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5年的独生子女政策2016年会取消吗
复2016年1月1日开始,新的计划生育制全面二孩政策就要实施。那么,独生子女政策全面停止和取消。但实行的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以前独生子女户的奖励政策不变,继续执行。今后不再出现独生子女户,也不在对独生子女户实行奖励政策。
『贰』 独生子女政策
村委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甚至是不是有人吞了这笔独生子女补助(补贴给你父母的),你可以向村里和乡镇、县里提出异议。你父母应该得到这笔补助,领取这笔补助的凭证应是独生子女证,里面载明了夫妻关系,后来领取的结婚证是啥意思?以前有过结婚证找不着了还是以前是事实婚姻没领过结婚证?找不着应该婚姻档案里还有,根据档案由民政局开局婚姻证明即可。(不知你父母是否重新领结婚证,若以新婚来领,可能导致结婚日期迟于你的出生证,这样逻辑就混乱。按道理同一身份证不能领两次结婚证结婚两次)。明确一点:你爸妈从符合条件岁数开始计算,都可以领取。
『叁』 一孩政策有什么坏处
除了人口老龄化,对个人而言,孩子这一代会缺少与兄弟姐妹的亲情,在成长中容易变成自我为中心。。。
『肆』 我要独生子女政策的利与弊作文啊啊啊中文的不是英文!而且利弊都有讲的!
一个人总会有自己的梦想和目标,没有梦想的人就像是一艘破旧的木船,什么都没有,只有随风四处漂流.没有理想的人内心是空虚,是一具没有灵魂躯壳而已.我的理想是当一名作家.
作家,多么伟大的理想呀,他是怎么来的,而又会经历哪些呢?在我的脑海里经常盘旋着.
很小的时候,我就被妈妈灌输文学知识,那时候的我就像是一个盲人.在还没有上幼儿园的时,我就已经开始认字了.妈妈念一个字,我就跟着念,等这些字觉的有些概念了,妈妈就把这些字全部打乱来考我.再后来妈妈就教我开始认拼音、音节.这些都使我兴奋不已.整天在脑海里打转,我还读了许多的儿歌和不知名的图画书.(其实据妈妈说在我出生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妈妈已经在我耳边念儿歌了)到了一年级的时候我已经在读那些不注音的童话书了.使我的语文成绩渐渐的更上一层楼.《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是我每天的必修课.在成长的过程中,渐渐鲁迅、、矛盾、余秋雨等这些文学家被我所“认识”,使我着迷.在这些文学的熏陶下,于是我的梦想发芽了.我想成为林海音、曹文轩等这样的作家的梦想越来越浓,愈来愈强烈了„„
为了我的梦想种子能开花、结果,我一定要努力,一定要让梦想长成参天大树.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红,不尝试就没有成功的喜悦.于是,我买来了新的笔记本,记录着每天的心情;记录着每天在校园里外所看到的、听到的;所有快乐的、不快乐的;幸福的、不幸福的都记在了我的日记上.习惯了像与朋友一样的倾诉,也多了一个我练笔的的机会,使我也受益不浅.我要求我的作文都不低于95分,写的不好的就重新修改整理,该删的删,该留的留,毫不犹豫,要大胆、要创新,这样才能是我的写作水平提高.我把那些写的好的文章拿去投稿,虽然有失落,但也有收获.在一次征文中,《当梦想成真的时候》在市里的小学组荣获一等奖,还有在县征文中获得过二等奖等等.但是我却不能因此而骄傲,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的知识还很贫乏,要做一个遇一知十的人,还需要不断的蓄力更多的知识.我的作文写的好些,都离不开妈妈的熏陶,老师的教导和鼓励„„
如果说人的梦想是一艘船,那好的基础就是舵,他控制船的航行方向;别人的鼓励就是浆,他推动船的前进;自信是帆,只有帆鼓起来才能使船全速前进;毅力是指南针,为船指引方向,没有这些东西,船是不完美的,他只是不知方向四处飘泊的木板!不能只图一马平川,一帆风顺;船要有风浪,才会惊险,不一板一眼.到底谁是航海王,就看现在!
每个人的心底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但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的梦想只不过是梦想,它虚幻得可想而不可及,于是将它深深地埋在心底,连破土的机会都不给它,这样,梦想怎么会开出绚丽芬芳的花儿呢?
