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冲口养老院

冲口养老院

发布时间:2025-05-21 22:01:01

① 求励志的新闻小故事

1、一个百岁老人的梦想故事

她出生于1916年的木县,父母做大米生意,童年的生活无忧无虑。20岁以后,她认识了一个男人,结婚半年发现对方是个无赖后选择离婚。她33岁时遇到一个厨师,重新迸发出爱情的火花,再次结婚后开始一段温馨和温暖的俗世生活。后来丈夫死了,她独居。

年轻时,她就喜欢文学,爱好阅读。五六十岁时,又爱上了舞蹈。阅读满足了她精神的需求,独居也成了享受。舞蹈让她有了健康的身体,年龄仅是数字。她爱美,一个人的生活,也要过得有声有色。镜子和口红时刻放在身边,即使不出门,早晨也要化个淡淡的妆。

92岁时,她跳舞扭伤了腰。儿子看她心情特别郁闷,就让她写诗。因为她年轻时就梦想着写诗,儿子的建议给了她很大的鼓励。当她看到自己的诗歌在报刊上发表时,格外高兴,同时也给了她继续写诗的动力。她不停地写,也不停地发。

2016年秋天,98岁的她出版了处女诗集《别灰心》,当年销量就超过150万册,并进入日本2016年度畅销书籍前十名。要知道日本的诗歌书籍印量很小,一般只印几百本,她创造了日本诗歌书籍出版的“神话”。

她的诗歌以情爱、梦想和希望为题材,像阳光一样温暖。她快乐地写诗,连诗歌都充满了激情。《产经新闻》“朝之诗”专栏编辑在《不灰心》序言中说:“只要看到柴田婆婆的诗,我就仿佛感受到一丝清爽的风吹拂脸庞。”她的诗歌达到一个高度,生活和生命的高度。

2016年初,她出版了第二本诗集《百岁》,已经售出了几十万册。当记者问她,你没有意识到自己一百岁了吗?她开玩笑说:“写诗时没有在意自己的年龄。看到写好的书,才知道自己已经100岁了。”她就是这样乐观。一个人寂寞地生活二十多年。

耳闻目睹了人间的许多悲喜剧,并眼睁睁看着自己接近死亡,100岁的她依旧充满希望,对自己说:喂/说什么不幸/有什么好叹气的呢/阳光和微风从不曾偏心/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做梦/我也有过/伤心的事情/但活着真开心/你也别灰心。

她就是柴内丰,一位日本的平常老婆婆。因为有写诗的梦想,90岁之前,她默默无闻,90岁之后,一举成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2、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

法国一位年轻人很穷,很苦。后来,他以推销装饰肖像画起家,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迅速跻身于法国50大富翁之列,成为一们年轻的媒体大亨。不幸,他因患上前列腺癌,1998年去世。他去世后,法国的一份报纸刊登了他的一份遗嘱。在这份遗嘱里。

他说:“我曾经是一位穷人,在以一个富人的身分跨入天堂的门槛之前,我把自己成为富人的秘决留下,谁若能通过回答‘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而猜中我成为富人的秘诀,他将能得到我的祝贺---我留在银行私人保险箱内的100万法郎,将作为睿智地揭开贫穷之谜的人的奖金。

也是我在天堂给予他的欢呼与掌声。”遗嘱刊出后,有18461个人寄来了自己的答案。这些答案,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绝大部分的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当然是金钱了,有了钱就不会再是穷人了。另有一部分人认为,穷人之所以穷,最缺少的是机会,穷人之所以穷是穷在“背时”上面。

又有一部分人认为,空人最缺少的是技能,一无所长所以才穷,有一技之长才能迅速致富。还有的人说,穷人最缺少的是帮助和关爱桀骜不驯漂亮桀骜不驯名牌桀骜不驯总统的职位等等。在这位富翁逝世周年纪念日,他的律师和代理人在公证部门的监督下。

打开了银行内的私人保险箱,公开了他致富的秘诀,他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成为富人的野心。在所有答案中,有一位年仅9岁的女孩猜对了。为什么只有这位9岁的女孩想到穷人最缺少的是野心?他在接受100万法郎的颁奖之日说。

