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今中外的孝子孝顺父母的事迹
事例一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
事例二
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
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
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事例三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
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事例四
老一辈革命家朱德著文《回忆我的母亲》,以无限的深情赞颂了母亲无比的爱和高尚的品质。
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昼夜兼程,他抚摸着母亲的棺木放声恸哭,悲痛之中挥笔写下《祭母文》:“吾母高风,首推博爱”。宋庆龄孝心至诚,在母亲灵前“饮泣不已”。陈毅探母,执意要给瘫痪在床的母亲洗衣服。
事母至孝,每逢假日,
夫妇总要带上母亲喜爱的食物,到母亲处请安问好。
事例五
在全国以实施“跨世纪教育工程”而著称的,一个13岁少年的题为《妈妈,我就是你的眼睛》的发言,使全国女市长考察团的26位成员潸然泪下。这位同学9岁时,母亲双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过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较多责任和义务,为了买一盘母亲喜欢的磁带,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头整整跑了6个小时!
---雨
2. 关于孝顺的名言
1、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狄更斯
2、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迅
3、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释义:天地万物之中,以人类最为尊贵。人类的行为,没有比孝道更为重大的了。
4、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释义:仁的实质是侍奉父母;义的实质是顺从兄长。
5、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释义:奉自己的亲人,无论在什么地方均可以使亲人感觉安定,是孝顺的最高境界。
孝顺,读作xiào shùn,出自《国语·楚语上》,原指爱敬天下之人﹑顺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后多指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
(2)孝敬篇我要做孝子扩展阅读:
关于孝顺的成语:
1、王祥卧冰:王祥卧冰求鱼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顺父母。 卧冰求鲤是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最早出自干宝的《搜神记》,讲述晋人王祥冬天为继母在冰上捕鱼的事情,被后世奉为孝道经典故事。
2、孝子爱日:指珍惜与父母共处的岁月,能及时行孝。出自汉·扬雄《法言·孝至》:“事父母自知不足者,其舜乎?不可得而久者,事亲之谓也。孝子爱日。”
释义:能够谨慎地服侍父母,却总是担心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让父母不满意,就可以说已经具备了舜这种圣人的伟大人格了。人们希望能够永远陪伴在身边,让自己尽一点孝心,报答养育之恩,但这却是不可能实现的愿望。
3. 怎样才能做个孝子
孝子现在是指孝顺的孩子,但是这个词最古老的语义却不是这个意思,是孔子把‘孝’的内涵扩大了。
《礼记》这样定义“孝”:“祭称孝子、孝孙,丧称哀子、哀孙。”父亲或母亲刚去世的时候,非常哀痛,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称作“哀子”;过了一段时间,哀痛慢慢减轻了,停止了哭泣,这时再祭奠去世的父亲或母亲,称作“孝子”。因此,“孝子”是祭奠的时候才使用的称谓。后来一概把居丧的男子称作“孝子”。由此可见,这个词的本义跟“孝顺”没有任何关系。读者也许会问:不孝顺干吗给父母守丧?道理很简单:在古代社会里,父母死而不服丧,那是一种犯罪行为,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后来从为父母服丧逐渐引申出了“孝顺”的词义。孔子如此定义他心目中的“孝”——“无违”,即孝顺;“能养”,即孝养,供养父母;“敬”,即孝敬。孔子的定义也就是今天“孝子”的定义。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所说“无违”(即孝顺)有两层含义:“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活着的时候,要孝顺他们;父母去世之后,要按照礼仪举行葬礼,按照礼仪按时祭奠他们。第二层意思就是“孝子”最本原的语义。
