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老年痴呆的十大危险信号,千万别大意
我导读
老年痴呆是一种隐匿起病,以认知功能进行性恶化为特征的神经变性疾病,伴日常生活能力受损和精神行为改变。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和混合性痴呆。该病是不可逆的,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惟一可行的办法是“防”字当头。老年痴呆有哪些危险信号,如何预防老年痴呆,中医药如何防治老年痴呆?下面我为大家具体介绍。
01
老年痴呆的十大危险信号
1. 记忆力衰退,尤其是近事遗忘;
2. 不能完成熟悉的工作;
3. 语言表达出现障碍;
4. 搞不清时间、地点、日期,甚至分不清白天黑夜;
5. 判断力受损;
6. 理解力下降;
7. 将物品放在不恰当的地方,如水果放在衣柜里,袜子放在餐桌上;
8. 情绪或行为的改变;
9. 性格改变;
10. 兴趣丧失。
02
如何预防老年痴呆
1.科学饮食
低盐低脂低糖,荤素搭配,戒烟。多吃胡桃肉、大枣、莲子、猪羊脑、蔬菜、豆制品、瘦肉和水果。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E、叶酸。喝适量葡萄酒。少食动物脂肪,限制动物内脏。少服安眠药。
2.不用铝制炊具
尸检发现,痴呆病人脑内铝的含量是一般人的4倍。
3.坚持用脑
阅读、下棋、猜谜、填字 游戏 、拼图 游戏 、吟诗等能减慢大脑老化。
4.防治便秘
研究表明长期便秘使智力大为下降,80%以上的老年痴呆病人与便秘呈“正相关”。
5.多听音乐
日本专家发现,音乐对脑电波、脑血流等都会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活跃脑功能。
6.勤锻炼
如叩齿、散步、慢跑、手指运动等可直接刺激脑细胞,增强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
中国工程院院士顾玉东教授,经过55年的临床研究和理论工作研发出一套“手指操”。6个动作防痴呆。具体如下:
(1)将小指向内折弯,再向后拨,做屈伸运动10次。
(2)用拇指及食指抓住另一只手的小指基部正中,揉捏10次。
(3)将小指按压在桌面上,用手反复刺激之。
(4)双手十指交叉用力相握,然后突然猛力拉开。
(5)刺激手心,每次捏掐20次。
(6)揉擦中指尖端,每次3分钟。
早起、晚睡前各做完整的一次。
7.保持标准的体重,拒绝肥胖
研究发现,体重超标会使人的大脑“缩水”。
8.实施正确的心理治疗和精心护理,释放压力
压力越大,负责记忆的海马体就越容易受伤,从而对大脑产生负面影响。
03
中医如何防治老年痴呆
1.穴位按摩
中医有不少可以促进脑血循环预防老年痴呆的穴位,主要有以下几个:
风池 位于项部,枕骨之下,微低头,耳后高骨后一横指凹陷;
翳风 位于耳垂后凹陷处;
四白 位于下眼眶中点,直下约0.5cm凹陷处,此穴多气多血,刺激该穴对颅内供血作用最好;
印堂 位于两眉头连线中点;
委中 位于腘窝横纹中点;
百会 位于头部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
四神聪 位于头顶部,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处;
合谷 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
内关 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按摩方法: 每日2次,每穴位2分钟,力量由轻到重进行穴位按揉。
2
2.脚部按摩
脚部按摩也可防治痴呆。具体位置在大脚趾根部的小脑脑干反射区,从脚趾缝往外,顺着推,每天洗脚后推100下,坚持数月。
好书推荐
本书通过简单易懂的问答形式阐述了痴呆的中西医防治知识,分为基础篇、治疗篇、调护篇三部分,介绍了痴呆的病因、发病机制、症状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康复、调护和预防等内容。书中内容由临床一线医生编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用性强,可读性好。本书是一本中西医结合防治痴呆的的简明实用的参考用书,可作为高年级医学生、见习医师、规培医师、进修医师的学习参考之用,同时,也特别适合广大人民群众阅读,有助于人们掌握痴呆防治知识,做到早预防、早保健、早就诊、早治疗、早康复,使痴呆患者回归 社会 ,颐养天年。
Ⅱ 老年痴呆症病人亢奋怎么办
老年痴呆 症,又名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 神经 退行性 疾病 ,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有的会表现为极度亢奋。下面就让我告诉你老年痴呆症病人亢奋怎么办,欢迎参阅
老年痴呆症病人亢奋者的 护理
