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是老年痴呆症
据统计;老年性痴呆发病率升高,一般是在70岁以后。60~69岁发病率为2%,70~74岁为26%,75~79岁为61%;80~84岁为137%,85岁以后约为278%,即大约每4个人中就有1人以上患这种病。
长期以来,医学界一直认为,老年性痴呆是由于老年人脑都血循环障碍所引起,是人衰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1906年,德国神经科专家阿尔茨海默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病例:病人为女性,年龄虽只有50岁,却有严重的痴呆症状——记忆力丧失、不辨方向、常有幻觉。病人死后,阿尔茨海默解剖了她的尸体,发现大脑中有不少缠结成块状的神经纤维,也就是他所称的“神经纤维缠结”。阿尔茨海默所发现的这类病例就被命名为“阿尔茨海默病”。在将近50年的时间里,阿尔茨海默病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疾病,主要发生于40~50岁的中年人之中,因此它又被称之为“早老性痴呆”。20世纪60年代末,借助于电子显微镜,研究人员在老年痴呆病人的脑组织中发现了同样的神经纤维缠结,医学界才弄清楚阿尔茨海默病既不是“早老性”的,也不罕见。因此,有些人也把老年性痴呆通称为阿尔茨海默病。但近期文献报告,特里发现临床上诊断为老年性痴呆的死者中有30~40%经尸检并未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的典型病变。日本的村上元孝等人将老年性痴呆分为脑血管障碍性痴呆和脑萎缩变性痴呆,而将阿尔茨海默病归为与老年期痴呆相类似的脑变性疾病。
记忆力衰退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患者记不住人名,常常是刚介绍之后,又重新问起对方的名字。很简单的事也记不住,有时出了门,又不知为什么外出。发展下去以至保持功能也发生障碍,即过去的记忆难以再现,忘记自己的出生地,甚至连朝夕相处的亲人都无法辨认。语言也失去了流畅性,常好哪哝一些词义不明、前言不搭后语的话。不能正确地进行运算,就像1+3这样简单的算题,有时会答成100。记忆力的衰退影响到工作,影响到社交活动与日常生活时,往往这是一种危险的不祥之兆。
此外,还有些病人因看不下去书而抱怨自己眼睛出了毛病,想到厨房拿杯牛奶,却不知怎么身不由己地走进了卧室,有些病人在做机械性动作时,如梳头,也感到力不从心,动作不协调,这就是所谓的“失用症”。波士顿马萨诸塞综合医院的约翰·克劳顿博士指出:早期症状表现形式的不同主要在于大脑受损害部位的不同。
早期症状出现之后,病人就会日渐痴呆。首先是判断力失常。在隆冬时节病人却要穿起盛夏的服装,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表现。病人在淋浴时,可能会把冷水开关与热水开关弄混,自己烫伤自己。有时会把农药误认为啤酒喝下去。病情进一步恶化,病人就会随地大小便,不知该到哪里上厕所,不知自己的家在哪里,弄不清现在是什么季节,甚至想不起自己的老伴到底是谁。部分病人可能变得易激动,怕见生人。有些还进行偷窃、乱打人,在公共场所裸露阴部,玩弄自己的大小便。病情发展到这种地步,病人就需要全天护理。
到晚期,有的病人几乎完全丧失说话和行动能力,终日卧床不起,面部、臂部、腿部肌肉、皮肤抽缩。在临死前的阵痛中,有的病人全身卷曲如胎儿状。病情发展的快慢主要取决于最初发病的速度,发病快,病情恶化得也快,发病慢,恶化则也慢。导致病人最后的直接死因常常是肺炎(食物被吸进肺而引起的肺炎)。
老年性痴呆除了智能衰退,还伴有意志减退和主动性降低,以及各种精神症状,呈现夜间谵妄症状为多(在夜间发作的一时性意识障碍,呈现错觉、幻觉、错乱等)。还经常可见忧郁、徘徊、多疑、焦躁不安等状态。据调查,痴呆伴有精神症状的比例如下:
夜间谵妄242%忧郁状态121%幻觉妄想148%徘徊111%多疑101%弄火39%不安焦躁99%不洁行为22%攻击行为44%自杀企图11%痴呆老人多见于脑卒中(即脑出血,俗称中风)后遗症,继之是高血压。日本东京都调查认为,痴呆老人中有脑卒中后遗症的占45%,高血压的占34%,半身不遂的占30%,还有嗜睡、或者忽睡忽起的占60%多,大小便失禁的占40%左右。
B. 老年人的老年痴呆的几率有多大
目前老年痴呆的发病率还是比较高的,全世界大概有4000多万的老年痴呆患者,而在中国老年痴呆的患者会在600万以上,而且每年平均会有30万人的新增病树,中国老年患者患有老年痴呆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的增多,65岁以上的老年痴呆患者平均的患病率为5.2%,而75~85岁之间的老年人患病率,通常会达到15~ %,8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很有可能就会达到30%左右,相当于每三个人就会有一位老年痴呆的患者。老年痴呆的患者会有明显的记忆力减退,一旦出现了症状就要及时的就诊。老年痴呆是老年期的最常见的一种病,学名叫阿尔茨海默病,这个病的发病率实际上是非常高的。这个病有个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它的发病率会急剧的上升,到80岁的时候,老年痴呆的患病率会高达20%左右,85岁左右的老人可能四五个老人里边就会有一位痴呆的患者。
C. 如何判断阿尔茨海默症的3个阶段
老年痴呆有3个阶段,第一个很容易被忽略,为了父母看看吧
阿尔茨海默症,记忆的橡皮擦
如果,有一天你爱的人,忘记了你,甚至忘记了自己,那会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而阿尔茨海默病就是这样一种残酷的疾病。它就像生长在脑部的一块橡皮擦,而且是一块不受个体意志影响的橡皮擦。它可以抹除掉患者的记忆,抹除掉患者判断思考的能力,甚至抹除掉人类生存的本能。
