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所謂的孝順是不是給錢就代表了孝順,
給錢也不能完全代表孝順。其實父母老了,最需要的不是你給他多少錢,讓他多富有,外表父母光鮮,而是子孫繞膝,哪怕沒那麼富有,他們也幸福滿足。 有一天,母親生病住院我去照顧,遇到一個老人自己開著三輪車來醫院打針,他是腿腳病,走路困難,醫院停的車又比較多,他無法把車開出來,最後是我的父親幫忙推出來的,他在感激父親的同時,有些哽咽的說:有錢有怎麼用,幾個子女,沒有一個在身邊,生病住院還得硬撐著來打針,還不如早點死了算了。我覺得很驚訝,但卻深深知道老人的無奈。要知道人這一生,只欠父母。所以趁著父母健在好好孝敬父母吧,別讓自己後悔。
⑵ 所謂的孝順是不是給錢就代表了孝順
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教我們做人,給我們無私的愛,春天般的溫暖。在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就是父母的愛。但是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對於回報父母有些錯誤的認知。總認為只要給他們錢就一切都解決了,給錢就是最好的回報,最好的禮物。其實不是這樣的,錢雖然可以買到想要的東西,但是回報父母最好的方式是關心,問候,陪伴。
很多人認為給父母錢就是最好的回報,父母就會開心快樂,其實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有時候甚至會適得其反,不但不能給父母帶來開心快樂,反而會給他們帶來痛苦和煩惱。我的一個同學最近就非常的煩惱,和父母鬧得很不愉快。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原來事情是這樣的。我的同學家裡面兄妹兩個,他是老大,父母辛辛苦苦培養他讀完大學。因為他大學是在浙江讀的,畢業以後就在本地找了工作,然後認識了一個本地女孩,家裡面非常富裕,於是他就選擇了留在本地工作生活結婚生子,只有逢年過節才回家一次,平時和父母也很少聯系。和父母唯一的溝通就是給他們錢,他總覺得只要錢給的多,總能彌補不能陪伴他們帶來的傷害!可是他的父母總是臉上沒有微笑,總是心事重重的樣子。這讓他也非常的不解和困惑!
其實他的父母之所以會不開心,不快樂,不是因為錢給的少,而是因為缺少兒子的陪伴。含辛茹苦把他養大,供他讀完大學,而他卻選擇了留在外地生活工作娶妻生子。逢年過節回去也待不了幾天,家對他而言就好像一個旅館。可以說一年365天有350天是在外面的,是和父母見不到面的,我想只要是做父母的,恐怕都非常的難受吧!但是他們不敢對兒子有什麼要求,怕對兒子工作和前途有影響,所以就整天鬱郁寡歡。這種情況下給的錢越多父母反而就越是不開心,因為他們的內心深處認為你給的錢越多,就是離他們越來越遠,給了錢就意味著不會再陪伴,這樣父母心情難受也是可以理解的。我們可以換位思考一下,等我們老了,辛辛苦苦養大的孩子去了異地結婚生子生活,逢年過節給錢就當是安慰,就當是陪伴,想想都覺得心裡不舒服。
有時候我們做晚輩的不能太自以為是,認為錢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對待父母也是這樣。其實父母對兒女的要求恰恰是相反的。晚輩給多少錢無所謂,重要的是有空可以開開心心的陪伴著他們。在這個世界上最深的愛就是陪伴。
⑶ 何為孝有錢就算孝順嗎沒錢就一定不孝順嗎
不一定的,有錢能在物質上滿足父母是孝,沒錢的可在精神上滿足父母,也是孝。我覺得要孝順父母首先要尊重他們,別讓父母親為我們過多的操心。
⑷ 孝心和金錢有多大關連呢
孝心是做人的基本
金錢是生活的基本
孝心可以不在乎金錢,金錢可以包裝孝心
人可以沒有金錢,但必須要有孝心
孝心不在乎金錢多少,金錢買不到真心的孝心
⑸ 孝順真的都是體現在金錢上的嗎……
孝順並不都是體現在金錢上。
孝順是建立在感情的基礎上,報效父母的養育之恩,經常陪伴老人,幫老人做一些家務事,對老人問寒問暖,這樣才屬於孝順的一種。
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金錢和身心上全心全意的照顧老人,這才是真正的孝順。
⑹ 孝心與金錢哪個更重要
百善孝為先,金錢和孝心肯定孝心重要。
如果因為金錢沒有了孝心,這是不理智,也是不聰明的。
⑺ 孝順和有錢沒錢無關,自己盡力就夠了,你贊同嗎
我贊同這種說法,不論有錢還是沒錢,都不影響你盡孝心。
現實生活中的我們,總是想要給父母更好的生活,總是想要用足夠的金錢來回饋父母。可實際生活當中,大多數人都做不到這一點。我們只需要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孝敬父母,我覺得這就夠了。
子欲養而親不待,來日方長有多長。現在多回家去陪陪你的父母,比你回家多買禮物更讓父母開心。
常回家看看爸媽,在家裡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