如果不了解“孝子”最本原的语义,古人书中的很多记载就看不懂。比如晋朝王绥的父亲被人捉走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王绥日常饮食都降低一格标准,当时人讽刺他是“试守孝子”——试着为父亲守孝。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的后废帝刘昱性情残暴,有一次他母亲王皇后赐给他带有玉柄的羽毛扇,刘昱嫌扇子的玉柄太粗糙不华丽,因此就想害死母亲。这边厢已经命令太医去煮毒药了,刘昱的左右人等赶紧劝他:“若行此事,官家便作孝子。”您要是真的把太后毒死了,那您就要做“孝子”为母亲守孝了,怎能继续到处去游乐?刘昱一听有道理,于是罢手。南北朝乱世,北魏和南齐征战,南齐的将领成买出战前说:“不杀贼就被贼杀,我的幼子不为世子,便为孝子。”世子是指高官贵族的子弟。此处如果将“孝子”理解成“孝顺的儿子”就解释不通,因为紧接着成买又说:“做世子可以在门上涂赤赭色的涂料,做孝子只能在门上涂白土粉(比喻服丧)。”在聊斋故事中,有一篇《孝子》的文章.在青州东香山之前,有一位叫周顺亭的人,非常孝敬母亲。他的母亲大腿上长了一个大疖子,痛得简直难以忍受,只能白天、黑夜里不停地呻吟。周顺亭不厌其烦地为母亲敷药、按摩,以致废寝忘食。可是,几个月过去了,母亲的病痛还是不愈,周毫无办法、忧心忡忡。夜晚,死去的父亲托梦告诉他:“你母亲的疾病全在于你的孝心。但是,她的疮伤要用人的肌肉制成的药膏,敷在上面才能痊愈的。你光靠担忧还是不行的。”周醒来觉得很惊奇,连忙起床,用刀把自己的一块胁部的肉割下,却不觉得怎么痛。他又用布把伤口包扎好,鲜血也止住了。周把自己的肉制成药膏,然后敷在母亲的疮口中,其痛感马上消除了。母亲高兴地问:“是什么药,这样地灵验呢!”周不便告诉实情,只能搪塞过去。母亲的疮伤终于痊愈,周设法掩饰自己的割伤处,既使是他的妻子也茫然不知其故。等到割伤痊愈后,被留下了一块巴掌大的伤疤,妻子再三盘问,才得知其真正的原由。
4. 有一篇文章说,要孝敬父母,父母的话都会应验。父母说后辈会更孝顺,真的代代出孝子贤媳,说横死就真的横死
我支持你的说法!但人世间就是这样,原因是父子心连心,所以,当产生矛盾也是没有办回法,但是父母说完答了,他们也得为自己的话付出代价,就是说,现在的人们只看到一面,没有看到当失去儿子的痛苦,而已经因为过失失去孩子的父母已经领会到,母子之情不是单靠孝顺就能维持,而需要双方尊重!杀掉儿子的同时,也杀掉他多少年辛苦培养的心血!杀儿恨儿就是在整自己!
这个世界上永远都是,害人就是害己,骂人就是骂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5. 百善孝为先的顺口溜
《百善孝为先》
人生五伦孝为先,自古孝是百行原。
为人子女应孝顺,不孝之人罪滔天。
父母恩情深似海,人生莫忘报亲恩。
世上惟有孝字大,孝顺父母为一端。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穷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侍候莫厌烦。
爹娘都调莫违阻,吩咐言语记心间。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敬意面带欢。
大小事情须禀命,禀命再行莫自专。
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宝局钱场休我往,花街柳巷莫游玩。
保身惜命防灾病,酒色财气不可贪。
为非作歹损阴德,惹骂爹娘心怎安。
每日清晨来相问,冷热好歹问一番。
到晚莫往旁处去,侍奉爹娘好安眠。
夏天爹娘要凉快,冬天宜暖不宜寒。
爹娘一日三顿饭,三顿茶饭留心观。
恐怕饮食失调养,有了灾病後悔难。
休说自己劳苦大,爹娘劳苦更在先。
人了一日老一日,爹娘一年老一年。
劝人及时把孝尽,兄弟虽多不可扳。
此篇劝孝逢知己,趁早行孝莫迟延。
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
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
为人子女要孝顺,不孝之人罪逆天
家贫才能出孝子,鸟兽尚知哺乳恩
养育之恩不图报,望子成龙白费心
幼儿咒骂我,我心好喜欢;
父母嗔怒我,我心反不甘。
一喜欢,一不甘,待儿待亲何相悬?
劝君今後逢怒,也将亲作小儿看。
儿辈出千言,君听常不厌;
父母一开口,便道多管闲。
非闲管,亲挂牵,皓首白头多谙练,
劝君钦奉老人言,莫教乳口胡乱言。
夫妻携钱包,买衣又买糕;
罕见供父母,多说饲儿曹。
亲未膳,儿先饱,爱护心肠何颠倒?
劝君多为老人想,供养父母光阴少。
市上检药物,只买肥儿丸;
老亲虽病弱,不买还少丹。
儿固瘦,亲亦残,医儿如何在父先?
