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在科室的同志我叫哥,那我同志的父母我应该如何称呼
伯父,伯母。或者叔叔,啊姨
㈡ 对方的父母怎么称呼
问题一:古代对对方母亲的尊称有哪些 10分 令尊是指对方的父亲,尊称。
令堂是指对方的母亲,尊称。
令荆是指对方的妻子,尊称。称自己夫人时用“拙荆”,是谦称。
令爱是指对方的女儿,与“令瑷”通用。
令郎是指对方的儿子。称自己的儿子时用“犬子”,是谦称。
令亲是指对方的亲戚,敬辞。
问题二:怎么称呼别人,例如称呼母亲为令堂 别人父亲:令尊
丈夫:跟自己叫差不多,叫良人、老爷、姑爷等。
夫人:尊夫人
兄弟姐妹:令姐、令兄、令弟、令妹
儿子:令郎
女儿:令爱
问题三:除了令堂,对对方母亲的尊称是? 令堂、太君、家慈、阿姨、伯母、丈母娘、岳母。
问题四:对方父亲的尊称是什么? 称自己父亲--家父、老父、家严、先考
尊称别人父亲--尊父、令父、令尊、尊翁、尊公、尊甫、尊君、乃尊、尊大人
问题五:父母的称谓 亲属称谓
中国古代亲属称谓家谱总览
古代将凡血缘相近的同姓本族和异性外族都称作亲属。具体称谓如下:
祖 (王父、祖父)父之父。祖母、王母、父之母。(曾祖父、母)祖之父、母。(高祖父、母)曾祖之父、母。(上五世即从本位起,上及父、祖、曾祖、高祖)
孙子之子。 曾孙 孙之子。 玄孙 曾孙之子。
来孙 玄孙之子。(下五世指从本位起,下主立孙)
世父(伯父)父之兄。 叔父者碧 父之弟。
世母(伯母) 世父之妻。 叔母(婶) 叔父之妻。
姑(姑母) 父之姊妹。 姑父 姑之夫。
从祖祖父(伯祖父、叔祖父) 父之伯叔。
从祖祖母(伯祖母、叔祖母) 父之伯母、叔母。
从祖父(堂伯、堂叔) 父之从兄弟。
从祖母(堂伯母、堂叔母) 从祖父之妻。
族曾祖父(族曾王父)祖父的伯叔。
族曾王母祖父的伯叔之妻子。
族祖父(族祖王父)族曾祖父之子。 族父族祖父之子。
族兄弟族父之子。 嫂兄之妻。 弟妇弟之妇。
从子(侄)兄弟之子。 从女(侄女)兄弟之女。
从孙兄弟之孙。 甥(外甥)姊妹之子。
私姊妹之夫。 女婿(子婿、婿)女之夫。
中表(姑表)父之姊妹之子女。 外祖父(外王父)母之父。
外祖母(外王母)母之母。
外曾王父外祖父之父。 外曾王母外祖父之母。
舅(舅父)母之兄弟。 舅母(妗子)舅之妻。
从母(姨母、姨)母之姊妹。 姨父姨母之夫。
中表(姨表)姨之子女。
从母兄弟、从母姊妹(姑表兄弟姊妹、姨表兄弟姊妹)母之兄弟姊妹的子女。
外舅(岳父、岳丈、丈人、泰山、岳翁) 妻之父。
外姑(岳母、丈母、泰水)妻之母。
姨(姨子)妻桥渣之姊妹。 妻侄妻之兄弟之子。
舅(嫜、公)夫之父。 姑(婆)夫之母。
姑嫜、舅姑 即夫之父母(俗称公婆)。
伯叔(大伯、大叔子) 夫之兄弟。
小姑子夫之妹。 娣妇夫之弟妇。
姒姆夫之嫂。 娣姒、妯娌古之弟妇与嫂的简称。
娅、连襟(襟兄、襟弟)、两乔敏嫌悄两婿互称。
古今亲属称谓杂谈
如何称呼自己的亲属,在称呼自家的亲属时,我们常会听到或见到“家、舍、亡、先、犬、小”这几个字。
家 是用来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活着的亲人,含有谦恭平常之意。如称己父为家父、家严,称母为家母、家慈,称丈人为家岳,祖父为家祖,以及家兄、家嫂等等。
舍 是用来谦称比自己卑幼的亲属,如舍弟、舍妹、舍侄、舍亲,但不说舍儿、舍女。
先 含有怀念、哀痛之情,是对已死长者的尊称,如对已离世的父亲称先父、先人、先严、先考,对母尊称先母、先妣、先慈,对祖父称先祖,等等。
亡 用于对已死卑幼者的称呼,如亡妹、亡儿。对已故的丈夫、妻子、挚友,也可称亡夫、亡妻、亡友。
犬 旧时谦称自己年幼涉世不深的子女,如犬子、犬女等。
小 对人常用来称己一方的谦词,如自称自己儿女为小儿、小女等。
