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果你三十多岁生病不久于人世 你觉得给父母留多少钱合适 算尽孝
三十兄桥哗来消仔岁生病将别于人世,不管留多少钱都是无法尽孝的,父母那二十多年来对自己的羡行养育和爱护很难用金钱来衡量,他们对子女的爱也大多是无私的。
在自己能力所及范围内,尽可能留更多的钱给父母,让父母在失去儿子后年老了也有足够的资金来好好生活。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及时行孝吧。
⑵ 一个家庭留几万资金作为紧急备用金最为稳妥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崇尚“家和万事兴”的国家,所以在一个家庭里面来说,维持和和气气,平平安安就是最好不过了。要是说到家庭里需要留下多少紧急备用金,在我看来还是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其实留备用金是一个特别好的做法,毕竟你不知道福气跟灾祸哪一个会先来。
⑶ 问下大家给父母花好几十万去甚至几百万你的大多积蓄去治病,你会觉得亏吗灵魂拷问下大家的看法
一点儿都不亏,因为你的父母才是值得你付出,所有的人,你的父母给你的爱才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只有孝顺自己的父母,这样的人才可以交孝顺父母的人是不会错的,首先孝为天,所以说为父母花再多的钱,只要能够挽救父母的心,能够让父母过得更加的幸福,一切都是值得的,也是能对得起自己良心的
⑷ 如果公婆重病需要很多钱,你会愿意拿出所有积蓄为他们治病吗
如果公婆重病需要很多钱,我会拿出90%的积蓄给他们治病,毕竟自己家里也是需要生活支出的,但是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帮助。
⑸ 我去当上门女婿,我想给女方要10万彩礼,用于给父亲治病,合理吗
中国以后上门女婿会越来越多的,我高此要只有一个女儿,我也找上门女婿,生了孩子性我家的性,我给20万,我都愿意。
去年有个有钱人看上我弟弟了 比我弟弟大四五岁
我们全家人一致不同意 我们只是普通的小市民 贫富差距太大了 价值观 世界观肯定也不同 后来我弟就回来了
可以,另外还得让女方给你买车买房,还要加上你的名字(不管以后起不起作用都得加)。
婚后你主家,女方负责挣钱,每月定期把收入上交给你。
下班回家还要帮你做家务,还要陪你逛街,给你当出气筒、搬运工。还要记得所有的节日,时不时的给你制造浪漫。
对你家人毕恭毕敬,你在家里的地位必须是老大,岳父岳母去给你们看孩子,看大了回他们自己家,在你家住期间得看你脸色行事,以你为中心。
总之女人享受到的一切你都应该享受到,这才叫男女平等,否则就别去了,因为得不到这些权益你就亏了
上门女婿不是上岗工作,既然你有这种想法为什么不去好好挣钱给你妈妈看病,何苦借入赘之际要10w,入赘已经很痛苦了,还有什么理由向女方要钱,真的好无语
你都在诉求女的要彩礼怎么怎么的么[捂脸][捂脸][捂脸]上门了又有的说要彩礼合理,我的天,现在男的真不如女的了[我想静静][我想静静][我想静静]
为什么女人是人,男人就不是人了,应该给彩礼的。做上门女婿就相当于嫁给女方了。给他们干活,给他们挣钱,养活他们一家人。男女平等,男的女的都应该挣钱吧!只是男的多挣点,女的少挣点而已。
你要拾万我看太少,要二十万,看哪个女人嫁不出去给你,你一个大男人,不出去挣钱给父亲看病,靠嫁女人,这办法你也想得出,女人就这么不直钱吗?
上门女婿不吃亏,不花钱白拣一个老婆,白得一个家当,只是名义上不好听。女方给你十万元彩礼不应该不合理,因为你是男人,得了十万元彩礼你就是吃软饭。你父母需要钱治病可以理解,你可以向女方以借的形式也不能以彩礼形式要十万元。女少男多的今天,女方不是嫁不出也不是招不到上门女婿,凭什么给你十万元彩礼?你嫁到女方家里你会十月怀胎生孩子吗?如果会,别说十万元彩礼,给二十万彩礼也应该。如果不会,就别把自己当谍菜。就凭你倒插门没出息,女方都不应滑键该给你一分钱彩礼。你连给父亲十万元看病钱也拿不出,女方肯要你做上门女婿就不错,别做非份之想。
我是女方的话。如果咱们感情很好。未来公公病危。我有经济能力的话会帮你的。啥彩礼不彩礼上门不上门的戚让迅封建至极。人都快没了。自家人计较这些有的没的?
