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子女父母 > 中国子女父母

中国子女父母

发布时间:2020-11-28 07:02:17

Ⅰ 中国法律是否可以断绝子女与父母的关系吗

不可以,根据《婚姻法》三十六条之规定及《婚姻法》中父母与子女篇中其他的法条是不允许断绝父母子女关系的
第三十六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Ⅱ 我想问一下,关于中国家长的问题。

个人认为,这是你在从叛逆期过度向成熟期的中间过程.

也许有一句话你不爱听,那就是:由于生活条件的优越和父母受物质条件反差造成的对孩子的溺爱,造成现在20岁的孩子无论在心智,头脑还是自立上,和改革开放前14-5的孩子差不多.

先不要急着否认我的话,也不要急着显示自己的能力,那都是不自信的表现.自信的人,会在出现问题和异议的时候习惯性的反思.

个人感觉,现在的社会上不安定的因素有很多。而中国又是一个很传统的父母子女继承观念很重的国家。在这样的文化和社会氛围下,母亲担心你在外面过夜的理由就十分充分了。

首先,她不能确定你是不是真的能够辨别是非,是否真的能经受住“恋爱油子”的几句甜言蜜语,而且,和你一起去玩的人到底什么品质,什么底细,什么习惯,她都不知道。家长总是担心孩子,总愿意用最坏的结果来刺激自己,然后等待着自己最希望的结果。所以,现在问题不是你的权利,因为这个问题根本上升不到那个层次。假设咱们把事情想到最极端,你因为母亲干涉了你的“权利”,你把母亲告上法庭,你认为法院和社会会怎么评价你的事情? 你说你不能和你母亲平静的商量这个问题,可是我想问你,你在和母亲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做到平静了吗?难道你不是带着满腔的怨气和火药桶跟母亲讨论的吗?

其次,你认为你母亲不够理解你,我可以说你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她是太了解你了,比你自己还了解你。因为她也是从你那个年龄成长过来的,也有过少女情怀和青春懵懂,所以她太明白你在这个年龄的时候需要注意和关心的地方。说到家,母亲比你多活了20多年,什么不比你明白?

最后,如果你想让你母亲理解你,你至少要拿出一个让你母亲能够放心的样子来吧。既然你能写出这些东西,并且有这样的问题,说明你和你母亲之间经常有争吵。你认为母亲不理解你,母亲认为你不懂事,而你又认为自己懂事。其实结果是你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你还不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或者还没达到你母亲所希望的样子。

有一件事你可以放心,你母亲不会愿意去蹂躏你,折磨你,玩你,耍你,那都不可能的,她是真心希望你好,怕你受伤。如果她认为此行安全,也就是你不在外面过夜的话,她没有异议,对吧。现在的关键就是在于需要在外面过夜,而你又不是那么让她放心。

现在中国人很愚昧,总是盲目的崇洋媚外,很多时候就是把洋垃圾拿过来当宝贝看,什么性开放,性自由,这些是需要有相当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才能做到的

Ⅲ 父母都有中国国籍,子女是外国国籍可以入中国国籍吗

由于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孩子国籍可以随父亲为日本国籍。在未取得外国国籍的前提下,也可以在中国登记户籍(中国国籍)。《国籍法》第四条规定,“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根据本条规定,在中国出生者,出生时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无 论其父母是否定居在国外,都具有中国国籍,除非其申请并获准退出中国国籍或符合《国籍法》第九条关于自动丧失中国国籍的条件。《国籍法》第五条规定,“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但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根据本条规定,对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国外者,若同时符合以下2种情形,不具有中国国籍,不符合其中任何1种或均不符合的,具有中国国籍: 1、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国外(包含3种情况:一是父母双方均为中国公民并均定居在国外;二是父母双方均为中国公民,其中有一方定居在国外;三是父母任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国外,另一方为外国人)。 2、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是否出生即具有外国国籍需要根据其出生地的国籍法和国籍制度认定,若父母有一方是外国人,须同时根据其国籍国的国籍法和国籍制度认定)。《国籍法》无选籍规定,对符合第2种但不符合第1种情形的(如:父母一方为中国公民且没有定居在国外,另一方为外国人,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中方不承认其外国国籍。《国籍法》第九条规定,“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 根据本条规定,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不需要事先办理退出中国国籍手续,中方即承认其外国国籍;但对于未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加入或取得 外国国籍,需先办理退出中国手续,否则其外国国籍中方不予承认。