六亲 六亲即六种亲属。对六亲的说法,历来众说纷纭,大致有以下几种,一说指父子、兄弟、姊妹、甥舅、婚媾、姻娅。二说指父子、兄弟、夫妇。三说指父母、兄弟、妻子。四说指父母、兄弟、以父兄弟、从祖兄弟、从曾祖兄弟、同族兄弟。五说指父、母、兄、弟、妻、子,是现代比较通行的说法,现代汉语中六亲也泛指亲属。
古代兄弟排行称谓 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父之兄称“伯父”,父之次弟称为“仲父”,仲父之弟称为“叔父”,最小的叔叔称“季父”,后来父之弟都统称为“叔父”。
古今妻子称谓 我们现在称男人的配偶为妻子......>>
问题六:如何称呼对方父母? XX(你女友的名字)爸爸
XX(你女友的名字)妈妈
问题七:如何尊称对方父亲 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
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罚
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
令阃:尊称别人的妻子
令亲:尊称别人的亲人
问题八:古代对对方父母的尊称 令尊、令堂
问题九:去朋友家里,怎么称呼对方的父母亲啊? 其实在大陆,一般都是比较习惯叫叔叔阿姨,
因为既然是你的朋友,一般都是和你一个辈分的,我们习惯于叫同辈人的父母为叔叔阿姨,朋友的父母也比较能接受,而且我们称为伯父伯母的,那都是比自己的父母年龄大的,才这样称呼,但是作为我们来说,自己的父母应该和朋友的父母是一个辈分的,所以可以称为叔叔阿姨,就像你说的叮样,会显的对方年轻哦:)
问题十:如何尊称对方父亲 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
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罚
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
令阃:尊称别人的妻子
令亲:尊称别人的亲人
㈢ 谈恋爱时怎样称呼对方的父母
跟女朋友回家见父母的时候,女朋友的爸爸一般是叫伯父或者是叔叔,妈妈叫伯母或者阿姨。可以提前跟女朋友打听一下他爸爸的年龄,如果说是比自己的父亲年纪大的话,就是叫伯父,如果是比自己爸爸的年龄小的,那就叫叔叔。女朋友的妈妈同理。当然,称呼没有固定,觉得叫伯父伯母比较别扭的也可以叫叔叔阿姨,这样显得他们年轻。
两个年轻人在一起谈恋爱了之后就会走到见家长这个环节,那么带女朋友带你回家见自己的父母的时候,肯定要给对方父母一个很好的印象,见面了首先肯定是要彼此之间打招呼的,所以在对对方父母的称谓上面就要注意一点,不能叫错人了。
此外,毕竟是跟女朋友父母的第一次会面,所以一定要注意打扮得体一点。在见面之后亲切的打完招呼了,要表现得非常的积极,有点眼力劲,看看是否需要你帮忙的地方,并多多表现出对女朋友的疼爱之情,这样的话女朋友的父母才会对你比较的放心。
㈣ 去男友家见到他父母要怎么称呼
称呼男友的父母:叔叔、阿姨比较合适,而且显得自己也懂礼貌,称呼是对别人的尊重加上自己在人情世故方面也知礼数。
一个地方一个风俗,大多数年轻人不知道怎么称呼时,对年长的长辈不管朋友、邻居、男友父母称呼:叔叔、阿姨肯定是错不了,作为女友毕竟还没有进对方家门,所以称呼上还是要显得得当一些,不然会让对方的父母觉得很轻浮。
去男友家我觉得称呼是第一印象,开口的时候就能看出女孩的素养,普通的家庭都喜欢懂礼貌、知礼节、大方的女孩子,毕竟以后是嫁入自己家做儿媳妇的,儿子再喜欢还是要通过父母一关,所以在去往男方家时多数的女孩子还是比较紧张。
