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女儿和父母的身高关系
预测身高的公式如下
女儿成年身高(cm)=(父亲身拆和穗高×0.923+母亲身高)-2
这个除了父母基棚搭因遗传旅卜外还要看自身或后天营养
环境
等等等等好多因素的
不是能确定的
2. 女孩身高与父母身高的计算各式
.利用遗传因素即利用父母的身高进行预测。计算公式为: 儿子成人时的身高=(父高+母高)× 0.54 女儿成人时的身高=(父高×0.923+母高)÷2 此方法未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误差较大,大约在3-5厘米。
3. 父母要多高女儿才有172
只要父母两个人身高都在170左右。女儿可能就应该超过一米七二。因为一般身高都是有遗传性的。所以父母如果有一米七左右的话。孩子有可能超过一米七,因为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营养价值丰富,望釆纳!
4. 女孩的身高是父母的多少
正常情况是父母身高平均值的+5%
希望采纳
5. 子女的身高与父母关系的算法
有两种公式:
①CMH法:
男孩遗传靶身高=( 父亲身高+母亲身高 )/2 + 6.5CM
女孩遗传靶身高=( 父亲身高+母亲身高 )/2 - 6.5CM
该方法从上世纪70年代起被普遍使用。具体公式是:
男孩=(父身高+母身高+13)/2±8CM
女孩=(父身高+母身高-13)/2±8CM
②FPH法:
男孩=45.99+0.78×(父身高+母身高)÷2±5.29CM
女孩=37.85+0.75×(父身高+母身高)÷2±5.29CM
注意的是:
①计算公式是经过统计学处理后得出,只有约95%的正常人在此范围内,不一定人人能达到;
②计算出的中间值后面还有±5.29CM,也就是说可能高于或低于中间值;
③遗传身高只是完全正常人应该达到的成年身高范围,不代表所有孩子都能达到。千万不要因计算出的遗传身高尚可而不重视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矮小也是一种疾病,时常会有父母身高都高者孩子矮小,因为父母身高高,并不能代表孩子绝对不会有生长素缺乏等疾病;
④父母身高较矮者也不要过于悲观。由于父母过去都未进行过任何矮小方面的检查与治疗,不代表家族中肯定没有影响身高的疾病,有些疾病现在可以检查,并可得到有效治疗,如果孩子也有相同疾病,完全可能通过检查、治疗达到比较理想的终身高;
⑤由于现在生活水平提高,食品中性激素时常难免,保健品中性激素更为泛滥,加上不良信息过多刺激,孩子发育普遍提前,性早熟也明显增多。不能因为孩子身高尚可或较高而不重视孩子发育情况,性早熟时由于发育过早,身高常高于同龄人,但停止生长也早,将来身高反而可能更矮。一旦青春期结束,生长就会停止,再无治疗可能;
⑥预测成年身高最准确的方法是通过准确评估骨龄后预测。因为计算遗传时只考虑父母身高,并不考虑孩子现身高和当时的骨龄。如果骨龄大于年龄,后期生长空间会较小,成年身高会较低,而骨龄小于年龄,则后期生长空间会较大,成年身高可能较高。由于骨龄是人的生理年龄,应该与现实际年龄相符,如果相差过大,常常是因疾病造成,需要及时检查、治疗;
⑦首先在日本,现在也包括我国台湾地区和部分西欧国家,对所有生长期儿童、青少年每两年免费拍一次骨龄片,以便及时发现生长发育方面的异常情况,从而及时治疗,值得国人借鉴。
(5)女孩子的身高是父母亲的多少扩展阅读:
影响儿童靶身高的遗传关系主要有两个,一是儿童成年身高与MPH的关系,二是选型婚配的影响(父母身高之间的相关系数),在2000年,Cole证明可以使用SDS(Standard deviation score,标准差得分)来代替传统的父母身高中值,并提出了以选型婚配和回归偏差修正的条件靶身高(conditional target height,cTH)方法。
由一人群得出的儿童靶身高预测公式是否能够应用于其它人群,首先取决于不同人群儿童的平均身高、标准偏差以及MPH的一致性。其次,由于不同人群儿童及其双亲生长环境的差异,儿童成年身高和MPH之间相关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瑞典男女儿童成年身高与MPH的相关系数均为0.59,父母身高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7;中国儿童成年身高与MPH的相关系数则分别为男0.53、女0.60,父母身高的相关系数为0.39。
靶身高所预测的是儿童的遗传身高,并未涉及预测时个体儿童特异的环境影响因素;而经常使用的成年身高预测方法依据预测时儿童的身高和骨龄,主要反映了儿童所受到的环境因素(疾病、营养状况等)的影响。因此,在临床上常常将两种预测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为儿童的疾病诊断与治疗监测提供依据。
在中国香港、上海、台湾曾经对儿童靶身高进行了研究。Luo et al.的认为瑞典儿童的靶身高模型可应用于中国香港儿童。而在中国上海和台湾儿童的应用比较研究中,瑞典儿童的靶身高模型并不适用于中国儿童,但是这两项研究的样本量较小。
因此,《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中华05》课题组依据中国五城市儿童样本,以CMH、FPH、cTH方法的原则重新计算预测公式,观察了不同公式对中国儿童靶身高的预测效果。
参考资料:
靶(遗传)身高_网络
6. 告诉我子女身高与父母身高间的关系式是多少
人体标准身高预测公式(遗传法则)
男性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08÷2(厘米)
女性身高=(父亲身高×0.923+母亲身高)÷2(厘米)
上述公式大体上符合“高加高生高,高加矮生高,矮加矮生矮”的遗传学原则
这个仅有统计学概念上的意义,因为即便是所谓的遗传性因素也可以在后天的环境中得到一定的改变
7. 女孩身高遗传爸还是妈
