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长寿道祖

长寿道祖

发布时间:2021-11-14 00:33:19

1. 太上老君名字叫李耳,道教的老子也叫李耳,这是为什么啊

太上老君和老子是同一个人,李耳[1](约前571~前471),字伯阳,又称老聃(dān),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老子标准像想家之一,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后人称其为“老子”(古时“老”字的读音和“李”字相同)。

唐皇武后封老子为太上老君,作品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按:老子为苦县人,今当河南鹿邑。其地本属陈国。陈为楚灭,恰当孔子之卒年(公元前479年),故老子出生于苦县时,尚属陈国所有,故当为陈人。陈国?苦县厉乡曲仁里,著书《道德经》上下篇五千余言八十一章。修道而长寿,大概活了一百六十余岁(或说二百余岁)。与孔子(前551-前479)同时,长孔子20余岁。公元前535年?527年?515年?501年?486年,孔子数次求教天道问老子,言老子“犹龙”。

《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道德经》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

2. 太上老君和寿星是同一个神仙吗

不是,在正统的道家神仙学里面,太上老君是等级非常高的,寿星只是一般般的小人物
在庄严肃穆的道教三清大殿中,通常供奉着神态端庄的三位尊神,这就是道教的最高尊神“三清祖师”。站在三清大殿大门看,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神像在大殿居中间、上清灵宝天尊神像在大殿居右、太清道德天尊神像在大殿居左,三清为道家哲学“三一”学说的象征。
三清尊神的形象有一个历史过程。汉顺帝时(126—144年),张道陵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创立五斗米道,尊“太上老君”为最高神。后来寇谦之改革天师道,亦以“太上老君”为最早最高尊神,但已经出现了“道德天尊”的名称,以今所见,“三清”的名称最早始见于南梁陶弘景所撰的《真灵位业图》。该书排列神仙序位,分为七个层次,每一层设一个中位。上第一中位,上合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第二中位,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为万道之主)。第三中位,太极金阀帝君,姓李,(壬辰下教太平主)。第四中位,太清太上老君(为太清道主,下临万民)。上皇太上无上大道君。其中较为明显地提出了上清太清的名称,但“三清”之名位次序尚未确定,并且第三位为“金阀帝君”,太上老君却居于第四中位。以后“三清”神名逐渐流变发展,至唐代才成为定说。《道藏·太平部·三洞珠囊》卷七引《老君圣迹》云:“此即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三十五天之上也。此即上清境,太上大道君(灵宝天尊)位,在三十四天之上也。太清境太极目,即太上老君〔道德天尊〕位,在三十三之上也。”于是“三清”遂成为道教的最高神。

寿星即老人星,西方天文学里的名字是船底座α星,位于南半天球南纬50度左右,在中国北方地区其实很难看到。司马迁《史记·天官书》中记载,秦朝统一天下时就开始在首都咸阳建造寿星祠,供奉南极老人星。但供奉他的理由,却与今天大不相同。大意是说见到寿星,天下太平;见不到就预示会有战乱发生。早期星相著作中,也讲到如果老人星颜色越是暗淡,甚至完全不见,就预示将有战乱发生。
寿星,又称南极仙翁。寿星也是由一颗星辰转化而来的,它在天文学里的名字是船底座α星,位于南半天球南纬50度左右,在中国北方地区其实很难看到。司马迁《史记·天官书》中记载,秦朝统一天下时就开始在首都咸阳建造寿星祠,供奉寿星。

3. 菩提祖师,太上老君,赤脚大仙,太乙真人,南极仙翁的来历分别是

菩提祖师:菩提祖师,《西游记》中的一位祖师级人物,收孙悟空为徒,传授他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但菩提祖师却要求孙悟空出师后不能提起师门状况。佛道合一的名字,道家的气质打扮,儒家的行事思想,为一个精通道教、佛教及诸子百家的高人形象。