根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DI)2018年发布的数据,全球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人数已达5000万,更让人吃惊的是:每3秒就有一个新的患者被诊断出患上此病。根据协会预计2050年,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的人数将达到1.3亿人。中国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人数居世界首位,到2030年中国的痴呆患者人数将会达到1600万。
老年痴呆有3个阶段,第一个很容易被忽略,为了父母看看吧
阿尔茨海默病的三个阶段
根据患者的认知能力及身体机能恶化程度,阿尔茨海默病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3年)
第一个阶段为轻度痴呆期,也称为健忘期。表现为记忆减退,对近事遗忘;判断能力下降,对逻辑复杂的问题不能进行分析、思考、判断;工作或家务劳动漫不经心,尽管仍能做些已熟悉的日常工作,但对新的事物却表现出茫然难解;社交困难,情感淡漠,偶尔激惹,常有多疑。
这个阶段的症状很多老年人认为是老龄化造成的,因此常被忽视,错过早期干预。
老年痴呆有3个阶段,第一个很容易被忽略,为了父母看看吧
第二阶段(2~10年)
第二阶段为中度痴呆期。表现为方向、空间感差,时常迷路;远近记忆严重受损;不能独立进行室外活动,在穿衣、个人卫生以及保持个人仪表方面需要帮助;性格大变,情感由淡漠变为急躁不安;缺乏耻辱和道德感,做出一些有悖于正常人的行为。
第三阶段(8~12年)
第三阶段为重度痴呆期。患者已经完全依赖照护者,严重记忆力丧失;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肢体僵直,所有活动都需他人帮助;最终昏迷,一般死于感染等并发症。
D. 我国老年痴呆占全球五分之一,哪些人更易患老年痴呆该如何防治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老年痴呆人数占全球1/5,虽然我们的人口基数大,但这一数据也不得不说明我国老年痴呆的人数实在是太多了,仔细观察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城市的退休老人患老年痴呆的概率很大,老年痴呆虽然说不会影响正常的寿命,但是这既让老人的晚年活得辛苦也加大了子女的负担,所以我们必须要提前进行防治,而要想提前防止我个人认为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其实只要我们花更多的心思在老人的身上,老年痴呆就能够很好的被防范,很多时候老人都是被忽视才逐渐变得痴呆,作为儿女这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为了生活奔波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父母,但是我们一定不能完全的忽视父母,让他们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走完一辈子的人生是每个子女都应尽的责任。
E. 国外的老年痴呆研究有什么进展
国外的老年痴呆研究有什么进展?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进度比较快。而且目前老龄化的程度也比较高。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患病人口规模也逐渐具备攻规模。现在在西方国家中60%的老年人痴呆者为AD患者。有研究预测截止2020年会有1700万到2500万人口患有AD。国外的有关研究显示在欧洲很多国家AD已成为仅次于脑卒中。心血管病恶性肿瘤,居于第四位导致患者死亡的疾病。国内的最新研究也发现AD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表现。AD患病率在20世纪80年代为零点零七到0.46。20世纪90年代画壁已达到了二点酒。到2000年还比你大,到4.6。临床的一用经济学研究发现至今我国AD患者治疗该病所需要的费用为每年不少于50个亿。截止2050年初步预计所需要的医疗费用将超过1万个亿。可以自小AD患者的发病率比较高奇发展速度比较快,致死率也比较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奇病因病机还不明确,也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对人类的健康威胁也越来越严重,也成为困扰医学界难题,如何预防AD如何去有效的治疗,该病已经得到传世,会的高度关注。也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重要课题之一。
AD病因病机复杂,但不明确造成临床治疗上没有有效的正规的治疗方法。中医领域研究发现针灸治疗对于该疾病有一定的疗效改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尤其能够改善患者的学习记忆力。烟实验研究发现针灸对该病的治疗效果上主要体现在提高患者的学习记忆能力而不能改善神经纤维缠结老年斑等病理变化。也有文献报道针灸对于该病的治疗效果是通过改善机体能量代谢障碍,支持代谢突触可塑性细胞因子微量元素神经,全智信号传导以及自由氧气氧化等方面而起作用。
F. 阿尔兹海默症日:“老年痴呆症”阿尔兹海默症,能治愈吗
老年痴呆,即阿尔兹海默病,是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目前老年痴呆还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只能通过药物控制发展。
阿尔茨海默症在65岁以上老年人中发病率达4%-7%,85岁以上发病率高达20%-30%,世界阿尔茨海默症病人超过5000万。 而据专家估计,由于相关知识的普及程度不够,大量患者尤其是早期患者未能就医,因此实际患病人数约是现有数据的2倍。
1、记忆力下降
记忆力下降是老年痴呆的早期表现之一,症状比较明显,出现记忆力下降主要与大脑退行性病变有关,主要表现为对近期的事情遗忘很快,甚至不记得刚刚发生的事情,拿什么东西转手就忘了。