“每次,我姐姐把她11岁的男朋友带回家时,总是警告我说不要有野心!不要有野心!于是我想,也许野心可以让人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3、富兰克林的励志故事,在梦想面前也要学会低头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被称为“美国之父”。少年时期的富兰克林曾经去拜访过一位前辈。那时的他年轻气盛,目空一切,挺胸抬头迈着大步,可是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了门框上,疼得他说不出话来。

那位前辈这时才缓缓地走出来,看到富兰克林这副样子,认真的对他说:“很疼吧?可是,这却是你今天来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须时时刻刻记住低头。”在这之前,富兰克林的确是这样,心高气盛,恃才傲物,以为自己是鸿鹄,别人都是燕雀。

眼睛总是高高向上,根本不把周围的一切放在眼里。直到有一天被眼前的门框撞了头,才发现门框比自己想象的要矮得多。于是,回到家以后,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得到的教导看成最大的收获,并把它列在一生的生活准则之中。

4、一粒白色的金盏花种子

当年,美国一家报纸曾刊登了一则关于园艺所重金征求纯白金盏花的启事,在当地曾引起一时轰动。高额的资金让许多人趋之若鹜,但在千姿百态的自然界中,金盏花除了金色的就是棕色的。要培养出白色的,不是一件易事。所以许多人一阵热血沸腾之后,就把那则启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一晃就是20年,一天,那家园艺所意外地收到了一封热情的应征信和1粒纯白金盏花的种子。当天,这件事就不胫而走,引起轩然大波。寄种子的原来是一位年已古稀的老人。老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爱花人。当她20年前偶然看到了那则启事后,便怦然心动。

她不顾八个儿女的一致反对,义无反顾地干了下去。她撒下了一些最普通的种子,精心待弄。一年这后,金盏花开了,她从那些金色的棕色的花中挑选了一朵颜色最淡的,任其自然枯萎,以也得最好的种子。次年,她又把它种下去。然后,再从这些花中换汇选出颜色更淡的花的种子栽种。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在我们今天都知道的那个20年后的一天,她在那片花园中看到了一朵金盏花,它不是近乎白色,也并非类似白色,而是如银如雪的白。一个连专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一个不懂遗传学的老人手中迎刃而解,这是奇迹吗?

5、英截肢姑娘变身美艳模特

英国有位截肢姑娘,她读书时经常被同学取笑、还有人给她起了个外号“木桩腿”。 如今,她已经成功战胜各种不安全因素成为了一名模特。19岁的泰勒·克里斯普来自英国莱斯特,她生来就患有股骨腓骨综合症,右腿股骨短、而且没有膝盖骨和脚踝骨,还缺了一根脚趾头、脚跛得很厉害。

15岁时,克里斯普因感染耐甲氧西林金葡菌被迫截肢。在经历了多年的欺凌和自我憎恨之后,泰勒在加入了一个模特社团之后找到了自信。她说,“我对自己的身材更自信了,我感觉现在没有什么阻碍我成功。”“现在,我就是想鼓励那些(有身体残缺而)自我感觉异样的人。

我想让他们知道他们并不孤独,想要完有伟大的成就并不需要所谓的完美。”泰勒小的时候没少因为自己的跛腿而受嘲笑,她说:“小时候我是个非常焦虑的孩子,伙伴们的嘲笑让我感觉很痛苦。”“但我努力表面佯装勇敢,战胜那些困难。”

她过去对于自己的体型和身体缺陷抬不起头来,经常把自己藏起来。但这一切在她17岁的时候都改变了,因为她发现了“自杀女孩”——这个欢迎各种体型、身材姑娘加入的模特社团。在“自杀女孩”模特社团中一个伙伴的鼓励下,泰勒在2014年拍了第一套写真。

如今,泰勒担任Lingerie品牌内衣、婚纱系列及一些其他服装的模特。她说:“当模特使我摆脱了自己自卑的外壳,在拍了第一套写真之后我决定坚持下去、试试看会发生什么。”“我也有过一些糟糕的经历——其中最糟糕的一次,有个摄影师想把我的腿PS上去。

人们也攻击我的社交媒体主页,他们说我不是个真正的模特、还说我不知廉耻。当然啦、这些都曾让我很沮丧,但我做的事情可以让自己高兴——看看人们那些正面积极的评论、我很容易就可以走出低谷。”泰勒现在装备了一只假腿,以“Real Life Pirate”之名担任模特。