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在刘翔之前,谁会想到一个黄种人有一天会登上110米栏的冠军领奖台呢?2004年8月27日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上,刘翔以12秒91,平了由英国选手科林·杰克逊创造的纪录夺得了金牌,创造了中国人在短道项目上的奇迹和神话!此次赛后他又开始了废寝
忘食的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在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洛桑站男子110米栏的决赛中,刘翔以12秒88的成绩夺得金牌,并打破了沉睡13年之久的男子110米栏世界纪录!当初幼小的花芽,经过汗水的浸泡已经散发出满世界的芬芳了!
我一直很喜欢冰心奶奶的一首小诗《成功的花》:“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成功的花需要汗水、泪水甚至血水的滋润啊.
赛场上如此,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第二篇:
每个人都有梦想,它是人人所向往的.而没有梦想的人的人生将是空虚的.但梦想总是随着思想的前进而改变的.
开始记事的时候,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我有钱,大人问:“小伙子,这可是个了不起的梦想,有了钱你要去干什么呢?”“我要去买巧克力”“如果你有很多钱呢?”“我会去买很多巧克力”“如果你有用不完的钱呢?”“我会把做巧克力的工厂买下来.”的确小时侯的我们,天真无邪,有着一颗善良的童心,幸福与快乐是一曲不变的乐章.
小时候,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自己能变成一只风筝,飘荡在蓝天中,然后慢慢的落下来.那时喜欢在青青的草地上与同伴嬉戏,经常去追逐蓝天白云,让欢笑随之飘动,整天做着斑斓五彩的梦.
认字的时候,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拥有一个篮球;当我抱着篮球的时候,又想要一个足球;当我踢着足球的时候,排球又成了我的追求.再一个有一个的梦想变成现实的时候,我相信梦想其实离我并不遥远,只要耍耍孩子气,梦想就会实现.
慢慢步入小学,中学,高中….就越会觉得压力的存在,从而不会了幻想,只知道死读书,没有了那些快乐的音符.
懂事的时候,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每天都不要有很多的家庭作业要做.玩耍的时间一点点被剥夺,而我们一天中40%被禁锢在教室,很多时间在学习.但是面对学习,还是一种模糊的认识.
俗话说“难得糊涂”,对事物的理解,也由封建主义发展到资本主义,越大就越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对的.
开始涨高的时候,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尖子生,拿到很多的奖状;回到家能受到家人的表扬;在学校能受到老师们的肯定;在同学之间能有鹤立鸡群的表现;在大家眼中能成为一名公认的好孩子.但是,渐渐的,我发现实现这个梦想并不能靠要耍耍孩子气.之后,我学会了奋斗.
梦想像一粒种子,种在“心”的土壤里,尽管它很小,却可以生根开花,假如没有梦想,就像生活在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有了梦想,也就有了追求,有了奋斗的目标,有了梦想,就有了动力.它会催人前进,也许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中,会遇到无数的挫折,但没关系,跌倒了自己爬起来,为自己的梦想而前进,毕竟前途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第三篇:
人人都有梦想,有的想成为杨立伟一样的航天员,登上太空,自由自在地遨游,探索太空的奥秘;有的想当无所不能的工程师,设计建造出高科技的桥梁和摩天大厦;有的想当技术精湛的医生,攻克医学上的疑难杂症,让更多的人远离疾病的痛苦;还有的想当大红大紫的歌星,在世界各地展开歌喉,为大家唱出一首首优美的歌曲……我有一个光辉的梦想,那就是当一名象体育健儿刘翔一样的奥运冠军.
当我随着国家队,穿着印有五星红旗标志的运动服,夹在亚、非、拉、美短跑运动员中间,雄纠纠、气昂昂地跨上2012年的奥运赛场,满载着全国人民的殷切期望,当我像离弦的箭直奔终点,黄、白、棕、黑的世界奥运健儿都被我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汗流满面的我更加充满了自信,握紧拳头暗暗给自己加油:“一定要超过他们!我一定能行!中国人一定能赢!”当庄严的五星红旗高高地飘在我的头顶,当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我奏起,当光彩夺目的金牌被挂在我的脖子上,当清脆的橄榄枝编织的花环戴在我的头顶,望着美国选手和日本选手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热泪盈满了我的双眼.我双手举着五星红旗围着赛场跑了一圈又一圈.全场为我欢呼,中国人民为我欢呼,全世界的华人为我欢呼!我赢了,中国人赢了!我终于为中国赢得了荣誉,在中国的金牌榜上又添了一块金牌!我高兴地蹦着跳着,队友们把我举起来在天空中抛着,抛着……
当奥运冠军的感觉真棒!我简直沉浸在我辉煌的梦想里了.但是,我知道这仅仅是一个梦想,要想实现这个梦想,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我今后一定要加强锻炼,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运动会、越野赛等一系列体育活动,好好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吃常人吃不了的苦,流常人流不了的汗,在意志、毅力上超过他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我想在不久的将来的奥运会上,我一定能够拿到一枚真正的金牌,实现我光辉而灿烂的梦想!
