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时候孝顺这两个字很害我们
很多人理解错了孝顺,变成了愚孝。
『贰』 百善孝为先,又如何做到孝顺这两个字,希望能具体点,能具体到生活中每个点最好,
黄檗禅师出家后,认为“必须放弃恩情,达到无为时,方才是真实的报恩”,因此过了三十年禅者的生活,却从来不曾回过俗家,探望亲人,但他内心深处,非常记挂年迈的母亲。五十岁时,有一次在参访的旅途中,不自觉的就往故乡的方向走去。 母亲也思念出家的儿子,可是毫无音讯,每天从早到晚哀伤的哭泣着,把眼睛都哭得失明。为了想念儿子,母亲就在路旁设个司茶亭,不但亲自招待过往的云水僧,并且亲自迎到家中,为他们洗脚,以示礼敬;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因为黄檗禅师左脚上有颗大痣,她眼睛虽瞎了,但希望凭万分之一的洗脚机遇,或可认出谁是他的爱子。
这一天,黄檗禅师也接受了母亲的招待,他一边让母亲洗脚,一边向母亲述说佛陀出家的故事,希望母亲能因此得到信仰、安心。黄檗禅师只将右脚给母亲洗,却不把左脚给母亲洗。
黄檗禅师接连二次返家,虽然觉得难舍难离,但还是忍痛起程云游行脚,继续参访。邻居们忍不住将这个事实,告诉他的母亲说,那个向你讲释迦出家故事的人,就是你经常盼望的儿子。母亲听后几近疯狂似的说:‘难怪声音好像我儿’。说后就追上去,一直追到大河边,不巧,这时黄檗禅师已经上船,而且船也开动了,母亲情急的跳到河里,非常不幸的淹死了。
黄檗禅师站在对岸看到母亲失足,落水溺死的情形,不禁悲从中来,恸哭着说道:
一子出家,九族升天
若不升天,诸佛妄言
黄檗禅师说后,即刻乘船返回,火葬母亲,说一偈曰:
我母多年迷自心,如今华开菩提林
当来三会若相值,归命大悲观世音
在黄檗禅师说偈的时候,乡人都看见他的母亲在火焰中升空而去。
黄檗希运禅师,福建人,在江西出家,受法于百丈怀海禅师,但也在安徽南泉禅师处得到印证。黄檗禅师不是一个不孝顺的人,所谓孝顺有三:(一)为小孝,甘脂奉养;(二)为中孝,光宗耀祖;(三)为大孝,度其灵识超升。禅师度母乃大孝中之大孝也。
出家不是抛弃父母,而是救度父母。轮回百劫,谁不是父母呢?佛在经典上说,“我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绕须弥山百千匝,走到血末脚踝,尚不能报父母一日哺乳之恩”。父母对我们的恩惠是巨大的,作为佛子怎能不精进呢?众生之疾苦,唯佛法能度,愿众生早日离苦难.
_/\_
『叁』 孝顺两个字怎么解释
孝顺
【读音】
[xiào shùn]
【基本解释】
1.〈动〉尽心奉养父母或长辈并顺从他们的意志。
2.〈形〉形容人能孝敬父母或长辈。
孝顺
【读音】
[xiào shun]
【基本解释】
xiào shùn的又音。义同“孝顺xiào shùn”。
【详细解释】
1.原指爱敬天下之人、顺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后多指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
《国语·楚语上》:“勤勉以劝之,孝顺以纳之,忠信以发之,德音以扬之。”
晋 袁宏 《后汉纪·安帝纪上》:“观人之道,幼则观其孝顺而好学,长则观其慈爱而能教。”
《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这 张主管 是个本分之人,况又是个孝顺的,听见娘说,便不往铺里去。”
老舍 《柳家大院》:“可是,爸爸‘文明’,儿子也自然是要孝顺了,打吧!”
