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父母都六十岁了过生日有什么讲究没和说头没
六十大寿五九过,好多地方都这样。我老家上海,上海人管年岁稍长的人过生日叫“做版寿”。逢十“大生日”要权做“大寿”。人问了“做九还是做十?”没有一个说做十的。为什么?巧了,上海话“十”、“贼”同音,谁愿意做贼(十)呢?再者说,五九做了六十大寿,整六十还可以在至亲好友中庆祝一番。因为五九已经做过寿,六十做不做也没人问你了。一个生日两回做,对老人来说也是件风光体面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⑵ 60岁父母过生日能放蛋糕吗
当然可以。
为老人祝寿,要备制礼品,一般多以老人喜爱的食品、衣物为主。食品是面条和寿桃。生日蛋糕不可缺少,生日蛋糕其造型极具传统民俗特色,有寿桃型、寿星型的,上面还带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字样。比较讲究的人家,也有撰写“寿联”和设“寿中堂”的。
祝寿是各族群众普遍的习俗,过去和现在没有多大变化。民间素以进入60岁为寿年,50岁以下或有父母健在者均不能称寿,只以过生日相称。
⑶ 请问给老人过生日有什么讲究吗
虽然嘴上不说,但老人对此是十分敏感的。老人过生日,子女最好能够回去看看,当面说声“生日快乐”是最好的,如果实在没有办法回家,也要打个电话问候,让老人知道自己并未被遗忘。
因为老年人普遍都会有孤独感、失落感,如果遗忘了他们的生日,他们的孤独感和失落感就会被更严重地激发。
2、 帮老人过生日,爱与心意最重要
老人不同于年轻人,过生日讲求大家一起热热闹闹,生日的形式宜简单而温馨,不必有太大的排场,只要能表达出心意和关爱,就是一个好的生日。一个蛋糕,一句祝福,家人团聚,足以让老人开心快乐。但是也要因人而异,其中门道,就需要小辈仔细斟酌了。
老人的生日礼物不必太贵重,实用又讨老人喜欢最好。比如,用照片精心制作一个视频,把想说又当面说不出口的话写上,生日当天播放给他们看,必会让老人十分感动。
老年人其实并不缺乏物质上的关怀,相对于金钱上的礼物,这些并不贵重的东西,恰恰最能让他们体会到亲情的温暖,和小辈的关怀。
⑷ 老人做寿应该在什么年龄
一般60岁开始过寿,另外就是家庭成员以及后辈必须来给老人送礼物过寿礼。
我国大部分的老年人都是从60岁开始算起,60岁以上的就称之为老年人,而且都是退休的人,通常这类人都叫过寿,而不叫过生日。当然有些长寿的地区,恨不得要到70岁以上才办寿宴,70岁以下都感觉叫做中年人。当然这些地区也是少数地区,大部分地区都是50岁以上就该步入老年人群体了,现在国家的法定退休年龄就是女性50岁退休,男性55周岁退休。所以从国家层面来上来说,50岁往后的一部分人可以称之为老年人,可以享受老年生活了。
我们平时都能听到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就是30岁的你可以独立了,事业独立,人生独立,家庭独立,经济独立,所以叫三十而立。40岁的时候,事业稳定,家庭稳定,社会地位稳定,已经能看透一切了,所以叫四十不惑。等到了50岁的时候可以说半截身子都已经入土了,该退休的已经退休了,儿女该成才的,也都成才了,所以这个时候叫做五十知天命。等到了60岁以后,几乎都是两鬓斑白,正式加入老人群体,所以这个时候得过寿,都是非常隆重,且应该子孙满堂的情况。
在很多农村地区,只要在村里有人过大寿,那么整个村的人都会来到,和晚辈们会给过寿的长辈磕头行礼,家属以及直系后辈都会送礼物聚会,所以一般过寿的情况下都是非常的隆重且场面非常大的。当然也有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家庭,规模可能就小一些。但是不管怎么样,到了60岁往后的人,几乎都是过一天少一天,也希望儿女们也经常回家看看他们,这个时候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家人的陪伴的年纪。