面对着马上要到达目的地的紧张,其实在对方家里呆的时间比较长,这段时间应该如何做才能让对方的父母满意:
女孩子还是要有动手能力,尽管不会做也要把话说到位;
跟男友提前沟通好,一定要帮自己打好掩护,跟男友再熟悉但毕竟是见长辈,说话时最好有男友烘托气愤。
给男友的父母准备一些礼物或者水果,这就是中国的传统,礼物就是心意不在乎轻重钱多钱少
中国对礼数的关注度还是比较高,称呼叫对了显得女孩子懂事,逢人打招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对年长的长辈问候是基本礼数,在常人眼里给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是非常重要的。
㈤ 第一次去男方家怎么称呼男方的父母
还是喊叔叔阿姨吧,男方第一次去女方家就应该喊伯父伯母的。因为你们小情侣还是第一次见面没有到结婚的地步,即使到了结婚的地步了在他们没同意之前你都不能这么快就叫他们爸妈什么的吧。所以不管怎么滴你就还是跟去朋友家玩一样,该叫啥就叫啥呗。
其实我一直觉得见家长这个事情吧,女方去男方家还好,因为男方家不管怎样都是特别欣喜的,当然是除了电视上的那种灰姑娘跟有钱人交往的那种狗血情节哈。男方去女方家的话,首先老丈人就肯定会不乐意了,毕竟自己养了十几二十年白菜哪能就这么简单粗暴地让猪给拱了呢是吧。
第一次去男方家呢,穿着一定要注意了。那些暴露的妖艳的平时穿给男朋友看看还可以,到男方家一定要穿正经点的,保守的小清新的那种会让你看起来特别的可人。如果平时不化妆的也要去化个淡妆,温柔一点的那种。进入家门的时候站你男朋友斜后方,别一起进。
然后第二个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带水果篮子或者是保健品之类的,而且一定要是你自己买的,别用你你男朋友的钱。即使他说不用买也还是买吧,这是第一次去别人家里的基本礼貌,礼数什么的不能少。
最后一个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吃饭的时候。他们肯定会留你吃饭的,这个不要问为什么。然后你要记得,如果你最喜欢吃的东西在对面,一定不要伸长手去夹,也不要站起来夹,更不要叫你的男朋友帮你夹。他的父母给你夹什么你就吃,如果实在不喜欢的就说出来但语气要委婉。吃饭别跟数饭粒似的也别太狼吞苦咽,反正你平时怎么吃就比平时的更优雅一点就好。
㈥ 对亲家的尊称
对亲家的尊称可以称为大哥或者是兄弟。
㈦ 对于领导父母应该怎么称呼呢
认为应该由你的年龄大小、领导年龄大小、领导母亲的年龄大小互相权衡后来决定称呼。
1、如果领导的年龄和你父母年龄不相上下可以称呼其母为:奶奶丁
2、如果领导的年龄和你差不多,可以称呼其母亲为:伯母或阿姨。
一般把别人叫亲切点、年轻点会更让人喜欢,这是我的个人观点,在生活中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希望能帮到你。问题二:对领导的爸妈怎么称呼 我认为应该由你的年龄大小、领导年龄大小、领导母亲的年龄大小互相权衡后来决定称呼。
1、如果领导的年龄和你父母年龄不相上下可以称呼其母为:奶奶;
2、如果领导的年龄和你差不多,可以称呼其母亲为:伯母或阿姨。
一般把别人叫亲切点、年轻点会更让人喜欢,这是我的个人州庆厅观点,在生活中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问题三:怎么称呼领导的父亲 这个没有特定的称谓。
如时是当着领导的面说,就是令尊。
如果是与别人提起领导的父亲,那就是XXX的尊父、令父、令尊等问题四:对领导的父母或长辈应该怎么称呼(请详细解释) 74、 妹妹 妹妹(妹、或写名字)
75、 姑、舅、姨的儿子 表兄或表弟 表弟、表妹、表兄、表姐
