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敬父母 > 父母的别称叫什么

父母的别称叫什么

发布时间:2023-05-23 05:23:26

A. 母上大人对应父亲叫什么

父亲大人。

母亲称为母上大人,对应父亲就叫父亲大人或父上大人。

母上大人和父上大人是日语中对父母的敬称,父上和母上这种等级的敬语在现代日本社会已经很少见,基本消失。现在对于父母的称呼简化成了爸爸、妈妈。

母 mǔ 妈妈,娘:母亲。母性。母系。慈母。母忧(称母亲去世)。

对女性长辈的称呼:姑母。舅母。 雌性的,与“公”相对:母鸡。 事物据以产生出来的:母国。

母校。母音(元音)。 一套东西中间可以包含其他部分的:螺丝母。子母扣。 姓。 女子父公 笔画数:5; 部首:母; 笔顺编号:55414。

(qīn,qìng,)亲 (亲) qīn 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亲属。亲人。亲缘。双亲(父母)。亲眷。 婚姻:亲事。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亲戚。亲故。亲邻。亲朋。

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亲。 本身,自己的:亲睹。亲聆。亲笔。 感情好,关系密切:亲密。

相亲。亲睦。亲疏。 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亲吻。 疏 亲 (亲) qìng 〔亲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 (亲)家”读轻声)。

疏 笔画数:9; 部首:亠; 笔顺号:414311234。

父亲影响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3个因素,首先是父亲的人格。《三字经》中五代的窦燕山5个儿子都成了当朝官员,在当时是个成功父亲典型。

他在做父亲以前曾经是个奸滑的商人,后来改过做了一个受人尊重的好人,这才有了成功培养5个儿子的佳话。

从他的故事就可看出父亲的人格力量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其次,父亲影响力的大小还要看他在社会中的地位如何。最后,还要看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

父亲的优点是心胸开阔,实践范围相对母亲要广泛一些,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比较理智,看得长远。而且成熟的父亲应变能力也较强。

所以我认为父亲在家庭中的作用主要是两个。一是建立良好的家风,二是做好家庭关系的导演。

父亲不必像母亲那样事事都关心到,但是关键时候必须能够缓解家庭矛盾,减少冲突。为父之道,也讲究一个“有所为有所不为”。

B. 我国古代对父母称呼都是怎么叫的

父母同称高堂、椿萱、双亲、膝下。

父母单称家父、家严;家母、家慈。

父去世称先父、先严、先考。

母去世称先母、先慈、先妣。

对对方母亲称令堂、太君,对对方的妻子称令正,对对方妻父称泰山、冰翁,对对方兄弟称昆仲、昆玉、令兄(弟),对对方的儿子称令郎、令嗣、哲嗣、少君、公子,对对方的女儿称千金、玉女、令爱等等,因多见于口语。

(2)父母的别称叫什么扩展阅读:

相关尊称:

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

古代帝王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所以称皇帝为天子。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帝,就告诉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称皇帝。

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

3、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

4、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

5、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对方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6、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

