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農村選舉黨書記要什麼條件
原則上要求在60歲以下。
村支書選舉所需的條件支部書記候選人必須是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正式黨員,要具有以下五個方面的條件:
1、堅決擁護和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執行上級黨組織決議、決定,嚴格遵守黨的紀律和國家的法律、法規,具有較強的組織觀念、大局觀念和群眾觀念,能自覺和上級黨委、政府保持一致。
2、熱愛黨務工作,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帶頭參加黨員學習教育和黨的組織活動,且具有從事農村黨的工作的組織能力、文化水平、議政、議事能力強。
3、熱心為廣大黨員和群眾服務,具有較強的吃苦和奉獻精神。善於做群眾思想政治工作,並自覺接受黨組織、黨員和群眾批評與監督,廉潔奉公、作風正派、嚴以律己,在黨員和群眾中有較高的威信,能夠穩定一方,具有化解調處矛盾糾紛的能力。
4、具有較強帶富、致富能力,能積極帶頭致富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發展村集體經濟和公益事業,在農村基層幹部的崗位上建功立業。
5、原則上,村黨組織書記、副書記一般應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齡在60周歲以下,身體健康。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提名為村黨組織換屆選舉支部書記候選人:
1、違反黨紀黨規、國家法律法規的被立案後調研期間的,違反計劃生育政策,接受處理未滿五年或未接受處理的;
2、宗族思想嚴重,拉幫結派,搞小圈子、鬧不團結,私心重,政治素質差的;
3、群眾意見較大,缺乏群眾基礎,辦事不公,工作能力較低和工作方法簡單粗暴的;
4、不能積極主動完成解決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及上級黨委布置的工作任務的;
5、違反組織原則和工作程序,煽動、組織或參與過集體上訪、越級上訪的;
6、黨性觀念差,經常不參加組織生活,不願做黨分配的工作的。
二、選舉的程序
首先你的組織關系必須在本村支部,沒有這點,也就沒有後面的工作。
1、上屆村黨支部委員會提出本屆村黨支部委員(書記)職數和候選人條件,並在村務公開欄中公開。通常情況下,在外工作,也不是長期居住本村的,不宜選為候選人
2、召開支部第一大會,由黨員無記名填寫村黨支部委員(書記)人選推薦表,按應選人數推薦下屆村黨支部委員(書記)人選。
3、把符合村黨支部委員(書記)候選人條件的,公示1至3天,廣泛徵求黨員意見。村黨支部委員候選人預備人選按多於應選人數20%的要求提出,村黨支部書記、副書記候選人預備人選按應選人數等額提出,最後報鄉鎮黨委審查確定。
4、鄉鎮黨委聽取考察情況匯報,對候選人預備人選進行資格審查,並確定候選人預備人選。
5、召開村支部黨員大會,按選舉辦法選舉產生黨支部委員會(書記)。將選舉結果報鄉鎮黨委審批,經同意後在村務公開欄中張榜公布。
㈡ 少數民族聚居地比較集中的地區叫民族聚居地區,少數民族居住分散而交錯的地區叫民族【】地區,
分散
㈢ 求解 為什麼蒙古族要居住分散
過去蒙古人以游牧為主,居住地點不定,所以住的全是蒙古包
現在除了游牧,相當多的蒙古人從事農業生產或農牧兼營,他們已定居村鎮。
㈣ 縣級人民政府根據需要設置什麼保障居住分散的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接受義務教育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了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保證義務教育的實施,提高全民族素質,根據憲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
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
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
國家建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保證義務教育制度實施。
第三條義務教育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使適齡兒童、少年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為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礎。
第四條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適齡兒童、少年,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並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
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履行本法規定的各項職責,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依法保證其按時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
依法實施義務教育的學校應當按照規定標准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保證教育教學質量。
社會組織和個人應當為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創造良好的環境。
第六條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改善薄弱學校的辦學條件,並採取措施,保障農村地區、民族地區實施義務教育,保障家庭經濟困難的和殘疾的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
國家組織和鼓勵經濟發達地區支援經濟欠發達地區實施義務教育。
第七條義務教育實行國務院領導,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統籌規劃實施,縣級人民政府為主管理的體制。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具體負責義務教育實施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義務教育實施工作。
第八條人民政府教育督導機構對義務教育工作執行法律法規情況、教育教學質量以及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狀況等進行督導,督導報告向社會公布。
第九條任何社會組織或者個人有權對違反本法的行為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檢舉或者控告。
發生違反本法的重大事件,妨礙義務教育實施,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負有領導責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應當引咎辭職。
第十條對在義務教育實施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社會組織和個人,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
第二章學生
第十一條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的兒童,可以推遲到七周歲。
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或者休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提出申請,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批准。
第十二條適齡兒童、少年免試入學。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
