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资料显示,独生子女固然有聪明伶俐、善解人意、责任感强等优点,但是,他们娇气任性、自私冷漠、叛逆心重、耐挫力差,依赖性重,不合群,不团结,纪律性差,不知感恩等等,有这些统计,说明独生子女人群确实有这些共性。
80后90后这一代的独生子女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了上一代父母养育独生子女上的长久伤害,作为当今的独生子女父母,不管是自己是否是独生子女都需要在养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把握一些基本的原则:
1) 从小与孩子的沟通、互动,关系要保持双赢而不是双输。不存在“听孩子的还是听家长的”悖论问题。
2) 我们做的选择和决定一定是在充分考虑双方的要求的基础上,磋商得来的。当家长尊重孩子,不是只命令你、要求你听话,孩子不仅会建立起良好的自尊,还会主动尊重家长。
3) 当家长在孩子任性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引导,就不是压制孩子,而是让孩子学会根据外界环境、他人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调节自己的行为。
4) 客观地了解和接纳孩子的能力和特长,不要把一切美好的东西东寄托在孩子身上,例如,既希望孩子听话、对自己有感情,能待在自己身边,又希望孩子有创造力、有成绩,远走高飞。
② 独生子女的父母真的那么自私吗
爱往往是自私的.
但是父母的爱并不是自私,只是往往比较狭隘而已.
他们只是希望能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关心孩子,这是一种老母鸡式的爱.但不是那种自私的爱.
③ 为什么很多独生子女都不愿意让父母生二胎
因为这些独生子女已经习惯了自己的父母把全部的爱都给自己,所以他们接受不了有一个孩子的出现会割分父母对自己的爱。
在我小的时候根本不懂得父母的辛苦,所以我希望父母能够满足我所有的要求,也希望父母之爱我这一个孩子,所以我会不同意父母生二胎。但当我长大了之后才发现我离开了家,父母变得很孤单,我也为曾经不让我父母生二胎的事情感觉到后悔。
④ 为什么独生子女和父母交流起来就那么困难呢
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家长应该把孩子当作朋友,平起平坐的跟孩子沟通,就算孩子说了什么不对的话也不要秋后算帐,只要孩子把父母当做朋友,沟通就没有问题了。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独生子女逐渐成为我国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由于独生子女的大量出现,他们的教育、沟通、心理健康等问题都向我们提出了挑战。据一项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调查显示,独生子女占其中的80%,究其原因主要是父母的溺爱、与父母缺乏沟通与交流从而形成思想隔阂。这说明父母与孩子 间的良好沟通对孩子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至关重要。那么,父母如何与独生子女沟通呢? 现代独生子女的特点 一提到独生子女,很多人就会想到“小皇帝”、“小太阳”、“421综合症”等等词汇,不过,这并不是一个全面的理解。据“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状况与教育调查”结果显示,独生子女就其人格特征来看表现有五大优点和四大弱点。 独生子女的五大优点是:1)重视友谊,富于同情心和恒心;2)具有自信心;3)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素质;4)自我提高的需求较高;5)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 独生子女的四个主要人格缺陷是:1)在人格需求中,较多的孩子成就需要较低,但有较强的攻击需要;2)部分独生子女在自我接纳方面存在障碍;3)在创造性、独立性、勤劳节俭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4)学习需要中认知需求较低。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独生子女一代的发展是正常的,但与非独生子女相比,他们在家庭环境、亲子关系和在家庭中的地位等方面有很多的不同。独生子女在成长中表现出来的诸多优点与问题,并非是天生的,在很大程度上是所处环境和受成人影响的结果。