在《西游记》第四十四回中孙悟空曾被称为‘大力王菩萨’,据《佛说出生一切如来法眼遍照大力明王经》称,有一尊‘大力明王菩萨’,身穿虎皮衣,手持金刚棒,神通广大,能降服龙王及一切魔王,并与须菩提尊者大有缘法。其形貌、本领、身份、故事、社会关系皆与孙悟空一般无二,而且孙悟空最初求道的老师就是须菩提祖师。早在明朝《西游记》诞生之前的元朝平话《西游记平话》中,就已经阐明孙悟空与须菩提有纠葛,而且这位须菩提就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须菩提尊者。

须菩提,梵名Subhu^ti ,巴利名同。又称苏补底、须扶提、须浮帝、薮浮帝修、浮帝、须枫。意译为善业、善吉、善现、善实、善见、空生。乃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原为古代印度舍卫国婆罗门之子,智慧过人,然性恶劣,嗔恨炽盛,为亲友厌患,遂舍家入山林。

太上老君:太上老君是公认的道教始祖,即道教中具有开天创世与救赎教化的太上道祖。

鸿蒙未分,化元光一道,乃太上先天原始之祖炁也,称名曰道(太上无极大道)。第一化先天教主,元始天尊;第二化玉宸道君,灵宝天尊;第三化太清圣主,道德天尊。而第三化的道德天尊就是太上老君。

在商以前,老君即分身下降,随世立教,事竟则隐,故在世未有诞生之迹。至商十八世王阳甲践祚之十七年,老君自太清境分神化,于武丁九年二月十八日降生。这是最早关于老君诞生之迹的纪传。周昭王二十三年老君西过函谷关,度关令尹喜,授以道德五千言,此后被道教奉为开山祖师。

赤脚大仙:赤脚大仙是中国古代民间传说和道教传说中的仙人,是仙界的散仙,一般情况下他总是在四处云游,以其赤脚装束最为独特。

赤脚大仙被打造成神仙以后,与他相关的传说也就多了,而且这些传说也都发生在宋朝或者宋朝以后,也从侧面证明赤脚大仙出现在宋朝。赤脚大仙的成仙之路大概是这样的,由于宋仁宗经常在宫里面不穿鞋子走动,所以宫人都叫他赤脚仙人,大臣为了捧宋仁宗说他是赤脚仙人转世,可是大家伙尴尬的发现,在中国的神话故事里面,并没有赤脚仙人这一个神仙,或者说赤脚大仙是怎么来的呢?于是就出现了许多关于赤脚大仙的传说。

太乙真人:是元始天尊的弟子,昆仑十二金仙排名第五位。道行高深,仙法高强,修行于乾元山金光洞。

南极仙翁:南极仙翁是小说及电视剧中的称呼,在道教经典中暂未发现有南极仙翁称呼的神仙。或许是受到《封神演义》等电视小说影响,将寿星老人等同于“南极仙翁”也是有可能的。

拓展资料:

道教中常有帝、皇的称谓,与封建和儒家解释不同。帝是缔造建立政权政府管理之义。皇是文明辉煌开端之义。元始天尊在宇宙之源的大罗天境里传授大道真理,成就道的实现。玉皇至尊在宇宙的太微天玉清境凌霄宝殿里主掌宇宙秩序,六合八表,物灵的运行、变化方向、进程。灵宝天尊在禹余天上清境里立法和传授大道法则,六合八表万物运行的规则与变化。道德天尊在大赤天太清境里,传授使道德升华到更高层次的规范,引导走向更正确的道德路线。三洞的众圣、仙、神、散布在三十六天、三岛十洲和洞天福地里。服从和辅助玉皇至尊的管理,成就元始祖尊的意志。在这道教体系下,辖管各系统部府、治理机构。众界井然有序,众神在世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人民深深地崇敬爱戴他(她)们。并以他(她)们的名义约定祭祀日,民俗节日。众神在三清玉皇等神尊的恩泽下,功德盛厚,时有进升。大道神谱广阔,江山代有人才出,神职几百年一晋替,无法仔细记录阐明,但总是在大道的体系中。

