他们怎么样不对。“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这不是圣经的教导。圣经里面承认,很多父母是不是的父母,但是圣经里面告诉我们说,我们还是要尊敬他们;不是尊敬他们的错误,不是同意他们的错误,而是尊敬他这个人。我们可以不同意他的错误,我们可以在他的错误问题上和他们去谈,可以跟他解决这些问题;但是我们对他的态度是要尊敬的,这是圣经里面讲到孝敬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孝敬不是由父母掌管我们的生活
圣经里面讲到孝敬父母,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孝敬父母绝对不是让父母来控制我们的生活,不是让父母来决定我们如何来活在这个地上。
《提摩太后书》第三章1﹣5节,里面讲到:末世必有危险的日子来到,那个时候的人要专顾自己等等。那其中有两句是什么呢?“违背父母”,“无亲情”。
在父母年老的时候,我们对他们的肯定,比我们给他们买一点东西,给他们一点钱,有价值得多。
要了解父母
有一年,我请我的父亲到加州的“优胜美地”去,那是加州的一个很漂亮的风景区,我招待他到那里去,希望能够跟他好好地去玩一场。我可花了不少钱啊,又是飞机票、又是旅馆,还有其它方面的开支。但是我的老爸在那里并不享受,他不领我的情啊!我们到那里去看,哗,好漂亮!他说:“这有什么好看,走走走,哪里有中国餐厅?”哎呀!在那个地方哪里有道地的中国餐厅,那里的中国餐厅都是做给洋人吃的。好啦,请他去那些中国餐厅吃个东西,他说:“把我叫来美国,就给我吃这个东西!”我花钱、花力气,花心血,可是没有讨好,因为我不了解他,我以为我欣赏的东西,他也会欣赏的,没这回事啊!
所以你要孝敬父母,不要自以为是。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这样子,以为我们喜欢的他也会喜欢,他气死啦!因为什么?你花那么多钱,你非要去,他还要给你面子,他说他是咬着牙陪我啊。我后来就开始学了,不管要安排什么,我先问问明白他喜欢什么?想要什么?
G. 如何按圣经孝敬父母
以弗所书6章1~3节:“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要孝回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答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
从上面的经文告诉我们,在基督里的合一应是具体表现为子女在家庭中的顺从。从上面经文也可以认识到基督教中孝与传统中儒家思想中的孝的差异。儿女不听从父母,就如同树枝无视树根一样,不仅违背自然规律,依社会秩序也是一大罪恶。儒家与基督教在自然规律与社会法层面都重视孝。但儒家从伦理角度谈论孝,而基督教则将孝的起源追溯到神,具有宗教意义。
可以从两方面理解
一、在基督教,儿女的顺从是在主里的顺从。表明儿女的顺从应出自对神的敬畏之心,不应该是单纯的伦理意识。
二、在基督教,子女的顺从是第一条带有应许的诫命,强调孝是我们必须遵守的神的命令。像这样在儒家上,孝虽具有人本主义性质,但在基督教,孝思想以神本主义为基础。
在不违背神旨意的情况下,应当尊重顺从父母。
H. 基督徒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以弗所书6章1~3节:“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要孝敬父母专,使你得福,在属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
从上面的经文告诉我们,在基督里的合一应是具体表现为子女在家庭中的顺从。从上面经文也可以认识到基督教中孝与传统中儒家思想中的孝的差异。儿女不听从父母,就如同树枝无视树根一样,不仅违背自然规律,依社会秩序也是一大罪恶。儒家与基督教在自然规律与社会法层面都重视孝。但儒家从伦理角度谈论孝,而基督教则将孝的起源追溯到神,具有宗教意义。
可以从两方面理解
一、在基督教,儿女的顺从是在主里的顺从。表明儿女的顺从应出自对神的敬畏之心,不应该是单纯的伦理意识。
二、在基督教,子女的顺从是第一条带有应许的诫命,强调孝是我们必须遵守的神的命令。像这样在儒家上,孝虽具有人本主义性质,但在基督教,孝思想以神本主义为基础。
在不违背神旨意的情况下,应当尊重顺从父母。
I. 圣经对孝敬父母有怎样的教导
【出20:12】“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利19:3】你们各人都当孝敬父母,也要守我的安息日。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
【申5:16】“‘当照耶和华你神所吩咐的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并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太15:4】神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
【弗6:2】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