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花
重陽節 在中國的歷史 文化 上,有著久遠的歷史,在不斷的發展和演變中,形成了許多的文化,那麼重陽節為什麼賞菊花呢?下面給大家分享關於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花,歡迎閱讀!
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花
源於菊文化
重陽節時,正值深秋,萬木蕭瑟,菊花凌霜飄逸,有世外隱士的風范,明代黃鳳池輯有《梅竹蘭菊四譜》,此後,梅、蘭、竹、菊被稱為「四君子」,世人常用「四君子」來寓意聖人高尚的品德,古往今來,詠菊的詩詞、 文章 數不勝數,故重陽節賞菊,有品味菊文化的含義在裡面。
源於菊花花期
重陽節的時候,正值深秋,正是菊花的花期,是全年中最佳的賞菊時期,重陽節做為傳統節日,自古就有在重陽節時賞菊花的習俗,因此,重陽節賞菊花,還具有一定的傳承 傳統文化 和習俗的含義在裡面。
源於長壽的寓意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菊花象徵著長壽,重陽節是一個表示敬老感恩的節日,在重陽節的時候和父母或者長輩一起賞菊花是一件可以加深親子感情的事情,而且,在不少家庭還會有重陽節買菊花盆栽的習慣,菊花好打理,生命力旺盛,而且有長壽的寓意,送給家人再合適不過了。
重陽節的習俗
農歷九月,金秋送爽,丹桂飄香,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熱鬧非凡。
登高
在古代,民間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寫的登高詩很多,尤以杜甫的《登高》最為有名: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所謂登高,也沒有統一的規定,不過是登高山,登高塔,舉目遠望,欣賞風景。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早晨,用片糕搭兒女的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之本意。重陽糕的製作古人比較講究,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有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意。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小紅紙旗,點蠟燭燈。意欲用「點燈」、「吃糕」來代替「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點都稱之為重陽糕。
九九重陽節是什麼節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為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 中國傳統節日 。慶祝重陽節一般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20世紀80年代起,中國把九月初九日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到205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關愛老人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老齡化社會中每個人應盡的義務。
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花相關文章:
★ 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和插茱萸 重陽節習俗介紹
★ 九月九日重陽節賞菊花是為什麼
★ 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
★ 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
★ 九九重陽節賞菊花的原因是什麼
★ 重陽節賞菊花的意義
★ 重陽節賞菊的意義
★ 重陽節賞菊的原因及寓意
★ 重陽節賞菊的來歷
❷ 賞菊花是什麼節日的風俗
重陽節的習俗。
重陽節正是菊花盛開時,每逢重陽節是最佳的賞菊時期。而菊花又被稱為長壽之花,重陽節賞菊有祈求長生與延壽之意。所以,菊花又被稱為「延壽客」。
據說重陽節賞菊的風俗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
重陽賞菊之風盛行
賞菊之風盛行在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
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
❸ 古代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花
古代重陽節賞菊花的原因如下:
賞菊習俗源於菊文化。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繽紛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賞菊贊菊的菊文化。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中國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贊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
古代重陽節的其它習俗:
重陽節是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的中國傳統節日。其民俗活動甚多,文化內涵豐富。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擺宴敬老、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1、曬秋:
