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敬父母 > 父母变成老小孩怎么办

父母变成老小孩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2-07-02 08:51:47

Ⅰ 老人成了“老小孩”现象,是什么原因

“老小孩”现象是人们进入老年期的正常心理变化,符合自然规律,具体原因如下:
1.生理原因,“老小孩”的形成是“高层指挥”的失控所致。由于自然的衰老,导致大脑功能的退化。正常老年人的大脑比成人缩小了5%-10%,同时大脑功能相应衰退,尤其是大脑的神经抑制功能下降。这就导致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下降、神经抑制功能下降,从而表现出类似孩童的行为。
2. 心理原因老年人的正常需求难以满足,而导致的“退行性行为”。中国家庭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子女都在外求学或工作,根本没有时间陪伴老人,更没有精力注意老年人的沟通、关爱等心理需求。这就可能导致老人,用某些“幼稚”的行为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愿望与不满。

3. 个体差异,一般来讲,那些文化层次较高、从事脑力劳动、经常用脑的老年人不容易变成“老小孩”,那些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与时俱进的老年人也不容易成为“老小孩”。
如何和老小孩相处呢?
首先,作为子女不要总是打着爱的旗号,给父母买这买那,用那些冰冷的物质来充实父母的心房。如果要买东西,可以买那些父母最需要的,比如助听器、智能手机(与孩子们聊天用)以及与父母爱好相关的东西。
其次,作为子女一定要在尊重、平等、宽容的心态下与老人进行定期的沟通,尽量做到当面沟通,如果实在有困难,可以通过电话、视频沟通,在沟通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语速慢、态度好;多聆听,有耐心;少争辩,不较真;有爱意,多表达。
最后,一定要在精神上多多支持父母。很多时候精神上的共鸣,远远胜过物质上的给予。作为子女,可以多参与父母喜欢的事情、多与父母进行精神上的交流,多谈谈自己的感受,在生活、工作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多多向父母请教,这样可以让父母感受真正的关心、爱护、尊重和被需要。

Ⅱ 家里除了有个调皮的小孩还有个“老小孩”怎么办

中国自古就有“老小孩,小小孩”的说法,所谓“小小孩”就是说那些言行举止天真无邪、活泼好奇、思维幼稚的未成年或刚成年的人。顾名思义,“老小孩”就是指虽然已经年过半百或者是年近花甲,但是心智上有着“返老还童”现象的老年人,就像金庸笔下的老顽童。

当然,作为“老小孩”的老年人,则不能倚老卖老,也要适当地考虑子女的难处,要适当的减少对子女们的情感投入,降低期望值,逐渐减少对子女的心理依赖。可以选择走进老年大学、走近大自然,这不但有助于克服“老小孩”心态,还可以发展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小时候,父母陪着我们慢慢长大,长大后,我们陪着父母慢慢变老……

Ⅲ 都说父母老了会变幼稚,那对于不听话的父母,该怎么办

都说父母老了会变幼稚,那不听话的父母其实就是不听话的孩子一样,所以要去宠,要去疼,要去爱,而不是训斥,因为父母养育你们。作为回报肯定是要好好的孝顺父母的。

Ⅳ 父母老了怎么办

第一,父母经济的自主权的问题,还他自主权。

父母有钱,父母老了,父母不能花钱,会把钱放在子女的手里。因此,父母会失去对资金的控制的问题。子女获得了父母金钱的支配权。

这一点,你要切记,就是你不要因为获得了父母金钱的资本支配权。就剥夺了父母支配金钱的权利。

我们在生活中就碰到这样的例子,有的子女对父母照顾的很好,结果父母花一块钱都要跟子女要,搞得父母心里非常不舒服。父母在于别人相处的过程中失去了独立的人际交往的权力。钱在子女手里,父母就变成了有钱的没钱人。所以这个结果什么就导致父母的精神状态非常差。

