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重陽節的傳說(簡短)
重陽節由來
這個故事與重陽節賞菊和飲菊花酒有關。很久以前有一農夫叫做阿牛,在他七歲時父親不幸去世,而母親也因此傷心欲絕患了眼疾,阿牛用過無數辦法都沒能治好母親的眼睛,直到一天晚上,阿牛做夢夢到一姑娘跟他說只要在九月初九那天到天花盪,於盪中尋一株白色菊花就能治好他母親的眼疾。
阿牛雖然覺得不可思議,但是死馬當活馬醫,在九月初九那天去到天花盪尋菊花,沒想到真的有一株白菊,阿牛挖了白菊回家煎成湯葯給母親服下,不久後就重見光明,至此後阿牛開始種植白菊,民間也把九月初九這一天稱為菊花節,也有了賞菊、飲菊花酒的習俗。
B. 漳州的節日習俗
漳州沒有什麼習俗的,只有幾個典型的。
流行於漳州市區、龍海及九版龍江沿岸村莊權的一種習俗。它於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當地俗稱「五月節」這一天舉行,規模盛大,參賽船隻多達一百多隻,每條船長二十米左右,水手三、四十人,船身分別漆成紅、黃、青、黑、白等各種顏色,象徵紅龍、黃龍、青龍、白龍等。比賽時船頭一人擊鼓,船尾一人敲鑼,作為指揮統一劃船的信號,船當中一人手持五彩繽紛的「蜈蚣旗」在空中揮舞,兩岸成千上萬的觀眾歡呼喝彩,場面十分壯觀。
C. 怎樣教訓喜歡抬杠的婆婆
高情商的媳婦三招搞定婆婆
嘴巴抹的跟雞屁股似的
一說到婆婆,一涵一臉鄙視:「五十多歲了,嘴巴還抹的跟雞屁股似的」。
不待見婆婆,是因為婆婆總在自己與老公之間起著反作用;
自己喜歡休閑,隨意,懶散的家裝風格,與老公商量把陽台改建榻榻米。婆婆一票否決:
「不實用,也不好曬衣服」。
與老公斗個嘴,生氣不做飯。老公在婆婆家吃的挺胸腆肚的回來,那意思就是一年不做飯都沒關系。
關鍵的時候老公總是聽婆婆的。老公是獨生子女,婆婆與兒子二十多年的情感璉接,基礎扎實的很。
感情深淺也講究個先來後到,一涵一點辦法都沒有。
這個時代的婆婆很牛逼
婆婆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女人,那時談戀愛都是奔著以結婚為目去的。女孩子矜持的很,都是男孩子追女孩子。女孩子倒追男孩子,那絕對是個案。
結婚後,男主外,女主內。公公的工資全上交,婆婆在家裡做老大。所以,婆婆性格也就被公公慣的有些自我。
再加上那時國家實行計劃生育,一對夫妻只生一個孩子。那個年代的女人們享福了,不必受兒多母吃苦的罪。以至於讓這個年代的女人不顯老,所以,婆婆到五十多歲了仍塗脂抹粉,嘴巴抹的跟雞屁股似的,精力過剩鬧的。
婆婆還有剩餘的精力。每天鬧騰的不亦樂乎,早上去廣場扭動不怎麼細的腰身。一會參加時裝隊、舞蹈隊。一會去讀老年大學、去旅遊,不得消停。一涵感覺婆婆比自己還小資。
結婚初,一涵天真以為,自己是新媳婦,婆婆應該對自己好。時間長了發現,婆婆也是慣了的女人,也有脾氣的。
婆婆的牛逼來源於與公公一輩子走來,積攢三套住房,又有退休工資,小有積蓄,所以,婆婆活的很滋潤。婆婆氣粗,不用靠兒子就能活的很好。
所以高情商一涵,採取懷柔策略,以哄婆婆為主要策略。
實行攻心為上的三大策略
1、以順為主,讓婆婆舒心
婆婆退體之前,好甭也工作那麼多年,遇事有自己的主見。至於家庭里的事,那有什麼對錯,都是各自的感覺,接受就好。因此家中的事,一涵採取以順為主。
婆婆一票否決不做榻榻米,一涵就決定不做了。
婆婆說,卧室的飄窗挺大的,可以做個休閑的設計。「行」一涵就按婆婆說的做。並贊美說:「媽這個設計好,又不佔地方,又可以休閑」。
婆婆說:「淘米洗二遍就可以,多洗流失維生素」。「行」,一涵照做。
婆婆又說:「淘米還是要多洗幾遍,因為米中有黃麴黴素,吃了得病」。「可以」,一涵同樣接受。
這么溫順的媳婦,婆婆越來越喜歡。以至於老公跟一涵急的時候,婆婆直接就對老公吼上了。
「老媽怎麼轉性了」?老公郁悶的獨自焉頭耷腦。
2、從農村包括城市 讓婆婆有榮耀感
中國老人有個特點,以孩子優秀,孝順為自豪。婆婆也是如此。因此,一涵給足婆婆面子。天剛冷,一涵給婆婆買時裝大衣,引得老年時裝隊的姐妹們羨慕不止。
出差時遇到漂亮的絲巾,買上一打,反正也值不得幾個錢。讓婆婆送給身邊的好姐妹。婆婆的姐妹們臉上笑出了花朵。
特別是婆婆參加個什麼活動,路程稍遠,一涵開車親力親為,順帶捎上婆婆身邊的姐妹,那些上了年齡的姐妹們把一涵誇的仙女似的,婆婆臉上也風光無限。
至此,一涵在家庭中的地位直線上升,老公老老實實的排在後面。
3、以心換心 獲得婆婆認同
真誠的待婆婆,以心換心。比如說婆婆的生日,每年都讓婆婆邀請身邊的親朋好友,到高檔的地方娛樂一翻。一涵鞍前馬後的安排好一切。讓婆婆太有面的同時,這么好的媳婦,讓婆婆的朋友贊嘆不止。
特別是母親節,重陽節,總讓婆婆有驚喜。
婆婆有個頭疼腦熱的,一涵總是噓寒問暖。
現在婆婆對一涵比對兒子還好。並在一涵生日那天,把祖傳的玉板指交到一涵手上。婆婆說:「家族傳承就交到你手上了」。
D. 重慶有哪些節日節俗
民風民俗
重慶人千百年來形成的春節拜年、十五觀燈、清明祭祖、中秋賞月以及懸酒幌、趕廟會、坐花轎、放風箏等民風民俗,涵蓋婚喪嫁娶、文娛游戲、鬼神觀念、崇拜禁忌、歲時節令、工商交易等各個范疇,與中國其他地區比較,無不大同小異。
由於古時候重慶地域閉塞,道路坎坷,氣候濕熱,巴渝人在衣食住行娛樂等生活方式與習俗上,又帶有自己十分獨特的色彩,爽直中帶幾分魯莽,熱情中帶幾分狡黠,幽默中帶幾分土俗,認真中帶幾分滑稽,閑逸中帶幾分急躁,寬容中帶幾分排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