《太乙真人》网络

《赤脚大仙》网络

《太上老君 (道教始祖)》网络

《菩提祖师》网络

4. 太上老君的坐骑是怎么来的为何很多人说它很厉害

青牛是悠久的古树化成的妖怪。古代中国人相信,任何东西只要存在到了一定的年纪,吸收了足够多的精气,就会变成妖怪。《搜神记》卷十九记载孔子讲过的一句话:“吾闻物老,则群精依之。……夫六畜之物,及龟蛇鱼鳖草木之属,久者神皆凭依,能为妖怪。”这可能是后人伪托孔子说的,但不管孔子是否真的讲过这句话,它都表明了古人相信老物可以成精。

第二,太上老君原型为老子。东周的时候老子眼见周皇室衰微,各地诸侯崛起,天下即将大乱。为了躲避战乱,老子西出函谷关,从此下落不明。当然,老子不可能走着出关,肯定要乘坐交通工具。东周时,马极为名贵,普通人出行的交通工具多是牛车。《初学记》卷七引《关内令传》

5. 太上老君生于哪一年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时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被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奉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1]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2]
中文名
老子
外文名
Lao Zi/Lao-Tzu
别名
李耳、老聃
民族
华夏族
出生地
楚国苦县(据《史记》)
精品荐读
老子的思想为何在生机勃勃的先秦时代显得如此另类?
作者:米南德
人物生平
出生苦县
老子大约于周灵王元年(鲁襄公二年、宋平公五年、公元前571年)出生于楚(原为陈)国苦县。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所说,老子即李耳,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共4张
老子画像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郭兰芳在《论老子哲学思想》中写道:老子姓李名聃,是楚国苦县的厉乡曲仁里人,生于春秋末期,曾任周王朝的图书馆长、管图书,是孔子的前辈,曾向他问礼。[1][3][4]
效力周室
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老子入周王室任守藏室史(管理藏书的官员)。在被推荐入周室效力之前,老子跟随常枞(商容)学习知识。
周景王十年(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老子因受权贵排挤,被甘简公免去守藏室史之职,出游鲁国。在鲁国巷党主持友人葬礼,孔子助葬。时孔丘17岁,问礼于老聃。
周景王十五年(鲁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老子被甘平公召回仍任守藏室史。
周景王十九年(鲁昭公十六年、公元前526年),二十六岁的孔子适周观光,拜访老子。
周敬王四年(鲁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老子因所管典籍被王子朝携至楚国,被罢免守藏室史一职,回故里居住。后去往秦国,确切年代不详。
周敬王十九年(鲁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五十一岁的孔子南至老子故里向老子问学。[5][6][7][3]
著书出关
大约周敬王三十五年(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很敬佩老子,听说他来到函谷关,非常高兴。可是当他知道老子要出关去云游,又觉得很可惜,就想设法留住老子。于是,尹喜就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老子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然后就骑着大青牛走了。据说,这篇著作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经》。[5][3]
死后加封
相传老子长寿,大约于周元王五年(公元前471年)死于秦国,享年一百零一岁。《庄子·养生主》有:“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胡适认为,老子至多不过活了九十多岁。[8]
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老子被封为太上玄元皇帝;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加号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5][9][10]
主要成就
老子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老子》一书里。《老子》,又名《道德经》或《德道经》,和《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此书共计五千字左右,最初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后来称《道德经》,并分成八十一章,编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三十七章,下篇德经四十四章。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11]
天道理论
老子思想的主要范畴是“道”,“道”字在《老子》书中出现了七十三次。道是一种混沌未分的初始态,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为化生万物的根源;道常无名,无为而无不为,它像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与万物争,以柔弱胜刚强,是最高的善;道是不可言说的,人的感官也不能直接感知,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持之不得。道既是宇宙的本体,又是万物的规,还是人生的准则。儒家以天、地、人为“三オ”老子则以道、天、地、人为“四大”。“四大”在“三オ”之上增加了道,就给中国文化思想的架构,打开了一个极其高远、极富想像力的思想空间。道是出自形而上,而贯穿形而下的。而且在贯穿中,不给天与帝这类有意志、有目的的造物主,留下任何插足的余地。天道自然无为是《老子》一书的主旨。在二千五百年前,老子之道是在从根本上改造原始道论的基础上的一个伟大的发明。

6. 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是什么来历

在神话故事里,《西游记》和《封神演义》那是老少通吃。其中太上老君道袍飘飘,骑着他的青牛瑞兽,逍遥自在,拂尘一甩,如来佛祖,玉皇大帝都得给他面子。

太上老君是大家公认的道教教祖,即太清道德天尊。 又称道祖、太上道祖、开皇末劫天尊、道德天尊、降生天尊、混元上帝、师宝天尊。


在《山海经·海内南经》是这样记载的:“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意思是:兕在帝舜葬地的东面,在湘水的南岸。兕的形状像一般的牛,通身是青黑色,长着一只角。这里的兕就是指青牛。

那青牛与太上老君又是如何联系起来的?