2、难以完成简单的事情
平常能做的一些基本家务,现在却很难完成,如不知道穿衣次序,做菜的步骤,出门买菜不会算账,自理能力越来越差,日常生活被搞得一团糟。
3、情绪异常
情绪变得极不稳定,变得喜怒无常,可能以前大大咧咧、为人随和,而现在突然变得斤斤计较、顽固、多疑、敏感脆弱,有的容易情绪低落,经常发呆,有的则容易变得脾气暴躁,古怪。
4、睡眠异常
对于一些患有老年痴呆的人群来说,往往也会伴随出现白天嗜睡的情况,而到了晚上,睡眠质量就会变差,出现失眠多梦的问题。所以在一段时间内,若经常出现睡眠异常,而且伴随出现梦游的现象,其实也是老年痴呆来临的信号,希望你能够注重适当的保养,切莫置之不理。
5、语言障碍
找词困难往往是老年痴呆症中最早出现的语言障碍,主要表现在说话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由于缺乏实质词汇而表现为空话连篇;或由于找词困难而用过多的解释来表达,终成唠唠叨叨。
6、时间、空间障碍
表现为外出时找不到回家的路,也不知道自己为何出现在这里。不知道当下的时间,如年份、月份等,甚至分不清白天黑夜。
目前,全世界一共有5种阿尔茨海默症药物,多奈哌齐、卡巴拉丁、加兰他敏和美金刚,主要用于抑制记忆力的下降。同时配合其他抗抑郁、抗焦虑等精神类药物。需要注意的是,这五种药物来自不同的制药公司和研究机构,采用不同的配方,但其背后的治疗原理只有2种。
九期一的获批上市,其意义除了填补17年无新药的空白,也是一个新的治疗原理。
2019年11月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有条件批准九期一®作为国家I类新药上市,“用于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症,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病程时间长,治愈难度大,该药的上市将为患者提供新的用药选择。
第一点,一定要注意防止患者出现走丢,因为这种患者有空间功能障碍,一旦出门很容易找不到回家的路,出现了迷路现象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危害。可以给患者进行手环的定位,也可以把家庭地址,电话号码写在纸条上,放到患者的口袋里。
第二点,一定要注意患者的营养状况,这些疾病到了中后期,患者经常对饮食不加注意,或者是吃很多,或者是出现营养不良,因此进行饮食方面的照料非常重要。
第三点,要注意多同这些患者进行交流,多交流是可以延缓这种疾病的进展的。
#老年痴呆##9.21 世界阿尔兹海默病日##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约千万#
G. 阿尔茨海默病任何时期都可以吃九期一
九期一说明书上写明适用于轻度至中键宴度阿尔茨海默病治疗。
“九期一”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是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数据显示,全球每3秒钟就有一位痴呆症患者产生,全球目前至少有5000万痴呆患者。
预计205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1.52亿,其中60%至70%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九期一”是以海洋褐藻提取物为原料制备获得的低分子酸性寡糖化合物,是全球首个靶向脑—肠轴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药。
(7)老年痴呆数据表扩展阅读:
九期一的使用介绍如下:
通过重塑肠道菌群平衡塌差,抑制肠道菌群特定代谢产物异常增多,减少外周及中枢炎症,从而改善认知功能障碍。肠道菌群失调会加速阿尔茨海默病恶化,菌群失调和脑炎症之间的关系在众多神经退性疾病。
比如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自闭症、肌萎缩症等方面都有相应的作用。神经炎症已成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一个主要靶点,一些项目正在研发减轻中枢炎症的药物。
H. 科学家发现新指标,验血可知老年痴呆,这是真的吗
现如今,我国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峻,使得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逐年攀升,已跃居全球首位。阿尔茨海默病根本无法治疗,只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为能及早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团队致力于研究中,目前发现验血能知阿尔茨海默病。
作为子女应多观察家中老人的状况,一旦有以上几个症状,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还需及早就医检查来明确诊断。鼓励家中老人多动动脑,如下象棋、打桥牌、猜字谜或读书看报等,能活跃大脑细胞,推迟大脑老化速度。
不能一直待在家中,多户外活动,扩大交友圈,适当的接触新鲜的事物,学习新的知识以及技能,多培养兴趣爱好,这样能刺激大脑细胞以及神经元兴奋,从而延缓大脑衰退速度。
I. 听说阿尔茨海默病有长达20年的无症状潜伏期,在这期间有没有检测手段
环球网讯 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性痴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阿尔茨海默病这类年龄依赖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正逐年增长。