第二,父母有钱什么都不缺。也要给父母东西。

很多人自己说,父母有钱,什么都不缺。因此,去看父母,什么东西也不买。

这一点要切记。父母有钱,父母有东西,这是父母的。你去看父母你的态度是什么?你买东西哪怕买一个你买一个苹果代表着你的态度。所以不管父母有没有钱?你见父母都要有你的态度表现。如果你每次。去见父母,你都不注意这个,以为父母有钱什么都不缺。你往往就失去对父母的一种尊重。失去了父母的一种关心。

正确的做法是,你有时候上街买一棵葱,买一根菜,一根黄瓜,一个苹果。你在买的过程中,你就会想到父母,喜欢吃什么东西。就能表达你对父母的关心。这是和父母相处的第二个要点。

第三,父母的经济条件好了。子女会出现一个问题,往往忽视父母精神需求。而忽视了对父母精神关心。

很多父母给我发牢骚,说我的孩子,很少来看我。有时候打个电话,有时寄点钱,但我并不缺钱。在这个时候,父母要的是孩子对父母的关心和陪伴。孩子与父母的相处。孩子对父母的陪伴。父母需要你守在身边,跟他唠唠嗑,跟他说说话。跟他交流交流你最近的工作。父母渴望对你的了解。这个相处过程,陪伴的过程。是父母真正想要的东西。但是我们很多人不懂这个东西。

第四,当父母老了以后,父母的精神陪护问题。

比如说。父母有一方去世了。另一方一个人孤孤单单的生活。可能也会有人给他做饭,但是他的精神是孤独的。他这个时候可能需要陪护。

比如一个男士老伴去世。他可能需要一个女士在身边陪伴。比如说晚上睡觉陪护在身边。给他倒杯水呀,疼了捶捶背呀。给他拿一点药啊!这个事是他自己干不了或者不方便。这种事情子女做不了,做不到,这叫贴身服务。

有的人说。我已经做的很好了。每天也看了。但是父母需要的是陪护。这种陪护有可能是情感。我们生活中碰到这样一个情况。父母有一方去世,另一方。他孤孤单单的生活,吃穿不愁。但是他经常孤独的。基于道德各种各的原因,导致父母的正常要求得不到满足。我们今天讲的要点很多子女真正关心父母要理解她的意愿,满足他的意愿。家有老人,是个宝啊!不要因为某些道德问题,使得他的晚年生活变得不如意,不幸福。我接触有的人到90多岁。他需要的是有人陪我说说话,给我念念报纸。关系可能要走的近一点,比保姆要近一点。这些我们很多人接受不了。

Ⅳ 你有没有觉得父母六七十岁的时候 变得古怪 麻烦不好相处了 那怎么办

父母在六七十岁的时候变得性格古怪,难以相处,那是因为父母的更年期到了,母亲可能会变得唠叨,父亲可能会变得特别固执,这都是很正常的,所以要好好的体谅父母,多理解父母,多为父母着想

Ⅵ 跟妈妈和不来,妈妈现在跟个老小孩一样,我脾气比较倔固执就因为这总跟我妈吵架,我妈脾气也比较暴躁怎么

不要那么暴躁!心平气和!慢慢的沟通

Ⅶ 家里除了有个调皮的小孩还有个“老小孩”!怎么办

中国自古就有“老小孩,小小孩”的说法,所谓“小小孩”就是说那些言行举止天真无邪、活泼好奇、思维幼稚的未成年或刚成年的人。顾名思义,“老小孩”就是指虽然已经年过半百或者是年近花甲,但是心智上有着“返老还童”现象的老年人,就像金庸笔下的老顽童。

图片来源网络

当然,作为“老小孩”的老年人,则不能倚老卖老,也要适当的考虑子女的难处,要适当的减少对子女们的情感投入,降低期望值,逐渐减少对子女的心理依赖。可以选择走进老年大学、走近大自然,这不但有助于克服“老小孩”心态,还可以发展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小时候,父母陪着我们慢慢长大,长大后,我们陪着父母慢慢变老……

编辑:鲁凡英

(专家:孙涛,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科普中国微平台原创首发)