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在非戶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適齡兒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義務教育的,當地人民政府應當為其提供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條件。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軍人子女接受義務教育予以保障。
第十三條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組織和督促適齡兒童、少年入學,幫助解決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困難,採取措施防止適齡兒童、少年輟學。
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協助政府做好工作,督促適齡兒童、少年入學。
第十四條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應當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經批准招收適齡兒童、少年進行文藝、體育等專業訓練的社會組織,應當保證所招收的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自行實施義務教育的,應當經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批准。
第三章學校
第十五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內居住的適齡兒童、少年的數量和分布狀況等因素,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制定、調整學校設置規劃。新建居民區需要設置學校的,應當與居民區的建設同步進行。
第十六條學校建設,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辦學標准,適應教育教學需要;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選址要求和建設標准,確保學生和教職工安全。
第十七條縣級人民政府根據需要設置寄宿制學校,保障居住分散的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接受義務教育。
第十八條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需要,在經濟發達地區設置接收少數民族適齡兒童、少年的學校(班)。
第十九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需要設置相應的實施特殊教育的學校(班),對視力殘疾、聽力語言殘疾和智力殘疾的適齡兒童、少年實施義務教育。特殊教育學校(班)應當具備適應殘疾兒童、少年學習、康復、生活特點的場所和設施。
普通學校應當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適齡兒童、少年隨班就讀,並為其學習、康復提供幫助。
第二十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需要,為具有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的嚴重不良行為的適齡少年設置專門的學校實施義務教育。
第二十一條對未完成義務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應當進行義務教育,所需經費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第二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應當促進學校均衡發展,縮小學校之間辦學條件的差距,不得將學校分為重點學校和非重點學校。學校不得分設重點班和非重點班。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不得以任何名義改變或者變相改變公辦學校的性質。
第二十三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依法維護學校周邊秩序,保護學生、教師、學校的合法權益,為學校提供安全保障。
第二十四條學校應當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應急機制,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加強管理,及時消除隱患,預防發生事故。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定期對學校校舍安全進行檢查;對需要維修、改造的,及時予以維修、改造。
學校不得聘用曾經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剝奪政治權利或者其他不適合從事義務教育工作的人擔任工作人員。
第二十五條學校不得違反國家規定收取費用,不得以向學生推銷或者變相推銷商品、服務等方式謀取利益。
第二十六條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校長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任職條件。校長由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依法聘任。
第二十七條對違反學校管理制度的學生,學校應當予以批評教育,不得開除。
㈤ 山區人口是分散居住還是集中居住
按照原理來說是分散居住。
世界人口空間分布。分為人口稠密地區、人口稀少地區和基版本未被開發的無權人口地區,主要受自然環境和地理位置影響。 如 亞洲北部的西伯利亞中亞的沙漠地區 就中國來說 西南部的青藏高原 塔克拉瑪干沙漠等地區 較之內地 沿海的氣候 地理 交通等條件都相差懸殊 而促成人口稀少
由於生產力向沿海地區集中的傾向不斷發展,人口也隨之向沿海地帶集中。
人口稠密地區的共同特點;夏季高溫多雨,或全年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
附世界人口的分布:
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以及北美洲東部等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是人口稠密地區;極端乾旱的沙漠地區,過於潮濕的雨林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或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是人口稀疏地區。人口密度=總人口/總面積
㈥ 我是一名大學生村官,預備黨員。我黨關系所在的村黨員居住分散,村裡因為征地拆遷問題比較亂,召集不起來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您可以將當轉系轉出,落到別的地方
如果不急需要用到黨員身份,就等方便的時候在處理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㈦ 農村宅基地證怎樣辦理
《土地管理法》規定,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也就是說,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由鄉(鎮)政府審核批准。
根據2019年12月12日 ,農業農村部、自然資源部印發的《關於規范農村宅基地審批管理的通知》規定,宅基地申請審查程序如下:
PS:沒有分設村民小組或宅基地和建房申請等事項已統一由村級組織辦理的,農戶直接向村級組織提出申請,經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並在本集體經濟組織范圍內公示後,由村級組織簽署意見,報送鄉鎮政府。
㈧ 那些國家人口居住分散
您好,這是個偽命題,一般意義上地廣人稀的國家,人類都是集中在城市居住,城市人口內是其他地方的容十幾倍,沒有人願意為了分散而分散,很難做到均勻分散。人口比例看,外國里,基本絕大多數都是在城市居住。所以,居住分散的只可能字面理解,都是國土面積大,或者氣候條件嚴酷的地區,像澳大利亞,俄羅斯,加拿大,瑞典,冰島,挪威,芬蘭,印尼(人口百分之九十集中在爪哇地區,所以對其他島嶼當然是分散了)
㈨ 四川農村居住是分散的嗎和北方一些省份,如河南河北山東等比較
差不多是這樣,特別是山區,平整地帶面積少,所以每個聚居區戶數不多。