C. 爸爸妈妈简称叫父母那爷爷奶奶简称叫什么

爷爷奶奶简称祖父母。外公外婆简称外祖父母。

D. 古代的父亲有哪几种称呼

古代称呼父亲的词很多,有:
1、阿父
《南史·谢诲传》:“女为彭城王义康妃,……(诲诛,)诲女被发徒跣与诲诀曰:'阿父!大丈夫当横尸战场,奈何狼藉都市?’”
2、阿公
对父亲的方言俗称。《南史·颜延之传》:“(颜延之)尝与何偃同从上南郊,偃于路中遥呼延之曰:'颜公!’延之以其轻脱,怪之,答曰:'身非三公之公,又非田舍之公,又非君家阿公,何以见呼为公?’偃羞而退。”
3、阿伯
对父亲的一种口语称呼。清人梁章钜《称谓录·一·方言·称父》:“吴俗称父为阿伯”。
4、阿耶
《乐府诗集·二五·木兰诗》:“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今耶则作爷。
5、阿翁
明代著名小学家方以智《通雅·十九·称谓》中有这样的话:“方言:秦晋陇谓父为翁;今人作书于子,自称阿翁;称人之父曰乃翁。”按,方氏此说有失允当,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在《示儿》诗中有“家祭无忘告乃翁”之句,“乃翁”乃是陆游自指,而非称呼他人之父。
6、阿爹
《续古文苑·二十·汉·戴良·失父零丁》:“今月七日失阿爹,念此酷毒可痛伤。”
7、阿妈
这是女真人对父亲的口语称呼,《元曲选·缺名·货郎旦·三》:“阿妈有甚话,对你孩儿说呵,怕做甚么!”
8、家父
对别人称呼自己的父亲。《太平御览·三四六·三国魏曹植·宝刀赋》:“建安中,家父魏王,乃命有司造宝刀五枚,三年乃就。”这里的“家父”,是曹植对其父亲曹操的称呼。
9、家君
既用做对自己父亲的称呼,也用做对别人父亲的称呼。唐朝王勃《滕王阁序》:“家君做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10、家大人
清代著名的小学家王引之在他的著名著作《经义述闻》里每一篇的开首都要冠上一句话:“家大人曰”,“家大人”,即王引之称呼自己的父亲王念孙。
11、家严
金庸《天龙八部》:“甘宝宝问道:'令尊可好?’段誉道:'家严身体康健,托赖诸事平安。’”“家严”,是段誉对甘宝宝讲话时称呼自己的父亲段正淳。
12、家翁
《隋书·长孙平传》:“鄙谚曰:不痴不聋,未堪作大家翁。”
13、家尊
称呼别人的父亲。《世说新语·品藻》:“谢公(就是谢安)问王子敬(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君书何如君家尊?’答曰:'固当不同。’”“家尊”,在这里是谢安对王献之父亲王羲之的称呼。
14、家公
对自己父亲的称呼。《后汉书·二七·王丹传》:“(侯霸)遣子昱候于道,昱迎拜车下,丹下答之。昱曰:'家公欲与君结交,何为见拜?’”也用做对别人父亲的称呼,《孔丛子·执节》:“申叔问子顺曰:'子之家公,有道先生,既论之矣。今子易之,是非焉在?’
15、先父
对自己死去的父亲的称呼
16、先君
《三国志·吴志·孙策传》:“以坚部曲还策。”裴松之注引《吴历》曰:“先君(即指孙坚)与袁氏共破董卓。”也用做对别人死去父亲的称呼,如《魏书·穆绍传》:“老身二十年侍中,与卿先君亟连职事。”
17、先府君
对自己死去的父亲的称呼,苏洵《嘉佑集·十四·送石昌言使北引》:“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儿子给父亲写行状,一般也用这样的称呼。
18、先考
这种说法不用于口语,一般在祭文、灵位或者碑文中出现,《礼记·曲礼下》:“生曰父……死曰考……”这是称呼自己死去的父亲;也用于称呼别人死去的父亲。
19、先人
对别人死去父亲的称呼。《左传·宣十五年》:“尔用先人之治命。”这里的“先人”,指的是魏颗已经死去的父亲魏武子。
20、先子
女子对丈夫死去父亲的称呼。《国语·鲁语下》:“文伯之母闻之,怒曰:吾闻之先子。”韦昭注:“先子,先舅季悼子也。”
21、先舅
女子对丈夫死去父亲的称呼。《尔雅·释亲》:“姑舅,则曰……没则曰先舅、先姑。”
22、先君子
对自己死去的父亲的称呼。宋邵伯温《闻见前录》自序云:“伯温早以先君子之故,亲接前辈。”
23、先夫子
对自己死去父亲的称呼。清朝钱谦益《重修素心堂记》:“吴江张益之先生,余之先友也。余儿时闻诸先夫子:益之世居越来溪水。”
24、先公
对自己死去父亲的称呼。晋朝陆云《答兄平原书》:“先公克构,乃崇斯堂。”清朝黄宗羲《移史馆先妣姚太夫人事》:“先公被逮,太夫人每夜向北辰而拜,祈声酸苦。”
25、先帝
现在皇帝对死去的上一代皇帝的称呼。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26、先卿
古代君主对臣子已经死去父亲的敬称。顾炎武《日知录·先卿》:“称其臣为卿,亦可称其臣之父为先卿。”
27、先严
对死去父亲的敬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四回:“兄弟襁褓时,先严、慈便相继弃养,亏得祖父抚养成人,以有今日。”