老年痴呆的护理要注意起居应有规律,保证充足、高质量的睡眠,特别是精神兴奋型患者,更应注意。失眠者可给予小剂量的安眠药,衣着宜适中,室温宜偏凉。抑郁型大多喜卧多寐,应调整睡眠,白天多给一些刺激,鼓励病人做一些有益、有趣的 手工 活动及适当的 体育 锻炼。
此类病人多有阴血不足,可给予清淡 营养 丰富的食物,如桂圆大枣汤、瘦肉、鸡蛋、鱼等。而对那些形体肥胖者,老年痴呆的护理宜给予清淡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如芹菜、豆芽、黄瓜、香蕉、桔子等。
老年痴呆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功能障碍,护理人员要有足够的耐心,利用一切老年痴呆的护理、治疗机会,主动与患者交流。老年痴呆的护理时经常用手 按摩 头部的 穴位 ,以提神醒脑,进一步可教病人进行计算、书写。
9大症状敲响老年痴呆警钟
1、多疑多虑。
早期老年痴呆病人会有性格上不合理的变化,如易害怕或疑神疑鬼,猜忌别人或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病。
2、人格和行为异常性格改变。
表现为变得自私、狭隘、对人冷酷无情;情感淡漠、行为退缩、 兴趣 缺乏、意志衰退,无主动性和进取性,注意力涣散或变得急躁、多疑、顽固、易怒和冲动。
3、思维和判断困难。
思维贫乏,缺乏创造性,综合分析能力减退,分不清主次,甚至不能理解基本常识。日常生活能力减退,不能胜任原来熟悉的工作,这也是老年痴呆症前兆。
4、情绪不稳定。
早期老年痴呆病人常有感情脆弱的表现。他们忽而泪流满面,痛哭流涕,忽而情不自禁,嬉笑激动;忽而拍案而起,怒发冲冠,使人摸不着头脑。
5、顾前忘后。
生活中常出现丢三落四、 记忆力 不好是早期老年痴呆的表现。如做好的饭菜会忘了端上餐桌;甚至早上说的话到晚上就忘得一干二净;有时连自己家的电话号码也记不住;外出时常会遗失自己的东西。老年痴呆性健忘不同于正常的生理性 记忆力减退 。它的特点是病情进展的速度非常快。
6、情感孤僻。
早期老年痴呆病人的情感常出现剧烈的、不合理的变化,如对家里的事情常常漠不关心、情感淡漠、性情孤僻、沉默寡言;对日常生活缺乏兴趣、社交活动减少,情感反应减弱。
7、呆滞抑郁。
有些早期老年痴呆病人,常常精神抑郁、表情呆滞、睡眠规律紊乱,自我贬低,并有自杀念头。
8、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判断常常出现错误。
常常不知道当时是什么时间,忘记自己住在什么地方,不能记住或辨认自己的家。把自己当成别人,认错朋友,有时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得,并认错自己的儿女。
9、行为异常。
这种老年痴呆症前兆表现为整天呆坐,变得不修边幅,生活懒散或无目的外出,流落街头,夜间无故吵闹而影响家人休息。
希望大家要注意自家老年人的身体变化,而且,也要注意他们的身体调理方法,有效进行 保健 ,避免出现判断困难,而且要注意自身的情绪变化,要注意合理的进行调理,避免造成精神异常,而且要注意这种疾病的发病症状,一定要注意合理的进行调养。
Ⅲ 一人得老年痴呆全家人崩溃,照顾老年痴呆症有什么技巧
一人得老年痴呆全家人崩溃!照顾老年痴呆症有什么技巧?
我国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在65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是5%,每增加10岁,发病率就增加5%,也就是说,85岁的人群中每2-3个就有一个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让数百万家庭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与心理负担。
没有一个保姆能忍受这种病
记住家里的新人、出门后找不到回家的路,做饭总是忘了关煤气,刚吃了饭又说自己肚子饿,还时常怀疑家人要害自己,怀疑老伴出轨、家人偷走了自己的银行卡,半夜吵闹不睡觉、上厕所不解裤子......这便是一个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生活日常。
家住北京西三旗的宋阿姨,老伴在2013年诊断得了老年痴呆症。从那年开始,老伴脾气越来越差,甚至对她出口就骂、抬手就打。随后,老伴大小便失禁,甚至有时候突然就会大哭大笑……在最难熬的时候,宋阿姨也曾经将老伴儿送去住院。但那那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一年将近10万块钱的住院医疗费已让自己和孩子都很有压力。
在“老年痴呆吧”里,很多患者家属面临的问题和宋阿姨如出一辙。网友霹雳说:“老年痴呆这个病需要非常有耐心,我上班只能请保姆,保姆也是干三四个月就得换,因为没有一个保姆能受得了长时间的这种‘折磨’,母亲患病4年,到现在尿裤子和拉屎拉裤子都属于非常正常的了,晚上不吃药就一夜不睡,一会儿就哭哭啼啼的,一会儿就哈哈大笑的……说实话这种病折磨的是家人的身心,我谈的女朋友往往跟我接触一段时间就会分手,因为没有一个人能接受母亲的这种病!”