以后生孩子了一个跟你一个跟我。房子车子咱们一起努力挣。两边老人一起养。别纠结谁嫁谁娶了。结婚不是谁家少一个人谁家多一个人。而是两个原生家庭都少了一个人。世界上多了一个小家庭。
希望你爸爸康复。家里早日度过难关。
不是吧?一个大男人十万块钱都赚不到给父母治病?还想出这馊主意?真有这样的好事也轮不到你。
⑹ 中年人买房之后应该留多少流动资金以供养老应急
20万、50万、100万、200万?因人而异,不可能要一个数值来统一衡量。笔者通过分析认为200万存款可能是最低的保障要求。
要是已经退休多年,那手里有个20、30或者50万财富就很不错了,至少没有被全部啃老了。而且,如今的退休待遇也是不错,像一般20年工龄缴纳最低社保也是可以拿到接近3000元/月的退休金待遇,医保也是比较完善。只要不是卧病在床,要请什么保姆之类的开支大以外,基本上还是没有多大问题圆基。
可要是如今才50岁左右,那么到了退休年龄就是在2035年左右,寿命长的可以活到2060年,这样问题就来了!那100万、200万的存款是肆腔谨否就可以高枕无忧呢?
我国老龄化也会也会越来越严重,到了2035年65岁以上的老人会到达25%,而且随着出生人口比例的快速下降,就业人口比重也会跟着下降。从如今的缴纳社保和退休人员数量比重的2:1,到了2040年就会接近1:1。在我国的现收现付制养老体系下,只有通过提高退休年龄(日本最新公布的退休年龄已经到了70岁),以及通过降低退休金的额度。以如今的1500元/月来计算,那么未来1:1也就是如今的1500元/月退休金待遇,只能是基本温饱的生活水平,还需要多元化的养老规划才可能在老年之时享受到真正的退休美好生活。那么多少的存款才能够满足像如今一样的退休水平呢?
那就是要增加至少1500元/月的额外收入才能够达到如今的3000元/月的退休基本水平,可货币贬值无法改变,20年后的4500元 5000元收入才值如今的1500元,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利率还会逐步下降,那么未来年利息能够达到2.5%就已经不错了。要增加4500 5000元的年利息收入至少需要200万才能够满足要求。可如今要在退休之前存足200万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只能从多元化养老方式来实现,最重要的财富积累还是在房产。要是除了自己居住之外还有一套出租房产,那么老来基本无忧;还有就是以农村或者集镇养老或者低成本区域养老来把一二线城市或大城市的房产出租来补差的方式增加收入;第三 种,裂基那就是以房养老,通过把房产质押给保险公司来换取每年的收入。通过这样的补助来得到一种弥补,可大大降低退休的存款要求,或许50万就够了,这样应付一些突发事件或者不时之需就可满足。但有一点,养儿防老会成为一件最不靠谱的事。
中年人定义大约是40岁-50岁年龄段吧。买房后留多少流动资金应急?个人认为,应该分几部分。
第一,半年的生活开支。三口之家一般大约需要1.5万。
第二,父母患病应急钱。如果父母没有退休工资,或工资低积蓄少,考虑准备3-5万应急钱。父母有退休工资,或有积蓄的可不考虑。
第三,子女的教育费用。这个年龄段,子女还在上高中,或上大学,每年的学费生活费,最低要留足一年费用,一般大约2-3万。
第四, 汽车 油钱保险费。家里一般有辆车,一年最低1-2万备用金。
大体计算一下,中年人的养老应急钱至少十万起步。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⑺ 一个家庭,是不是得留个几十万的银行存款做急用呢
一个家庭,随时会有意外情况发生,急用钱的地方不少,所以,家里保留些现金流是必要的。但是至于保留多少,看家庭情况和个人财力了,不一定要保留几十万那么多。