自从她的模特生涯步入正轨,她也开始有信心和男人约会了。她以前学校里的朋友Jordan Saliba今年20岁了、是TopMan的经理,现在他们正在相恋、她很享受。

② “父母最大的悲哀:年老后,在子女面前变得小心翼翼”你怎么看

如果说父母在年老后,在子女面前变得小心翼翼,不管什么样的原因造成的 ,这样的父母总归还有自知之明:自己到了用人的时候了。

其实我见过一种父母,他们从内心并不存在这种小心翼翼。即使到了风烛残年,即使已经不能自理,依然态度强硬。我生了你、养了你,你只能无条件的对我好 。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父母的架子 。他们从小灌输给子女的唯一理念就是,我生了你,你必须得孝顺我 。并不断的向子女索取,以求得回报。

无论什么关系,人的感情是相互的。如果用理性的观念强制感性,温暖度恐怕会降低很多。

这种以索取为目的的父母,如果遇到的是孝顺的子女,也会被善待,但在孝顺的同时,只会让子女的心一天天凉透。这种父母的子女无疑是悲哀的。如果遇到的是不孝子孙,后果可能不敢设想。

有自知之明的、小心翼翼的父母也会因自己子女的品性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待遇。

常言说的好:亲慈子孝。还是让亲情把父母和子女联系起来吧。愿天下所有的子女都被善待,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老有所依。

让亲情充溢在每个父母和子女相伴的空间。子女不必让父母因年老而变得小心翼翼,而父母也不必用小心翼翼来换取子女孝顺。

我家楼上有个邻居,男主人姓马,退休前是 汽车 司机。我们都称他马师傅。马师傅有个儿子,我们叫他小马就住在我们对面的一栋楼上。

马师傅的孙子是他们老两口带大的。只要小马媳妇一管教孩子,孙子就到爷爷这里来告状。于是半夜我们常常听到马师傅站在自家阳台上朝着儿子的窗口开骂:“你们两口子真不要脸……”。儿子媳妇不敢吭气。

只要听到小马的儿子哭着上楼,没几分钟,马师傅的骂声便划破夜空。

有一次我在楼道里看见两个人搀扶着哭哭啼啼的马师傅的老伴。后来才知道是老婆婆打了儿媳妇,结果自己气得不行,被人送回来了。

这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那时马师傅60多岁。

上个月马师傅让儿子给他取退休金。卡里面有一万多块钱。他让儿子取五千。小马去自动取款机上取,结果卡被吞了。小马联系银行,银行工作人员让他过几日去取。小马拿到卡后,取了五千元,结果卡上只剩下几元钱。

马师傅觉得不对,取了五千,还应该剩五千多才对呀。他不敢问儿子,找老朋友一起去银行问。他们到银行问,人家还要当事人一起来,他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地给儿子说了这件事。后来还是小马和老马一起去银行,问题解决了。

以前动辄骂儿子的马师傅,如今在儿子面前小心翼翼。为什么呢?老了,凡事要靠儿子,只能看儿子的脸色。这就是老年人的悲哀。

这个,我深有体会!

我母亲以前是个教师,无论在哪里,在哪面,都十分强势!

我上有姐姐,下有弟弟。六十年代,那时家家户户都稀罕儿子,我比弟弟大五岁,他基本上是在我背上长大的!这似乎无可厚非!

但我姐姐从来不需要做什么家务事,她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 上学、读书!受我强势的妈,独宠!全家人的家务事几乎就落在我一个人身上!我不仅要承担家务,还要常常挨打、挨骂,以至于挨饿!我虽然也接受正常教育毕业18岁参加了工作,二十岁结婚、生女,不到二十二岁离婚,去外地打工!但我遇到了我生命中的最好的好人 我的丈夫。他把我宠成了皇后,让我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我提起我不幸的童年,真不愿意再对我母亲好下去!但我老公常常开导我:“人,最宝贵的是什么?是生命!她既然给了你最宝贵的生命,她就是最伟大的人!我们就应该尊敬她!”所以,我们虽然和母亲分居两地,但时时回去看望她,给她买她最喜欢的东西,给她拿她最喜欢的 钱!

而我的姐姐,她独宠的女儿,一生未婚。年轻时,年年出国游,快退休时,还是在我和母亲的督促、资助下,在成都一个小县城边,买了套二多平米的房子立足。把钱几乎用尽!脾气非常暴躁,动辄对她发脾气,她从不敢反驳,只有给我诉苦!弟弟一生离婚、再离婚、复婚几次,生活一直处在不顺中,也时常给她发脾气,让她伤心不已!