2040年痴呆患者将超过2200万
中国“老年痴呆症”患者占世界同类人群的1/4。更令人担心的是,痴呆还有了年轻化的趋势,发病年龄已由原来公认的65岁逐步提前到了55岁,整整早了10年。据相关机构预测,我国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数量将在2040年达成2200万。
老年痴呆症是仅次于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居第4位的老年人死因,是威胁老人健康的“四大杀手”之一。随着我国人均期望寿命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痴呆症将给社会及家庭医疗带来沉重负担。
老年痴呆症早期持续1~3年,中期大约持续2年,大部分病人进入晚期后在1~2年内死于各种并发症。患者确诊老年性痴呆后至死亡的病程大约为3~7年。但是,对于患者及家属来说还有个诊断时间的问题,由于受目前老年性痴呆诊断手段及患者及家属疾病意识的限制,许多患者确诊老年性痴呆时,已经进入了疾病中期,甚至晚期,患者平均生存期只有3.3年。
照顾老年痴呆症有什么技巧?
1、沟通技巧
首先要确定患者视觉、听觉是否正常,例如眼镜度数是否合适,助听器的功能是否正常。交流时要面对面交谈,直接称呼患者的名字。讲话要慢、吐字要清,语言要简短达意,给患者一些反应时间,不要打断患者讲话。询问痴呆患者问题时,应该是一些以“是”或“否”作为回答的问题而避免思考性的问题,如“你想出去走走吗?”而不是“你想做些什么?”注意体会患者所表述的词语及肢体语言。保持耐心及和蔼的态度。
2、日常生活照料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将家中的环境作适当改变,室内光线要充足,防止摔倒。痴呆患者外出要有人陪伴,在其身上携带联系卡,写上姓名、地址、电话、病情和联系人等。尽可能避免搬家。把患者要穿着的衣服按顺序排列。避免有太多钮扣的衣服,以拉链取代钮扣,以弹性裤腰带取代皮带。不要选择系带的鞋子。在季节转换时,要及时为其增减衣物。刀、剪等锐利的东西及药品、杀虫剂等要妥善保存,以免患者误拿。火炉或电热器的开关旋钮要加装保护装置。
3、适度活动
诸如阅读之类的智力活动对预防老年痴呆的作用最大,其次是社会性活动和体力活动。
4、进食与服药
饮食均衡,定时进食,进食时要有人陪伴,督促其细嚼慢咽。痴呆老人服药时必须有人在旁陪伴,安排其按时服药,以免遗忘或错服。对伴有抑郁症、幻觉和自杀倾向的痴呆患者,家人一定要把药品妥善存放好。
5、心理疏导
对于老年痴呆患者的心理疏导目标应着眼于帮助患者适应目前的生活,并使其从中找到生活的乐趣。照料者需关注老人的情绪与个性变化,帮助老人多回忆一些以往有趣的事及有助于他们感受到生命意义的活动。对情绪悲观的患者,应唤起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6、营养调理与改善
现代科学已经发现,一些特殊的植物营养可以帮助我们预防老年痴呆,提高大脑的活性,例如西伯利亚冷杉精华。西伯利亚冷杉精华这种生物制剂由聚戊烯醇、铁–麦芽酚、氨基醋酸、磷脂酰丝氨酸、酚酸、 维生素E乙酸盐等有效成分组成。研究证实,西伯利亚冷杉聚戊烯醇能提高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认知能力、改善脑症状程度和酶活性的影响,对于脑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Ⅳ 家里的老人患了老年痴呆要怎么解决
对于老年痴呆,没法根治,只能通过一些方式来缓解,比如说以下方式:
第一、老年痴呆分为两种,一种是血管型痴呆,就是脑血管里有梗塞,造成大脑的不同功能部位因为缺血等因素出现功能障碍,例如记忆力下降等。这种老年痴呆有遗传因素存在,因为栓塞体质和高血压都有明显的遗传倾向。但是如果自己做好健康管理,健康生活,定期体检,有专业医学顾问进行健康指导等等,是可以有效进行预防的。
第二、另一种是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会慢慢损伤记忆和认知功能的进行性脑病,病情逐渐发展,一开始可能只是健忘,数年或数十年后可发展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甚至死亡。确切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研究人员普遍认为与脑细胞中淀粉样蛋白团块过度沉积、聚集并形成斑块,进而导致神经元突触功能障碍和神经元变性死亡有关。如果你的直系亲属——父母或兄弟姐妹是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那么你患病概率至多可增加20%。