76、 姑、舅、姨的媳妇 表嫂或表弟媳妇
77、 姑、舅、姨的女婿 表姐夫、或表妹夫 表弟、表妹、表兄、表姐
78、 姑、舅、姨的女儿 表姐或表妹
79、 表伯、表叔、表姑、表姨的儿子 表兄或表弟 表弟、表册隐妹
80 表伯、表叔、表姑、表姨的媳妇 表嫂或表弟媳妇 表兄、表姐
81、 丈夫的哥哥 哥哥 弟媳妇
82、 丈夫的嫂嫂 嫂嫂 弟媳妇
83、 丈夫的弟弟 弟弟 嫂(或写名字)
84、 丈夫的弟媳妇 弟媳妇
85、 丈夫的姐夫 姐夫 内弟媳妇(弟媳妇)
86、 丈夫的姐姐 姐姐
87、 丈夫的妹夫 妹夫 内嫂(嫂或写名字)
88、 丈夫的妹妹 妹妹 内嫂(嫂或写名字)
89、 丈夫的表兄 表兄 表弟媳妇
90、 丈夫的表嫂 表嫂 表弟媳妇
90、 丈夫的表弟 表弟 表嫂(或写名字)
91、 丈夫的表弟媳妇 表弟媳妇 表嫂(或写名字)
92、 丈夫的表姐夫 表姐夫 表弟媳妇
93、 丈夫的表姐 表姐 表弟媳妇
94、 丈夫的表妹夫 表妹夫 表嫂(或写名字)
95、 丈夫的表妹 表妹 表嫂(或写名字)
96 妻子的哥哥 内兄(兄) 妹夫
97、 妻子的嫂嫂 内嫂(嫂) 妹夫
98 妻子的弟弟 内弟(弟) 姐夫(或写名字)
99、 妻子......余下全文>>问题五:领导的爸妈怎么称呼,领导是兄弟辈 称呼伯父伯母就好。问题六:领导的妈妈我们怎么称呼, 这得分好几种情况:如果你和你们领导差20多差芦岁的话,你就得叫你们领导妈妈得叫 奶奶。这是一种 。第二种差的不多,简单点随大流 ,就叫阿姨问题七:对领导的父母或长辈应该怎么称呼(请详细解释) 74、 妹妹 妹妹(妹、或写名字) 75、 姑、舅、姨的儿子 表兄或表弟 表弟、表妹、表兄、表姐 76、 姑、舅、姨的媳妇 表嫂或表弟媳妇 77、 姑、舅、姨的女婿 表姐夫、或表妹夫 表弟、表妹、表兄、表姐 78、 姑、舅、姨的女儿 表姐或表妹 79、 表伯、表叔、表姑、表姨的儿子 表兄或表弟 表弟、表妹 80 表伯、表叔、表姑、表姨的媳妇 表嫂或表弟媳妇 表兄、表姐 81、 丈夫的哥哥 哥哥 弟媳妇 82、 丈夫的嫂嫂 嫂嫂 弟媳妇 83、 丈夫的弟弟 弟弟 嫂(或写名字)
㈧ 对领导的父母或长辈应该怎么称呼(请详细解释)
74、 妹妹 妹妹(妹、或写名字)
75、 姑、舅、姨的儿子 表兄或表弟 表弟、表妹、表兄、表姐
76、 姑、舅、姨的媳妇 表嫂或表弟媳妇
77、 姑、舅、姨的女婿 表姐夫、或表妹夫 表弟、表妹、表兄、表姐
78、 姑、舅、姨的女儿 表姐或表妹
79、 表伯、表叔、表姑、表姨的儿子 表兄或表弟 表弟、表妹
80 表伯、表叔、表姑、表姨的媳妇 表嫂或表弟媳妇 表兄、表姐
81、 丈夫的哥哥 哥哥 弟媳妇
82、 丈夫的嫂嫂 嫂嫂 弟媳妇
83、 丈夫的弟弟 弟弟 嫂(或写名字)
84、 丈夫的弟媳妇 弟媳妇
85、 丈夫的姐夫 姐夫 内弟媳妇(弟媳妇)
86、 丈夫的姐姐 姐姐
87、 丈夫的妹夫 妹夫 内嫂(嫂或写名字)
88、 丈夫的妹妹 妹妹 内嫂(嫂或写名字)
89、 丈夫的表兄 表兄 表弟媳妇
90、 丈夫的表嫂 表嫂 表弟媳妇
90、 丈夫的表弟 表弟 表嫂(或写名字)
91、 丈夫的表弟媳妇 表弟媳妇 表嫂(或写名字)
92、 丈夫的表姐夫 表姐夫 表弟媳妇
93、 丈夫的表姐 表姐 表弟媳妇
94、 丈夫的表妹夫 表妹夫 表嫂(或写名字)
95、 丈夫的表妹 表妹 表嫂(或写名字)
96 妻子的哥哥 内兄(兄) 妹夫
97、 妻子的嫂嫂 内嫂(嫂) 妹夫
98 妻子的弟弟 内弟(弟) 姐夫(或写名字)
99、 妻子的弟媳妇 内弟媳妇(弟媳妇) 姐夫(或写名字)
100、 妻子的姐夫 襟(jin今)兄,(兄) 襟弟、弟、妹夫
101、 妻子的姐姐 内姐(姐) 襟弟、弟、妹夫
102、 妻子的妹夫 襟弟(弟) 襟兄(兄、或写名字)姐夫
