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父母告诉我们什么做人的道理
父母告诫我们:
当别人给予你帮助时,一定要道谢,并且看着对方的眼睛,以示你的诚意。
当你给别人带来不便时,一定要及时道歉,以免给人留下不良印象。
当你对一个人还不够了解时,切莫轻易下结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况且有时候眼睛也会欺骗我们。……
立业先立德,做事先做人。做任何事情,都是从做人开始的。古往今来,对人的要求,无不以做人为本。《大学》里说:“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儒家后继者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培养人才的基本规格;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洞亮滚,“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毛主席他老人家说:要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这些无不讲做人的重要。
历史上,成就一番大纳余事者无不是以立德为先,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离骚》开浪漫主义文学之先河;司马迁秉笔直书,撰《史记》成史家之绝唱;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终成人民的好总理……
司马光言:“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恶者,古有赵高、秦桧之徒,今有刘青山、张子善、赖昌星之流。
由此可见:做人要恪守自己的原则。做人要有正确的人生信念,执著的人生追求,做人要合乎历史潮流,不可随波逐流。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朱自清宁可饿死不食美国面粉,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做人要在实践中磨砺。现代青年,在和平环境优越的条件下成长,更需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不愿吃苦,不肯艰苦奋斗的人,成就不了大事,也不可能成为顶天立地之才。
尊重他人,宽以待人。我们常说:“得饶人处且饶人”事实上,宽容是一个人卓识、心胸和人格力量的体现。有道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真正的强者,在于他能让人心悦诚服的拥戴和情不自禁地喜爱,他的威不在怒,他的力不在吼。若你瞧领导不满,看同事不顺,冷眼旁观看世界,只能令自己苦不堪言。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是可以改变自己。从某种程度上说,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欣赏他人,善于发现他人之长。譬如说:少年儿童欣赏他的天真无邪,青年人欣赏他的健美和朝气,中年人欣赏他的成熟和豁达,老年人欣赏他的沧桑和缜密。
聪明的人欣赏他的睿键链智,木讷的人欣赏他的本份,优雅的人欣赏他的气质,不具一格的人欣赏他的洒脱,粗鲁的人欣赏他的豪爽,稳重的人欣赏他的沉着、大气。
对于亲人我们欣慰一份亲情,对于朋友我们珍惜一份友谊,对于同学我们欣喜相逢时的风华正茂,对于同事我们惊喜一份共事之缘,对于对手我们幸运遇得一位诤友,对于打败我们的敌手,我们视为前进道路上遇到的风雨,不经风雨,哪来彩虹?这就要我们调整好心态,从阳光的一面看人看事。学问有深浅,做人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教育家朱熹说:“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无论你做什么事,都可以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做事先做人,当年不谙世事的孩童,而今己为一个准职业人,对父母的话有更深的理解,事做不好可重头再来,人做不好是一生的悲哀。
让我们不论做任何事都要牢记父母的话:做事先做人。
Ⅱ 你的父母小时候教过你哪些可以一生受益的道理
小时候爸爸妈妈教我做人做事要低调不要看不起别人莫欺少年穷的道理,我到现在还是一直秉持着与人为善的原则我收获了许多朋友,真诚待人真的是很重要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其实是他自身的经历而总结出来的。
Ⅲ 哪些做人的道理是父母从小就教你的
诚实守信
父亲一直说诚实是一个人立世的基础。拥有强健的体魄,过人的智慧这些是可以便于自身以一个良好的状态面对这个社会,但是一个人拥有了这些但是满嘴的谎言,用一些小聪明去他人相处,最终什么都得不到,用谎言换来的终究也会是谎言。诚实守信,让人信赖让人尊重!
Ⅳ 父母应该教会孩子什么人生道理
这4个道理将会让孩子受益一生一、 学习是为了自己
很多人小的时候都会厌恶学习,并且认为学习根本就是为了父母而学的,只有考出好成绩父母才会觉得脸面有光,其实这种观念并不全面。
的确,中国人从古代开始,就有光耀门楣、光宗耀祖的说法,直到今天很多人都认为读书就是为了整个家族或者父母而读。但如果你现在还抱有这样的想法,那么大可以放弃。
而那些“鸵鸟”般人格的孩子,由于从小父母没有教会他乐观面对的心态,因而在面对挫折的时候无所适从,除了逃避别无他法。
就拿我们最喜欢的肯德基来说,它的创始人都是一个年迈老矣的老爷爷,在经过了一生无数次创业失败之后,他才终于成为了快餐行业的先锋。
家长只要教孩子接受失败,保持乐观的心态,才能让他们走得更远,这也可称之为提高“逆商”。
上述4个道理,请父母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想办法给孩子灌输。
与其把精力花费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对孩子事事要求,倒不如给孩子指明大方向,然后陪着他成长和前往。让孩子自己去体会人生的风雨,在他迷失方向时,父母给予温暖和家的港湾,就够了。
Ⅳ 你的家长教会了你什么道理,试举出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两件事
这点我可以说说我的经历吧。我妈是个胆大,独立且勤劳的女性,和别的孩子相比,从小我算是自由度极其高的。六七岁起就敢让我自己独自出门逛街串巷的那种,十来岁让我出远门自己打暑假工,上学时去同学家过夜只需要打电话给家里就行,倒不是他们不管我,其实这都是来自于爸妈对我的信任,他们信任我不会做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而且认为孩子需要自己去多磨炼,吃了苦,吃了小亏,所以我比同龄人要多独立一点,小亏曾经吃过不少,但是大亏基本没吃过。都说女孩子要富养,好像还真和我沾不了边哈哈。可能我是独生子女,我妈常说我应该做个有用的人,事情要学会自己去解决,要勇敢大胆一点。父母的教育加上学校课本灌溉的知识,倒是让我这个从小就放养的苗子长成了正紧饱满的稻谷。虽已毕业多年,父母和学校的教育之恩依然是我最难以回报的
Ⅵ 在你人生成长过程,父母教过你什么深刻的道理
我成长在一个很普通的家庭,父母用最朴实的语言教会我很多道理,伴随着我的成长,这些道理越加深刻。那个时候,老妈跟我说:劳动使人快乐。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不怕人给我砸臭鸡蛋,我从来不觉得工作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反而,我很享受工作的过程。
不由想起刘润老师前段时间说的:为什么要考虑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呢?工作本身就是一种生活,为什么要把工作和生活分得那么清,非要放在天平的两端。我们只要看这个事情值不值得做就好啦,管它是在工作时间还是在生活时间。
如此想来,总是困扰人的生活和工作的平衡问题,压根就不再是一个问题了,更不用花心思去烦恼它。
Ⅶ 长辈教会了你哪些深刻的道理
妈妈教我怎样做人,从前,在她才几岁时她父亲就是我姥爷就参加游击队,参加革命,到最后人都没了,在她8岁时我姥姥因病也去世了,我妈妈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所以我村里我有好多好多姥姥舅舅,妈妈没啥文化,总说吃亏是福,说做人一定要知道报恩,善良,诚实,她老跟我说,人要实,火要虚,好多好多等等,所以我现在特爱吃亏,占便宜不自在。爸爸也是这么教育的我们的,我几岁就做面条,都是我爸爸教我的。虽然他们都不在了,但我非常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和良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