我那从来脾气非常好、任由她百般刁难的父亲,十多年前,又突发疾病,撒手人寰!

现在,我的母亲,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在人人面前,都变得谨小慎微、小心翼翼!她每天似乎都生活在惶恐不安之中……

可是,在子女面前,以前那个讲话从不经大脑的母亲,也学会了观言察色,变得小心翼翼,好像很担心自己会得罪这些子女似的。

前几天,三弟带母亲去医院拍了一个双侧膝盖的CT片,结果显示母亲的左侧膝盖“关节滑膜炎并积液,另外,双侧膝盖关节退行性改变。

这段时间,母亲说膝盖痛得厉害,有时候痛到睡不着,而且,不管是内服还是外用药,都用过不少,可是,效果并不好。

其实,这几年在生活上,母亲虽然比同村的人都生活得好,可是,她的身体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疼痛。

经常说胸闷、头晕,吃过很多药都是治标不治本。后来,二弟带母亲去做了一个全身检查,结果显示母亲的血糖偏高。

医生建议尽量少吃糖和含糖量高的食物。可是,可能是以前过的苦日子太多了,母亲对糖果有种执迷,特别喜欢吃糖果。

不知道什么原因,这几年,母亲的体重也涨得非常快,好像每见一次,她都会变胖一点。现在她穿的衣服,4个“+”已经不能满足她的体型了。

其实,我们也知道母亲是太寂寞了,平时能打发时间的,除了偶尔跳一下广场舞,就是看电视剧。

一个人独自看电视,常常都是边吃零食边消磨时间。

记得去年春节,我们说好回去的,但是,因为疫情,我们又没回去。母亲打电话来问:你们是不是又不回来了?

当听到我们说不回去时,母亲明明很失望,也很落寞,却还安慰我们说:能不回来还是别回来了,这对疫情还是有影响的。

我能听得出她内心是渴望着我们回去的,但她不管我们找什么借口,她都会附和我们,从没想过要强硬地让我们回去。

就说她这次膝盖疼,当她打听到有某些药有效时,可又因为老家没有这类药品,她就打电话给我们,让我们给她买。

在电话中,她好像很害怕我们会拒绝,就先是把她听到的药效都解释列举给我们听,还跟我们说:某某用了有效果。

最后,还不忘问我们这药贵不贵,如果太贵就别买了。

母亲的工资卡本来就没有正式退休工人的退休金高,每月大概两千五六。况且,工资卡也是捏在三弟的手里,到母亲手里的钱应该不会很多。

母亲平时还要买点菜、买点米,一些人情往来也避免不了。所以,母亲虽然有工资卡,但手上并没有钱。

而这一次膝盖疼,买了不少的药,也看了很多偏方,把母亲仅有的钱都花光了。

昨天晚上,母亲给我打电话,家长里短地聊了很多,如果不是我说要挂电话,她可能还要聊下去,最后才很为难地说出了主要目的。

母亲在电话中问:阿姐儿,你有没有钱呀,给我两百块吧?

在那一刻,我觉得很心酸,她送三个孩子上大学,如今却为两百块钱而为难。我知道她本不想向我开口的,除了她知道我婆婆患癌,我们本身一直都在还债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母亲对我这个大女儿心存愧意。

因为,我们五个兄弟姐妹中,母亲把大哥、二弟和小妹送上了大学;后来,集资为三弟付了首付,还一直为三弟还房贷。

只有我,在这个家庭中,得到的资源是最少的。可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特别的缘分,母亲只有在我面前才不会有那么大的压力。

所以,当听到母亲卑微地问我给两百块时,我除了心酸之外,突然觉得自己有一种被需要的满足感。

虽然我身上的钱不多,每个月都是留够我们娘三人的生活费,其余的都还债了。不过,我还是从生活费中抽了五百块转账给她。

当母亲听到我说给她转了五百块时,她非常惊喜,非常开心,不过,还是有点担忧地问我:你转了这么多钱给我,你们不用吃饭吗?