根据《世界阿尔茨海默病2018年报告》,每3秒钟全球就会新增一位失智症患者,其中约60%-70%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约有100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预计到2050年,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将超过4000万人。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韩璎在接受环球网健康采访时表示,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首要原因在于难以早期发现。而攻克阿尔茨海默病的真正希望在于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阿尔茨海默病潜伏期可长达20年 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发病进程缓慢、随着时间不断恶化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为丧失短期记忆,当疾病逐渐进展,其它症状逐渐出现,包括语言障碍、定向障碍、情绪不稳、丧失动机、无法自理和许多行为问题。
韩璎介绍,沉积于患者大脑皮层的淀粉样蛋白是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一个重要指标。淀粉样蛋白是一种“坏蛋白”,当淀粉样蛋白聚集于大脑皮层达到一定的量之后,会诱发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引起脑细胞死亡。
韩璎表示,如果在只有淀粉样蛋白阳性,尚未触发级联反应之前,发现阿尔茨海默病,并降低淀粉样蛋白的聚集,或可阻断阿尔茨海默病病程。“相当于给阿尔茨海默病按下了暂停键。”
这也就意味着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发现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公众的疾病认知相对有限,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就诊情况并不乐观。韩璎表示,大多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意识到记忆力减退是病,来看医生的时候,80%已经达到中重度痴呆阶段,做嫌错失了诊治的最佳时间。
“事实上,阿尔茨海默病的潜伏期可长达20年!”据韩璎介绍,根据认知障碍的严重程度,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程分为临床前阶段(临床前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纯亩手(MCI)阶段和痴呆阶段(轻度、中度、重度),整个病程可长达数十年。
韩璎提到,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阶段出现前5到10年,患者自身就会有记忆力下降的感觉,但神经心理量表临床检查正常,这叫做主观认知下降(SCD)。
“如果在临床前期主观认知下降阶段能够及时发现,进行有效的治疗,就有希望将阿尔茨海默病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像糖尿病一样可防可控的慢性病,保持终生不进耐渗展到痴呆阶段,使患者生活完全可以自理。”韩璎强调。
出现临床症状便不可逆转 自我感觉认知下降应主动筛查
“阿尔茨海默病一旦出现临床症状便不可逆转。”韩璎解释说,人的大脑有认知储备、有代偿作用,只有脑细胞损伤超过50%的时候,才会失代偿,出现临床症状。也就是说,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就已经晚了,意味着脑细胞损伤已经超过了50%。
那么,在临床前阶段如何能够发现阿尔茨海默病呢?
韩璎总结了七个主观认知下降的临床特征:1、抱怨记忆下降;2、起病时间在5年之内;3、发病年龄在60岁及以上;4、为记忆下降感到担心或担忧;5、虽然定义为自我评价记忆下降,但是如果能得到他人证实,可以更好地评价其客观性;6、对记忆下降的担心是持续存在的;7、能够为记忆下降主动去记忆门诊就医等。
韩璎提醒,对于符合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前期主观认知下降的病人,应主动去医院进行神经心理量表检查、验血和查脑核磁,医生综合检查结果后,如果认为AD可能性大,会建议查淀粉样蛋白,如果阳性,那么就意味着具有了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进入了阿尔茨海默病连续疾病谱。如果还没有达到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阶段,那么就是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前期。
韩璎表示,阿尔茨海默病如果处在临床前期,可以使用靶向Aβ治疗AD的单抗药,阻断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程。此外非药物干预,比如认知训练、正念冥想、运动疗法、音乐疗法、舞蹈疗法和饮食疗法等也可以发挥良好作用。
“虽然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以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缺乏病因治疗,主要治疗原则为减轻症状以及延缓病情发展。”韩璎表示,但彻底阻断或者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病程的药物已经问世,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组合药,针对阿尔茨海默病不同的治病假说,鸡尾酒疗法可控制疾病不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