2.指 以 财 物 贿 赂 官 吏 或 尊 长 等。
《水浒传》第九四回:“﹝ 何才 ﹞与本州库吏最密,当下探知此事,他便撺掇库吏,把信赏钱大半孝顺州官,其馀侵来入己。”
《红楼梦》第十五回:“我想如今 长安 节度 云老爷 和府上相好,怎么求太太和老爷说说,写一封书子,求 云老爷 和那守备说一声,不怕他不依。要是肯行, 张 家那怕倾家孝顺,也是情愿的。”
3.指用其他方式讨好人家。
《金瓶梅词话》第七四回:“ 李桂姐 道:‘三位师父宣了这一回卷,也该我唱个曲儿孝顺。’”
4.指 贿 赂 官 吏 或 尊 长的财 物。
《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大凡做贼的见了做公的,就是老鼠遇了猫儿,见形便伏;做公的见了做贼的,就是仙鹤遇了蛇洞,闻气即知。所以这两项人每每私自相通,时常要些孝顺,叫做‘打业钱’。”
5.特 指 献 给 皇 帝 的 贡 物。
《明史·李邦华传》:“是时 神宗 好货,中官有所进奉,名为孝顺。疏中刺及之。”
【近义词】
孝敬
【反义词】
不肖
忤逆
『肆』 孝心可以和哪两个字组成成语
没有含“孝心”的成语,含“孝”的成语只有29个:
父慈子孝 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父严子孝 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孝子慈孙 对祖先孝顺的子孙。
孝子顺孙 指孝顺父母的儿子,有德行的孙子。
忠孝节义 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则。
母慈子孝 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披麻带孝 指服重孝。
披麻戴孝 指长辈去世,子孙身披麻布服,头上戴白,表示哀悼。
求忠出孝 指寻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入孝出弟 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同“入孝出悌”。
入孝出悌 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亦作‘入孝出弟’。
孝思不匮 匮:缺乏。指对父母行孝道的心思时刻不忘。
孝悌力田 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
孝悌忠信 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的封建社会的应具备的道德标准。
孝子爱日 指珍惜与父母共处的岁月,能及时行孝。
孝子贤孙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
移孝为忠 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
移孝作忠 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同“移孝为忠”。
忠孝两全 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两样都做得很好。亦作“忠孝双全”。
子孝父慈 儿女孝顺,父母慈爱。同“父慈子孝”。
『伍』 家风家训怎么写
家风家训主要是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此外,提倡什么和禁止什么,也是族规家法中的重要内容,如:“节俭当崇”、“邪巫当禁”等。
家风家训大致包括了以下内容:
1、注重家法、国法。
2、和睦宗族、乡里。
3、孝顺父母、敬长辈。
4、合乎礼教、正名分。
5、祖宗祭祀、墓祭程序。
远古时代,人类社会经历了氏族、家族、家庭的变迁,然而,这些都是形成一个国家的基石。在国家不安定和国法不明确之际,家训即可发挥稳定社会秩序的力量。因为,家族为了维持必要的法制制度,就拟定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家族中人,这便是家法家训的最早起源。
(5)孝敬两个字怎么写扩展阅读
家训,对于今人来说,是个比较专业的说法。但在古时,却是常用词,因为“人必有家,家必有训”。家训指家庭或家族内部父祖辈对子孙后代的垂诫、训示,更是儒家知识分子在立身、处世、为学等方面教育后辈的家庭教育读物。
古人家风的形成,更多靠的是长辈与子孙的学行,而不是背诵“家训”。就对书法教育来讲,古人更是以抄写家训为教育后辈子孙的必要方式之一。习之堂为满足大众在书法学习与传统培训教学契合的需求特点,推出了家风家训系列书法描灰教材。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个人、家庭、教育机构在自学与培训上不同的条件与学习环境要求,并能更容易的结合起来,使书法教学与学习变得如此简单。
『陆』 如何理解孝敬2字
孝敬=笑,敬孝,和父母说话面带微笑,平常相处和颜欢笑。敬,恭在外表,敬存内心。不怠慢,不敷衍,不嫌弃!孝敬,用心去做了,你就做到了!
『柒』 关于孝顺孝心的词语,两个字的
哈,仅仅两个字的?
那就用《孝敬》啦!
『捌』 孝敬两个字是什么字
孝敬 [xiào jìng]
[释义] 1.孝顺父母,尊敬亲长 2.把物品献给尊长或贿赂上级
『玖』 乖巧伶俐 懂事孝顺用2个字怎样表达
我觉得都可以用懂事两个字来概括
『拾』 孝顺两个字都怎么理解啊
所谓“孝顺”,首先是要顺从长辈,其次是要尽孝道,即为人子女要从生活上和心理上照顾长辈。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传统制造就了一帮“愚孝”之徒。错将“孝顺”误读为无原则的顺从服从。可悲!好像不从就是不敬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