我说:我在外面做事,怎么着也会有几个朋友,饿不着的。

因为她这样的性格,所有的亲戚对她的评价都不高,包括叔叔和小姑姑们。和奶奶的关系就更不用说了,可以说是水火不容。

其实,作为子女,本不应说父母的不是,但是,如果要说真话的话,我们对母亲也是喜欢不起来。

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干农活又很累,母亲就会把这些她无力改变的事情,通过谩骂的方式,全部发泄在我们的身上。

只要有一点她看不顺眼的,她就可以把我们大骂一顿,而且,是翻旧帐、流水式地大骂。哪怕我们打破一个碗,在她眼里就是天大的错。

所以,我们都是听着母亲的骂声长大的。当然,母亲除了对我们几个孩子非常苛刻之外,对父亲就更不客气了,三天两头都能听到她在数落父亲。

说实话,我最佩服的人就是父亲了,不管母亲怎么骂他、数落他,他都默默承受着,还常常教导我们要敬重母亲,说母亲是因为日子过得太苦了,才会发泄到我们身上。

记得有一次,我和母亲吵架,把母亲气哭了,母亲就向父亲告状,让父亲管管我们。

父亲知道后,从房间里把我拉出来,大声质问我为什么要顶撞自己的母亲,还让我给母亲道歉,不然,他要打我一顿。

这是父母第一次对我发那么大的火,直到现在,我还记得父亲把我的手抓疼了。

自此之后,为了避免挨打,我就真的不敢跟母亲顶嘴了。逐渐长大后,我们虽然学会了理解母亲,但是,小时候留下的阴影让我们与母亲始终都亲近不起来。

反而对父亲,我们是既怕又敬,又藏着一种想要亲近却不敢亲近他的 情感 。

其实,我们也知道,母亲是一个非常勤劳、懂得持家的好母亲,她只是不懂得怎么去表达自己和该怎么爱自己的孩子。

可以说,她用了一种错误的方式对待身边的人,也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儿女。结果变成:苦了一辈子,却败在“嘴”上,和儿女离心。

所以,当看到母亲到老了还用自己的工资卡为三弟还房贷,其目的就是希望证明自己还有用,儿子需要自己,自己就会被儿子赶出去。

因为,母亲虽然有三个儿子,可是,大儿和二儿都在外省安家,只有这个三儿子在自己身边。

而母亲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老人,哪怕有钱,她也不希望去养老院,她希望守着儿子、看着孙子孙女走完这一辈子。

所以,她把自己放得很低、很卑微,有时候,她甚至不敢大声说话,就怕自己不小心得罪了儿子、儿媳妇。

现在因为膝盖痛,母亲比任何时候都要小心翼翼,连给哥哥打电话都不敢。

如今,看到了母亲的改变,这句话:“父母最大的悲哀:年老后,在子女面前变得小心翼翼”就如同为母亲量身定做的一样,太真实了。

同时,也看到了身为儿女的我们对母亲的疏忽与不孝,是我们给母亲造成了心理上的压力,让她变得没有了自我。

今天之所以把我的感受写出来,也是希望能引起更多人的反省,让我们都共勉,好好去爱你们的父母!

父母之所以在子女面前小心翼翼,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父母的思想落伍了,他们说的话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了,又担心子女们笑话他,所以说起话来小心翼翼

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过年的时候,孩子们在那里高谈阔论,而父母缩在角落里,看着孩子们,或者是悄悄的去收拾家务。

第二,父母的反应力下降了,子女们跟他交流的时候,他有时怕跟不上趟,又怕子女着急,所以说话很小心,有的父母还为了讨孩子欢心,故意说一些时髦的话,结果却反而弄巧成拙了

第三,父母腿脚不好使了,他们许多小事都需要子女的帮忙,但又不愿意给孩子增加麻烦

我妈就是,她胃不好不能吃凉的,有的时候给她热好了饭,可能我们吃着没事,她吃着就比较凉,但又不好意思麻烦我们给她再去热,吃完以后胃就难受了,告诉她好几次,凉了我们不怕麻烦给她热,可就是不愿麻烦我们。