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家庭环境也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如现代的家庭模式已逐渐转变为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结构,这使得父母能够做到优生优育,为儿童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同时为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提供了可能。 独生子女存在沟通问题 虽然家庭环境的变化向着更有利孩子的方向发展,但现实的情况却并不如人们想象的好。很多父母因为工作忙等各种原因大大压缩了与孩子相处和交往的时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孩子的精神需求,使得亲子关系逐渐淡漠甚至疏远,从而给孩子在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方面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笔者在调查中接触过这样一个例子 某私立幼儿园的洋洋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由于父母工作很忙,洋洋3岁时就开始寄宿,每周只接一次。而且为了让孩子多学点东西,硬是让孩子“跳级”上了中班,在班里洋洋是个很一般的孩子,有些课程甚至跟不上同班的小朋友,老师也不太注意他,即便到了周末接回家,他的时间也被各种特长班占满了,连听爸爸妈妈讲故事、一起玩的时间都没有。到了大班,老师发现洋洋的攻击性开始增强,与别的孩子稍有摩擦,不是动手打人就是张嘴咬人,渐渐地很少有小朋友愿意和他玩了,爸爸妈妈也发现洋洋脾气越来越大,稍有不如意就大闹,还经常说 “我恨你们。”洋洋的表现是一个典型的孩子在受到父母漠视后情感不健全的例子。 事实上,洋洋这样的经历目前在许多独生子女的家庭中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据有关学者的研究表明,现代家庭独生子女的父母花在陪伴孩子的时间上远远多于非独生子女的父母,但大多是“在家里给孩子布置作业”、“陪孩子做功课”、“带孩子上兴趣班”等等,很少有和孩子在情感和思想上进行真正沟通的时间。还有很多父母由于平日无暇照顾孩子,感到愧疚,就想从物质上对孩子做一些补偿,在物质需求方面对孩子采取放任的态度,或单纯给孩子购买大量的所谓“益智”类图书和玩具,单纯将培养孩子的智力因素放在首位,而不去了解孩子的真正的需要。家长的重智劝德使他们的家庭大部分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由于不了解孩子,不尊重孩子或者溺爱孩子等原因,这个家庭很难有一个理想的亲子关系,从而也无法为孩子的身心两方面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有益的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独生子女时代的父母在孩子的沟通问题上责任重大。由于缺少兄弟姐妹关系,独生子女家庭与传统的多子女家庭相比,孩子的情感支持系统是不同的。在多子女家庭中,孩子遇到问题不愿和父母说时,可以通过兄弟姐妹来解决,但独生子女在遇到问题时,则缺乏这种情感系统支持,使得孩子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往往会使他们寻找家庭以外的情感支持,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学会与独生子女沟通 独生子女家庭为孩子倾注了很多的心血,但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来说,孩子除了有生理上的需要以外,更多的是心理上的需要。只有那些在心理发展上得到父母支持的孩子,他们才会更有安全感、才会性格开朗,情绪愉快,从而建立起积极向上的健康的心理品质。 与独生子女进行良好的沟通首先要认识孩子、了解孩子,尤其是要平等地对待孩子、把孩子当作一个人来尊重,把本属于孩子的权利还给孩子。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很大程度上使孩子从幼年起主动性及探索需求就被抑制,从而影响到孩子个人情绪独立性的发展。 在尊重的前提下与孩子沟通,就是尊重孩子参与的权利,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参与的权利就是“确保有主见能力的儿童有权对影响到其本人的一切事项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获得重视”。