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原谷孝敬翻譯
原谷的爺爺老了,原谷的父母很討厭他,就想拋棄他。原谷此時十五歲,他勸父親說:「爺爺生兒育女,一輩子勤儉度日,你怎麼能因為他老就拋棄他呢?這是忘恩負義啊。 」父親不聽他的勸戒,做了一輛小推車,載著爺爺扔在野外。原谷在後邊跟著,就把小推車單獨帶了回來。 父親問說:「你帶這個不吉利的東西回來作什麼?」原谷說:「等將來你們老了,我就不必另外再作一輛,所以現在先收起來。」父親很是慚愧,後悔(做那樣的事),於是去把爺爺接回來贍養了。
B. 原谷諫父的翻譯和注釋(二十四孝圖里的)
譯文原谷有一個祖父,年紀大了,原谷的父母厭惡他,想拋棄他。原谷此時十五歲,好言規勸父親說:「祖父生兒育女,一輩子勤勞節儉,哪裡有父親老了就拋棄的道理呢?這是違背道義啊!」父親不聽從(他的勸告),做了一輛手推車,把爺爺拋棄在野外。原谷跟隨在(父親)後面,把小推車收了回來。父親問:「你為什麼收回這不吉利的器具?」 原谷說:「等將來你們老了,我就不需要再做這樣器具,因此現在先收起來。」 父親感到慚愧,為自己的行為感到後悔,於是把祖父接回來贍養。
祖:祖父,祖輩。
棄:拋棄,丟棄。
諫:好言相勸,相告。
原谷:人名。
厭憎:厭棄憎恨。
欲棄之:想要丟棄他。之代詞代指"祖",文中的祖爺可譯為他。欲:想要。
年十有五:十五歲;有通「又」,表示十歲後再過五歲。
豈有:怎麼可以。
是:這,這(是)。
負義:違背道義。負: 違背。
從:聽從,順從。
作:做,製作。
輿(yú):手推的小車,即手推車。
於:在。
谷隨:省略句,谷隨(之)。原古跟隨著他。隨:跟隨。之:他,指父親。
歸:回來。
汝:你,指示代詞。
何以:為什麼把。
凶具:不吉利的用具。凶:不吉利。
他日:以後,將來,往後。
老:年老。
更:再。
是以:即「以是」,因為這樣,即因此。
慚:意動用法,為...感到慚愧。
悔之:對自己做的這件事感到很後悔,之,代詞,代指因為父親年老就要丟棄他的這件事。
乃:於是,就。
載:帶。
C. 【原谷孝敬】中原谷是個怎樣的人
原谷是一個懂得孝敬父母、聰明機智、深明大義的人
D. 請各位大俠翻譯 《原谷孝敬》的全文
原谷的爺爺(奶奶)老了,原谷的父母很討厭他,就想拋棄他。原谷此時十五歲,他勸父親說:「爺爺生兒育女,一輩子勤儉度日,你怎麼能因為他老就拋棄他呢?這是忘恩負義啊。 」父親不聽他的勸戒,做了一輛小推車,載著他扔在野外。原谷在後邊跟著,就把小推車單獨帶了回來。 父親問說:你帶這個凶具回來作什麼?原谷說:「等將來你們老了,我就不必另外再作一輛,所以現在先收起來。」父親很是慚愧,為自己的行為感到後悔,於是去把爺爺(或奶奶)接回來贍養了。
E. 文言文 原谷孝敬的翻譯
原谷的爺爺老了,原谷的父母很討厭他,就想拋棄他。原谷此時十五歲,他勸父親說:「爺爺生兒育女,一輩子勤儉度日,你怎麼能因為他老就拋棄他呢?這是忘恩負義啊。 」父親不聽他的勸戒,做了一輛小推車,載著爺爺扔在野外。原谷在後邊跟著,就把小推車單獨帶了回來。 父親問說:「你帶這個凶具帶回來作什麼?」原谷說:「等將來你們老了,我就不必另外再作一輛,所以現在先收起來。」父親很是慚愧,後悔了,於是去把爺爺接回來贍養了。
F. 原谷孝敬的譯文
譯文:原谷有一個祖父,年紀大了,原谷的父母厭惡他,想拋棄他。原谷此時十五歲,好言規勸父親說:「祖父生兒育女,一輩子勤勞節儉,哪裡有父親老了就拋棄的道理呢?這是違背道義啊!」父親不聽從(他的勸告),做了一輛手推車,把爺爺拋棄在野外。
原谷跟隨在(父親)後面,把小推車收了回來。父親問:「你為什麼收回這不吉利的器具?」 原谷說:「等將來你們老了,我就不需要再做這樣器具,因此現在先收起來。」 父親感到慚愧,為自己的行為感到後悔,於是把祖父接回來贍養。
出處:元·郭居敬《二十四孝》
原文: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厭憎,欲棄之。谷年十五,諫父曰:「祖育兒生女,勤儉終身,豈有老而棄之者乎?是負義也。」父不從,作輿,棄祖於野。谷隨,收輿歸。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無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慚,悔之,乃載祖歸養。
一、啟示
為人子女的一定要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文章中的原谷先曉之以理,後動之以情,最終運用自己的智慧使父親幡然悔悟。我們要尊敬孝順自己的父母,不要嫌他們老了,就拋棄他們。
二、創作背景
此篇出自《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詩選集》郭居業撰。是一本講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的書,配有圖畫,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
三、賞析
孝道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它起到的作用肯定是不可低估的。二十四孝圖,是從元代之後逐漸積累起來的,它總體的意圖是好的,就是教人盡孝。只是有一些具體的事例,時過境遷。我們必須要明白一點,就是道德呢,是有時效的。