1、道教的终极追求是长生不老

《山海经》谈到,青牛是由千年的树木化成的妖怪,本身又有一万岁的寿命,那可是长寿的象征。人只要骑到它身上,就可以多活几千岁,如:“有乘黄,其状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寿二千岁。”(《海外西经》)

东晋道士葛洪《抱朴子·对俗》记载:“云千岁松树,四边披越,上杪不长,望而视之,有如偃盖,其中有物,或如青牛,或如青羊,或如青犬,或如青人,皆寿万岁。”

就是说,松树长到了一千岁以后,其中就会产生出妖怪,其外形或者像青牛,或者像青羊,或者像青犬,或者像青人,它们的寿命又能长达一万岁。所以骑青牛是表达的是“长生”的意思。这与道家追求的长生不老不谋而合。

除了太上老君以外,葛洪在《神仙传》卷10中还谈到一个叫封君达的仙人,也是乘青牛,道号青牛居士。

2、太上老君原型为老子

东周的时候老子眼见周皇室衰微,各地诸侯崛起,天下即将大乱。为了躲避战乱,老子西出函谷关,从此下落不明。当然,老子不可能走着出关,肯定要乘坐交通工具。东周时,马极为名贵,普通人出行的交通工具多是牛车。《初学记》卷七引《关内令传》云:“老子度函谷关,乘青牛薄板车。”这很符合当时东周平民的出行条件。

而老子崇尚自然,青牛是树木之精,正好与老子的哲学思想匹配。且老子提倡一种无为、悠闲的生活态度,牛正是一种行动慢悠悠的动物,从这点上看也和老子十分搭。在大部分关于老子的绘画作品中,老子都是骑在牛背上,一幅怡然自得,与世无争的模样。

这样,青牛就与太上老君终于搭上了。

7. 唐僧的原形是蝉,玉帝是龙,太上老君的原形是什么



正因为孙悟空前世是个道教中非常牛逼的大佬,他才能有法力在一出生便用双眼向天庭运送去了神通,给玉帝打个招呼,才能在短短三年内学会菩提祖师所传授的法力,才能大闹天宫并使得玉帝老君不敢杀他。这一切的一切,全源于孙悟空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猴子!是真正的天选之人,天之骄子!

8. 神话人物有哪些

1、女娲

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又称娲皇、女阴,史记女娲氏,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相传女娲造人,一日中七十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9. 如何评价西游记的太上老君这一人物形象

太上老君(Lord Lao Zi),在神妖小说《西游记》中被尊为三清之一,虽然在吴承恩的设计中太上老君并不出彩,但吴承恩巧妙地运用书中角色的言行,将太上老君过往一一叙述了一遍。

太上老君,曾解化女娲之名炼石补天。擅长炼制法宝兵器,炼制金丹,需要伺候玉皇大帝开丹元大会,在二打花果山时期,以金刚琢偷袭苦战二郎神和梅山六圣中的孙悟空,乘其不备,将孙悟空打了一跤。

孙悟空被天庭合力抓捕之后,在斩妖台上,不能伤损孙悟空一毫,于是太上提议以八卦炉炼化孙悟空,却不成功。孙悟空脱困八卦炉后,太上老君妄图制止孙悟空,却反被孙悟空摔了个倒栽葱。

之后孙悟空大闹天宫,无一神可挡,如来被请来救驾,成功镇压孙悟空后,召开安天大会。包括太上老君在内的三清及四御五老等一同拜谢佛恩。

(9)长寿道祖扩展阅读

在道教信仰中,太上老君的名讳有着特殊的含义。葛玄《老子道德经序诀》称:“老者处长之称,君者君宗之号,以老君天上天下,历化无穷,先亿劫而生,后亿劫而长,天天宗奉,帝帝师承,故赐以太上老君之号”。

