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企業年金退休後可按月領取也可一次性領取嗎
企業年金退休後可按月領取,也可以一次性領取。
根據《企業年金辦法》第五章第二十四條企業年金待遇:
1、職工在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或者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時,可以從本人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中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領取企業年金;
也可以將本人企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全部或者部分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產品,依據保險合同領取待遇並享受相應的繼承權。
2、出國(境)定居人員的企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可以根據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1)企業是否要給退休員工交納企業年金擴展閱讀:
企業年金的優點及缺點:
優點:
1、簡便靈活,僱主不承擔將來提供確定數額的養老金義務,只需按預先測算的養老金數額規定一定的繳費率,也不承擔精算的責任,這項工作可以由人壽保險公司承擔;
2、養老金計入個人賬戶,對雇員有很強的吸引力,一旦參加者在退休前終止養老金計劃時,可以對其賬戶余額處置具有廣泛選擇權;
3、本計劃的企業年金不必參加養老金計劃終止的再保險,如果雇員遇到重大經濟困難時,可以隨時終止養老金計劃,並不承擔任何責任。
缺點:
1、雇員退休時的養老金取決於其個人賬戶中的養老金數額,參加養老金計劃的不同年齡的雇員退休後得到的養老金水平相差比較大;
2、個人賬戶中的養老金受投資環境和通貨膨脹的影響比較大,在持續通貨膨脹,投資收益不佳的情況下,養老金難以保值增值;
3、繳納年金鼓勵雇員在退休時一次性領取養老金,終止養老保險關系,但因為一次領取數額比較大,退休者往往不得不忍受較高的所得稅率;
4、繳納年金的養老金與社會保障計劃的養老金完全脫鉤,容易出現不同人員的養老金替代率偏高或偏低。
❷ 個稅改革後,退休人員提取企業年金如何繳納個稅
需要繳稅。
根據《關於企業年金 職業年金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3103號相關規定:
個人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在本通知實施之後按月領取的年金,全額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適用的稅率,計征個人所得稅;在本通知實施之後按年或按季領取的年金,平均分攤計入各月,每月領取額全額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適用的稅率,計征個人所得稅。也就是說,每月或者分攤到每月領取的年金,如果超出了參考工資征稅標准,是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
《通知》還對個人領取年金做了其它方面的規定,具體可以通過參考資料鏈接查看。
拓展資料
企業年金是指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自願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企業年金是對國家基本養老保險的重要補充,是我國正在完善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體系(由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和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三個部分組成)的「第二支柱」。在實行現代社會保險制度的國家中,企業年金已經成為一種較為普遍實行的企業補充養老金計劃,又稱為"企業退休金計劃"或"職業養老金計劃",並且成為所在國養老保險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❸ 企業年金是在職工退休以後,交到社保去嗎!補充養老金嗎!
對於很多企業職工來說,相對於養老金而言,「企業年金」還是一個比較陌生的概念。人社部有關負責人解釋說,企業年金是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通過集體協商自主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也是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險制度體系中第二支柱的重要組成部分。2004年我國出台了《企業年金試行辦法》並付諸實施。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金維剛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企業年金在我國已經有10多年的發展歷史,但是實際覆蓋范圍還比較小。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末,全國建立企業年金的企業只有7.6萬余家,覆蓋職工人數只有2300多萬人,這與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3億多人相比,規模小了很多。 「政府建立的基本養老保險作為第一支柱,對職工個人退休以後的養老保障水平有限。從國際上看,許多公共養老金替代率水平並不高。企業年金作為補充養老保險,是多層次養老保障的重要部分。企業年金是在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增加了一種補充養老金,這對提高參保人退休後的養老金待遇水平和生活質量具有重要作用。」金維剛說。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董克用認為,企業建立企業年金,有利於完善職工薪酬體系,同時也能夠增強人才吸引力、穩定職工隊伍。「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企業年金的職能之一是為了吸引人才長期在用人單位工作。也就是說,員工在企業工作的時間越長,企業給付的年金補助就越多。《辦法》在表述上從自願設立企業年金改為自主建立。雖然只有一字之差,體現了國家更加鼓勵建立企業年金制度的態度。」董克用說。
❹ 企業年金退休後是一次性給完還是每個月結的
說到養老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提到企業年金,相信還有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因為現在企業年金還不是那麼普遍,只有部分福利待遇比較好的大型企業才有提供企業年金福利,那麼什麼是企業年金,退休後企業年金怎樣返?