相信我吧,庄严的五星红旗一定会为我升起,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定会为我奏响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也不例外,而且还有好多个.当我看到舞蹈演员那优美的舞姿时,我想当一名舞蹈家;当我看到画家那栩栩如生的画面时,我想当一名画家;当我看到医生能救死扶伤时,我想当一名医生;当看到老师桃李满天下时,我又想当一名灵魂的工程师.我的梦想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和我的所见所闻,在不断地变化着.不过我的梦想最后不再改变,而且我要为实现这个梦想而努力.
初看《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的简介,有一个问题老是缠绕耳际,挥之不去,鲁滨逊是怎样克服这一历历磨难,最后重回故乡呢?当认真地阅读完这本书后,才知道了答案——毫不畏惧的勇气和坚强听毅力让鲁滨逊绝处逢生.
鲁滨逊战胜历历困难的勇气真叫人佩服.1659年9月30日,鲁滨逊在航海中遇难翻船,其余人无一幸免,但他流落到了荒岛上.想一想,如果当时失去了勇气,在那与世隔绝的情况下,荒无人烟,猛兽出没,野人惊扰,又会有怎样的结果?所有都是陌生的,无人帮忙,又会有如何结果?虽然鲁滨逊也有一段时间的恐惧,但他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靠勇气,在小岛上度过了将近28年,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但是,光靠勇气是不行的,孤掌难鸣,必须要有智慧搭配,鲁滨逊之所以可以活下来,那也少不了智慧,这是他的第二把利器.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乡间住宅”和“海边住宅”,种出了稻谷,驯养了羊……经营着自己的生活.但如果没有智慧,那一切很可能就是徒劳,很可能会遭遇不幸.
鲁滨逊那种敢于战胜一切的勇气和超凡的智慧,我边回忆了自己面对种种困难,毫不畏惧.就拿我3年级的事说吧,那年暑假,我去生态农庄,来到玩耍之地,妈妈叫我走钢丝,勇敢地走过去了.但是,我遇到困难就着急,脑子就一片空白,无法冷静,这和鲁滨逊比起来,真的是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勇气和智慧一样都不可缺,是对好搭档,勇气是船,智慧是帆,两者在一起强上加强,帆船才能在大海上远航.
『伍』 独生子女政策的利弊
论独生子女政策的弊端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按照目前总和生于率预测,中国人口仍将以年均800 万- 1000 万的速度增长。那么,按照这个速度,到2020 年,中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4. 6 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再2033 年前后,大约15 亿左右。为有效控制我国人口过度增长的势头,20 世纪70 年代末开始,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开展了一场全方位,持续性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国策,鼓励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依照法律法规合理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
1982 年9 月中共十二大报告将实施计划生育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002 年9 月1 日,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总结20 多年的工作经验与成果,正式为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法律、法规,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或者只收养一个子女后不再生育的夫妻,可以提出申请,经所在单位或者乡( 镇) 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核实,报县(区)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独生子女家庭享受国家和各级政府制定的待遇。我国各省市地区根据国家的计生条例规定,制定适合当地的独生子女优惠政策。 今年恰好是计划生育政策执行30年后的第一年,中国的计划生育人口政策目前似乎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由2005年的5.89‰降至2009年的5.05‰,且人口低增长的状况已经维持了20年。一对夫妻平均只有1.7个孩子,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同,远低于全球2.6的均值。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的人口政策,独生子女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偏重人口数量的控制是无可非议的。然而,正当人们讨论如何控制中国的人口数量,为每年新增加的1000多万人口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而担忧时,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也正在悄然地老化。此外,独生子女政策也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人口质量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不利影响。