103、 妻子的妹妹 内妹(妹) 襟兄(兄、或写名字)姐夫
104、 妻子的表兄 表兄 表妹夫
105、 妻子的表嫂 表嫂 表妹夫
106、 妻子的表弟 表弟 表姐夫(或写名字)
107、 妻子的表弟媳妇 表弟媳妇 表姐夫(或写名字)
108、 妻子的表姐夫 表姐夫 表妹夫
109、 妻子的表姐 表姐 表妹夫
110、 妻子的表妹夫 表妹夫 表姐夫(或写名字)
111、 妻子的表妹 表妹 表姐夫(或写名字)
112、 老师 老师 学生
113、 老师的妻子 师母 学生
114、 父、母亲的同志、朋友 老伯(伯伯)、叔叔(叔)、姨姨(阿姨)(概从习惯) 侄、侄女
115、 同志、朋友的父亲 老伯(伯)、叔叔 侄、侄女
116、 同志、朋友的母亲 老伯母(婶)
117、 同志 同志(或写名字) 只写名字、不用自称
118、 朋友 同志、友(双方都是男性,也可尊称对方为兄,自己谦称为弟;双方都是女性,也可尊称对方为姐,自己谦称为妹) 只写名字,不用自称
119、 同学 同学(或写名字。双方都是男性,也可尊称对方为学兄,自己谦称学弟。双方都是女性,也可尊称对方为学姐,自己谦称为学妹) 同学(或只写名字,不用自称)
120、 学生 同学 师、师母(或者只写名字)
121、 儿子、女儿的同志、朋友 侄、侄女(对不太熟悉的可称“同志”) 只写名字,不用“叔”、“伯母”、自称(自称“伯、叔母”)
122、 同志、朋友的儿子、女儿 同上 同上
123、 领导机关 负责同志 写名字
124、 领导 Х院长、Х厂长、Х局长、Х主任
㈨ 去朋友家应该怎么称呼朋友的父母
如果说对方父母亲比你的父母亲的年龄要大,你可以称伯父、伯母,如果说是要小可以称为叔叔和阿姨。去朋友家也是一样的。
在不知道对方年龄的情况下,就以你和朋友之间的年龄为准,比你大的,一般说来他的父母的年龄也会比较大。
在人际交往中,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对对方尊敬的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和社会风尚,因此对它不能随便乱用。国内最普遍的称呼是"同志",不论是何种职业、年龄、地位的人均可以称为“同志”。
知识界人士在其工作场合或与之有关的场合,可以直接称其职称或在职称前冠以姓氏,如王大夫、张教授等。在私下仍可称“同志”或“先生”。对男士称“先生”,对女士称“小姐”或"夫人"也较为得体。
古代称呼:
称呼是一种文化现象,从一个时代的称呼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个时代的风貌。称呼也是一面镜子。称呼的变化是文化的变化,同时也被视为历史文化的折射。
中国人的称呼,实质上就是一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的沉淀与变迁。中国人的称呼是宗法、习俗、等级、地位、声望等的反映,尊长、后辈、上级、下属各有各的一套称呼,谁也不能逾越。
从称呼中我们可以看到国人对宗法礼制、尊卑长幼等礼法习俗的重视,对官职、科举的表示方式。古往今来,中国人的称呼既反映出了人们对于成功的观念,又透射着一种“自卑下之道”的“谦恭精神”,这种人生精神,必定要在人们的语言、称呼中体现出来。
古代兄弟称呼
兄弟排行称谓: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
父之兄称“父”,父之次弟称为“仲父”,仲父之弟称为“叔父”,最小的叔叔称“季父”,后来父之弟都统称为“叔父”。
古代父母称呼
父母又称高堂、椿萱、双亲、膝下、考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