第四,老人都有节俭的习惯,有的老人的节俭习惯,跟现在真的是格格不入了,害怕子女们的阻止,所以就偷偷的。

我婆婆就干过一回,她捡了些废玻璃,然后放在小屋里,有一次在找东西的时候,不小心被玻璃割伤了大动脉,血立马就喷涌出来了,后来赶紧去医院抢救,才算安然无事了

再加上有的子女不太体贴父母,更有甚者。不让父母说话,我们所说的孝顺父母,不仅要在经济上让他们衣食无忧,还要关心体贴他们,让他们在心情上保持舒畅,安度晚年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父母在子女面前小心翼翼的原因,亲爱的读者,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我也不知道是怎么了,父母在我的面前真的就有一种小心翼翼的感觉。有一次我记得要去送爸爸妈妈去火车站。当时跟爸爸妈妈定好了是晚上五点从家里出发。当时我工作忙,而且又去赶了一个饭局,所以说走的晚了一些,等5点20的时候我到了父母家。我父亲母亲两个老人竟然在路边等了我很久。我跟父亲母亲说你们都出来这么长时间了,已经是深冬的季节,天气这么寒冷干嘛不在屋里等着我呢?父亲母亲小心翼翼地说这不是怕你工作忙嘛,所以就在路边等你,你也没有打电话。听了父母的话,我心里有阵阵的酸楚,感觉跟父母的距离好像远了一些,是的小的时候不起床,父母就轻轻的打我的屁股,小的时候顽皮捣蛋惹了祸父母就打我一顿。但是现在的父母跟我真的是相敬如宾,跟我就像对待一个外人一样,我心里想说的就是爸爸妈妈,我虽然长大成人了,但我仍然是你们的孩子,仍然是那个小时候的我。所以说没有必要心中有一种怕麻烦孩子怕打扰孩子的心理。

看到这个问题我心里特别难过,这种现象确实存在,并且周围比比皆是,且不说那些个没有收入的老人,即使有退休工资的父母在年老时也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先说说我姥爷吧,他离休后工资大概近两万吧,在我们这个四线城市算不错的了,可是每次回姥姥家,看到姥爷说话都得看大舅妈的脸。

大舅妈就一普通工人,也没啥工作能力,但为人极其彪悍,大舅打小就性格懦弱,结婚后更是成了典型的妻管严。姥姥姥爷生性老实和温和,久而久之大舅妈就成了家中名副其实的王者。整日在家吆三喝四,姥爷退休后不但要负责一家子的衣食住行,还要买菜做饭,我大舅妈业余时间就是跳广场舞,聚众聊天八卦东家长西家短的!

情况正相反的是我奶奶,大字不识一个,更别提工作了,一辈子在老家务农,年纪大了就啥都不干,地我三叔种着。她共有三个儿子,我爸和二叔都算他们行业中的领军人物,可奶奶只要见了看哪不顺眼动辄就骂,再不听话就直接上扫把,三个儿子都不敢吭声!乖乖的笑脸相迎,好模好样的听她训斥!

我感觉这里首先看儿子的态度,当然儿媳妇好的,儿子即使不当家老人也不会落到那种地步。咱们国家有养儿防老的俗语,老了后心理会有一种恐惧感,就怕儿女们弃他们不顾,哪怕他曾经辉煌过,到时也有种英雄迟暮的悲凉与无奈,毕竟心再傲娇身体状况也得妥协。

但凡家中老人不必看儿女脸色行事的,大多是儿女孝顺,平日能够给予老人尊重与爱,并且让他们有足够的安全感。当然还有些老人自己有不错的收入,性格也比较霸气,一辈子没怵过谁!但我奶奶就更厉害了!属于没钱但儿女不孝顺宁愿饿死,也不会低三下四看别人脸色的人。(好在她的儿女全部都无比孝顺)

所以做儿女的,不论父母有没有收入,都请给他们一个有尊严的晚年!

不光是小心翼翼,而且还是在看我脸色。这真是个悲伤的话题,但确实是很多父母老了后,都会这样子。

前段时间在父母那里,母亲拿出来他们新种的芸豆,大颗粒饱满,光亮亮的,显然是去粗成精的挑拣过了。

说今年收了三十多斤的豆了,邻居都送过了,剩下十斤,给我和我弟各五斤。我和我弟瞄了两眼,我发话了:“老娘,这玩意都要花时间煮吧?你看我们上班,时间都那么匆忙,哪有时间去煮这玩意呀。再说了,要煮肯定也不会煮一点点,没人吃呀!我不要,你吃不了,就送人吧!”

