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要別人孝敬

要別人孝敬

發布時間:2020-11-28 13:29:48

Ⅰ 人要孝敬自己的媽媽才算善良對吧

孝順,談何善良?
孝順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有一句俗:百善孝為先,這句話說的很有道理,我們不管做什麼事,孝順是最基本的基礎。
孝順是一個人的本份,父母花了心思養育了我們、教育了我們,才把我們安全的撫養長大,父母的深情,跟高山一樣高,如海水一樣深,這一種恩情,我們是永遠也報答不完的。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不要感染了疾病,這樣子,才不會使父母操心你的身體,晚上睡覺時,不要把父母幫你蓋的被子踢掉,這樣不僅回讓自己受涼,還會讓父母再起來幫你蓋被子,這樣會把父母累垮了。不要學壞,要幫父母做家事,在家裡的時候,要幫父母做一些事,分擔父母的工作,最後我希望我自己能夠做個孝順的好孩子,不讓父母操心的好孩子,雖然我自己不是那麼的孝順,但是我想我只要在更孝順父母,不再跟父母親頂嘴,那就好了。
佛教里所講到的孝順父母:第一孝順父母是甘旨奉養,讓父母在生活上獲得適度的孝養;第二是光宗耀祖,為人清白,事業成功,道德令人敬重,讓父母祖宗都得到榮耀;第三是上品的孝順,就是引導父母有道德、有慈悲、有宗教的信仰,不但此生他可以安身立命,就是百年之後,也能有好去處。
孝順是一個人的本份,父母花了心思養育了我們、教育了我們,才把我們安全的撫養長大,父母的深情,跟高山一樣高,如海水一樣深,這一種恩情,我們是永遠也報答不完的,到底我們該怎樣孝順父母呢?
首先,要把「孝」字刻在心頭。
「孝」最基本的寓意是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在上面為孩子遮風擋雨;孩子長大了,父母老了,孩子在下面背著父母,這就是「孝」。真正意義上的「孝」是以「敬」為前提的,對內心的「敬」最好的表達就是「順」,「順」就是趨向同一個方向,即「孝順」、「孝敬」。孔子曰:「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孝養父母,沒有一定的形式,但皆要出自敬愛之心。
「孝順」就是尊敬父母,順從父母,不違逆父母心意。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講的「百善孝為先」在中華民族這個禮儀之邦永久不會過時。
我認為:孝來源於教,又是最好的教。這句話怎麼理解?教育的教,一半是孝,一半是文。字面上理解,教育別人的人,既要講孝道,又要有文化。一個人懂得孝道,是小時候與父母的言傳身教分不開的,等這個人長大成為為人之父母時,教育自己的子女要知書達禮,首先自己要以實際行動孝順好自己的父母,來影響和感召子女知禮儀、懂孝道。只有人人這樣做了,才能把孝順這個傳統美德一輩輩傳下去。
其次,孝順父母要從現在做起。 要感恩父母。在人的一生中,對自己恩情最深重的莫過於父母。是父母給予了我們生命,是父母辛勤地養育著我們,我們的成長凝結著父母的心血。每一個人都是在父母的悉心關懷、百般呵護和辛苦撫育下慢慢長大的。父母的親子之愛、舔犢之情只能用兩個詞來形容:無私、偉大。
他們可以為子女付出一切,也甘心情願付出一切。所以說,父母之愛位於人世間各種各樣的愛之上。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崇尚受恩不忘,知恩必報,這也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也即一個人的良心。一個人如果對給予了自己生命和辛勤哺育自己長大的、恩重如山的父母都不知報答,不知孝敬,那他就喪失了人生來就該有的良心,那是沒有起碼的做人道德可言的。試想一下,一個連生他養他的父母都不愛的人,怎麼能指望他去愛別人呢?可見,人世間一切的愛都需要從愛父母開始。
孝順父母不分貴賤。有人說,等我有錢了一定要好好孝順父母。我說這句話不成立。設想,如果你一輩子沒掙到錢,也就是說不用孝順父母了。孝順父母關鍵在做,不在花錢多少。孝順父母的形式多種多樣。如自己工作業績出色,為父母掙得顏面,這也是孝;有時間陪父母聊聊天,替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庭事,這也是孝。
孝不能做表面文章。孝順父母不是給別人看的,要實實在在,要合父母的心意,真正讓父母內心高興滿意,能夠開心的笑,放心的安度晚年。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是良好道德品質的重要組成。孝敬父母不只是在心裡想著,口裡念著,更重要的是要付諸於行動,不要以工作忙碌為借口,而忽視了父母的存在,而冷落了父母的情感。在閑下來的時候,多多陪伴在父母的身邊,拉拉家常,讓他們享受到天倫之樂的親情體驗也是難能可貴的。
許多時候,我們總覺得父母有他們自己的生活圈子,自己會照顧自己,我們盡可能地不去打擾他們,給他們點錢就可以了,就算是盡到孝心了。其實,父母更需要的是子女們的關愛和理解。一個問候的電話,一次家庭聚會,哪怕是請子女們來吃一餐他們自己親手做的飯菜,他們都會覺得十分滿足的。有時候,父母就像一個孩子,為他們做一點小事情,就好似對他們的特別寵愛一般,就會像個孩子般似的開心滿足地笑著。

Ⅱ 如何勸說別人孝敬老人

中國的道德傳統文化已經傳承了幾千年的歷史,人以孝為先!
勸說別人如何孝敬老人,首先自身要有孝心的同時也必須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認知