孩子的身高既取决于父亲,又取决于仔此母亲。通常的遗传身高为父亲的身高加上母亲的乱昌身高,男孩子加13,女孩子减13,结果再除以2舍得的结果上下误差4厘米范围内,即为孩子正常的遗传身高。身高除了有遗传因素外,还与营养因素,运动因素,疾病因素以及环境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孩子的生长发育有两个高峰期,第1个是婴儿期,第2个则是青春期。每个时期的孩子都有他念陪迅的生长特点,所以一定要注重孩子的营养和运动。
8. 孩子的身高按父母的什么比例公式来计算的
儿子成年身高(cm)=(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08/2
女儿成年身高(cm)=(父亲身高*0.923+母亲身高)/2
也有说法是:
儿子身高区间:
[父母平均身高*1.03,父母平均身高*1.08]
女儿身高区间:
9. 告诉我子女身高与父母身高间的关系式是多少
身高受种族、遗传和环境的影响比较明显。亚洲人之所以较西方人矮小,并不一定是我们缺乏营养,而是遗传的作用。儿童长期营养状况与孩子的身高关系密切,身高是衡量孩子长期营养状况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指标。身高如有异常,还要考虑内分泌激素和骨、软骨发育不全的影响。例如,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的克汀病既矮又呆,软骨发育不全的小儿既矮又有四肢畸形。由营养不良、佝偻病等营养缺乏所致的身材矮小,身体各个部分的比例是匀称的。
新生儿出生时平均身长为50厘米,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1岁末约为75厘米。第二年增长速度明显减慢,2-12岁每年递增5-7厘米。1岁以后平均身高可按以下公式计算:身高=年龄(岁)×5(厘米)+75(厘米)。进入青春斯后,由于身高的增长速度加快,所以12岁以后不能用以上公式推算。遗传对骨骼的发育,尤其是长骨的发育,影响程度占80%,而环境因素占20%。香港中文大学儿科系梁淑芳教授对儿童身高与其父母身高的相关研究认为:影响儿童身高的因素在不同年龄阶段有所不同。在宫内,胎儿的生长主要受制于母亲,出生后,影响生长的因素渐渐转移为受孕时间所决定的生长遗传基因,表现在子女与父母相关性的转变。在生后第一年的婴儿身长与父母身高的相关最活跃,但不稳定,变异较大。到了第二三年便稳定下来,相关亦多有显著性。在学龄前(3-6、7岁)身高的生长,营养远比遗传因素重要。
人的生长可分为四个阶段,即胎儿期、婴儿期、儿童期和青春期。任何一个阶段生长发育迟缓都可造成最终身材矮小。但各个阶段造成身材矮小的比例不同:①在胎儿期生长发育迟缓造成最终身材矮小者占29%;②婴儿生长落后所致占25%。胎儿生长发育迟缓和婴幼期生长落后,这是造成成人身材矮小两个最重要的原因;③因儿童期和青春期生长落后所致的成人身材矮小较少,分别为8.2%和4.1%。5岁以后儿童的身高值和他所达到成人时最后的高度,与父母的平均身高相关。一般来说,在良好的营养状况下,子女与父母身高遗传的相关指数为0.75,可见父母身高和儿童身高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所以,从父母的身高可以一定程度上预测子女未来所能达到的身高,公式如下:
男孩的成年身高(厘米)=(父身高+母身高)÷2 ×1.08
女孩的成年身高(厘米)=(父身高×0.923+母身高)÷2
孩子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不仅遗传潜力在发挥作用,同时后天的诸多因素,如营养、激素、体育锻炼等,对成年时的身高水平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营养缺乏,特别是热量、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缺乏,则肯定有碍于个子的长高。儿童身高的增长离不开生长,生长激素在夜间熟睡时的分泌出现高峰,所以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孩子身高的增长。一般要求3-4岁的儿童一昼夜至少睡12-13小时,5-6岁的儿童睡11-12小时。人的身高,躯干部分的长度比较恒定,大约占身高的45%,因此,身材的高矮主要取决于下肢骨(股骨、胫骨)的增长。人在跑跳时,长骨的骺软骨受到一定的挤压,可作为一种刺激,促进骺软骨组织的营养供应,这均有利于下肢骨的生长。所以加强体育锻炼也是增加身高的措施之一。
10. 子女身高与父母计算公式
父母的身高对孩子的身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就是遗传因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利用父母的身高进行预测孩子的身高,计算公式是儿子成人时的身高=(父亲的身高+母亲的身高)×0.54,女儿成人的身高=父亲的身高X0.923+母亲的身高+2。
这些方法来计算孩子的计算公式一般有误差,在3-5cm左右。
众所周知,孩子的身高,70%遗传自父母,后天只占30%。这组数据告诉了我们一个扎心的事实: 孩子的身高主要靠遗传 。
同理,父母身高都都不错,但 放手不管,从遗传靶身高再减去7公分,那孩子比父母还要矮。
不过,我们平常所说的高矮,都是源于与他人的比较,比较主观。想要了解孩子是高还是矮,还得参照这份 2021年新鲜出炉的“儿童身高标准表”。
通过看这张表,你可以清楚地知道孩子身高处于哪个水平。比如一个3岁的小朋友,不管男孩还是女孩,要长到100cm才叫好。
不过,孩子身高不太理想,也不用太心急。
孩子一生之中有 两个长高黄金期,一个是0-3岁,一个是青春期 。
不管先天占不占优势,都要好好利用后天的30%,注意调节下面4个生活细节,以便帮娃多长几公分。
每天适当地运动,可以促进软骨生长与生长激素的分泌,以帮助骨头的延伸,从而达到长高的目的。
所以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而且每天至少要 运动2小时以上,每周至少做3次中高等强度的身体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