第三、很遗憾的是,目前阿尔茨海默症连致病机理都完全没有搞清楚,也没有任何通过FDA认证的药物被研发出来,前段时间辉瑞一个研究小组还因为无法通过二期实验关闭了相关项目。所以阿尔茨海默症没有办法预防,没有办法治疗。
第四、严格来说,这两种老年痴呆都有遗传因素存在,但是前者可以通过良好的健康管理手段进行预防,后者完全没有办法。
Ⅳ 老年痴呆症有什么症状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常见的老人疾病,那么老年痴呆症有什么症状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多疑多虑。
早期老年痴呆病人会有性格上不合理的变化,如易害怕或疑神疑鬼,猜忌别人或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病。
2、人格和行为异常性格改变。
表现为变得自私、狭隘、对人冷酷无情;情感淡漠、行为退缩、兴趣缺乏、意志衰退,无主动性和进取性,注意力涣散或变得急躁、多疑、顽固、易怒和冲动。
3、思维和判断困难。
思维贫乏,缺乏创造性,综合分析能力减退,分不清主次,甚至不能理解基本常识。日常生活能力减退,不能胜任原来熟悉的工作,这也是老年痴呆症前兆。
4、情绪不稳定。
早期老年痴呆病人常有感情脆弱的表现。他们忽而泪流满面,痛哭流涕,忽而情不自禁,嬉笑激动;忽而拍案而起,怒发冲冠,使人摸不着头脑。
5、顾前忘后。
生活中常出现丢三落四、记忆力不好是早期老年痴呆的表现。如做好的饭菜会忘了端上餐桌;甚至早上说的话到晚上就忘得一干二净;有时连自己家的电话号码也记不住;外出时常会遗失自己的东西。老年痴呆性健忘不同于正常的生理性记忆力减退。它的特点是病情进展的速度非常快。
6、情感孤僻。
早期老年痴呆病人的情感常出现剧烈的、不合理的变化,如对家里的事情常常漠不关心、情感淡漠、性情孤僻、沉默寡言;对日常生活缺乏兴趣、社交活动减少,情感反应减弱。
7、呆滞抑郁。
有些早期老年痴呆病人,常常精神抑郁、表情呆滞、睡眠规律紊乱,自我贬低,并有自杀念头。
8、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判断常常出现错误。
常常不知道当时是什么时间,忘记自己住在什么地方,不能记住或辨认自己的家。把自己当成别人,认错朋友,有时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得,并认错自己的儿女。
9、行为异常。
这种老年痴呆症前兆表现为整天呆坐,变得不修边幅,生活懒散或无目的外出,流落街头,夜间无故吵闹而影响家人休息。
Ⅵ 有没有适合老人觉得不幼稚的玩具
老人玩具,顾名思义就是适合老年人群使用的玩具,主要以休闲、益智为主。从玩具的效用来说,大致可分为益智类、整人类、竞技类、休闲类等。从制作材料上来区分,可分为铁艺类、木艺类、电子类等。从整体上看,老人玩具的主要消费群体是退休在家的老人为主,一般他们有一定的学历,子女都不在身边等特点。 遥控飞机、变形玩具、娃娃……市面上专门针对孩子的玩具琳琅满目,却没有多少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玩具。 走遍各大商场玩具柜台里几乎都是操作简单适合幼儿的玩具,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智力型玩具难见踪影。即使在很多销售人员眼里,玩具就是小孩子的专利,针对老年人的玩具听起来并不实际。 但事实上,不少老年人对玩具的需求是存在的,而且需求量并不小。一位消费者表示,自己的老父亲退休在家,平时比较寂寞,作为子女的他很想买一个玩具让他动动手、动动脑,为枯燥的生活增添一点乐趣。但走遍各个商场,总是难以找到合适的。 老年人需要专门为他们设计的玩具,来增添生活的乐趣,但是现在市面上根本找不到。 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许多老人缺乏交流、沟通和倾诉,如果长时间精神得不到寄托,很容易患上抑郁、焦虑症,甚至老年痴呆症。美国一医学专家几年前就有研究发现,50岁以前开始玩成人益智玩具的人发生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只有普通人群的32%。另有一些医学专家发现,一些轻度老年痴呆症患者玩成人益智玩具,可以减缓甚至阻止病情的发展,少数病人还有一定程度的智力恢复。 但国内普遍却认为玩具属于儿童的专利,老年人和玩具之间是没有缘分的,因此老年玩具几乎是个空白。就在我们有意无意忽视老年人玩具市场时,其他国家的经验或许值得我们借鉴。不少国家目前老年人玩具专卖店在已经非常普遍,部分市场的老年人玩具已经占据了玩具市场40%以上。远的不说,以日本为例,他们的老年人就很注重大脑益智训练,市场上也盛行能让老化的大脑重新焕发活力的书籍、玩具等益智产品。 一位99岁的老人张东对玩具情有独钟,喜欢玩魔方,房间里放有汽车、飞机、玩具小鸡、魔方等玩具,童心未泯,积极的心态使其健康长寿。