Ⅲ 這分鍾想分手,後悔了,突然感覺成家是找鬼是,自己父母不孝敬,跑去孝敬別人,我要分手,我要孝敬父母

你好,談戀愛是兩個人的事,結婚就是兩個家庭的事了。如果你家你是獨生女,可以找個能上門的女婿就可以了。最高找那種有兩兄弟的。這樣你就可以長期陪在父母身邊,又可以有對象。

Ⅳ 為什麼女孩子一定要嫁人呢,自己的父母還沒來得及孝敬,要去給別人家當保姆,去孝敬別人的父母,唉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是人類延續社會發展必然規律。無論男人、女人最終都要脫離生養自己的父母,獨立或組建一個家庭,沒有誰能逃避。女人為降伏(管理)男人才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女人嘗一嘗做母親的滋味,才不枉來世上走一遭』。不是『去給別人家當保姆,去孝敬……』,而是去當家做主。『好媳婦旺三代,孬媳婦毀八代』。

Ⅳ 在別人面前我說要孝敬父母。人要懂得感恩,我老婆不讓我說,這是什麼原因

可能是你老婆與你父母相處不融洽,心裡有怨言,又不好對你明說,所以才不讓你這么說;也有可能是與你說話的那個人與父母之間有矛盾,你老婆不想你得罪人,所以叫你別這么說。

Ⅵ 孝敬自己的父母是美德,那別人的父母用不用孝敬

別人的父母有他們的孩子孝敬,除非是老婆(老公)的父母。但是,對長輩都要尊敬,尊敬老人,能體現個人的道德修養。
尊老、敬老、愛老 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每一個人除了要尊敬、愛護和贍養自己的父母以外,還要對社會上的其他老人尊敬和愛護,這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
有了良好的以身作則的表率,才能對整個社會起到和諧的作用。
現在有的老人家為老不尊,那是壞人變老了,而不是老了才變壞。所以大家更要從小培養尊老愛幼的美好品德,以後就不會是那個壞老人了。

Ⅶ 勸說別人對老人要孝順的話

老人是我們的長輩。
不管認識不認識。都要尊敬他們的、
要是我們老了。別人對我們也不尊敬的話。
你心裏面也會不好受的、
要學會將心比心的。

Ⅷ 叫別人要孝順應該用什麼成語

孝敬父母方面的常用成語 
愛老慈幼 祝哽祝噎 陟岵陟屺 骨肉至親 骨肉相連
恩重如山 晨昏定省 寸草春暉 冬溫夏清 恩逾慈母
返哺之恩 甘馨之費 顧復之恩 藉草枕塊 敬恭桑材
敬老尊賢 勞而不怨 南山之壽 寢苫枕塊 升堂拜母
壽比南山 壽山福海 菽水承歡 送往事居 先意承旨
顯親楊名 孝子賢孫 仰事俯畜 養生送死 義不背親
白雲親舍 必恭必敬 赤子之心 椿萱並茂 承歡膝下

Ⅸ 有那些詩句教導人要孝順父母的!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Ⅹ 側面讓別人孝敬父母的話

1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2 大孝終身慕父母。唯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軻 3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於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英)培根 4 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惡的人。——魯訊 5 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6 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法)雨果 7 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_林語堂 8 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孟軻 9 母愛勝於萬愛——莎士比亞 10 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義大利)亞米契斯 經典勵志語錄 11 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法)拉法格 12 愛國主義深深紮根於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愛國主義則是放大了的孝心。——戴達菲爾德 13 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 14 你希望子女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15 經典語錄: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 ——子曰 16 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古羅馬)西塞羅 17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18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19 我們幾乎是在不知不覺地愛自己的父母,因為這種愛像人的活著一樣自然,只有到了最後分別的時刻才能看到這種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20 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 21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就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22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23 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24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子曰 25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26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27 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28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29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30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31 孝子事親,不可使其親有冷淡心,煩惱心,驚怖心,愁悶心,難言心,愧恨心。——袁采 大學生勵志 32 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歌德 33 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子曰 34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35 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出自《勸報親恩篇》。 36 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 ——《增廣賢文》 37 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出自《勸報親恩篇》。 38 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39 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40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出自《孝經》。 41 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 意思是: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 。 42 父母惟其疾之憂。 ——孟武伯 4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44 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出自《 名賢集》。 45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46 做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47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48 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出自《勸報親恩篇》。 49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50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51 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國志?魏書》。 52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三毛經典愛情語錄 53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54 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55 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56 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子曰 57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58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59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60 有難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子夏 61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62 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閱讀全文

與要別人孝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關孝敬父母的圖片 瀏覽:762
杭州高一體檢有哪些醫院 瀏覽:823
他將近90歲的英語怎麼說 瀏覽:637
鄭州農民養老能領多少 瀏覽:149
當父母心情不好怎麼辦 瀏覽:910
福州老年大學報名時間 瀏覽:167
榮成居民養老保險 瀏覽:141
養老金沒數據 瀏覽:200
當保安體檢些什麼 瀏覽:310
老人家腰痛擦什麼好 瀏覽:423
老人傢具占普通傢具的比重 瀏覽:71
社區2018年重陽節活動主題 瀏覽:241
虎年重陽節出生八字 瀏覽:26
居民養老金有哪些錢 瀏覽:276
見他父母有什麼規矩嗎 瀏覽:340
句容市養老保險基數是什麼 瀏覽:406
宋神宗孝順曹皇後嗎 瀏覽:177
外地戶口在廣州退休金 瀏覽:860
怎麼樣可以不讓父母吵架 瀏覽:78
深圳養老金待遇領取地 瀏覽: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