28、老爷子
对父亲的方言称呼。老舍《骆驼祥子》:“'也不是我说,老爷子,’”
29、老公
此说见于《南北史续世说》:对之曰:'老公!子生平畏不得一楸土,今被压,竟知为人否?’”老公即是高昂对他父亲高次同的称呼,相当于现在的“老头”。
30、老太爷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尊称别人的父亲(也对人称自己的父亲或公公、岳父)。”
31、老爷子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对人称自己的或对方的年老的父亲。”
32、老子
对父亲的方言称呼。《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蒋玉函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王夫人道:'扯你娘的臊!又欠你老子捶你了!’宝玉笑道:'我老子再不为这个捶我。’”
33、老爷
封建社会大家族里对自己父亲的称呼。《红楼梦》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含耻辱情烈死金钏》:“宝玉一面登着靴子,一面抱怨道:'有老爷和他坐着就罢了,回回定要见我!’”
34、老爹
儿媳妇对公公的方言称呼。
35、老大人
对别人父亲的敬称。《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各位司、道大人听扫这里,因为署院说的是他老大人,一齐肃然起敬。”
36、老太公
对别人父亲的敬称。元朝人谷子敬《城南柳》第二折:“当日死了你那老太公,怎么生下你这个小业种。”
37、老太爷
对别人或者自己父亲的敬称。《红楼梦》第一百零九回《候芳魂五儿承错爱还孽债迎女返真元》:“这块玉还是祖爷爷给我们老太爷,老太爷疼我,临出嫁的时候叫了我去,亲手递给我的。”
38、老父
对人称呼自己的父亲。《水浒传》第三十五回《梁山泊吴用举戴宗揭阳岭宋江逢李俊》:“不孝逆子,做下非为,老父身亡,不能尽人子之道,畜生何异!”
39、老公公
女子对丈夫父亲的方言称呼。
40、老儿
父亲的俗语称呼。宋朝人赵彦卫《云麓漫钞》第二卷:“今人呼父曰爹,语人则曰老儿。”
41、老爷
子女对父亲的一种称呼。元朝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老爷休道一桩事,就是十桩事,你孩儿也依的。”
42、老尊
父亲的别称。《醒世恒言》第卷《张淑儿巧智脱杨生》:“原来父母虽亡,他的老尊原是务实生理的人,却也有写田房遗下。”
43、老汉
对别人父亲的称呼,含有轻蔑的意味。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猪与鸡》:“等你老汉儿回来,老子再跟你算帐。”
44、老头儿
对自己父亲的称呼,有亲昵的意味。元朝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我正在教场耍子,老头儿呼唤,须紧走一遭。”
45、老头子
对父亲的一种称呼。王跃文《国画》:“老头子,他不端掉我的饭碗就算开恩了。……’”
46、尊大君
《晋书·谢鲲传》:“温峤尝谓鲲子尚曰:'尊大君岂惟识量淹远,至于神鉴沈深,虽诸葛瑾之喻孙权,不过也。’”
47、尊大人
也是对父亲的一种称呼方式。《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父子天性,岂能终绝……郎君先回,求亲友于尊大人面前劝解和顺,然后携妾于归,彼此安妥。”
48、尊公
《三国志·魏志·袁尚传》“十月至黎阳”句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刘表遗谭书:'天笃降害,祸难殷流,尊公殂殒,四海悼心。’”
49、尊府
韩愈《送湖南李正字序》:“李生之尊府,以侍御史管汴之盐铁。”
50、尊侯
干宝《搜神记》第十八卷:“后有一法师过其家,语二儿云:'尊侯有大邪气。’儿以白父,父大怒。”
51、尊翁
《荡寇志》第九十五回:“尊翁归天,我还不曾来吊唁。”
52、尊君
《世说新语》中卷上《方正》第五:“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53、尊人
古代指称父母,近代多用做对方父亲的专用敬称。叶圣陶《北上日记·三月二十七日》:“其尊人方患气管炎,年已八十有二岁,颇为可虑。”