Ⅷ 父母年老,作为子女应该怎么和他们相处呢

双方都不用力,是渐行渐远,很淡漠。

一方用力,总会造成另一方的被动,是一种失衡的关系,是束缚,很累。

这种成为自己父母的监护人的转变的一部分是显而易见的:在他们不再具有能力去完全应对生活时照顾他们。另外一部分是对双方之间的关系承担责任。

在子女年幼时,小心处理关系是父母的责任,父母监督它,使它在相当稳定的基础上持续下去。或许,在某一短暂时期内,这种责任变得更加平等;后来,保持这种关系在不经意中变为现已长大成人的子女的责任一有时候尽量满足父母,迁就他们,避免提及让他们心烦的事情,安慰仍然活着的父亲或母亲。如果说青少期的特征有时是通过反抗父母体现出来的,成年的特征有时是通过独立于父母体现出来的,那么,成熟的标志就是成为父母的监护人。

50岁后的父母越来愈像孩子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父母50岁后越来越像孩子,这不是很正常吗,俗话都说老小孩老小孩,返老还童,是一种变老的表现,随着人慢慢变老,每个人的心情也会变的越来越幼稚越来越放松,所以他们感觉自己年轻,他们也会越来越小。

Ⅹ 为什么有的老人会成了“老小孩”

“老小孩”现象是人们进入老年期的正常心理变化,符合自然规律,具体原因如下:

1.生理原因,“老小孩”的形成是“高层指挥”的失控所致。由于自然的衰老,导致大脑功能的退化。正常老年人的大脑比成人缩小了5%-10%,同时大脑功能相应衰退,尤其是大脑的神经抑制功能下降。这就导致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下降、神经抑制功能下降,从而表现出类似孩童的行为。

2. 心理原因老年人的正常需求难以满足,而导致的“退行性行为”。中国家庭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子女都在外求学或工作,根本没有时间陪伴老人,更没有精力注意老年人的沟通、关爱等心理需求。这就可能导致老人,用某些“幼稚”的行为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愿望与不满。

3. 个体差异,一般来讲,那些文化层次较高、从事脑力劳动、经常用脑的老年人不容易变成“老小孩”,那些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与时俱进的老年人也不容易成为“老小孩”。

如何和老小孩相处呢?

首先,作为子女不要总是打着爱的旗号,给父母买这买那,用那些冰冷的物质来充实父母的心房。如果要买东西,可以买那些父母最需要的,比如助听器、智能手机(与孩子们聊天用)以及与父母爱好相关的东西。

其次,作为子女一定要在尊重、平等、宽容的心态下与老人进行定期的沟通,尽量做到当面沟通,如果实在有困难,可以通过电话、视频沟通,在沟通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语速慢、态度好;多聆听,有耐心;少争辩,不较真;有爱意,多表达。

最后,一定要在精神上多多支持父母。很多时候精神上的共鸣,远远胜过物质上的给予。作为子女,可以多参与父母喜欢的事情、多与父母进行精神上的交流,多谈谈自己的感受,在生活、工作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多多向父母请教,这样可以让父母感受真正的关心、爱护、尊重和被需要。

阅读全文

与父母变成老小孩怎么办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年公寓晚会 浏览:307
参军体检前应该干什么 浏览:196
孝顺父母的作文400字的 浏览:511
河东区农民80周岁领多少养老金 浏览:563
老人退休养老金每月多少号发放 浏览:551
父母姓方张如何取名 浏览:977
敬老院利息 浏览:382
人们不养老怎么办 浏览:69
最近体检结果看不到怎么回事 浏览:87
重阳节演讲比赛开场白 浏览:588
父母喜欢住什么样的房子 浏览:356
养老保险有多少钱转入个人账户 浏览:327
深圳养老最低交多少 浏览:281
微梦手机如何变成老年人用的手机 浏览:220
教资体检到哪里个网站查结果 浏览:530
老年痴呆的人会怎么死 浏览:435
太极协会重阳节活动日报 浏览:159
父母一年生病怎么照顾 浏览:55
不欣赏什么都听父母的思想 浏览:624
老年人脚趾疼怎么办 浏览: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