我家是双职工家庭,我和爱人加起来一个月一万多吧,有孩子上初中,明年就中考了,教育方面开销很大。全部加起来,我们家一个月开销大概要7-8千,一个月就能攒两三千吧。目前手头有房贷40万左右,有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加起来二十万左右,属于挺穷的家庭。目前我家备有机动现金两万,存在余额宝里。
现在的余额宝利率很低,七日年化收益率才2.2%左右,如果光看利率的话,这2万存余额宝里肯定是不划算的。但是,为了保佑现金的流动性,以备紧急之需,存在余额宝里我认为是必要的,因为别的理财投资没有这么好的流动性。
今年年初我得了一场大病,需要做手术,虽然有医保,还要负担一笔不小的费用。关键的是,住院时候得交一笔不小的押金,这时候,我保留的这2万机动资金帮上忙了,交押金什么的都用上了,没向亲友借钱。后来出院了,医保也报销了 ,这2万机动资金我又给补上,以备不时之需。
我把这存在余额宝里的2万元当作一个应付意外事项的资金池,少了,就补上,多了,就取出来做他用。
老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投资理财,不仅仅要看投资收益率,还得给自己留有足够的安全边际,确保自己急用钱的时候,手头有余钱可用。所以,给自己留一部分随时可以支取的钱,确实是必须的。
但是,像题主说的留个几十万我觉得可能就没必要了,毕竟几十万也不是小钱了,这笔钱如果确保流动性的话,那么收益率就会低,损失的潜在收益不是小数目。
至于保留多少钱为好,这个没有定数,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来决定吧,比如家里有孩子,有病人,那么留用的备用金就要多一些,否则可以少一些。对一般的家庭来说,我个人建议5-10万应该可以了。
综上所述,一个家庭,适当的留用备用金是正确的,这不但是应付意外突发情况的需要,也是稳健理财的表现,不过分激进,给自己留有安全边际。
一个家庭,是不是得留个几十万的银行存款做急用呢?
溯源认为: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唯一,肯定得留部分钱,保持流动性,以防家庭急需 。
1、目前国内的中坚家庭基本都是70年、80后,全部是上有老下有小,特别的老年人,身体机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衰减,这随时都有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身体 健康 情况。下有小,小孩子几乎全部都还处于读书阶段,而小孩子读书一样有很多不确定,同时最重要的大部分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为了确保老的晚年愉快,小的 健康 成长,留一笔应急资金这是必须的。
2、当前 社会 ,人与人之间关系,信用就是有钱维系这,所以求人不如求自己。
3、溯源建议:一般家庭留30万应急资金足以。
这30万资金可以用于购买银行大额存单,目前银行大额存单年化报酬均值在4.5%,一年有利息收如=300000*4.5%=13500元,可以用于家庭生活改善。
或者考虑民营银行的智能存款,智能存款是中长存款和大额存单相结合的创新产品,是民营银行揽储的杀手锏,目前大部分民营银行智能存款回报都在5%以上,甚至高达5.4%,且是无风险、随存随取,流动性极高,提前支取靠档计息。则30万一年利息收入=300000*5%=15000元。
4、不建议将流动资金放在支付宝和微信。
主要原因在于:回报率太低,目前货币型基金收益基本都回落到3%以下,而上月cpi为4.5%,跑输通胀。其次,支付宝和微信转出繁琐,且收取费用和额度限制,真急需是这可是致命的事情。
总之,留一部分资金在银行,兼顾流动性和收益性,这是一家庭必备理财选项。
90%以上的家庭拿不出来几十万存款,你怎么留着做急用?