Ⅳ 一说中国和外国在子女和父母相处方面,有哪

①父母把子女看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关心子女胜过关心自己。父内母对于子女的爱是世界上容最无私、最真挚的爱。
②父母不仅从生活上无微不至地抚养、照顾我们,教给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还从思想品德上关怀、教育我们,引导我们确立人生的目标,教我们如何做人。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
③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父母的呵护、教诲和影响,每一步都浸透着父母的心血。观点: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唯有以爱和孝敬来回报。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子女应尽的义务。

Ⅳ 中国父母应把子女养到多大才算尽基本义务

子女对父母履行赡养义务,赡养是指子女在物质上和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要的回生活条件,子女作为赡答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儿子和女儿都有义务赡养父母。你说的情况,如果老人自己有足够养老金的,吃喝不愁,作为子女这样做也差不多了。老人没有生活来源,入不敷出的,子女要每月给赡养费。

Ⅵ 中国父母的如何给子女取名

我们身边,总有几个叫李娜、刘伟的人,也会有几个叫浩然、梓萱的小朋友,那么为何会重名?我国人又有着怎样的起名规律呢?

中国人起名字的常用字词变化

198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曾于公布名字中用字最多的前10个“超级常用字”分别是:英、华、玉、秀、明、珍、文、芳、兰、国。

如今30年过去了,我国国民起名字的特点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清华大数据产业联合发起的一份《中国首份姓名报告》显示,2016男宝宝女宝宝热名榜前三分别为:浩然、子轩、皓轩;梓萱、梓涵、诗涵。具体来看,2016最热男、女宝宝首字末字前十分别是,男宝首字:梓、子、浩、一、宇、昊、俊、睿、皓、博,末字:轩、宇、泽、豪、宸、睿、航、洋、铭、辰;女宝首字:梓、羽、若、诗、思、语、欣、艺、可、梦;末字:涵、萱、怡、彤、琪、馨、妍、诺、欣、桐。

相较之下,30年前我国父母给子女起名字的时候,多注重国家、成就、美丽,而现在的父母起名字多注重个人修养和德行。此外,现在流行的网络起名,以及受电视剧产生的影响,也是导致现在很多人重名的原因。

名字“撞车”愈几万人

就目前来看,中国人重名前三位是张伟、王伟、王芳。其中“王伟”一个名字,就重名了将近30万人。

资料来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网站,间接引自劳动报,起名通

除此之外,多起名字也要考虑谐音寓意,不好的谐音被叫起来会特别难受(毕竟跟一辈子),好的谐音则给人一种美的体验。在古代,人们起名字对谐音还是很重视的,如潘峰、耘松等。

下边是一些流传的谐音不当的姓名,仅供参阅:史珍香,范剑,范统,朱逸群,秦寿生,庞光大,杜琦燕,沈京兵,朱嫦粉,黄姝郎,马哲,杜子腾,夏柳,吴工,罗体,罗立,方程,夏克,韦声溯,吴仁爱,杨滇峰,林八捷,林史前,马辟京,宋合泛,段投苔,史耀来,朱大常,费洁和,梅文化,梅希旺,牛檀芹,郝琼,姚严,胡骊晶,杨陀,付炎杰。

地域性特点

在沿海地区,取名用字多选“海”字,如陈海、刘洋、马东海;住在山区居住的人,起名字多用“山”字,如赵泰山、李灵山、孙岭、马岚。

在北方很多农村地区喜欢用反义词来给孩子起小名,如丑、赖、傻、憨等,比如臭臭、傻蛋、笨宝。这样的起名并不是说孩子真的笨或者傻,而是一种溺爱的表现。

在上一代的广东人中,有很多人的名字中使用了佛、娘、妈等字,最主要的就是因为附近的佛祖庙、妈祖庙等众多,人们为了祈求安泰,就在子女名字中放入了这些字眼。

时代感的特征

新中国成立之后,人们起名字的特点也几经变化。

上世纪50年代,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建设国家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所以在那个年代出生的人,很多起名叫建国、国庆、建设、解放;

上世纪60、70年代,由于大跃进、人民公社、抗美援朝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许多人起名字叫卫红、红兵、革命、援朝、保国、跃进、超美等;

上世纪80年代后,改革开放逐步推进,家长起名过程中运用伟、波、宇、巍、豪等表现宏伟气魄的字词逐渐增多,这也反映了人们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背景下积极昂扬的气势和满怀希望的信心。

上世纪90年代后至今,网络兴起,受到很多小说和电视剧的影响,以及起名软件的推荐,出现了大量含义更加深刻的字词,但由于网络的传递性,也很容易出现“爆款”姓名,如浩然、子轩等。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其实起名的时代特征并非现在才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战争动荡,这个时代多以贱名为时尚。比如恶、病等。近代,内忧外患,丧权辱国。面对国家被瓜的灾难,很多人给子女起名为强华、觉民、救国等,如作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

名用一个字还是两个字?