Ⅶ 老年痴呆为什么总是讲他年轻之事
老年痴呆 主要的病症就是眼么前儿的事会很快忘记 脑海里的都是很早以前的事 大脑思维停留在很久以前 所以记忆中大都是年轻时的事
Ⅷ 【问问】 家有老年痴呆症的进。。
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性痴呆)与遗传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也不必过分担心,阿尔茨海默病65岁以下发病的遗传性更高,被称为早老性痴呆。
其实痴呆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如饮食,生活习惯,教育程度等,遗传只是其中的一项,不用过分紧张。
不过家有痴呆患者的人群还是应该关注自己的记忆健康,如果发生异常,如近事遗忘等,应及时到医院做个记忆体检,以免贻误。
Ⅸ 老年痴呆有哪些异常性行为
老年痴呆症,指的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状态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的障碍。 有些老年人表现出的性行为实在使人诧异:例如老年妇女竟脱光上衣做家务;老年男子竟当众解开上衣或裤子,甚至脱光衣服或手淫;有时不停地用揉擦自己的生殖器;有时突然拥抱与之讲话的人。 上述这些异常性行为并不是道德品质问题或猥亵行为,而是老年性痴呆症的表现。 人到老年,由于脑血管硬化等原因,使老年人脑组织受到损伤,尤其是大脑的额叶病损比其他脑皮质损伤更重要。额叶的病损有可能使患者忘却了社会行为准则而随心所欲,甚至思维和行为能力退化到儿童水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上述行为就好像是不懂事的孩子不愿意用尿布而喜欢光着屁股到处乱跑一样。因此,对于出现异常性行为的老年人,应送医院精神科诊断和治疗。 平时,家属可为患者购置不易解脱开的衣服,如钮扣钉在衣服背面,以及没有前开口的裤子等。如果发现患者已将衣服脱光,也不应斥责或大惊小怪,而应平静地劝导,并用浴巾或大衣等物披在其身上周而复始其穿好衣裤。 如果被患者拥抱,被拥抱者切不可惊慌、生气,而应该平心静气地进行规劝,即使病人不能理解,也不要用谴责的语言和粗暴的行为运河剌激病人。 以上是关于老年痴呆异常行为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Ⅹ 老年人玩玩具有什么好处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机能逐渐退化,反应也会越来越迟钝。再加上老年人退休后用脑机会减少,注意力和认知能力会进一步下降。延缓大脑衰老,除了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适度锻炼外,手脑并用是最有效的方法,而玩玩具恰能做到这一点。对于那些已有老年痴呆早期表现的老人,玩玩具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情。目前市面上针对老年人的玩具虽然不多,但很多成人玩具甚至小孩子的玩具,像拼图、插件、航模等也都适合老人。子女在给老人购买玩具时一定得注意两点:玩具的难度要适中以老人经过两三天努力能够学会为宜。 太简单了,老人觉得没兴趣,起不到锻炼大脑的作用;太难了,老人学起来太费劲,反而弄巧成拙,让老人产生挫败感,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以拼图玩具为例,像500~1000块的拼图,对老人来说就太复杂了。家人购买时可以选择相对简单的,随着老人拼得越来越熟练,再增加难度。要考虑老年的心理接受度事先最好和老人沟通一下,说明自己的想法。如果冒冒失失地送上一件玩具,恐怕老人不但不领情,反而觉得受到了捉弄。最好的方法是买一件老少皆宜的玩具,像简单的拼图或手工制作的航模等,让孩子和爷爷奶奶一起玩。这样祖孙同乐,老人在不知不觉中不但锻炼了大脑,而且成功地拼出一幅图画或者做成一架小飞机、小军舰,还令老人颇有成就感,心情也好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