说实话,虽然现在人民确实富裕起来了,但是实际上拿不出几十万银行存款的家庭还是比比皆是。
也许很多家庭的资产有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但是这也不代表他们的银行存款能拿出几十万出来。
真正在银行里面存款有几十万的人在中国很多,但是比例不大,更多的可能是几万甚至只有几千的人。
这些人还是能生存下来,说明不一定非要留个几十万做急用。
如果有几十万,与其放在银行里面做存款,还不如选择其他的。
银行存款主要就是灵活性了,可是存活期基本上是没什么利息的,但是存定期灵活性又变差了,而且利率也还是比较低,存在银行里面并不划算。
更好的选择是存货币基金或者债券基金,灵活性虽然不如银行存款的随取随用,但是最多也就是T+1或者是T+2,这样的灵活性基本上也能满足大多数人的要求了。
而他们的收益是超过银行存款的,这样不是更好的选择吗?
其实几十万的急用,往往就是生病了才会这么急,其他时候都不会这么急。
而实际上我们可以选择保险来保障这一点,经济情况允许的话可以购买重疾险补充一个大病医疗与意外险。
通过这样的保险配置,对于生病来说,完全不需要被几十万的银行存款了。并且保险是保障你,治病的钱只是你前期交的一点保费。
存款和应急备用金还是有区别的,存款是一个家庭财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来解决家庭大项支出,而应急备用金是情况紧急的情况下使用的。二者要区分开,否则既不能产生足够的收益,关键时刻还会无钱可用或是给我们带来损失。 下面,我来谈谈对存款和应急备用金的看法。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现在很多人或是家庭没有存款,前两天我还回答过一个类似的问题,目前,我国有5.6亿人是没有存款的,至于原因可能有多个方面,但这个现象确实存在。
只要你留心,其实身边有很多人真的没有存款,有的人经常花呗、借呗,还有的人信用卡透支难以支撑,有的人生病住院连几千元的押金都要找亲戚朋友借,这种种现象都表明,很多人的确是没有存款的。
存款和储蓄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是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有存款,我们才能实现一些我们想要实现的梦想,比如买房、买车、子女教育等等。如果所有这些都靠花呗、借呗实现,不但要支付高额利息,还会使我们的财务状况失控,造成更大的问题。
当然,存款并不是资产的唯一,有投资理 财经 验的人,也可以购置房产、股票、基金等其他类型的资产,同样是家庭的财富。
我以前在部队,每个连队都会有战备粮,就是存放在库房中。粮食随处可见,随时可以购买,为什么要放在库房,还叫战备粮呢?因为战备粮,一是可以最快速度携带出发,减少时间浪费,二是为了以防万一,战争爆发什么情况都会出现,现在随处可以买粮,但战时就不一定了。
而紧急备用金也是如此,你有50万的以银行存款,存了3年定期,如果你突然生病住院需要用2万元钱,你会怎么办?只能提前支取存款,但这样你的利息就会受到损失,按照活期利息计算,你可能因此损失几万元的利息。
但如果你有应急备用金就不会发生这样的问题,应急备用金就是随时可以支取,数额因人而异,通常几万元足矣,我的应急备用金是2万元,存放在微信零钱通里,每天还能有点利息。
应急备用金可以存放在余额宝和微信零钱通中,随时支取,但要注意的是,每日有限额1万元的限制,如果可以分日支取没有问题,如果一次要用超过1万元,还要另想办法。
不请自来。笔者建议,家庭资产配置可以参考标准普尔家庭资产配置图进行配置。
位于左上方的第一个账户:日常开销账户
该账户主要是涉及到短期的消费资金储备,这部分的金额大致为3个月~6个月的生活费用准备。一般来说,放在余额宝就可以了。可以做为储蓄,每日通过支付宝等来取用,以及充值付款等,也有投资功能,可享受年化2.5%左右的利息收益。这部分,据标普的调研结果,配置的资金在家庭资产的10%左右。
这个账户就是用来做应急支付账户的。这个账户的钱不能放多,几十万很明显是放多了,放多了会有以下几个坏处:
1.资金的收益偏低。这部分资金对流动性要求很高,所以相应的投资收益偏低。
2.资金太多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消费。这个账户只要保证3-6个月的支付足矣,后面的收入可以继续放入这个账户里,过多的金钱容易让人造成不必要的消费。
综上所述,应急账户有几十万太多了,对于这几十万,使用的好可以为这个家庭带来更多的收益。为家庭里的人购置合适的商业保险,用这笔钱进行投资钱生钱,用这笔钱准备养老、教育支出都是比较合理的。
留几十万的银行存款做急用,那我想你的总现金资产至少也应该有几百万吧。
留一些存款做急用,当然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留多少,却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换言之,就是留多少资金做备用,应该是和自己的总现金资产有一定的比例。
有人说那不对,穷人患癌症要花十万,富人患癌症也要花十万。对于十万的急用钱,大家都是一样的。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在花钱治病的时候,大家花的钱都是一样的,但是在为治病准备钱的时候,大家准备的钱数却是不一样的。
一方面你要考虑到自己的收入能力情况,不能还没考虑吃穿用住,就先考虑为治病花钱做预备。
另一方面每个人患的病有重有轻;治疗的方法有激进,有保守;花的钱也有多有少。你在准备资金的时候肯定也是有多有少。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按照一定的比例来准备备用资金,更科学一些,挣得多就多备一些,挣得少就少备一些。
那么具体的比例应该是多少为好呢?