54、大
对父亲的方言称呼。一般见于北方。
55、爹
对父亲的方言称呼。《广雅·释亲》:“爹,父也。”这是很多北方人对父亲的称呼方式。
56、爷
《木兰诗》:“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爷”也作“耶”。
57、伯(读bê)
对父亲的一种方言称呼。按《说文·人部》:“伯,长也。”段注:“凡为长者皆曰伯。”在宗法社会里,父亲是整个家庭的首脑人物,称父曰伯,或源于此。
58、哥
这种称呼方式只在古代的某一时期、某些人物曾经如此叫过,并不普遍。一般用做自己和别人说话时称呼自己父亲。《旧唐书·王琚传》:“玄宗曰:'四哥仁孝’。”这里的四哥指的是唐玄宗的父亲唐睿宗。也有父亲和儿子交谈时自己称呼自己的。清代梁章钜《称谓录》云:“淳化帖有唐太宗与高宗书,称哥哥敕。父对子自称哥哥,盖唐代家法如是。”
59、父
对父亲的书面称呼。《诗经·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60、爸
这是随着普通话的推广而产生的对父亲的单音节叫法。在现在的父亲称呼利用率上和它的双音节结构“爸爸”相差无几。
61、叔
这种称呼范围不大,自己的父亲在家中排行老小的,则对父亲如此称呼,一般是直接面对相称;这是指的对生身父亲而言;称呼继父或者养父为叔的则为普遍一些。
62、舅
古代妇女对丈夫父亲的称呼,《尔雅·释亲》:“姑舅在则曰君舅……”
63、父亲
这种方式也可看做后缀称呼。
64、岳父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妻子的父亲。也叫岳丈。”
65、岳丈见上。
66、泰山
丈夫对妻子父亲的称呼。
67、丈人
对妻子父亲的称呼。《水浒传》第七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只见众邻居,并林冲的丈人张教头,……”也做“老丈人”。
68、爸爸
这是在普通话通行之后的普遍称呼法,作为现代汉语的规范性用语而存在的。
69、爹爹
父亲的方言俗称。《宋诗一百首·孔平仲·代小子寄翁翁》:“爹爹来密州,再岁的两子”
70、公公
妻子对丈夫父亲的称呼。《红楼梦》第十一回《庆寿辰宁府排家宴见熙凤贾瑞起淫心》:“秦氏拉着凤姐儿的手,强笑道:'这都是我没福:这样好的人家,公公婆婆当自家女孩似的待……’”