割股还是亲的肉,劝君及早驻亲颜。
富贵孝亲易,双亲未曾安;
贫贱养儿难,儿女无饥寒。
(5)孝敬篇我要做孝子扩展阅读:
1、孝是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的表现。所谓「百行孝为先」,反映清代极为重视孝的观念。
2、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等。孝顺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权威的肯定,从而遵从父母的指点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
3、儒家文化认为孝是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都从此产生。所以与西方文化不同,东方历史中执政者无不把“孝”,作为立国之本去美化,作为驯化子民的第一课,来大肆宣扬,它培养了一代一代对“父母官”顺与忠的奴才,甚至作为选拔领导干部的标准(孝廉)。
4、道家《庄子·天运》孝的观念:「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
6. 《百孝篇》原文详细解释
《百孝篇》全文译文:
天地大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平安。
孝顺孝顺儿子能生,孝顺孩子必须明白贤。
孝是人路第一步,孝子谢世界就是仙。
从古代的忠臣孝子多,你选贤臣推举孝廉。
尽心竭力孝敬父母,孝道不仅讲吃穿。
孝道贵在心中孝,孝敬父母双亲责备没有回来说。
可惜的是人世间不知道孝,回心又孝天理还。
这些事不顺就不孝,怎知孝能感动上天。
孝道重视顺没有别的好,孝顺不分女和男。
福禄都由孝字得,天将孝子另眼观。
人人都应该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与敬天。
孝子人口里有汉语,孝妇脸上带孝颜。
公婆上边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才。
你得先学孝淑名,三从四德孝在前。孝顺在乡里人钦佩,孝在家中大小欢。
孝子逢人就劝孝,孝教化风俗人品端正。
生前孝子名声地位,死后孝子万古传。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孝力大,孝能感动地与天。
《孝经》孝文帝把孝劝,孝父孝母孝祖先。
父母生下儿子原来是孝,能孝就是好男人。
为人能把父母孝,下批孝子照样返回。
堂上父母不知道孝,不孝接受穷没有怨天。
孝子脸带太和相,到孝出平易自然安。
父母在与孝不知道孝,父母死知孝后悔难。
孝在心孝不在容貌,孝贵在真实行不在话。
孝子齐家全家快乐,孝子治理国家人民安全。
五谷丰收都因孝,一孝就是太平之年。
能不能在贫穷和富裕孝,好身体是孝男孩父母的心。
兄弟和睦就是孝,忍心让两个字把孝全。
孝从困难处见真孝,孝容满面侍奉父母。
父母双全正应该孝顺,孝思鳏寡亲影单。
赶紧孝来光阴节,由于我父母孝寿命由天。
生前能孝方为孝,死后尽孝枉徒然。
孝顺传家教是宝,孝性情温和汉味甘。
羊羔跪乳还知道孝,乌鸦反哺孝敬父母。
为人若是不知道孝,不如禽兽实在可怜。
百行孝为首万好,要知道孝字是根源。
念佛行善的是孝,孝仰仗佛力超九天。
伟大伟大孝孝吗,孝了无穷孝无边。
这篇文章句句不离孝,离孝人伦颠倒颠。
考虑到十遍千个孝,考虑到一百遍一万孝全。
一千遍一万遍常念,消灾免难百孝篇。
7. 百善孝为先,何为大孝
楼主,您好!新年快乐!!孝
我们一般都认为是孝顺父母
但是,还有许多是我们该孝顺的
天地重孝孝当先 一个孝字全家安
孝顺能生孝顺子 孝顺子弟必明贤
孝是人道第一步 孝子谢世即为仙
自古忠臣多孝子 君选贤臣举孝廉
尽心竭力孝父母 孝道不独讲吃穿
孝道贵在心中孝 孝亲亲责莫回言
惜乎人间不识孝 回心复孝天理还
诸事不顺因不孝 怎知孝能感动天
孝道贵顺无他妙 孝顺不分女共男
福禄皆由孝字得 天将孝子另眼观
人人都可孝父母 孝敬父母如敬天
孝子口里有孝语 孝妇面上带孝颜
公婆上边能尽孝 又落孝来又落贤
女得淑名先学孝 三从四德孝在前
孝在乡党人钦敬 孝在家中大小欢
孝子逢人就劝孝 孝化风俗人品端
生前孝子声价贵 死後孝子万古传
处世惟有孝力大 孝能感动地合天
孝经孝文把孝劝 孝父孝母孝祖先
父母生子原为孝 能孝就是好儿男
为人能把父母孝 下辈孝子照样还
堂上父母不知孝 不孝受穷莫怨天
孝子面带太和象 入孝出悌自然安
亲在应孝不知孝 亲死知孝後悔难
孝在心孝不在貌 孝贵实行不在言
孝子齐家全家乐 孝子治国万民安
五谷丰登皆因孝 一孝即是太平年
能孝不在贫和富 善体亲心是孝男
兄弟和睦即为孝 忍让二字把孝全
孝从难处见真孝 孝容满面承亲颜
父母双全正宜孝 孝思鳏寡亲影单
赶紧孝来光阴快 亲由我孝寿由天
生前为孝方为孝 死後尽孝徒枉然
孝顺传家孝是宝 孝顺温和孝味甘
羔羊跪乳尚知孝 乌鸦反哺孝亲颜
为人若是不知孝 不如禽兽实可怜
百行万善孝为首 当知孝字是根源
念佛行善也是孝 孝仗佛力超九天
大哉孝乎大哉孝 孝矣无穷孝无边
此篇句句不离孝 离孝人伦颠倒颠
念得十遍千个孝 念得百遍万孝全
千遍万遍常常念 消灾免难百孝篇谢谢采纳哦!
8. 是做一名孝子 关于孝顺,我该怎么写
你告诉你父母他们怎么对你爷爷奶奶你也要学他们,等他们老了后,你就象他们对你爷爷奶奶对他们!你要学他们!看看他们还会不会那样对他们!我只知道这样了!我没有其他办法咯
9. 人一生最大的一件事,孝顺父母,认识我的人都说我是个孝子,母亲过世4年了,我一直想这个事,
百善孝为先,一个人首先要懂得孝敬父母,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真正善待别人。最重回要的是,孝敬要在答平时的点点滴滴。做儿女的,一定要孝顺父母,这是天经地义,毫无疑义的。一句话,父母之恩,终生难报啊!侍亲、顺亲,方可为人、为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