在历史上,对名用一个字还是两个字,其实是有一定的意义的。在《公羊传》里面一个说法:“讥二名。二名非礼也”。类似的说法也曾出现在《左礼》之中。王莽对名字用字产生了重要影响。《汉书》之中曾记载,王莽下令禁止起两个字的名,又通过给谋逆的臣下起二名,来表达帝王的爱憎。在匈奴单于降服之后,作为奖励,去掉其二字名中的一个字,这也就是《汉书王莽传》中对“匈奴单于,顺制作,去二名”的记载。王莽将起名字政治化,并且列入法令,使得单个字的名从东汉到三国两晋的大热,例如曹操、刘备、孙权、关羽、张飞、诸葛亮(诸葛是双字姓氏,而名则为一个字)等。单个字的名字,在历史上特定的时期,成为了政治正确的符号。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图片来源:网络

此外,古人起名字还十分讲究避讳,比如秦始皇名政,所以其历法中的“正月”就被称为“端月”;东汉光武帝刘秀时期,秀才乃称茂才;唐高祖李渊的祖父叫李虎,于是虎牢关改为了武牢关。

就现在而言,名究竟用一个字还是两个字,并没有好坏之分。

总而言之,中国人的起名字,总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你身边的人的名字有什么故事,也欢迎和大家分享,在文末留言。

Ⅶ 你认为中国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平等吗

父母跟子女在作为一个人的权力上,本来就应该平等。比如拥有完整的自我意志回,自己决定自己生活和行答为。以孝顺父母和关爱子女为借口剥夺对方的基本权力,那就是扯淡。我们的文化中很少父母能做到第一条,不是他们不好,是他们在成为人的时候没有我们这么好的机会可以有机会做自己,所以父母未必可爱,可是也许他们已经尽力。不用怪父母不够好,我们自己当父母了之后,才会知道自己也很多不够好。

Ⅷ 为什么中国的父母都是为自己的子女而活着

如果我作为一个父母的话,我也肯定会为我自己的子女而活着,因为子女是全新的他的命运有着无限的可能,我要尽量使她往正确的道路上走去。我既然身为父母,那我就要做好我的责任。我虽然不能陪她走完一生,但是我可以用前半生的时间来陪伴我的子女,尽可能的帮助他们,但不能宠溺他们。

Ⅸ 在中国父母所做的一切都真的是为孩子好吗

现在的中国父母孩子少了,因此他们为孩子做什么觉得毫不怨言。孩子从小喜欢吃什么,大人从小都′未尝过。孩子有喜欢的玩具尽最大努力满足他们。孩子们择校不惜耗费金钱和劳力,为了孩子上学陪读等等。他们觉得应该应份。可是为什么有时我们培养出感恩的孩子。家长包办一些,使孩子觉得应该的,甚至有时孩子攀比,形成一种坏习惯。有些事,孩子能做,为什么我们要包办呢?另一方面,家长做的一些和别人相比,比来比去,有些孩子形成自悲心理,后果更可怕,有些孩子甚至走上不归路,这也是我们中国父母的悲哀啊!

Ⅹ 中国的父母为何能对其子女为所欲为

因为父母认为他们供我们衣食住行,所以我们就应该什么都听他们的,不然我们就是不孝,丧尽天良

阅读全文

与中国子女父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80岁生日祝福词 浏览:774
老人过世一百天怎么祭拜 浏览:269
老年人缺钾怎么做饭 浏览:414
适合中老年人群的户外拓展活动 浏览:24
老年活动中心工作人员工作总结 浏览:214
长寿耳的图片 浏览:888
为什么要发展养老物业 浏览:892
企业单位爱康体检怎么预约 浏览:224
长寿花叶片有黄点怎么回事 浏览:658
长葛养老保险月缴费 浏览:260
烟台市企业员工退休年龄 浏览:842
老年人白天尿裤子晚上不尿床 浏览:470
老年人健康走活动方案 浏览:396
社区老年活动唱歌 浏览:22
2017上海养老金计算 浏览:960
陕西省养老保险年审 浏览:456
日间养老院设计方案 浏览:979
体检最好查哪些东西 浏览:605
2016福建退休金调整 浏览:700
烟台退休工资咨询 浏览: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