我老娘显然有点挂不住了,说:“这千辛万苦种出来的,拿去尝尝嘛!”。弟弟也坚持不要。我猛然间看见我爹在给我使眼色,突然间明白了什么。赶紧说,要不然我拿点吧,早上煮粥放一点。

听我这么一说,她似乎好受了一点。随后又搬出了地里种出来的各种蔬果,把我们的后备箱塞得满满的。

为了种地的事儿,我和我弟没和父母少吵,七十多岁了,还天天去伺候那些地,挑水施肥的,家里条件也不用他们再这么辛苦了,但他俩只当耳边风。

只到手里捧着一袋子芸豆的时候,我突然间才明白:他们去种地,是为了证明他们仍然是有用的人,而不是在家坐吃等老的人。这是在证明他们的价值。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已经不能再像年轻时一样,逼着我听他们的话,做我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了,就连对我的好,都变得小心翼翼了,生怕惹得我不开心。

年轻的时候的父母,他们是我的依靠。年纪大了,出门去个医院、乘个地铁,都会提前打电话和我商量:“这两天有没有时间?你妈要去看个心电图,去大医院,听说要预约,你能不能帮忙弄一下?”但也只此一次,后来发现父母去医院,再也不打电话我了。

私下问我弟,他说:“咱爸逼着我教他用手机挂号,练了两次就学会了,现在都是他去弄的了。姐,你要是有空带咱爸妈去多乘乘地铁,多去坐两回高铁吧,不然下次都不会坐!”

因为这些,我老爹,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而我老娘,至今不会。出门在外,要不然是我爸一起,要不然就是我们姐弟带着出门。出去的时候,她特别小心,亦步亦趋的跟着我,就象小时候我跟她出门,紧紧地牵着她的衣角,不敢放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小时候的超人父母,不再是无所不能了,开始依赖我,变得小心翼翼了,害怕我不开心。

父母65岁的时候,坚持要和弟弟他们分开来住,我弟生了很久的气:“这房子又不是不够你们住,为啥要分开来住?你们就我这一个儿子,这街坊邻居会怎么看我?”

父母却执意要分开住。我去做思想工作,我老爹讲:“我们是老年人的作息,晚上八点睡觉,早上四点起床。他们年轻人,都是十一二点睡觉,早上七八点起床,相互受影响的。再说饮食,我们饭菜都是要吃软的,他们吃不惯啊。还有,我们有我们的生活习惯,农村里养成的什么东西都丢不得丢的习惯,必然家里会比较乱,他们会嫌弃的。”

我把话传给我弟,他反思了好久,长叹一声,说:“姐啊,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也时常会冲口而出说一些嫌弃的话,但我仗着是儿子,是自家人,讲话过头一点,他们是不会和我计较的,原来还是伤了他们了。”

“教了你那么多遍你怎么还不会啊!”

“怎么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

“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你怎么不知道去改啊?”

这些话,可有也是小时候父母会和我们讲的,但到了他们这个年龄,仿佛所有的一切都还回去了。

俩个人选择独住,大概他们也是要一个小圈子,能自在的呼吸属于他们的空气。

他们老了,但他们从来没有忘记爱我们。

如果有一天发现他们开始小心翼翼看子女脸色了,说话时也会看揣摩子女的神态了,对他们发脾气的时候,他们变得沉默了,那么,请一定要对他们好一点。

耐心一点,多一些关心,给他们一些依赖和帮助,就象对你的孩子一样。

我们要陪父母终老。

PS:写完这几个细节,泪流满面。

深有同感。我的父母也已年过五十,似乎感觉 突然间 ,父母已经变得和原来不一样了, 心里感觉某个地方就像坍塌了,有种空落落的感觉。 感慨之余, 不禁扪心自问,是不是对父母不够关心,不够宽容,是不是有时候对父母太过于苛责,太过于冷漠,让他们的内心如同无根的浮萍,在这孤独的世上飘零。


【一】成长的代价总是很沉重

人对亲近的人最残忍,因为太接近,往往看不到对方点点滴滴的优点。--复旦教授陈果

小时候,父爱如山,母爱似海,呵护着我们一步步成长。那时候的 父亲在我们眼中就是英雄,无所不能,而母亲就像寒冬里的一簇篝火,温暖着我们的人生。 那时候的父母,挺直了脊梁,笑容总是常伴在脸上,对未来,对家庭,对我们充满了美好的期待。

