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劝阻父母不乱买保健品
希望做儿女的我们,不是挖空心思劝说父母不要卖保健品,而是,应该主动版的给父母买保健品。设权想一下,如果做儿女的给父母买了以后,他们还能自己听信什么广告保健之类的东西吗?要用实际行动老关心呵护我们一辈子的父母,其实,还有一点就是,父母大量的购买保健品,是一种心理和心态的问题,上面已经说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渴望——健康。
2. 老人总是买保健品怎么劝说
有位退休很久了的老人,说他参加了什么讲座,吃了什么药,解决问题了,让我帮忙宣传宣传。面对病重的母亲,有老人来看望,给我电话号码,说打这个电话,那里的药,好多病都能治。我到北京出差,母亲还给我打电话,说报上广告,北京某处有一个诊疗院,有专家能治她的病,我听命在一个背巷里找到了,仔细考察询问了一番,根本就是江湖骗子。
老人们是有自己的老人交往圈的,他们会相互传递一些确信不疑地却实在不牢靠甚至非常有害的信息。他们会相信一些媒体上的医药广告,然后打电话联系,按照对方的要求去购药。
由于身体不好,有什么久治不愈的病,希望健康,希望一治就好,所谓病笃乱投医的心理现象便发生了。然后心理暗示,自觉好多了。所以佷难让他们不相信。
如果没什么真效果,没什么害处的,让其骗点钱,倒也罢了。问题在于,有些药,则是有大害的。一些小诊所,一些所谓讲座上的药品,一些街上游医的药,诱人的是,确有“疗效”,但会后患无穷,如要遭遇到这样的,要想不让老人相信,会更难。
一个市的分管教育卫生系统的领导,连他都说,她母亲就是吃街上游医的药,导致胃出血而去世的。他给他母亲说过多次,她母亲不听,就是要买来吃,他工作忙,管不了这样细,结果终于出事。
这些故事,说出来,无非是希望提问者或有相似遭遇的知友,能说给家中的老人听听,看能否警示一下?
曾听一位老专家说,许多老年病,会随着年岁的增高如约而至,是你的老年“朋友”,要懂得善待,和这些病友好相处,不要想过度地去解决,弄得不好,反而会弄出更大的毛病。
对于家中有老人,正好遇上此类事的,除上述所说外,建议:
一、趁家中老人还未老时,早打预防针,早点灌输这方面的思想,有病要上正规医院,不要乱服药,收集点受害者的例子,常给他们说说。
二、如家中有老人,宜设法阻断他们的信息源,如正受盅惑,一定要看一下他们吃的是什么药,有条件的,要想法送检,尽量减少风险,防止铸成大错。
3. 老年人沉迷购买保健品,有什么办法可以劝告
“劝不了”
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都不顶用。
老年人只会觉得,我吃过的米比你走过的路都多,能不能买,有没有用还不如你!
这就是老年人的常态,保健品之所以总是打入老年圈,原因有两点,其一是老年人想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就会感叹,另一点是,老年人对保健品没有清楚的认识。
不买吧,老年人会跟你耍小孩子脾气,买吧,他们还不听你的,非得要买骗子的,这时候就要坚决一点了,要买就买官方的,要么就不买。老年人的思想与现代社会是脱节的,有些骗局咱们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但他们看不懂,所以坚决是非常必要的,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话他们听不进去。
4. 如何劝说中老年人理性消费保健食品
要正确认识保健品
老年人要正确认识保健品的作用,注意保健品与药品的区别,任何保健品都不能治疗疾病;
应理性对待商家的保健品促销活动,不要轻信商业广告夸大的宣传,对自己不了解的所谓“高科技”产品,不要道听途说、轻易购买。
2、通过正当渠道购买
老年人应不要听取以销售商品为目的的宣讲。
购买保健品时要到证照齐全有固定经营场地的正规商店购买,并注意查看该公司有无营业执照和相关资质,同时应注意索要和妥善保管购物发票和相关凭证。
3、自觉抵抗诱惑,不贪小便宜
多看正能量的新闻信息,相信科学理性消费。
老年人的消费行为容易受到焦虑心理、补偿心理、趋利心理等影响,与其他群体有明显差异。对老年人不舍得花钱的情况,全社会应给予高度关注,营造良好的氛围,创造有利的条件,使老年人以科学、理性、适度的消费,尽享美好生活
5. 农村老人染上“保健品”瘾,不买变抑郁,你会怎么劝家里老人
当下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一系列保健品纷至沓来,尤其是老人们,特别相信这些所谓的“神丹妙药”,一个劲的买,有的几乎花光了自己的积蓄。似乎他们吃了这些保健品,就会使自己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健康,不用再接受那些病痛的折磨了,其实这只是卖保健品的人的一个幌子而已,哪有什么“神丹妙药”呢。
可以带老人去医院全身体检一次,趁机拜托医生帮忙告诉他们保健品的虚假,对医生的话老人们一般都是深信不疑的,因为他们觉得医生就是把握着他们生命的权威。如果家里的老人还没买,一定要提前打预防针,告诉他们保健品其实没有必要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