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退休患病职工困难申请
可以到当地社保局或者拨打电话12333查询咨询人工的
㈡ 退休职工大病怎么救助
1、救助方式包括:对救助对象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贴;对救助对象经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大病保险和商业保险等支付后,符合本市规定的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按照门诊、住院、生育、重大疾病等不同情形,给予救助。
2、五类人员可申请医疗救助:
(1)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
(2)特困供养人员;
(3)低收入家庭成员;
(4)因高额医疗费用超过家庭承受能力,家庭收入、支出、财产符合本市有关规定的重大疾病患者;
(5)市、区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
(2)退休职工因病扩展阅读: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临时救助:
1、因火灾、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
2、因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本市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低收入家庭;遭遇其他特殊困难的家庭;
3、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因遭遇火灾、交通事故、突发重大疾病或者其他特殊原因,暂时无法得到家庭支持,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个人。
4、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需要开展紧急转移安置和基本生活救助,以及属于疾病应急救助范围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㈢ 因病提前退休有哪些情况
满男50女45,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有当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如果伤病职工同时符合不同类别疾病三项以上(内含三项)“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条件时,可确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条件
4.1.1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周围神经肌肉疾病等,经治疗后遗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单肢瘫,肌力2级以下(含2级)。 (2)两肢或三肢瘫,肌力3级以下(含3级)。 (3)双手或双足全肌瘫,肌力2级以下(含2级)。 (4)完全性(感觉性或混合性)失语。 (5)非肢体瘫的中度运动障碍。
4.1.2长期重度呼吸困难。
4.1.3心功能长期在Ⅲ级以上。左室疾患左室射血分数≤50%。
4.1.4恶性室性心动过速经治疗无效。
4.1.5各种难以治愈的严重贫血,经治疗后血红蛋白长期低于6克/分升以下(含6克/分升)者。
4.1.6全胃切除或全结肠切除或小肠切除3/4。
4.1.7慢性重度肝功能损害。
4.1.8不可逆转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期。
4.1.9各种代谢性或内分泌疾病、结缔组织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所导致心、脑、肾、肺、肝等一个以上主要脏器严重合并症,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4.1.10各种恶性肿瘤(含血液肿瘤)经综合治疗、放疗、化疗无效或术后复发。
4.1.11一眼有光感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0.2或视野半径≤20度。
4.1.12双眼矫正视力<0.1或视野半径≤20度。
4.1.13慢性器质性精神障碍,经系统治疗2年仍有下述症状之一,并严重影响职业功能者:痴呆(中度智能减退);持续或经常出现的妄想和幻觉,持续或经常出现的情绪不稳定以及不能自控的冲动攻击行为。
4.1.14精神分裂症,经系统治疗5年仍不能恢复正常者;偏执性精神障碍,妄想牢固,持续5年仍不能缓解,严重影响职业功能者。
4.1.15难治性的情感障碍,经系统治疗5年仍不能恢复正常,男性年龄50岁以上(含50岁),女性45岁以上(含45岁),严重影响职业功能者。
4.1.16具有明显强迫型人格发病基础的难治性强迫障碍,经系统治疗5年无效,严重影响职业功能者。 4.1.17符合《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1至4级者。
㈣ 因病退职和病退在退休待遇上有什么区别
按照我国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因病退休与退职,在养老金(病退职或称病残津贴、生活费)的计算方法上并无区别,
但病退职职工往往缴费年限较短,个人账户储存额较少,实际领取的养老金一般较病退休职工少。
并且,病退职较病退休的养老金最低保障数额要低,国家统一调整养老金的时候定额增长标准一般也要低档次。
(4)退休职工因病扩展阅读:
因职业病而提前退休,退休待遇与正常退休一样。
以前病退的条件很简单:根据国家相关政策,
一、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二、交费年限(含视同交费年限)满15年及其以上。
三、因病或外因致残,经市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符合以上三条的人员,可办理病退,否则,不能按因病办理退休。
目前为止更具体些: 企业职工申请病退鉴定,应符合以下条件:
养老保险缴费原则上满15周年,女性45周岁以上,男性50周岁以上;
一般类疾病住院出院后满1年;
恶性肿瘤、尿毒症、肢体瘫等难以康复的严重性疾病住院出院后医疗期满;
精神类疾病住院出院后年满5年,且有5年系统治疗诊断记录。
职工在申请病退鉴定报名时须提交《病退鉴定申请表》、《病退鉴定须知》、本人签字的申请书、正规住院病历和住院医疗费报销凭证以及市、县两级医保中心医疗保险费支付单。
需要注意的是,如个人存根丢失,可提供医保中心存根复印件并加盖医保中心印鉴,未参加医保的单位可提供单位财务医疗费报销凭证。
㈤ 公务员因病退休的条件是什么
公务员因病退休的条件是:
职工因病或非工伤致残,统一由地级市劳动保障部门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负责医疗诊断,并出具证明,非指定医院出具的证明一律无效。
经本市劳动能力鉴定机构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达到规定的年龄。(男50周岁,女45周岁)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且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年限(工龄)满15年。
㈥ 企业职工因病提前退休退休金怎么计算
所谓提前退休,是指职工在尚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就退出工作岗位并有资格领取养老金的情形。目前我国法定退休年龄的基本原则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实践中的提前退休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符合法定提前退休条件的,主要是指特殊工种以及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完全按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二是依照国家有关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而提前退休的,主要是指国务院确定的111个“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国有破产工业企业中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职工;三是有压锭任务的国有纺织企业中,符合规定的纺纱、织布工种的挡车工。
由于提前退休会导致职工缩短缴费年限并延长养老金领取年限,对养老保险制度整体影响较大,因此,国家对提前退休实行严格控制,男职工年满60岁、女干部年满55岁、女工人年满50岁退休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部门审批;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种,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企业职工退休,由地级劳动保障部门审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前退休的,由省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部门审批。2002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印发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对职工由于非因工伤残或因病后,于法定医疗期满或医疗终结时通过医学检查对伤残失能程度作出判定结论提供准则和依据,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条件进行了详细规定。
属于法定特殊工种的职工提前退休的,养老金正常发放不减发。属于企业因病或非因工致残退休和按111个“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国有破产工业企业的有关规定提前退休的人员,每提前一年减发2%(不含个人账户养老金)。减发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调节金及各种补贴)*(1-提前退休年限*2%)+个人账户养老金。提前退休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基本养老金不再重新计算。
㈦ 因病退休申请书如何写
因病提前退休申请书(范文)
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局领导:
您好! 我叫xxx,男性,于XXX年X月出生,于XXXX年X月参加工作,现为劳动局挂档人员,连续工龄已达XX年,每年能够如期交纳满额社会保险金。
本人于XXX年初始出现(病症症状),始服用(具体服用药物)等药物治疗,经治病情不稳定,且逐年加重。半年前(病症)住院治疗。日积月累,导致身体情况每况日下,已丧失劳动能力。 根据xx市企业职工因病提前退休的文件精神要求,特申请办理退休。
申请人:xxx
年 月 日
(7)退休职工因病扩展阅读:
办理条件
1、达到法定提前退休年龄。
2、参加我市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满15年。
3、因病非因工伤残,医疗期满或医疗终结。
申请流程
1、首先,职工向单位劳动能力鉴定机构或劳资部门提出申请;
2、然后,单位携带规定资料前往所在区/县劳动鉴定委员会提出鉴定申请;
3、市劳动鉴定委员会统一安排鉴定,单位负责在劳鉴办指定的时间、地点组织好本单位职工到场鉴定;
4、市劳鉴办根据专家鉴定意见,填写鉴定结论,并于5日内通知单位。
办理材料及操作流程
医学资料准备:
1、诊断证明书;
2、原始病历;
3、近一年的住院/门诊病历或摘要;
4、身份证;
5、X、CT、ECT、MIR片、B超、心、脑电图及病理报告书、化验单等;
6、其他相关资料。
操作流程:
第一步:申请人自愿向用人单位或存档机构提出鉴定申请;
第二步:用人单位或存档机构审核、受理、公示;
第三步:区县劳鉴办审核、受理、公示;
第四步:市劳鉴办受理、审核、申报材料核实;
第五步:申请人鉴定前医学检查;
第六步:劳动能力程度鉴定;
第七步:鉴定结论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进行公示;
第八步:公布鉴定结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人员名单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㈧ 职工因病提前退休医保
供参考;
你说的情况称之为病退。因病提前退休必须作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鉴定申请,而且办理因病提前退休手续的,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1)1992年底前参加工作的,连续工龄和1993年1月以后的缴费年限满10年;1993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实际缴费年限满15年者。
(2)因病连续停止工作一年以上(精神病患者2年以上),下岗人员离开工作岗位一年以上者。
2.职工由所在地劳动能力鉴定中心作出因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结论。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