很多父母和成人大多对儿童的参与能力持怀疑态度,甚至不认为孩子具有参与的能力,所以才会包办代替孩子一切事情,从而导致与孩子的激烈冲突。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经历,孩子在婴儿时期,常常咿咿呀呀地和你们“对话”,对大人的回应会有很积极的反应。这就是孩子自主参与的萌芽。同样,在孩子以后的成长进程当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如果仅仅是孩子单方面的要求,而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那么孩子就会丧失参与的能力,失去与父母沟通的兴趣。 一位在上初中的女儿告诉她的妈妈 “妈妈,我们班有早恋的了。”如果这位母亲只是简单地以“你可别跟那些人在一起玩了,学不出好来”来回答孩子的话,这样的回应无疑是告诉孩子“你的判断力不足以判断这件事的对错,你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这样的沟通效果是非常不理想的,其结果是孩子开始对母亲产生反感,以致今后有什么事也不会与母亲沟通。如果这位母亲不要对这件事表示得大惊小怪,而是仔细倾听孩子的想法,并耐心地正确引导,效果会更好。 最近,党中央专门就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召开了会议。其实,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不仅仅只是国家和学校的责任,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家庭的责任。父母的言传身教、及时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在孩子的思想教育问题上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蓝极速”网吧的大火、十几岁少年砸向亲生母亲的铁锤,这些悲剧的背后,我们都能看到父母和孩子之间缺乏沟通酿成的苦果。父母和老师枯燥而单纯的说教在孩子的心里除了产生逆反以外,是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的。只有在平时和孩子推心置腹的点滴沟通中,才会在孩子的心田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诚然,孩子是需要教育的,但教育只有在尊重、理解的前提下才能有效果,尊重孩子,会使孩子更加自尊,有了自尊才可能自信、自强。因此,在与独生子女的沟通中,我们必须认识到:孩子在有关他们发展的事物中应该是积极而有贡献的参与者,而非被动的接受者,每个孩子都有参与的能力,而且每一个孩子都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参与,虽然这种参与方式并非父母所期望或所了解的。独生子女不应该是父母期望的复制品,他们自诞生以来就是拥有独立的个人存在意义的人,父母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充分尊重孩子参与的权利,才能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
⑤ 为什么很多独生子女当了父母,反而不愿生二胎
独生子女之所以当了父母之后不愿意生二胎,就是因为他们身上的压力太大了。现在的独生子女一般都在大城市打拼,所以他们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有一个自己的住所,买房就成了他们身上最大的压力。而且对于他们来说攒一个首付款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如果是仅靠他们自己微薄的工资是没有办法的。所以只能依靠他们的父母。等到首付款攒完了,每个月还贷的压力又很大。这个时候他们不得不节衣缩食。两个人都要特别努力的工作,才能满足一家人的生活需要。对于他们来说,可能生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特别头疼的事情,更别说生第二个孩子了。
现在的独生子女压力都很大,不仅是孩子,还有双方老人的赡养问题。所以生一个孩子就好把全部爱都给他,这样之后他也会更开朗一些。
⑥ 为什么很多独生子女不认可父母生二胎
谁愿意幸福的指标越降越低,谁愿意在家庭里有一种被孤立被忽视的感觉?一般小孩子都会有内占有欲,没有完全容得到父母宠爱的孩子越发想完全占有父母。
有爱心的父母和事实的权衡,但是许多在现实利益上考虑的父母,一心一意沉醉在制造二胎的快乐里,反而忽视了前面子女的感受,造成了他们的内心更加的落寞和逆反。
⑦ 为啥现在找对象,都不喜欢找独生子女