人口要可持续发展,其生育率必须维持在更替水平附近。由于总会有人生育两个或者更多的孩子,为了使生育率维持在更替水平附近,在目前死亡率水平下,就必然需要有人只能生育一个孩子。这样,多生与少育相匀抵消,生育率才有可能维持在更替水平附近,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便因此而诞生了。但如果仔细推敲,自然会发现,因为有人想生育多个孩子,事实上也生育了多个孩子,因而就要剥夺人们生育两个孩子的权利,仅允许他们生育一个孩子,这样的政策某种意义上是以一部分人作为多育夫妇的殉葬品而出现的。经过数十年的广泛宣传,已绝少有公民不知道“超生”的后果。然而,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无视超生后果与众多超生者的前车之鉴。这恰恰说明民众己经意识到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的风险与弊端要远远大于超生处罚的利益损失,因而众多民众经过缤密考量、精心算计、反复权衡利弊得失后最终还是作出了超生的决定。如此看来,超生者比按政策生育者更理性。而独生子女父母们未必对独生子女家庭风险全然不知,也未必认同独生子女政策,他们只生一个,更可能是屈从于外界压力下的被逼无奈或自我牺牲。 我们不能否认独生子女政策为我国的人口控制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独生子女政策逐渐涌现出弊端。
第一,性别比持续偏高。20 世纪80 年代以前,我国出生性别比基本上属于正常范围,其出生性别比通常波动在102 -107 之间。但自80 年代以来,出生性别比明显升高,1982 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的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8. 5 ,比例偏高现象初显端倪,1990 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上升到111. 3 ,而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则已达到116. 9 ,个别地方甚至达到135. 6 ,远远高于国际社会可以容忍的107 的最高警戒线。当历年出生的男女人口数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差异不大的条件下,若出生性别比失调,则其相应的未来婚配比就将失衡。短期内通过婚龄差的调节,问题尚且不大,但若时间持续长,就会造成一种婚配年龄失衡的问题。
第二,独生子女自身素质偏低。由于现在家庭多数为独生子女,普遍存在家长对子女教育往往是以子女为中心,万事都为其做好而忽略对其发现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部分独生子女的体格、性格和人格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不足和扭曲,例如体格上的娇弱懒惰,性格上的自私冷漠,人格上的虚荣残缺。此外,还有自我中心意识强,性格独立;独立生活能力差,经不起生活的磨练;感情脆弱,承受挫折能力差;价值趋向模糊等。
第三,独生子女的家庭问题。
首先,对于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劳动力资源短缺。调查表明,由于劳动力缺乏,独生子女家庭不仅难以致富,而且还成为贫困家庭主体。例如,“2008年,安徽省铜陵县2945户低保家庭中,计划生育家庭达2503户。低保户中计划生育家庭高达85%” ,“独生子女家庭特困户873户,占特困家庭总数的88·09%” 。
其次,对于独生子女家庭,一旦发生子女意外伤残、重病、死亡,特别是成年开始挣钱养家的独生子女意外伤残、重病、死亡,不仅给家庭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给父母精神以致命打击,并因此而陷入绝境。
如果说在父母生命周期早期出现的生存风险可以通过补偿性生育得以消解,在生命周期晚期出现的生存风险则因为父母年龄已大而丧失了补偿性生育的可能。独生子女政策把所有的希望与责任都压在了一个孩子身上,因而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异常脆弱。独生子女本身使得家庭的亲属关系网络缩小到极致。一旦独生子女家庭遭遇困难或不测时,来自于亲属关系网络的支持就大为减少,家庭依靠传统亲属关系网络的抗风险能力会降低至极致。此时,如果社会支持不能及时跟上,极易使独生子女家庭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还有,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子女。子女越多,老年父母得到各方面赡养的机会及数量也就越多。独生子女父母因子女数过少,来自于子女的非正式支持普遍不足,子女的供养压力增大,而老人陷入老年贫困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陆』 中国独生子女政策将会产生怎样的社会问题该社会问题对企业有何影响会不会变革如何变革
社会的老龄化问题,社会的负担不断增加。
会对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企业的责任之一就是要肩负一些社会责任
如果有变革的话,会是在社会保险制度上有所改革。
这样的话可能会加大对企业承担的社会保险部分的比例以及相关的福利。
『柒』 如何看待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变化
这就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政策都是根据实际情况定制
特别是计生政策和独生子女政策
比如现在政策放开了二胎
都是根据现在当前国情订制的
『捌』 独生子女政策改变了重男轻女的现象吗
并没有。观念改变是文明进步的结果,不是独生子女政策的结果。同时,中国还是有相当多人群依然有重男轻女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