按照标准普尔发布的家庭资产象限图上显示,短期消费的钱应占10%,保命的钱应占20%。
虽然我觉得这个象限图有一定道理,但是我不得不承认。我多方查找资料也没有找到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的出处,问了很多更专业的人,也不曾知道他到底是哪一年,由哪个公司,由谁,基于什么样的理论做出的象限图。我印象中最早流出这个象限图的都是保险公司的从业人员。
那再不说出处的情况下,我认为他这个分配比例其实还是相对客观的,我们老百姓也可以参照这个象限图来为自己的资产做一定的配置。
在这个配置里边,我们发现20%的钱用于保命,而用于保命的钱都是购买了保险产品,不能说这样不对,只是在准备保险产品之余,我们也应当留有其他的现金。因为人生的意外,保险不是都能够解决的。比如创业失败比如亲人离世这些都可能需要立即就能拿出资金来应对的。
所以我建议把占总资产30%的“生钱的钱”拿出一部分,做短期的流动性较强的投资。没有意外,生钱收益,皆大欢喜。有意外,资金立即就可取出来应对。
我觉得不用预留这么多, 预留太多的话耽误资产升值。当然预留太少的话,家里有个事情啥的又很困难,所以下面我就从理财的角度说说一个家庭留多少备用金合适,如何防止突发事件措手不及。
其实从理财的角度说,一个家庭只要留出3到6个月的生活费即可应付的家庭情况。 这个概念说起来很简单,但是这首先要明白一个家庭每月的收支各有多少。现实当中,我们很容易就搞清楚收入(因为收入的来源少呀),却很难搞清楚支出(因为总想买买买)。所以做理财规划第一步就要记账,连续记录1-3个月后,就会清楚自己的费用都花费在哪里及数量有多少。这样就可以得出家庭需要预留的钱了。
如何防止突发事件措手不及的问题,其实目前有很多金融工具或者方式可以提高家庭资产的流动性。总结来说有两种方式: 一是可以用已有的理财或者定期存款做质押。 家庭备用金预留好了之后,其他的资金可以放一下在银行理财或者银行定期里,这样的理财方式比较稳健,而且一旦家庭有急需的话,也可以到银行办理理财或者存单的质押,来缓解资金紧张的问题。一般存单质押贷款利率都执行央行规定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但不得超出同期基准利率的四倍。目前央行规定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是:一年及以下利率为4.35%,一年至五年(含)利率为4.75%,五年以上为4.90%。由于每个借款人的实际情况不同,在申请存单存款质押贷款时,银行最终确定的贷款利率可能不同。
二是可以信用卡来缓解家庭资金的流动性, 而且信用卡有免息期,即从银行记账日起,到本次消费的单日账单生成到还款日的期间,只要全额还清当期对账单上的本期应还金额(总欠款金额),便不用支付任何利息。
因此,建议家庭留出3到6个月的生活费做备用金即可,如遇突发问题可以先用信用卡来解决,如果需要的时间更长、金额更多的话,可以考虑用银行理财或者定期存款质押。
“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一个家庭,的确应该尽可能多地备一些存款应急,尤其是现在 社会 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面对的是父母渐老孩子还小的局面,没有一定的存款做支撑,遇到突发情况会非常被动。
不过,现阶段每个家庭留几十万存款也不现实,可以说是心有余力不足。据央行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居民存款突破70万亿,达到71.6万亿,按照现有的14亿人口来计算,人均存款5万元,按照数据计算全国的家庭平均存款为大概为15—20万。
