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事业单位退休工资为在职工资的多少
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构成内:
(一)基容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三)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计算公式为: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⑵ 退休工资 和在职工资之比叫什么"替代率
我无语了,谁给你说的退休工资高于在职工资,教师是算好的了,退休替代率90%,一般国家工作人员退休替代率都比老师低,你还不满足,以后随退休年龄慢慢长,最近几年比工资长得快。要是你爸妈退休了,别老瞅着那点钱,自己多挣点,花着也舒服。
⑶ 工人或公务员在职的工资和退休后的工资有什么区别,会多还是会少
工人的退休工资是按交纳的退休金以及原工资的百分比以及一些其他因素综合计算的,会比原工资少。
公务员的话,退休工资算法和普通工人不同,一般是原工资多少,退休后还是多少,或减少一部分,但总体来说和原工资比相对不会有多少减少。
企业退休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组成:
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
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4、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2015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5、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3)退休工资比在职工资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退休后养老保险不能转移,在职职工的养老保险可以办理转移。
但职工已经退休,已经确认养老金的领取和领取标准,就无法再进行养老保险转移了,但可以通过金融系统实现养老金异地支付(需要个人承担银行相关服务费用)。
2、个人缴费满15年后不继续缴费,退休时会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基本养老金水平。
个人缴费满15年,仅仅是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一个基本条件,只要职工没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仍处于就业、有收入状态,就要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如果中断缴费,将会直接影响到个人退休时的基本养老金水平。
3、《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规定,跨省流动就业的参保人员达到待遇领取条件时,按下列规定确定其待遇领取地:
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在户籍所在地的,由户籍所在地负责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满10年的,在该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当地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回上一个缴费年限满10年的原参保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每个参保地的累计缴费年限均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及相应资金归集到户籍所在地,由户籍所在地按规定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4、在每年的上半年退休的人员,计发其退休养老金时,所涉及的上年度本市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按上二年度本市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
在每年的下半年退休的人员,计发其退休养老金时,所涉及的上年度本市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按上年度本市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
在每年的上半年退休的人员,从退休当年开始参与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在每年的下半年退休的人员,从退休下一年开始参与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企业退休养老金
⑷ 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工资比在职少发哪几项
提前退休是指哪种情况?
离岗待退一般是工龄较长,而且不能胜任现在专的工作,先离属岗,
待到达正式退休年龄以后,再办理正式退休手续,其待遇和正退一样;
病退是指因病且丧失劳动力,办理的退休,其待遇比正退差很多,
分10年以下,10-20年,20年以上几个档次,每档次的标准不一。
正退标准如下,每个地方可能有一点点不同,但大体是这样的
第一部分是基础工资,第二部分是生活活的津贴。基本工资按照职称职务的级别确定。生活的津贴,国家全额拔款的单位按基础工资的30%发给,自筹资金单位按基础工资的40%发给。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⑸ 一个教师退休后的退休金比在职的工资高吗
教师压力大,蛮累的
工资和退休金肯定也不会很低
但退休后发的退休金比在职时的工资多,是不可能的
⑹ 为什么有些人的退休工资比在职人员高
因为当初他们在公司的时候,做出的贡献比平常人多,为了工作放弃了他们很多的其它追求,干的时间很长直到退休,值得每一个公司的人敬佩,付出多收获自然就多。
⑺ 退休每月发的工资和在职时工资样马
退休工资和在职工资肯定不一样,退休工资是按照你养老保险的交费金额和交内费年限计算的,如果你在容职工资挺高,但养老保险交费年限很短,那退休工资会比在职工资少很多,如果你在职工资并不高,但交费年限很长,有四十多年,那退休工资也许比在职工资会高一点。
⑻ 退休后养老金的高低,跟在职时的工资高低有关系吗
有关系,挣的越多公司给你交的越多,交的越多,你退休后拿到的就越多。养老金的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与每个人的缴费工资密切相关。众所周知,养老保险的基本工资实际上是计算退休养老金的一个非常简单的术语。城市工人是根据他们的工资计算的。工资是捐款,工资是工资的基础。雇员在工作期间的工资越高,缴纳的缴费保费就越高,养老金和已缴纳的职业养老金将记入养老金的基本账户和个人账户。
为了平滑地过度,限制和提高政府机构和机构的退休金福利,使用了新旧方法来计算中国的退休金。如果新方法计算出的退休待遇低于旧方法,则按旧方法支付,如果新方法计算出的养老金待遇高于旧方法,则较高部分遵循10年的过渡期。每年征收10%的税率。传统的公式是基于退休金保险计划之前的雇员总工资(基本工资+薪酬+各种补贴),然后根据工作年限计算。
⑼ 退休以后养老金的高低,跟在职期间的工资收入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呢
一般来说,在职工资越高,退休养老金越高。
自己退休后可以领取的养老金待遇和自己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有直接关系吗?
综上所述,养老金水平比在在职时工资水平高,在现实生活中也大有人在,这既是体制机制的因素造成的,也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样大部分的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职工,因在职时社保缴费指数过低,导致退休后养老金比在职时工资低,同样是合理的,也是合法的。
综上所述,养老金水平比在在职时工资水平高,在现实生活中也大有人在,这既是体制机制的因素造成的,也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样大部分的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职工,因在职时社保缴费指数过低,导致退休后养老金比在职时工资低,同样是合理的,也是合法的。所以,很多人参加工作时都希望去机构这样的职场。 首先,你可以有稳定的工作环境。 其次,自己的收入待遇也普遍较高。 另外,将来可以获得养老金的待遇也经常超过企业的退休待遇。 这也是根本原因。
综上所述,养老金水平比在在职时工资水平高,在现实生活中也大有人在,这既是体制机制的因素造成的,也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样大部分的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职工,因在职时社保缴费指数过低,导致退休后养老金比在职时工资低,同样是合理的,也是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