岁月无声,在四季的脉络里潜行 ,总是有着一股不动声色的力量,逝去了时光,苍老了面孔,不知不觉间,父母已经满头白发,步履蹒跚, 话语间也失去了年轻时的铿锵有力 ,变得轻声细语,即便父母两个人有争吵,和儿女在同一个屋檐下的时候,也 极力压抑着自己的 情感 ,怕扰了大家的清静。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 越是面对最亲爱的人,越是容易肆无忌惮的表现出自己凶狠的丑陋的一面 ,因为你知道他们会包容你,你只是把他们当成了自己坏情绪的垃圾桶,而且不必负责任。

我也有过那么一段时间,无法控制自己的 情感 ,动辄对父母大声呵斥,充满了抱怨,发泄过后就是深度的自责,无法自拔。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性格上的缺点,自己也明明知道那是灵魂的禁区,黑暗的野蛮森林,就像 一个自我和非我两个孪生兄弟,总是有一个会胜出,占了上风。

犹记得那一段时间的昏暗时光,和父亲吵过后,我俩分别坐在桌子的一边,敞开心扉聊了一个下午 ,说起他的一辈子坎坷,父亲哭了,聊起我的苦恼,我也哭了。说了很多,我只记得那个下午的光线是昏黄的,有点冷。

经历了许多次的争吵,慢慢的父亲变得沉默,毕竟还要跟我们年轻人生活在一起,凡俗的缠身让他折弯了腰,变得不再那么坚挺,孤傲。而我,也 在忏悔中自责,为什么人总要经历一番才会懂得,也许有些遗憾能让我们更快的成长,只是这成长的代价似乎太沉重。

【二】宽容和关怀是愈伤的良药

我的父母是茫茫人海中平凡的那一对人,不是思想家,不是教育家, 只是他们父母眼中的朴素儿女,只是他们儿女眼中普通的父母 ,用他们认为是最好的方式给予我们成长的沃土,辛勤地灌溉,给予我们关怀,给予我们温暖,给予我们安全感,是我们成长路上最可靠的后背。

岁月荏苒, 老去的不只是他们的面庞,还有他们荒凉的内心 ,就像一棵苍天大树,经过风,历过雨,最后只剩下枯桠的枝干,虽然不再枝繁叶茂,但仍然倔强的立于天地间。

他们 也有精神上的渴求,希望能被我们关怀 ,而我们总是忽略了这一点,抑或没有当成一回事。父母希望与我们的心拉近一点,不要变得那么隔膜,不希望有一道沟立在两代人之间, 有时候父母在尽力填补那道沟,而我们却又在边上垒起了围墙,而我们钻进自己的角落,独自悲欢。

父母其实 想了解到我们心里真实的感情,我们总是报喜不报忧 ,嘴上诉说着我们善意的谎言,却将和父母的距离拉远。

两代人终归是两代人,总是有生活习惯和人生三观不合的地方,这也是一切矛盾的根源。想想 我们年轻的时候,叛逆的青春,父母也是顶着我们眼中的不理解负重前行,容下了我们所有的青涩和无知 ,而他们老了,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能宽容他们呢?

父母在我们面前小心翼翼,确实是一件让人觉得可悲又难过的事情,我们理应让我们自己成熟起来,也许我们应该给他们多一些宽容和关怀,善良和慈悲,少一些冷漠和苛责,用微笑和感恩照亮他们的内心,让他们觉得余生不会被辜负,让我们也觉得未来是美好的,值得期待!

阅读全文

与冲口养老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米电视2S老年人用 浏览:735
养老帐户总额是什么 浏览:641
省市农村养老问题研究 浏览:842
乾隆的子女都不怎么长寿 浏览:306
孝顺父母压住烦心事 浏览:475
统筹账户和养老金有什么关系 浏览:411
安徽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浏览:633
关于养生类专业专科有什么 浏览:834
去敬老院演出的心得 浏览:315
三亚的养老院哪个好 浏览:204
父亲犯病如何照顾老人 浏览:992
20岁女存款60万 浏览:825
诗经中有关孝顺父母感恩父母的古代诗词 浏览:843
家训孝敬老人教育是教育子女 浏览:938
杭州周六哪里可以做入职体检 浏览:561
外籍华人退休金 浏览:673
最好的养老院有啥 浏览:735
桐乡市老年大学官网站摇号名单 浏览:121
三年内父母双亡会有什么运气 浏览:650
交社保和买房子哪个养老好 浏览: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