⑸ 50岁为什么不能过生日
50岁为什么不能过生日呢?可以的,可能跟每个地方习俗不一样,同时也跟每个人过生日的习惯有关系的,有的人没有过的习惯。所以说50岁,其实我们这边是可以过生日的。你可以结合你们那边的习俗来办。
⑹ 父母活着儿女可以过寿吗
摘要 咱们民间有一种说法叫 “尊亲在不敢言老”。只要父母健在,即使超过六十岁,也不能在家过寿,只能是过生日。因为:生日就是母亲的苦难日。所以,当父母还在的时候,不过寿。当然现在也有地方是以50岁为界限,50岁以上叫过寿。
⑺ 父母都六十岁了过生日有什么讲究没和说头没
就算你的父母都60岁了,最好也不要选,在同一个时间内给他们过生日,分别给他们过,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孩子心里的地位。
⑻ 老人几岁可以做大寿
满60岁为花甲之年应该做寿,然后满70岁、80岁为整寿,俗称大生也应该做寿。88岁为米寿要做,90岁以后每年都应做寿。其余年分则因人而异,可做可不做。因各地习俗不同,没有统一规定。总之过了60岁之后每年做寿也是可以的。
做寿统称“过生日”。在关中农村,老人、小孩均过生日,中青年却很少过。
旧时医疗条件差,小孩长大不易,故民间称其过生日为“过门槛”,很重视12周岁以前的生日。婴儿满周岁,主人装扮一新,宴宾客。一般亲友送衣帽、玩具等礼品;外婆送虎头鞋等。抱小孩至酒席间开眼界,讨口彩;席毕抓周,验天赋。12岁以前,每到生日,穿新衣,吃美食,尤其中午一顿臊子面必不可少,称“长命面”;当日孩子无论有何过错,都可免责。至12周岁春节,舅家最后一次送灯(故有“外甥打灯笼——照旧”之说),以后生日可过可不过。
一般儿女给父辈50岁开始做寿,但倘若往上还有更老的长辈,如爷爷辈,则做寿轮不到父辈,只有老人谢世,父辈过寿才能够心安理得,否则,有咒老人快死之嫌。逢整数如60岁、70岁、80岁为大寿,儿辈更重视,庆典更热烈。但73岁、84岁为门槛,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叫你商量事”之说,过寿时故意往大说一岁,意即已经跨过了“门槛”,有长寿之相。
过寿当日,女婿、外甥携烟、酒、肉、寿糕,其他亲戚、朋友以点心、酒、鸡蛋相贺。招待以炒菜与长寿面为多。现在,乡间祝寿者甚多,规模亦逐步趋大,除一般礼仪外,殷实之家还给老人尤其是高寿者播放电影,录音、录像乃至唱大戏,待客也由普通的“五盘子”向“八碗”、“十全”、“十二件子”、“十三花”等宴席发展,其中不乏相互攀比心理,但臊子面(擀薄切细,很长,亦称长寿面)必不可少,而且过寿之人必须吃第一碗。
⑼ 50岁能过生日吗
当然是可以过的
⑽ 老人多大年龄适合过生日
无论是在哪个年龄段,当碰到值太岁或者是犯太岁的时候都要非常谨慎的过生日,不宜大张旗鼓。如果真想过的话,那么可以悄悄地进行。因为有的“太岁当头,无福便是祸”的说法,在自己太岁当头的情况下,大张旗鼓是不提倡的。普遍的说法是人从出生到十六岁这个阶段过生日是可以大张旗鼓,无论怎么做都不为过。
从十七岁到五十九岁基本上都是成人了,一般情况下都是家庭的主心骨,整天为了忙于生计,也就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考虑自己的生日,很多生日都在忙碌的日子中度过的。
六十岁的生日是很多人比较重视的,人生到了六十岁已经是甲子轮回了一次。古代人的寿命一般比较短,七十岁以上的人都比较少,“人到七十古来稀”嘛,所以每个人五十九岁过六十岁的生日时都非常想操办一回。
等过了六十岁生日一般都不想闹出动静,因为是要怕提醒阎王爷,早早的过生日会被早早的带走,这就是过了六十岁老人不愿意过生日的主要原因。
人到了八十岁以后都有一种返老还童的感觉,因此每个生日都可以值得大张旗鼓的过。这个时候无论是在命理上还是老人的思想上都是无所顾忌的。从七十古来稀来看,八十岁已经超出平均岁数很多,心态也应该更为平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