杜光庭《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称:“太者,大也。上者,尊也。高真莫先,众圣共尊。故曰太上老君。老者,寿也,明老君修天修地,自然长寿,故曰老也。君者,尊号也,道清德极,故曰君也。以明老君为众圣之祖,真神之宗,一切万物莫不皆因老君所制,故为宗祖也。”太上老君之意便是至高无上、先于天地、超脱生死的至尊神灵。

在此,太上老君本就是道,二者不一不异,因此《云笈七签》卷一道德部便首论《道德经》,而后自然过渡至老君。按照《云笈七签》体例,不同内容列出小标题分别述说,而此处无此分别,说明在道教神学体系之中,大道本就是老君,老君是大道的显化,大道与老君并不是两个独立的范畴,因此不能分别述说。也因此,大道所具有的、能被人说察知的属性,老君同样也具备。

《云笈七签》引葛玄《五千文经序》称:“老君体自然而然,生乎太无之先,起乎无因,经历天地,终始不可称载,穷乎无穷,极乎无极也。与大道而轮化,为天地而立根,布气于十方,抱道德之至纯,浩浩荡荡,不可名也。”

其一,老君不受时空束缚,至高而无极,至小而无内,生于太无之先,不可称述。其二,大道是不可称述的,老君也是超越人的认知能力、不可思量的,因此《云笈七签》称老君“起乎无因”,是“自然而然”的,是“不可名也”的。

老君是通过大量的譬喻来说明那不可说的“大道”,因此大道的不可称述与老君留书二者并无矛盾。其三,老君与大道一体。老君是大道的实体显现,聚形为老君,散则为气。因此,大道的轮转也正是老君的轮化;大道化育天地也同样是老君化育天地。

但纯粹的大道本身,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因此显化为有形的老君来广播教化。其四,老君是道德的根源。原初的大道即是老君,老君“抱道德之至纯”,是道德教化的根本。

通过对于《云笈七签》引文的论述,可以看到老君是超越有形与无形的神明,是作为万物的根本的大道的自身体现。在此意义上,唯有老君及其显化才是神明。

但大道与老君本身却是化育万物的存在,而不是孤零零与万物隔绝,因此老君又有无数的显化。如《云笈七签》引《太上老君开天经》所称,“伏羲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无化子,一名郁华子,教示伏羲,推旧法,演阴阳,正八方,定八卦,作《元阳经》,以教伏羲……神农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大成子,作《太微经》……燧人时,老君下为师……黄帝时,老君下为师……”。

老君化身众多,教化世人,则世人与大道之教便无隔阂——这也是大道化育众生所本然具有的亲近。同样,老子也只是老君随感应化的化身之一,只能说老君是老子,而不能说老子就是老君。

10. 说朋友家里的老人是太上老君有口误吗

如果年龄较大的健康老人应该可以这么说吧,太上老君是神仙,长生不老的,大吉大利。

阅读全文

与长寿道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美容养生方向怎么样 浏览:99
严重失能老人符合什么条件才行 浏览:168
养老保险交够15年后继续交合适吗 浏览:409
协和体检中心结果多久能出来 浏览:581
父母的羽翼是什么样子 浏览:67
古田县城关敬老院 浏览:314
老人家有一只脚麻怎么办 浏览:665
改写分数如何不让父母知道 浏览:500
老年痴呆有沒厌食 浏览:940
没有注册的养生馆如何投诉 浏览:225
老人家头顶压迫感头疼 浏览:859
报名体检表是在哪里领取 浏览:769
人生不易老人家太难 浏览:501
奥氮平老年痴呆剂量 浏览:608
老年痴呆老是喊叫吃啥药 浏览:568
老人家觉得人家害她解答 浏览:740
黄山市退休金查询 浏览:208
女士养生注意什么 浏览:875
长寿鱼家常 浏览:578
老人家睌上不睡觉闹怎么办 浏览: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