重陽節是最好的賞秋時期,中國南方還有些山區村落保留了「曬秋」特色。去鄉村賞民俗、看曬秋,已成為鄉村旅遊的一種時尚。「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
2、放紙鳶
放紙鳶是南方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鳶為主要特徵的。光緒《惠州府志》亦有記述。紙鳶亦現在的風箏。 在民間傳統,重陽節除了登高,放紙鳶也是一個特色。
3、登高
重陽節登高的風俗歷史悠久。古代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重陽登高習俗源於此時的氣候特點以及古人對山嶽的崇拜。登高「辭青」也是源於大自然中的節氣,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
4、祭祖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之一,古代民間素有祭祖祈福的傳統。古時重陽祭祖的傳統習俗在嶺南一帶仍盛行,人們會在每年的重陽節舉行祭祖活動。無論是祭祖活動還是登高遠望,其最根本的作用是增強人們文化認同感,加強家族和社會的凝聚力。
5、佩茱萸
古代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驅蟲去濕、逐風邪。於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裡,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3)重陽節菊花習俗擴展閱讀:
古代重陽節賞菊的詩句:
《重陽席上賦白菊》
作者:唐代-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譯文:一院子的菊花金黃金黃,中間有一叢白似霜的花兒是這么孤獨。就像今天的酒席,老人家進了少年去的地方。
❹ 重陽節習俗賞菊
我國是菊花的故鄉,自古培種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贊美作凌賞菊霜不屈的象徵,所以人們愛它、贊它,故常舉辦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陽舉行,因為菊與重陽關系太深了;因此,重陽又稱菊花節,而菊花又稱九花。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俗的組成部分。
宋代《東京楚華錄》卷八九月重陽,都下賞菊,有數種。其黃、白色蕊者蓮房曰『萬齡菊』,粉紅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黃色而圓者『金齡菊』,純白而大者曰『喜容菊。無處無之。明代,在《陶庵夢憶》中記載有兗州紹紳家風氣襲王府。賞菊之日,其桌、其炕、其燈、其爐、其盤、其盒、其盆盎、其看器、其杯盤大觥、其壺、其幃、其褥、其酒;其麵食、其衣服花樣,無不菊者夜燒燭照之,蒸蒸烘染,較日色更浮出數層。
席散,撤葦簾以受繁露。」清代賞菊,如《燕京歲時記》九花者,菊花也。每屆重陽,富貴之家,以九花數百盆,架度廣廈中前軒後輕(軒輊,車前高後低叫軒,前低後高叫軒,比喻高低優劣),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積者,曰『九花塔』。」在《清嘉錄》中記蘇州賞菊活動說畦菊乍放,虎阜花農,已干盎(古代腹大口小的器皿)百盂擔入城市。居人買為瓶洗供賞者,或五器七器為一台,梗中置熟鐵絲,偃仰能如人意。或於廣庭大廈堆壘千百盆為玩者,縐紙為山,號菊花山。而茶肆尤盛。」另如《金瓶梅》、《浮生六記》等書中也有賞菊之記載。
至今,重陽節期間,各大公園也仍組織大型菊展,並將菊縛紮成各類動植物,人物等造型,十分美觀。登高重陽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登高早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遊玩觀景之記載。在東晉時,有著名的龍山落帽」故事。據《晉書》中《孟嘉傳》載,九月重陽這天,晉朝大司馬桓溫及參軍大將孟嘉等人登上龍山(今湖北江陵縣西北的一座山),孟嘉觀賞山景,連帽被風吹走也不知道。
桓溫叫人作文笑他,他也不示弱,作文答辯,一時傳為佳話。南朝時,梁人吳均在《續齊諧記》中記載一個神異的故事汝南人桓景,隨費長房游學,費長房要他在重陽這天讓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系臂,並登高,飲菊花酒,才可免禍。桓景照辦了,才逃脫災禍。這個故事,生動地反映出重陽時人們的避邪除災心理。當然人們登高也不單是攀登而已,還要觀賞山上的紅葉野花,並飲酒吃肉。
❺ 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
重陽節賞菊習俗源於菊文化和菊崇拜。
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有散風清熱、平肝明目的神奇葯效而受到崇拜,因其花色五彩繽紛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賞菊贊菊的菊文化。
翻閱史冊,歷代贊菊頌菊之詩篇多達千餘首,既贊美它的絢麗多彩,更頌揚它傲霜綻放所展現的那種不畏秋風寒霜的精神。正是在這種年復一年賞菊贊菊的文化熏陶中,中華民族養成了不畏強暴和不懼困難、敢於戰勝各種艱難困苦和強敵的品格,敢於擔當和勇於開拓的民族精神。
重陽節還要飲菊花酒
由於菊的獨特品性,菊成為生命力的象徵。菊花含有養生成分,晉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陽山中人家飲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壽的記載。
重陽佳節飲菊花酒,是中國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是葯酒,味道微微有一點苦,飲後可使人明目醒腦,而且具有祛災祈福的吉祥寓意。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文明網-登高望遠話重陽探析重陽節的文化內涵和現實意義
❻ 有些地方在過重陽節時,會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為什麼要這么做呢