有的事例我覺得應該是可以從中國古代中找到一些其他的例子替換,但是它提倡的是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對我們民族的孝道的再度推行,對我們維系社會總體的秩序的良好和安定,我覺得還是有好處的。
G. 原谷孝敬 告訴了什麼道理
為人子女的一定要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文章中的原谷先曉之以理,後動之以情,最終運用自己的智慧使父親幡然悔悟
H. "原谷有祖」的譯文加答案
諫:規勸
原谷:人名。
祖:這里指爺爺奶奶
厭憎:討厭,憎恨。
欲:想要
捐:專拋棄,丟棄。屬
之:代指他,文中的爺爺。
有:通「又」,連接整數與零數,文中指十歲再過五年的意思,。
諫:好言相勸。
豈有:怎麼可以。
是:這,此。
負義:違背道義。負: 違背。
從:聽從,順從。
作:通「做」。
輿(yu):手推的小車。
於:在,到。
谷隨:省略句,谷隨(之)。隨:跟隨。之:他,指父親
歸:回來
汝:你,指示代詞
凶:不吉利
養:養活,指能生活下去。
更:再。
是以:即「以是」,因此。
有:加,加之。
從:聽從,順從。
他日:以後,將來。
是以:即「以是」,因此。
何以:做什麼。
慚:意動用法,感到慚愧
乃:於是,就
載:帶
悔之:對自己做的這件事感到很後悔,之,代詞,代指這件事。
釋句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厭憎,欲捐之。
譯文:原谷有個爺爺,爺爺老了,原谷的父母很討厭他,就想拋棄他。
為人子女的一定要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I. 《原谷妙諫》文言文翻譯
你說的應該是《原谷諫父》吧。
原文:
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厭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諫父曰:「祖育女生兒,勤儉終身,豈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負義也。」父不從,作輿,捐祖於野。谷隨,收輿歸。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無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慚,悔之,乃載祖歸養。
翻譯:
原谷的祖父老了,原谷的父母很討厭他,想要拋棄他。原谷此時十五歲,他勸父親說:"祖父生育兒女,一輩子勤儉度日,哪有因為老了就拋棄他的道理呢?這是違背道義的啊。
"父親不聽他的勸戒,做了一輛小推車,載著祖父,將他扔在野外。原谷在後邊跟著,就把小推車單獨帶了回來。父親問說:"你帶這個不吉利的東西回來作什麼?"原谷說:"等將來你們老了,我就不必另外再做一輛,所以現在先收起來...你說的應該是《原谷諫父》吧。
原文:
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厭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諫父曰:「祖育女生兒,勤儉終身,豈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負義也。」父不從,作輿,捐祖於野。谷隨,收輿歸。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無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慚,悔之,乃載祖歸養。
翻譯:
原谷的祖父老了,原谷的父母很討厭他,想要拋棄他。原谷此時十五歲,他勸父親說:"祖父生育兒女,一輩子勤儉度日,哪有因為老了就拋棄他的道理呢?這是違背道義的啊。
"父親不聽他的勸戒,做了一輛小推車,載著祖父,將他扔在野外。原谷在後邊跟著,就把小推車單獨帶了回來。父親問說:"你帶這個不吉利的東西回來作什麼?"原谷說:"等將來你們老了,我就不必另外再做一輛,所以現在先收起來。"父親很是慚愧,為自己的行為感到後悔,於是去把祖父接回來贍養了。
原谷:人名。
祖:這里指爺爺奶奶
厭憎:討厭,憎恨。
欲:想要
捐:拋棄,丟棄。
之:代指他,文中的爺爺。
有:通「又」,連接整數與零數,文中指十歲再過五年的意思,。
諫:好言相勸。
豈有:怎麼可以。
是:這,此。
負義:違背道義。負:
辜負。
從:聽從,順從。
作:通「做」。
輿:手推車。
於:在,到。
谷隨:省略句,谷隨(之)。隨:跟隨。之:他,指父親
歸:回來
汝:你,指示代詞
凶:不吉利
養:養活,指能生活下去。
更:再。
是以:即「以是」,因此。
有:加,加之。
從:聽從,順從。
他日:以後,將來。
是以:即「以是」,因此。
何以:做什麼。
慚:意動用法,感到慚愧
乃:於是,就
悔之:對自己做的這件事感到很後悔,之,代詞,代指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