企業年金被成為養老保險的補充險種,它不屬於社保范疇,所以是沒有強制性的,單位及職工都可以自願選擇是否參加企業年金,以前我國並沒有企業年金,這是2014年我國實行養老保險並軌制度後的產物,國家為了讓事業單位職工不因養老保險並軌制度而影響到利益,從而建立了職業年金,職業年金是正對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而企業年金則是正對企業職工的。企業及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可以自行參加企業年金繳納。企業年金是由單位給個人共同繳費的,單位和個人所繳納的錢全部交給託管機構做投資理財,等到職工退休時,可以領取企業年金。
職工退休時,有兩種領取企業年金的方法,大家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其中一種,選定之後就不能在更改。
1、按月領取。職工辦理完退休手續後,在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同時,還可以按月領取企業年金,直到個人賬戶企業年金全部領取完畢為止,在這種情況下,退休人員就相當於多了一筆養老金,因此企業年金被稱之為單位給職工提供的第二份養老金。
2、一次性用於購買商業保險。參加企業年金的職工,還可以選擇一次將個人企業年金賬戶余額一次性用來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產品,這樣退休人員就可以按照商業保險條約規定相似保障了。
一般情況下,企業年金需要等到職工達退休年齡後才可以領取,但是以下兩種情況,可以提前領取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余額。
1、出國定居。如果企業年金繳存人出國定居,那麼可以申請將個人企業年金賬戶資金一次性全部支取。
2、在職期間死亡,或者按月領取職業年金,個人賬戶余額還未領完就死亡的,其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繼承人持相關證明資料可申請將被繼承人的個人企業年金賬戶余額一次性全部支取。
此回答由康波財經提供,康波財經專注於財經熱點事件解讀、財經知識科普,奉守專業、追求有趣,做百姓看得懂的財經內容,用生動多樣的方式傳遞財經價值。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
❺ 企業年金是國家還是企業支付給退休職工
企業年金,是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在國家政策的指回導下,根據答自身經濟實力和經濟狀況建立的,旨在為本企業職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補充性養老金制度。
企業年金的主體是企業,最後把錢支付給職工的也是企業。由於企業年金是委託專業金融機構管理的,所以最終退休後領取年金,一般是通過企業年金託管的銀行進行領取。
❻ 解除勞動合同後,原企業只將員工企業年金個人繳費轉到新單位,是否合法
這個是合法的。
職工變動工作單位時,企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可以隨同轉移。職工升學、參軍、失業期間或新就業單位沒有實行企業年金制度的,其企業年金個人賬戶可由原管理機構繼續管理。職工或退休人員死亡後,其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余額由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一次性領取。
法律依據:
根據《企業年金試行辦法》
第十三條職工變動工作單位時,企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可以隨同轉移。職工升學、參軍、失業期間或新就業單位沒有實行企業年金制度的,其企業年金個入賬戶可由原管理機構繼續管理。
第十一條企業繳費應當按照企業年金方案規定比例計算的數額計入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職工個人繳費額計入本人企業年金個人賬戶。
企業年金基金投資運營收益,按凈收益率計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
(6)企業是否要給退休員工交納企業年金擴展閱讀
企業年金提取的條件:
1、職工在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時,可以從本人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中一次或定期領取企業年金。職工未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的,不得從個人賬戶中提前提取資金。出境定居人員的企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可根據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2、職工變動工作單位時,企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可以隨同轉移。職工升學、參軍、失業期間或新就業單位沒有實行企業年金制度的,其企業年金個入賬戶可由原管理機構繼續管理。
3、職工或退休人員死亡後,其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余額由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一次性領取。
法律依據:
《企業年金試行辦法》
第十二條職工在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時,可以從本人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中一次或定期領取企業年金。職工未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的,不得從個人賬戶中提前提取資金。出境定居人員的企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可根據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第十四條職工或退休人員死亡後,其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余額由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一次性領取。
❼ 已經退休的人員還能享受企業年金嗎
凡是建立了企業年金制度的企業,退休職工可以享受企業年。
對於單位的企業年金方案規定退休後企業年金按月領取的話,那退休後就可以領取。但是企業在建立年金計劃初期一般會同時出台配套的「企業年金補貼」政策,這個政策是為了保障「老人(在單位建立企業年金計劃前退休的人員)」、「中人(在單位建立企業年金計劃後退休但繳費不足10年的人員)」待遇和「新人(在單位建立企業年金計劃後退休且繳費滿10年的人員)」待遇之間的平衡。比如說年輕人(屬於新人)到退休時可能年金繳費交了30年,那退休時分10年領取年金。這個年金補貼是企業在建立年金計劃第一年繳費時「企業繳費部分」的月平均數,是個固定數,一次核定,不再更改。
❽ 退休職工移交街道企業年金還給嗎
移交街道,是移交日常的管理,比如組織學習、娛樂、養老服務什麼的。養老金還是由社保局發,企業年金還是由企業發。
❾ 企業年金退休後如何領取
職工退休,可從本人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中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領取企業年金。
《企業年金辦法》
第二十四條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領取企業年金:
(一)職工在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或者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時,可以從本人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中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領取企業年金,也可以將本人企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全部或者部分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產品,依據保險合同領取待遇並享受相應的繼承權;
(二)出國(境)定居人員的企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可以根據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三)職工或者退休人員死亡後,其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第二十五條 未達到上述企業年金領取條件之一的,不得從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中提前提取資金。
《企業年金辦法》
第十七條 企業繳費應當按照企業年金方案確定的比例和辦法計入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職工個人繳費計入本人企業年金個人賬戶。
第十八條 企業應當合理確定本單位當期繳費計入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的最高額與平均額的差距。企業當期繳費計入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的最高額與平均額不得超過5倍。
第十九條 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中個人繳費及其投資收益自始歸屬於職工個人。
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中企業繳費及其投資收益,企業可以與職工一方約定其自始歸屬於職工個人,也可以約定隨著職工在本企業工作年限的增加逐步歸屬於職工個人,完全歸屬於職工個人的期限最長不超過8年。
第二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中企業繳費及其投資收益完全歸屬於職工個人:
(一)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或者死亡的;
(二)有本辦法第十二條規定的企業年金方案終止情形之一的;
(三)非因職工過錯企業解除勞動合同的,或者因企業違反法律規定職工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勞動合同期滿,由於企業原因不再續訂勞動合同的;
(五)企業年金方案約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