重陽節歷年來就會有賞菊花的習俗,民俗在這個日又被稱為茱萸節、菊花節等觀點。賞菊是重陽節的一項傳統活動,下面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重陽節賞菊的風俗。
唐朝時人們對於重陽節賞菊已十分重視,當年的作家在詠九日的作品裡,牽涉到菊花的大有人在。王縉的名句:今天登高作業樽灑里,不知道會有菊花無,形象生動地表明唐代已經形成無菊不重陽的時尚。
清朝賞菊,如《燕京歲時記》:「九花者,菊花也。各屆重陽,富貴人家,以九花數百盆,架度廣廈中前軒後輕,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沉積者,曰『九花塔』。」
另如《金瓶梅》、《浮生六記》等書里也有賞菊之記述。迄今,重陽節期內,各種生態公園也仍機構大中型菊展,並把菊縛綁成各種動物與植物,角色等造型設計,十分美觀大方。
❼ 重陽節賞菊花寓意是什麼
重陽節賞菊花寓意祈求長生與延壽之意。
重陽又稱菊花節,而菊花又稱九花,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習俗的組成部分。
重陽節正是菊花盛開時,每逢重陽節是最佳的賞菊時期。而菊花又被稱為長壽之花,重陽節賞菊有祈求長生與延壽之意。所以,菊花又被稱為「延壽客」。
重陽節賞菊的風俗起源
據說重陽節賞菊的風俗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
賞菊之風盛行在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
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❽ 2021重陽節菊花有什麼意義
重陽節 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承載了豐富的 文化 內涵。在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下面是我整理的2021重陽節菊花有什麼意義_重陽節送什麼禮物最好,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1重陽節菊花有什麼意義
重陽節菊花、賞菊並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 兒童 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重陽節禁忌
1、忌說節日快樂
為什麼重陽節不能說節日快樂呢?因為重陽節是個辟邪日子,說節日快樂與其原義相違,肯定不妥,最好說些祝福的話語。比如祝全家安康或身體健康等。
2、不能送菊花
重陽節可以賞菊,飲菊花酒,但卻不可以送菊花,因為菊花是一種祭花,是贈給死者表達哀悼的鮮花。若送人一束菊花,很可能讓人家誤解你送花的意思。
3、忌宅在家裡
因為重陽節是個凶氣聚集及下沉的日子,宅在家裡,容易使人生病,為了避邪,最好選擇離開平日生活的環境,與家人一起出去登高遠望。
如唐朝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中,記的就是登高的活動。它強調的就是全家出外登高躲避,要數一數是不是落下一個人,免得丟下者被瘟神捉走。
此外,有些地方重陽節還禁忌嫁出的女兒回娘家,或者夫妻同床等習俗。
重陽節送什麼禮物最好
1、懷舊型
老人往往比較喜歡懷舊,隨意送一些懷舊點的東西給老人驚喜。當然得根據不同的老人的喜好來選擇對胃口的,比如有的老人喜歡聽老歌,那你就投其所好送部錄音機和老唱片吧。
2、古典類
當然也有一些老人喜歡古典型的書畫、古玩等,所以你就要送點古典而又有創意的,如中 國畫 、古玩、 十字綉 、布鞋等。送一些可以讓老人們開心的東西。
3、健康品
父母等辛苦了一輩子,所以往往會遺留一些身體疾病,那麼送一些有利於身體健康的,如保健品、 太極拳 視頻教程、按摩器等健身用品都是不錯的選擇。這些東西也算是聊表對老人的孝心。老年人都愛買各種類型的保健品,那麼就給他們送點保健品也不錯哦!神馬蛋白粉、各種維生素補充劑、鈣片神馬的,還可以買奶粉神馬的東東,也比較不錯的。
4、溫暖
給老人送禮的同時還可以送些保暖舒適的衣服什麼的,因為重陽節之後的天氣也慢慢的變冷了。送衣服這個是大眾化的禮物,所以你實在是不知道送什麼禮物的都還好可以選擇送衣服,因為衣服是不能少的。
5、心意
假若你什麼禮物都來不及買了,那就回家親自做點他們喜歡吃的東西吧,邊吃飯邊聊天。因為老人年老了就喜歡聊天。平時有空多回去看看老人、父母,一起吃個飯、聊個天,可能這對於他們來說就是最好、最有創意的禮物。
6、按摩儀
父母上了歲數健康是最大的問題,即使沒病沒災也難掩衰老帶來的身體問題,比如腰酸背痛、腸胃消化衰退等等,這就要提醒父母多運動,沒事多出去散散心,身心愉悅自然就會提高身體的抵抗力。另外,我們做的就是給他們買個按摩儀,比如按摩腳盆或者按摩椅之類,在老人不想運動的時候可以起到同樣的效果,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脈、活躍機體組織等。
7、插卡音箱
可以隨身攜帶,可以外放的插卡音箱,小巧玲瓏攜帶方便。很多老年人喜歡聽音樂,散步的時候帶著還是不錯的。而且和mp3差不多,可以接線下載歌曲,也可以當電腦外放音箱,比mp3更好在於可外放。如果喜歡聽收音機的老年人還可以買帶收音機功能的,外觀時尚價格便宜,是不錯的一款送老年人的禮物;
8、衣服
重陽節離冬天很近了,那麼送衣服作為禮物肯定是個上乘之選。秋冬的服裝如果是北方的親們大多以羽絨服、毛衣毛褲為主,也可以送一件秋季的小棉襖,這個季節在東北已經可以穿棉襖的了。那麼南方的親們就要以保暖內衣、裘絨、厚夾克為主要選擇了,當然南方也會有冬季零下的時候,那麼衣服就要想好是送這個季節的還是送 春節 那段時間的衣服了。
現在老年服裝不太好買,就不說身材方面單單是顏色就不好選擇。前幾個月我想幫姥姥買個外套,在某寶上翻了好幾頁都沒有挑到合適的。很多老年人都喜歡醫療小電器,定期自己測個血壓用著也比較方便,價錢也不是很貴,比普通血壓計方便的是可以自測。小小的就算出去旅遊也可以隨身攜帶,不是很沉蠻不錯的選擇。
9、煙斗
現在送煙多俗啊,要送就送煙斗嘛!看網上說煙斗有利於戒煙,而且好像是不直接進入肺部對身體傷害小一些。老年人很多愛抽煙的,送這個還是比較對他們心意滴;
10、登山遠足
陪老人去爬爬山,然後在外面吃個燒烤弄個 野炊 也是不錯的。畢竟重陽節要登高比較好嘛,穿上舒適的衣服背上好吃的東西,一家人去玩也是個不錯的選擇。當然這個最好是節假日比較好,不然還要請假比較麻煩!