数据看着还是很理想的,现实可是很骨感,因为 社会 的大多财富都是掌握在20%的人手中,很多普通的家庭都被平均了,在2018年末80%的普通居民人均存款仅为1.3万元左右,按照一家三口来算,一个家庭存款大约在4万左右。 这只是理想中的家庭存款,现实是很大一部分家庭都没有存款,甚至是负债状态。
一个家庭,如果有条件,尽可能要预留一笔钱来应付急用。除此之外,可以考虑买大病或者意外保险来抵御风险,这些保险产品所需费用并不高,比如我们单位统一买的大病保险,个人一年只需要缴纳30元。这样就能以较少的钱来应对意外。
这个问题的实质是现代家庭怎么科学理财、怎么合理配置资产。
现代家庭理财的核心就是如何保证资产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的统一。 就一般规律而言,安全性越高的资产,流动性越强,收益性越低,如银行存款;即安全性与流动性成正比,与收益性成反比。 如此,如果留几十万的银行存款,安全性没问题,流动性也够了,但是收益也就摆在那儿了。当然,对于风险承受力低的家庭来说,如此选择没有问题。而对于风险承受能力在稳健型以上的家庭来说,则完全没有必要,反而是对资金的浪费。
现代家庭需要几十万来应急的事情有哪些呢?通常来说,如果不是意外和疾病,在有一定的资产情况下,是不难以变现的,需要的无非是时间。因此, 留下一些银行存款应急很有必要,比如半年左右的生活费, 但是完全没有必要留下几十万来应急, 意外和疾病(的财务风险)完全可以通过保险来化解。
在购买社保的基础上,再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一些商业人身保险,将其他资金根据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进行适当投资,更为科学合理。 欧美家庭流行的标准普尔家庭资产配置图是个很好的借鉴。
每个家庭都会有急用的时候,但是给银行放个几十万的存款专门应急,这未免有些夸张了,你需要知道一点,几十万可以干很多事情呢,对很多家庭来说根本不可能给银行放几十万存款爬着,要么是买了房子,要么是做了其他的投资,总之现在的人对持有单纯的现金是非常厌恶的。
这个情况下如果家中出了什么事情,还真是非常头疼的,那么如何做既能保证有急事的时候很好的应急,还不耽误资金的增值呢?
我觉得这几十万最好的方式就是一定要投资变现比较方便容易的资产,就是说你投资的同时,忽然家里有些急事需要用钱,这个时候怎么办呢,能够在一到两天内结束交易,并且很快的取出现金,不耽误家庭的正常急用,这样的投资是合适的。
首先需要排除的是房产投资,这个是变现最不容易的投资,即便房子非常好卖恐怕也需要一定的过渡期,实际上最方便容易变现的还是股票、基金,股票今天卖了明天钱就到账了,开放式基金需要的时间是三到五天你的钱才能到账,基金里面还有一种就是指数型的ETF,这类基金的交易跟股票一样,今天卖出明天钱就能转到银行卡了,非常适合你的钱做为备用急需时的投资标的。
⑻ 父母生病,做女儿的应不应出钱,出了钱是义务还是心意
1、从法律角度讲,作为女儿有义务赡养父母,包括出钱为父母治病。
2、从道德角度讲,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女儿为父母出钱治病就是孝敬父母的一方面。
3、当然,如果父母不差钱,或者另有兄、弟赡养,自己出钱对方不受的话,不出钱也可以。
⑼ 留钱给父母治病还是娶老婆
应该留钱给父母治病,“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把父母病治好,再娶老婆,到时一家人团团圆圆、喜乐融融的,这就是最圆满的幸福。
再者,百善孝为先,如果拿钱为了娶老婆而不管父母,到时候只会留下终生的遗憾,和老婆的生活也会美中不足,给自己留下一块心病。
所以,留钱给父母治病在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