E. 哪些词代指父母

爸爸的别称:父亲、爹、爹地、家父、家严、家尊、老爹、老爸、老头子、老爷子、大大、阿爹、阿爸、老豆、阿翁、阿公、家君、家大人、阿父……
母:母亲的简称
家慈:对人称自己的母亲
慈母 旧时谓“父严母慈”,故称母为“慈母”。
家母 或谓家慈,是对别人称自己母亲的谦语词。
萱堂 古代人们对母亲的称呼。
高堂 指父母亲。
慈闱 亦作“慈帏 ”。亦作“慈帷”。 1.古时母亲的代称。
慈亲 特指母亲。
生母 生育自己的母亲,谓生身之母。
妈妈 即母亲,是母亲的口语,是天下最美的称呼。
娘 对母亲的称呼,是一种亲属关系的称谓,是子女对双亲中女性一方的称呼。通“妈妈”。
娘娘 母亲的一种称呼。
家家 六朝时对嫡母的称呼。
额娘 满族人对母亲的称呼,满语eniye的音译。
娘亲 母亲的一种称呼。亲属关系称谓的一种,是子女对双亲中女性一方的称呼。
老妈子 南方的习惯,老妈子是指母亲的意思,表示一种亲贴。
义母 1.非本生之母而拜认为母者
养母 被抚养人的非生身之母,常常称呼抚养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非亲生)子女的女性,养母是和生母\后母并称的。
继母 生父再婚后的妻子。父亲的继配。又称后母、晚娘、晚妈。
阿姨 对继母的称呼。
嫡母 父之正妻为嫡母,相对庶母而言。
庶母 宗法制度下,子女对父亲的妾的称呼。旧时嫡出的子女称父亲的妾。
干娘 指义母,非本生之母而拜认为母者。名以上的母辈,没有血缘关系。
令堂 也称“令寿堂”,古汉语对别人母亲的尊称,称对方母亲的敬词。
先慈 即亡母。古时自称去世的母亲。“先”含有怀念、哀痛之情,是对已死长者的尊称。
先妣 对已离世的母亲的称呼。
显妣:对亡母的美称。
口语中,母亲还有一些不同的称呼,包括阿妈,阿娘、阿母、老母、老妈等称呼。

F. 古代父母的雅称

古代对于父母的雅称有双亲、高堂、严君、尊亲、本亲、慈亲、慈膝、严亲、亲闱、亲庭、椿萱、椿庭萱室、恩慈、二尊、怙恃、极尊、具庆等,其中严君、严亲也可用来单独称呼父亲。

古代父母的雅称

在古代,尊为常见的敬称用语,称自己的父亲可称为“家尊”,称呼对方的父亲可称为“令尊”。

古代父亲的雅称有太公、椿堂、椿庭、椿舍、尊君、尊府、府丈、家尊、严亲、家君、家严、家翁、家公等,如果在称呼前加上一个先字,代表已经逝去的父亲。

古代母亲的雅称有尊慈、尊堂、尊萱、仙萱、寿堂、家慈、北堂、堂萱、萱室、萱亲、萱闱、堂前、慈闱等。

G. 我国古代对父母称呼都是怎么叫的

在我国古代,对父母的称呼有以下几种:

1. 父亲:父亲一般被称为“父亲”、“爹”、“爹爹”、“老爸”、“父王”、“老爷子”等。

2. 母亲:母亲一般被称为“母亲”、“娘”、“娘娘”、“老妈”、“母后”汪旁、“妈妈”等。

3. 祖链槐父:祖父一般被称为“祖父”、“爷爷”、“爷”、“祖宗”等。

4. 祖母:祖母一般被称为“祖母”、“奶奶”、“奶”、“祖婆”等。

5. 外祖父:外祖父一般被称为“外祖父”、“外公”、“外爷爷”等。

6. 外祖母:外祖母一般被称为“外祖母”、“外婆”、“外妈妈”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古代社会中,父母的称呼也有一定的礼节棚陵友性,根据身份、性别、亲密程度等因素不同,称呼也会有所变化。

阅读全文

与父母的别称叫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朝阳区养老院哪家好 浏览:281
亥猪午时女跟父母关系怎么样 浏览:752
谢襄怎么通过体检进军校的 浏览:117
武汉市退休养老金怎么涨2016年 浏览:549
考驾证体检都需要什么资料 浏览:884
办理慢病体检多少钱 浏览:313
50岁中年妇女丝袜 浏览:79
游戏超级圣诞老人是怎么买东西的 浏览:815
老年人微信名应该是什么 浏览:72
体检腹部ct多久做一次好 浏览:637
老年人易患疾病 浏览:393
父母赠与子女如何确认 浏览:791
怎么解决老年人食之无味 浏览:369
老年大学绩效考核办法 浏览:427
九九重阳节幼儿对爷爷奶奶的祝福语 浏览:391
返乡送老人的房子多少钱 浏览:130
养老院康复制度 浏览:333
安徽的农村养老金每月多少 浏览:548
3岁被爸妈喂到70斤 浏览:109
80岁老人身上长痘能活多久 浏览: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