重陽節的有什麼寓意
重陽節的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當時已有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的活動,在這一時期,重陽節是作為一種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具有祭祀祈禱風調雨順的意義。
在我國的民俗觀念中,九九重陽節,還與「久久」同音,且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所以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1989年,我國還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寓意「久久」長壽之意。
隨著社會的發展,「九九」在婚姻上也有「長長久久」的意思,所以很多人也會選擇在九九重陽這天結婚。既然選擇「久久」的愛情,怎麼能缺少一枚樂維斯真愛鑽戒呢?樂維斯代表的不僅僅是鑽戒,更是一輩子的承諾。愛情旅途中,用一枚實名定製、一生只送一人的樂維斯鑽戒,去見證美好的幸福時刻和誠摯的愛情誓言吧。樂維斯鑽戒會在你們長久的愛情歲月里,一直相伴如初。
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
正是菊花盛開時:每逢重陽節,正是一年菊花盛開之時,這個時候是最佳的賞菊時期。我國是菊花的故鄉,而菊花又被稱為長壽之花,重陽節賞菊有祈求長生與延壽之意。所以,菊花又被稱為「延壽客」。據說重陽節賞菊的風俗,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
賞菊之風盛行:在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2021重陽節菊花有什麼意義相關 文章 :
★ 2021重陽節含義是什麼
★ 2021重陽節的寓意是什麼意思
★ 2021重陽節的習俗與禁忌
★ 2021重陽節主要舉行的活動
★ 2020重陽節菊花意義是什麼
★ 2021九九重陽節是怎樣來的
★ 2021重陽節有什麼禁忌和講究
★ 重陽節喝菊花酒有什麼寓意
★ 2021重陽節是什麼意思
★ 2021重陽節有哪些傳統習俗
❾ 九月初九重陽節的風俗是什麼
九月初九重陽節的風俗有賞菊、飲菊酒、登高望遠、插茱萸、歸寧父母、敬老。
1、賞菊。重陽節古來又稱「菊花節」,菊花是長壽之花,又是文人筆下凌霜不屈的象徵。農歷九月,菊花盛開,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的習俗之一。
2、飲菊酒。菊花酒一直被看作重陽必飲、祛病祈福的吉祥酒。古時,菊花酒是頭年重陽節時專為第二年重陽節所釀,九月九日這天採下初開的菊花和一點青翠的枝葉和糧食一起釀造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飲用。
3、登高望遠。重陽節又叫「登高節」,九月初九,正是秋高氣爽的時節此時登高望遠心曠神怡,健身祛病。此外「登高」也有「高升」「高壽」之意因此為人們所推崇。
4、插茱萸。茱萸是一種茴香科植物,香味濃有祛寒、止痛、驅蟲等功效重陽之時,茱萸開始成熟為辟惡氣,抵禦初寒古時,人們有「折其房以插頭」的習俗。
5、歸寧父母。舊時,重陽節也叫「女兒節」,凡有女兒已經出嫁的人家都會准備名酒和糕點在九月初九天明時迎接女兒回娘家,這便是「歸寧父母」。
6、敬老。1989年,我國將重陽節正式定為「老人節」「敬老節」,傳統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涵義。201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明確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人節」,這一節日的設立可謂重陽節文化價值的現代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