为什么要娶独生女。1.独生女家庭关系相对更简单。没有太多复杂的亲戚关系。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自己的爱好上。2.独生女会得到父母全部的爱和关心,成长过程中,不会因为爸妈的重男轻女而让她感受到委屈。身心更加健康。而且爸妈也有更多的精力培养女儿。3.娶独生女,可以避免可能存在的不学无术的、闯祸惹事的、要娶媳妇缺钱的大舅子小舅子。4.现实直接点,娶的独生女,以后也自然获得女方的财产继承权。如果女方爸妈有个儿子,基本财产大头没啥希望。有人说养老压力也大,除非女方爸妈很穷,要不然现在养老压力不存在的好嘛,比如我的未婚妻爸妈都是普通员工,体制内公务员。两个人的退休金就有15000以上了,而且还有存款,有房产,压根在经济上没啥压力。他们这样的条件,在城市里只是一般,但是也可以过的很滋润了。这里感谢共产党,共产党带我们走向了好生活。只要经常能去看看他们就好。不需要做什么事情。5.现在适婚青年里,如果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孩子的家庭,基本家庭两级分化,一种是家里土豪的,多生几个也可以养好的。还有一种重男轻女的,觉得生了一个女儿,因为没有儿子,还想再生个女儿的。或者生了儿子再逃生一个女儿的。反正那个年代体制内的队伍里,基本没有生两个的。重男轻女的家庭,在男方准备车房的基础上,可能还存在通过彩礼捞一笔的风险。有网友提问了几个问题。来说说我的吧孩子和谁姓?我们没有讨论过,基本是和我姓。城郊结合部有些一家一个姓,城里几乎很少。以后家产的问题?这个我们讨论过,不重男轻女,如果一个孩子,不论男女,以后全部都是他的。如果两个孩子,一人一半,也不分男女。婚后娘家怎么照顾:我和老婆都是浙江省内小城市来杭州工作的。丈母娘已经把房子买在和我们同一个小区了,今年年底退休就来杭州。我爸不太愿意来杭州生活,如果愿意来,我家在杭州还有一套房子可以住,虽然小点,89平米的小三房,但是养老是没问题的。过年去谁家?可以一起在杭州过年。也可以回我农村老家过年,农村老家有农村自建房,足够大家住。
⑧ 为什么现在的独生子女对父母的感情很冷漫,做父母的该怎么办
现在是社会就是这样,大多数人都是凉薄,冷淡也是有好处的,各过各的,太过于亲你,烦恼也多。有事联系,无事各自安好就行。
⑨ 为什么独生子女不喜欢与人分享
做为独生子女,从记事以来就只有你一个人,如果爸妈给我生的是哥哥姐姐我绝对没意见,或者是在我没那么记事的时候生弟弟妹妹我也没意见。从小没有兄弟姐妹相伴的我,如果这时候出现弟弟妹妹我是不答应的。所以别人问起你希不希望你爸妈生多一个啊,我说不希望。年龄的差距,父母的宠爱,我的性格是会让人,但我还是接受不了小我很多岁弟弟妹妹。
因为有了弟弟妹妹我一定会让,这对我来说是不公平的。一块分享爸妈的宠爱我没意见,但我觉得会变成我是姐姐,所以我一定要让弟弟妹妹的思想。农村不多的让弟弟去读书,姐姐做农活的事情。我还是觉得一个人挺好的,出了什么事大家都关心你,如果有弟妹首先关注弟妹比关注你多得多。
我不是不会分享的人,我有时候想过说我要是有了弟妹我应该是很会照顾他们的姐姐。但现实生活中就我自己和周围别人家的孩子来说,我的照顾对我来说很累。就拿我表妹来说,我们相差10几岁,不是同一个年代的人。我要教育她根本教育不了,跟外公外婆说的时候,他们常说她是你妹妹,年纪小不懂,说她两句就好了。每次我听到这话觉得难道因为年纪小不懂事,所以我就任由她来是吗?所以我想到自己幸亏没有弟妹,不然照我这个会礼让的性格来说会经常被欺负。
所以说独生子女不喜欢与人分享是有道理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受到关注,不跟人分享更好。一个人的孤独好过以后被欺负。
⑩ 独生子女永远不懂,父母偏心到底是一种什么感受
我的发小,家里有三姐妹,她排行老大。9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执行非常严格。她家三个孩子已经超生,受到严重处罚。即便如此,她的父母为了继承家里的香火,执意要再生一个男孩。终于,在我们上初中的时候,她最小的弟弟出生了。按道理来说,喜得贵子是让人高兴的事情,可是万万没想到,这是她噩梦的开始。
为减少开销,执意让女儿退学。这一次,她拒绝了父母。父母为此事和她们大吵一架,骂她六亲不认,没有人情味。又哭又闹,要她报答生育和养育之恩,并且以死相逼。
就这样,父母开始在村子里开始造谣她不孝顺,说她的坏话,以此来玷污她的名声。把她所谓不孝顺的事情散布整个村庄。
结语这让我想起了郭德纲先生的一句话:不明任何情况就劝你一定要大度的人,你要离他远一点,因为雷劈的时候会连累到你。这边扎你一刀,你血还没擦干净呢,他告诉你要勇敢站起来,你死不死呀!
虽然在农村有重男轻女的现象,但是这是我见过最偏心又心狠的父母了。都说一碗水难以端平,但是也得有个度。奉劝所有的父母,手心手背都是肉,对待自己的子女,尽量要公平对待,否则,偏心留下的痛,是父母和儿女一辈子都无法弥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